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門頭溝區(qū)教育研修學院 劉 萍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闭f的就是復習的重要性。復習不僅是日常教育教學的一項基本環(huán)節(jié),也是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的重要途徑。它包括很多類型,本文主要指單元復習。單元復習,不僅是系統(tǒng)化地整理一個單元知識的過程,更是提升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
然而,教學現狀卻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教師的觀念沒有調整,教學方式還是刷題模式,形式單一,學生機械被動缺乏興趣;二是教學內容很分散,教師只是簡單羅列知識點,再講解練習題,不去關注這些內容內在的關聯;三是忽視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學生只記住一些分散的知識點,沒有學習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和她的團隊開始了主題單元下復習課的探索。很多教材都是以話題為引領,而在認真分析每個單元內容的基礎上,又會發(fā)現單元篇章和知識點之間都是有著內在聯系的,背后所體現的主題就是其中重要的邏輯關系。而“主題為語言學習提供范圍或主題語境。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應是學生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內容”(教育部,2018)。那么,教師需要從整體的視角設計教學,確立主題意識,梳理、整合教學資源,以整體性理念為向導,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體系,有效促進學生以系統(tǒng)化的思維實現自主建構、學會學習。
筆者在實踐中探索了單元主題視角下的小學英語復習課的有效策略,提煉出了“整體設計、創(chuàng)設語境—梳理語言、培養(yǎng)策略—延伸拓展、提升語用”的主題單元復習課的基本路徑。下面基于北京版六年級上冊Unit 7“What are the twelve animals?”為例進行分析。
北京版教材是以話題為單元設計的,但是,有時一個單元的話題并不一定完全體現本單元內容。以六年級上冊Unit 7為例,本單元教材標題是“What are the twelve animals?”。在分析本單元具體內容的基礎上發(fā)現:本單元主要圍繞中國生肖文化展開學習,教材中這個單元共分為4課時,前3課(23-25課)為新授課,第26課為復習課。其中第23課的場景為Sara和Yangyang談論十二生肖名稱及其循環(huán)規(guī)律;第24課是Sara和Yangyang繼續(xù)談論生肖名稱的來歷;第25課場景為Mike和Lingling談論生肖郵票,最喜歡的動物及動物特征等。經過分析發(fā)現,三課呈遞進關系,分別談論了十二生肖的輪回、順序及生肖特征等文化,旨在鼓勵學生談論中國傳統(tǒng)生肖文化并能主動向他人介紹、傳播中國文化。第四課時以練習的方式復習本單元內容。
很顯然,教材中單元標題并不能統(tǒng)領整個單元內容,所以,教師確定本單元的主題為“I can introduce the Chinese Zodiac”。教師對單元內容進行了調整,最終,本單元用五課時完成,即:
調整后的單元主題更加突出且涵蓋整個單元內容;調整后的單元框架更體現循序漸進,內容上也更加緊湊,將教材Lesson 28中的生肖故事調整到本單元第三課時,銜接第二課時中簡單提到的生肖排序的由來,細化補充了相關內容,同時也彌補了本單元缺乏閱讀材料的問題。每個單課時都是為大主題服務,承擔展示生肖文化的一方面,每學完一課完成翻翻書的一個板塊,特別是綜合復習課,在介紹生肖文化的大情境下,綜合復習了單元前幾課所學的重點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恰當提升拓展,完成整個翻翻書,巧妙地以翻翻書的形式將整個單元所學中國傳統(tǒng)生肖文化向他人進行介紹。在主題的引領下進行系統(tǒng)性的復習,有利于喚醒學生對各課時知識點的記憶,更便于學生將各知識點梳理出脈絡,系統(tǒng)有序。
表1 Unit 7 單元整體設計
在重新確定主題和梳理框架后,單課時圍繞目標逐步推進。綜合復習課更是需要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在主題的引領下,教師通過不同層次的活動設計,帶領學生回顧梳理單元重點內容,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在板書上呈現。
在單元復習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作用尤其重要,它能幫助學生發(fā)散與話題相關的語言知識,激活積累,為學生的語言表達搭建支架,在學生的頭腦中構建所復習話題的知識網絡,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在本節(jié)復習課中,教師設計了以Chinese Zodiac為核心的思維導圖式板書。本單元各課時中所涉及的生肖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得以呈現,形成單元知識的網絡圖。學生通過看板書,能清晰、全面地鞏固該話題下的詞匯和句型,在此支撐下,學生能夠將所學重點串聯下來,流暢表達。同時,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將重點內容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固化在翻翻書上,更便于查閱。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梳理了知識更學到了方法。
教學環(huán)節(jié)示例: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生肖歌曲激活已知引入主題,并依此展開交流,復習所學本單元生肖相關句型,如: What are the twelve animals? How often does each animal come around?Which animal was the first of the twelve?隨后,教師展示學生所做的翻翻書,并分組進行交流。通過學生介紹自己制作的翻翻書,來復習梳理本單元重點內容,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復習課不僅是所學知識的梳理和鞏固,更應該在學情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恰當拓展。在本單元的復習課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串聯表達,以確保所有孩子都將教材中的重點掌握,順利輸出。學習知識并不是為了可以簡單復述,我們更重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將所學遷移至生活。因此,在單元大主題的統(tǒng)領下,教師引導學生借助翻翻書創(chuàng)造性地總結本單元關于十二生肖的內容,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將教材中學習到的生肖屬相的排序、來歷、性格特征等一一整理到翻翻書中,并讓學生進行收集和調查有關生肖的文化資料,生活中所見的生肖標志物體等。在經過梳理和加工資料后,發(fā)現學生對生肖謎語和生肖作品很感興趣。于是,教師在綜合復習課中引導學生自編生肖謎語,并將生活中見到的生肖文化編輯成短視頻進行欣賞,挑選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龍的生肖資料進行中西方對比,以此來推動學生主動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教學環(huán)節(jié)示例:
在生活中的生肖文化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視頻引入生活中的生肖標志,激發(fā)學生主動了解的興趣。在編制生肖謎語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梳理謎語創(chuàng)編的關鍵詞,為學生自編謎語做鋪墊。通過創(chuàng)編謎語鼓勵學生積極表達,有效拓展所學語言。
在文化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尋找中西方龍的異同,激活學生已知。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段,引導學生尋找關于中國龍的相關信息,圈畫關鍵詞。在掌握閱讀方法的基礎上,自學西方龍文段,培養(yǎng)閱讀習慣和技巧。教師隨學生匯報將板書思維導圖補充完整。教師鼓勵學生去搜尋更多關于十二生肖及中西方動物寓意對比的信息,完善自己的翻翻書,并向他人分享。
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將生肖文化從書本中遷移到了學生的生活中,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設計教學活動,逐步豐富和深化。在展示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用所學詞匯、句型以及相關知識進行有層次有語言的輸出,興趣盎然。最后,將本節(jié)課所學補充在自己的翻翻書上,進行班級展示和交流,實現以說促寫、以讀促寫、說評結合的目的。
開展主題單元視角下的小學英語復習課,必須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提煉主題,圍繞主題開展活動設計。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整理、構建知識體系,將單元內容遷移到真實的生活中,以此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教師要注意:
小學英語復習課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單元復習課中,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各種語境,引導學生“用英語做事情”,鞏固單元知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的活動要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尤其是基礎不扎實、能力待提高的學生一定要參與進來;在活動設計上要重語言實踐,讓學生在語境中運用知識并循序漸進。所以,教師除了要轉變復習的理念,更應在活動設計上下功夫。
單元復習課上內容的選取應以主題為核心,梳理重點知識,以語篇為載體,突出整體語境和語言技能的綜合訓練,并適當拓展,使復習主題更深入,內容更全面,語言輸入更豐富。
單元復習課中的任務具有非常強的綜合性和開放性,能充分展示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技能水平,能引導學生有個性地發(fā)展自我。如果每個學生能在任務完成的展示環(huán)節(jié)亮出并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評述他人作品,積極參與活動,那么這節(jié)課就基本上達成了教學目標,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主題視角下的小學英語復習課的探索,對教師而言是個挑戰(zhàn),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提升單元整合能力,實現更高效率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