劉勝永 劉紅運 吳立勛 張艷華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省石家莊市 050024
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高校肩負著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就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高校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認真挖掘蘊藏在專業(yè)理論課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在授課的同時,有效的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教學中,確保專業(yè)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工科專業(yè)教學計劃中大多是客觀性很強的專業(yè)課程,思政課程比例很少,專業(yè)課教師往往重視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價值引領偏弱,新生進入大學后,他們接觸的各種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也會增加,利用專業(yè)課及時對他們進行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機械制圖是新生最先接觸到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是研究機械圖樣的識讀和繪制,是工程人員表達客觀事物和交流思想的技術語言,是后續(xù)課程學習的基礎。因此,機械制圖課程融入思政教育,在專業(yè)教學育人過程中具有先導性,也為后續(xù)課程的課程思政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課程思政中的“思政”主要指的是“育人元素”,其根本目標是育人,是在非思想政治課程授課過程中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指出,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yǎng)等內容的都是“育人元素”,屬于課程思政的范疇。課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課程,不是在專業(yè)課程中對“育人元素”的簡單疊加,而是依托課程這一載體,將課程中所蘊含的這些“思政元素”加以總結和提煉,以潛意識的隱性形式貫穿到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大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并不能決定其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方向,但對未來成長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引領學生“三觀”向正確方向發(fā)展是根本。中學階段的教學以向高校輸送人才為主要目標,而高校教學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對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培養(yǎng),針對這一特點,明確育人目標并寫入教學大綱是非常必要的。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結合機械制圖的課程特點和專業(yè)方向,明確課程的育人目標。
緒論部分,要讓學生了解機械制圖在中國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觀看中國制造崛起的先進事例,來展現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用這些奮斗在一線的德才兼?zhèn)涞母呖萍己透呒寄苋瞬诺姆瞰I精神,培養(yǎng)同學們的愛黨、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緒論課的學習,還要讓學生掌握制圖的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tài)度,深知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的重要性。
畫法幾何部分,通過由點到線到面再到體的學習,體會認知的規(guī)律和過程,映射到學習知識就是一個聚沙成塔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習循序漸進的良好習慣。投影變換在工程應用中,可以得到平面的實形、兩平面間的夾角等空間幾何問題,通過投影變換的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在遇到困難和逆境時,克服定式思維方式,換個角度看問題,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探究客觀世界的真實性。
制圖基本知識學習過程中,從工程圖的繪制要遵守國家制圖標準,圖形表達的嚴謹、清晰和尺寸完整對工程質量產生重要影響,來培養(yǎng)同學們的守法意識和工匠精神。
組合體的三視圖和機件的表達方法是學習用主視圖和其它視圖的配合來共同清楚、完整地表達物體的形狀,通過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通過一組相同的圖形來構思不同形狀組合體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創(chuàng)新意識。
將機器設計過程中常用的螺紋緊固件、銷、鍵、軸承和齒輪的模數等進行標準化,有利于這些標準件的生產,提高加工精度,降低成本,縮短新產品設計周期。通過對標準件的理解引導學生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必循的重要性,通過對標準件的選用,培養(yǎng)學生成本質量意識。
零件圖和裝配圖的學習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圖樣是產品設計、加工和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技術文件,機器的正常運行是若干個零件相互配合的結果,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大局意識,團隊精神,各司其職的職業(yè)精神,增強職業(yè)責任感和使命感,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當然,這些育人目標不應孤立地存在于一個知識點或一節(jié)課中,而要相互融合、貫穿于制圖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指出,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標準,高校教師是“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思政建設過程中的關鍵,高校教師的言傳身教、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作風對學生的價值塑造、良好習慣培養(yǎng)、高尚品德形成會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因此制圖課教師要加強思想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和道德修養(yǎng),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樹立人格魅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要愛崗敬業(yè),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用心備課、講課、批改作業(yè)和學業(yè)輔導,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就業(yè)所需要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教師要用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來傳播正能量,課上課下要關心和愛護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感和榮譽感,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實現教師的“傳道與授課解惑”的有機結合。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鼓勵支持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合作教學教研。制圖課教師要主動與思想政治課教師進行教學交流,共同研討課程育人目標和思政元素,突出思政課教師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制圖課教師之間要共同備課,研討思政元素與制圖知識點的融合程度,相互聽課,取長補短,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課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課程思政的主陣地是課堂,專業(yè)知識是思政內容的主要載體,一切起到正能量傳播的言語、行為和事實都是思政的元素。教師要結合學情和課程特點,認真組織教學活動。比如,課前幾分鐘內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簽到功能記錄學生到課情況,簽到的二維碼及時變化可以防止學生簽到的作弊,課中根據課程內容隨時讓學生進入平臺,回答備課時設定好的題目,將簽到和答題情況記錄到課程的過程考核,通過平時嚴格的課堂管理,可以有效制止學生隨意請假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習慣,培養(yǎng)大一新生開始階段自我約束的守時意識和管理能力,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制圖的緒論課上教師可以選播我們國家C919 大飛機、高鐵、航天、無人機等短短幾十年內趕超世界的先進工程,體現國家規(guī)劃下的協同合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另一面我國還有許多卡脖子的高科技需要去攻關解決,因此加快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深度融合“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實施,為使我國從制造大國轉向智造強國有著非常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先進裝備的生產離不開機械制造,甚至保障人們日常生活物品的生產也離不開機械制造,也就離不開被稱為工程技術語言的機械制圖,激起他們對制圖課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對專業(yè)的熱愛和學習的熱情。
機械制圖思政教學內容的組織不必每一節(jié)課都要融入思政元素,它是一種隱性教育形式,不能生拉硬拽,更不能將專業(yè)課上成思想政治課,也不能影響制圖課的教學任務,要結合制圖課的內容采用潤物無聲的方式找準切入點融入思政元素。比如:在組合體的三視圖教學中,通過實例將視圖中的一條粗實線變換成細虛線,分析組合體的形狀,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想象能力,同時也說明圖形嚴謹的重要性。在零件圖的表達中,剖切投射方向的缺失或標錯,都有可能使零件在加工過程中將加工方向弄反,影響產品的使用或性能,甚至造成廢品,通過事例引起學生對制圖的重視和職業(yè)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踏實嚴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制圖作業(yè)和平時測試是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及時反應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通過制圖作業(yè)的批閱,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平時測試要在章節(jié)講授完或一個連貫知識點講完后及時進行,教師要根據測試成績認真分析成績不理想同學的作業(yè),作業(yè)是抄襲還是作業(yè)批改后沒有認真對待,然后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讓他們養(yǎng)成誠實守信、腳踏實地的優(yōu)良品質。
制圖要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將思政以不同的方式融入教學。零件圖是學生對機件表達方法基本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機械制圖從基礎學習轉向工程應用的開始,零件圖形表達方式的不唯一給同學們的學習帶來了困難,為了讓同學們多加分析和練習,對典型零件的表達采用采用分組討論式教學,讓組內同學暢所欲言共同研討零件的表達方案并繪制出草圖,由教師隨意指定組內一同學代表小組進行結果展示并講解,由各小組對同學的陳述表達是否合理、清晰、小組的圖形繪制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和零件表達是否完整等幾個方面進行打分評價,教師點評指出優(yōu)缺點,成績優(yōu)秀的給組內每一個同學加分并計入過程化考核。通過分組討論和隨機指定發(fā)言,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學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也有效的糾正了個別同學的依賴性。
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擺脫了課上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同時也為思政育人拓展了更多方式。教師上傳一些圍繞智能制造的視頻、報效祖國的典型事例、制圖的發(fā)展史和課程自學資料等內容到教學平臺,讓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記入學習記錄,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學能力。利用教學平臺的任務節(jié)點和作業(yè)提交到時自動截止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守時意識,逐步糾正部分學生工作學習拖拖拉拉的不良習慣。
用釘釘建立一個隨時利用手機進行師生交流的制圖課班級群,更容易被年輕的學生所接受。老師可以隨時在群內發(fā)布一些正確引導學生成長勵志的短視頻或專業(yè)技術發(fā)展的前沿信息資料等,及時解答學生在群中提出的問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問題,有的放矢的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和思想教育,切實提升教學效果和思政教育的親和力。教師利用信息的閱讀統(tǒng)計功能,排查出很少關注班級群的同學,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有意培養(yǎng)他們關愛集體的意識。
在課程教學評價內容上融入思政教育考核,切實提高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對教學活動起到指揮棒的作用。對制圖教師的考核評價可通過教學督導,從教學大綱、教案和課上教學是否潛移默化的融入思政教育,教師參加思政教學培訓,教師參加學業(yè)指導和指導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制圖比賽等課內外育人方面進行量化考核。對學生通過考勤、學習態(tài)度、撰寫閱讀相關事例感想,課外制圖活動的參與度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評價。通過對教與學雙方的考核,提高師生對制圖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
在制圖課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思政教育,需要教師深挖制圖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并將這些元素與制圖課程有機融合,在傳授制圖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制圖課的學習過程中自然形成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