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悅,張愛平,嚴 婷,謝 斌
(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4)
高職公共英語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特點的必修課,面廣量大。長期以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評價體系過于強調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價值取向、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提升。尤其在當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如何能夠更好地在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發(fā)揮更高的德育效能,實現知識傳授、技能提升和價值引領三重目標,構建課程思政理念下的線上線下教學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線上慕課課堂以愛課程網、職教云等平臺為支撐,同時,結合線下探究課堂和實踐課堂來開展,主要環(huán)節(jié)如下:
第一,在線簽到。教師在愛課程網、職教云等在線學習平臺上設置簽到活動,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打卡簽到,以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為探究課堂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在線學習。在慕課課堂學習前,教師先在線上發(fā)布任務學習單,學生根據任務學習單完成教學視頻、拓展視頻等任務的學習,教學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控記錄。
第三,在線測評。教學平臺以開放試題的形式進行檢測,及時掌握學生線上慕課課堂的學習效果,并防止部分學生為提高線上平臺分值而只登錄不學習的現象。
第四,在線討論。學生登錄線上討論區(qū)進行反饋討論,或由教師在線發(fā)布相應的討論話題供學生討論,幫助教師找準學生在慕課課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第五,學習筆記。培養(yǎng)學生做筆記的習慣,既可以幫助學生記錄學習重點,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也便于教師進一步掌握學生線上慕課課堂學習情況。
第六,收獲體會。學生及時反饋收獲體會,教師掌握學生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價值目標的達成度,改正存在的教學問題,改善教學方案等。
第一,課堂出勤。課堂出勤即學生線下到課率,一般在職教云或其他APP通過掃二維碼、搖一搖或點名的方式完成。
第二,小組討論。針對慕課課堂中的學習難點展開小組討論和合作,組員積極參與并提出自己的見解。
第三,答疑解惑。教師對慕課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疑點和難點進行系統(tǒng)性的講解,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回答課堂提問等。
第四,思政融入。在實現英語知識傳授、技能提升的過程中,線下探究課堂從思政元素的內容、方法等方面促進價值目標的實現。
第一,課后作業(yè)。教師在線下課堂教學中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yè),學生在線上平臺完成,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與技能。
第二,課后實踐。學生課后參加英語角、演講比賽、英語情景劇表演、口語比賽等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自身英語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第三,交流互動。每個學生將自己的課后英語實踐活動發(fā)在QQ 或微信群進行交流互動,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教學評價指標的構建基于一定的構建原則,從慕課課堂、探究課堂和實踐課堂三方面展開,并圍繞知識傳授、技能提升和價值引領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
為保證教學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在進行評價指標設計時,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評價主體多元化。在進行混合式教學評價時,有效統(tǒng)籌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第三方評價等,通過多元的評價主體,增強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第二,評價內容全面化。評價內容要結合學生的特點、教學情境等方面,具體考查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知識掌握情況、技能應用情況,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轉變效果,以此實現知識傳授、技能提升和價值引領三重目標。
第三,評價方式多元化。在傳統(tǒng)形式的評價機制上,結合愛課程網、職教云等線上平臺設計“三課堂”教學評價指標,更好地發(fā)揮了評價的激勵效果。
“三課堂”教學模式中,結合傳統(tǒng)的過程性考核和期末總結性考核的形式,學習成效需接受學生自身、同伴和教師等多維度的評價。線上慕課課堂、線下探究課堂以及實踐課堂貫穿課程思政理念,從思政點的認知到思政點的認同,再到思政點的實踐,突出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整個評價體系圍繞知識傳授、技能提升和價值引領三個目標將評價指標分一、二和三級,具體情況如表1(p103)。
表1 課程思政理念下的“三課堂”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為保證評價指標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知識學習、能力提升和價值實現三個方面,對我院空中乘務1 班和2 班學生(100 人)利用SPSS 工具分別進行克隆巴赫 系數分析,結果如表2(p103)。
表2
結果顯示,此評價指標對課程思政理念下的“三課堂”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評價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另外,因子分析是評價指標體系效度檢驗的最理想選擇。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經KMO檢驗和Bartlett' s球形檢驗,KMO值為0.773,大于0.5,表明因子分析法能很好地解釋各評價指標之間的關系,說明本研究所提出的各評價指標之間具有良好的效度。
研究選取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空中乘務1 班為實驗班(50 人),2 班為對照班(50 人),兩個班在英語入學成績、男女人數等方面沒有明顯差別。實驗班采用課程思政理念下的“三課堂”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進行考核,對照班采用原來的評價體系進行考核,具體實踐效果如下。
通過“三課堂”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評價體系進行考核,實驗班將課堂教學拓展延伸到課外,使線上線下有效統(tǒng)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拓寬學生知識面,積累思政素材,能夠對學生起到有效的監(jiān)督、鼓勵作用。
在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教師在慕課課堂、探究課堂中融入相應的思政元素,能夠豐富英語教學資源,提高英語教學本身的思想性、人文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化分辨力、文化自信和職業(yè)素養(yǎng)得到普遍增強。同時,在實踐課堂中,學生身體力行、學以致用、知行合一,進一步提高了課堂德育效果。
在課程思政理念下,“三課堂”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教師努力提高課程思政建設水平,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意識和教學手段,通過優(yōu)化線上線下教學資源,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建思政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新局面,促進了知識傳授、技能提升和價值引領三重目標的實現,從整體上提高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效果和育人質量。
課程思政理念下的“三課堂”高職公共英語線上線下評價指標的構建,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僅提升了高職學生的英語技能,增強了課堂德育質量,而且提升了育人質量。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教學評價指標的應用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動態(tài)調整,以評促改,以評促教,以評促學,不斷提升高職公共英語的育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