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仙,周瓊
(永城市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河南 永城 476600)
冠心病發(fā)病急、變化快,治療不及時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目前臨床治療以他汀類藥物為主,瑞舒伐他汀為常用的他汀類藥物,該藥物為還原酶抑制劑,通過調脂、降壓達到緩解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作用,且對炎性反應有抑制作用,治療冠心病效果較好[1]。但臨床中,單一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見效慢、所需時間長,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無法達到理想效果,需通過與其他藥物聯用以提升治療效果[2]。培哚普利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大、小動脈有擴張作用,能夠減少血容量,使心排血量、每搏輸出量增加,從而獲得顯著療效[3]。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培哚普利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對患者血脂及血管舒張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54~85歲,平均年齡(69.73±5.48)歲;體重42~84 kg,平均體重(66.23±7.12)kg;基礎疾病:17例高血壓,14例糖尿病,4例腦血管疾病。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54~86歲,平均年齡(69.91±5.83)歲;體重42~85 kg,平均體重(66.46±7.37)kg;基礎疾?。?9例高血壓,13例糖尿病,5例腦血管疾病。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符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標準2010》中相關標準[4];②心功能分級Ⅰ~Ⅲ級;③無其他心臟疾??;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②伴有惡性腫瘤;③認知障礙或精神疾?。虎芫芙^參與本研究。
1.3 方法對于合并基礎疾病者進行對癥治療,如抗血小板、調脂、降糖、降壓等。對照組口服瑞舒伐他汀(山東朗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194),1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培哚普利[上藥東英(江蘇)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146],8 mg/次,1次/d。兩組均治療2個月。囑咐患者按醫(yī)囑用藥,切勿自行更改藥量、停藥、換藥。
1.4 觀察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個月后,比較兩組的血脂、血管舒張功能,并觀察用藥安全性。①血脂:使用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②血管舒張功能:檢查前1 d停用擴張血管藥物,禁食12 h,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日本ALOKA3500)深度探查肱動脈血流介導性舒張功能(FMD)。③觀察兩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脂水平兩組治療前的血脂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TG、TC、LDL-C水平均降低,HDL-C均升高,且觀察組各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表1 兩組的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n TG TC HDL-C LDL-C治療前 觀察組 50 5.22±0.79 6.78±1.57 0.84±0.38 4.28±0.79對照組 50 5.16±0.76 6.89±1.62 0.87±0.36 4.23±0.74 t 0.387 0.345 0.405 0.327 P 0.700 0.731 0.686 0.745治療后 觀察組 50 1.98±0.49*3.96±1.21*2.05±0.65*1.73±0.38*對照組 50 4.13±0.65*5.18±1.25*1.11±0.57*2.52±0.47*t 18.677 4.959 7.688 9.24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血管舒張功能兩組治療前的血管舒張功能FM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FMD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管舒張功能FMD比較(±s,%)
表2 兩組的血管舒張功能FMD比較(±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50 8.28±1.57 19.28±2.97 23.153 0.000對照組 50 8.19±1.53 15.86±2.33 19.457 0.000 t 0.290 6.406 P 0.772 0.000
2.3 安全性兩組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病變導致血管腔狹窄或阻塞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均為常見致病因素,患者常伴有心悸、胸骨后壓榨痛、悶脹感等癥狀[5]。冠心病高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因中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礎疾病,導致臨床治療較為困難,致死率較高,選擇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對改善患者預后尤為重要[6]。目前臨床治療冠心病以藥物為主,考慮中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實際用藥時應根據心血管風險水平分層選擇藥物[7],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瑞舒伐他汀為強效型他汀類藥物,與其他降脂藥物相比,效果更佳,該藥物主要通過對肝臟膽固醇合成酶活性進行抑制從而使血脂水平降低,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擴張血管舒張功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促進患者轉歸[8]。但單一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療所需時間較長,長期用藥易引發(fā)不良反應,整體效果仍有待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血管舒張功能FMD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表明采用培哚普利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能夠提高治療效果,改善血脂指標,增強血管舒張功能,且安全性較高。石文芳[9]的研究顯示,阿托伐他汀聯合培哚普利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有助于穩(wěn)定心功能指標,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功能,預后更好。培哚普利為臨床常用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能夠使患者心肌耗氧量降低,促進心臟功能收縮,常被臨床用于高血壓、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療,效果較好[10]。培哚普利作用時間長,患者耐受性好,起效快速,不僅能發(fā)揮較好的治療效果,且藥物安全性較高,患者治療期間不會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患者用藥依從性更高,利于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與瑞舒伐他汀相比,培哚普利聯合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更佳,利于調節(jié)血脂,改善血管舒張功能,且治療過程中不會引發(fā)嚴重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