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新華 胡傳義
1.寧夏醫(yī)科大學研究生培養(yǎng)基地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公利醫(yī)院),上海 200135;2.海軍軍醫(yī)大學附屬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公利醫(yī)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135
復方益腎利石方是上海市基層名中醫(yī)的臨床經(jīng)驗方,全方由金錢草、海金沙等9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濕、理氣排石、益腎止血的功效,經(jīng)長期的用藥觀察,效果顯著。為使患者方便攜帶、使用與保存,擬將本處方制備成顆粒劑[1-2]。本研究采用正交試驗優(yōu)化復方水提工藝,采用星點設計-效應面法考察顆粒劑成型工藝,并測定顆粒劑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對顆粒劑中有關(guān)藥材進行薄層鑒別并檢查顆粒劑的粒度、水分、溶化性。本研究將為后續(xù)益腎利石復方藥效研究提供提取物制備工藝參考,為制劑工藝優(yōu)選實驗提供輔料選擇的前期數(shù)據(jù)。
XS105十萬分之一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譜儀(安捷倫公司),MWD檢測器;CAT-022.7808薄層色譜全自動點樣儀(CAMAG公司)。
川續(xù)斷皂苷Ⅵ、柚皮苷、新橙皮苷對照品均來源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分別為:39524-08-8、110722-201815、111857-201804);95%乙醇(食用級,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
2.1.1 吸水率測定 按處方比例的1/2稱取9味藥材(共89.5 g),加10倍量水,浸泡0.5、1、2、3、4、5、6、24 h后過濾,稱藥渣重量,重復3次。結(jié)果顯示藥材在浸泡30 min時達到最大值。因此,提取浸泡時間為30 min。
2.1.2 正交試驗優(yōu)化提取工藝 選擇正交試驗考察復方水提工藝[3],按照L9(34)正交試驗表,考察提取次數(shù)(B)、提取時間(C)和溶劑倍數(shù)(D)因素對各指標及得膏率的影響。
選擇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對顆粒劑制備工藝篩選[4],按照三因素五水平的中心設計,以麥芽糊精和乳糖的配比、輔料-浸膏粉的配比和乙醇濃度為考察因素。因素水平編碼見表1。
表1 因素水平及代碼表
2.2.1 稀釋劑考察 按最佳水提工藝提取該復方,濃縮成浸膏,粉碎,備用。取相同干浸膏粉若干份,加不同比例的稀釋劑,噴以30%的乙醇溶液制粒。
2.2.2 黏合劑考察 以不同濃度乙醇的水溶液作為黏合劑,考察乙醇濃度對顆粒的成型率、吸濕性、休止角和溶化性的影響。取相同干浸膏粉3份,按照2.2.1中的方法制粒。
2.3.1 薄層色譜鑒別 ①續(xù)斷的薄層色譜鑒別:取川續(xù)斷皂苷Ⅵ對照品,加甲醇制成l mg/ml的對照品溶液。取本品細粉0.2 g,加甲醇15 ml,使其溶解后,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續(xù)斷的處方藥材制備陰性樣品,同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分別吸取上述4種溶液各5 μl,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
②枳殼的薄層色譜鑒別:以枳殼為對照藥材,加入10 ml甲醇,超聲處理,取濾液,加入5 ml甲醇,使殘渣溶解,得對照藥材溶液。取復方顆粒與缺柚皮苷及新橙皮苷顆粒劑,同法制得供試品溶液與陰性樣品溶液。吸取上述4種溶液各10、20 μl,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6∶2)的上層液,噴以3%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105℃恒溫箱中,加熱5 min,使用365 nm紫外光燈照射并觀察。
2.3.2 含量測定方法 ①總黃酮的含量測定[5]:取蘆丁對照品25 mg,置50 ml量瓶中,加30%乙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 ml,置50 ml量瓶中,加30%乙醇至刻度,即得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2、3、4、5 ml,分別置10 ml量瓶中,于51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Y),以濃度為橫坐標(X),繪制標準曲線?;貧w 方 程 為Y=1.3212X-0.0022(r2=0.9999),線 性范圍0.099~0.495 mg/ml。取樣品溶液至干燥蒸發(fā)皿中得浸膏。精密稱取浸膏粉1 g,加30%乙醇25 ml,加熱回流1 h,放冷,再稱定重量,用3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取續(xù)濾液5 ml,置50 ml量瓶中,加30%乙醇至刻度。取3批樣品(批號:2020092301、2020092302、2020092303)各1 g,按照上述方法測定吸光度并計算Y,帶入標準曲線計算復方顆粒劑中總黃酮的含量。②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測定色譜條件[6]:高效液相儀Agilent 1200,MWD檢測器,Agilent 1200工作站;色譜柱:SyMMetry 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水(2∶8)。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分別以對照品進樣濃度的對數(shù)(X)為橫坐標,峰面積的對數(shù)值(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線性回歸方程及線性范圍,柚皮苷Y=17913X-56.038(r2=0.9991),線性范圍0.042~0.288 mg/ml;新橙皮苷Y=A=19646X-82.457(r2=0.9999),線性范圍0.010~0.165 mg/ml。取浸膏粉0.2 g,加入50 ml甲醇,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5 h,得供試品溶液。按上述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的測定方法,代入線性回歸方程,計算顆粒劑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
原方以煎湯劑的形式在臨床上服用,為保證與臨床使用方式一致,采取水提法進行提取[7]。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四部通則》和相關(guān)文獻資料[6-8],以總黃酮、川續(xù)斷皂苷Ⅵ、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及其轉(zhuǎn)移率為提取工藝考察指標。采用多指標的綜合評分法做出客觀全面的評價[9]。直觀分析結(jié)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
表2 正交試驗統(tǒng)計結(jié)果及極差分析
表3 正交試驗方差分析表
各因素對水提工藝的影響順序為:B > C > D,最佳提取工藝為B3C2D1。其中B對提取率有顯著影響(P< 0.05)。結(jié)合生產(chǎn)成本考慮,確定最佳水提工藝為B3C2D1,即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
稱取處方3份,分別按優(yōu)選工藝進行提取驗證。結(jié)果得膏率均值為22.54%,總黃酮總含量均值為1762.09 mg,川續(xù)斷皂苷Ⅵ轉(zhuǎn)移率均值為36.92%,柚皮苷轉(zhuǎn)移率均值為97.71%,新橙皮苷轉(zhuǎn)移率均值為78.25%,三批驗證樣品的轉(zhuǎn)移率RSD均< 7.0%,出膏率RSD<3.0%,結(jié)果表明提取工藝穩(wěn)定,可重復。
本方日服處方量為179 g,浸膏日服用量為40.82 g,服用量大,因此適合制備成中藥顆粒劑。目前市場上的稀釋劑中,糖粉因吸濕性強,會干擾藥物成分,淀粉水溶性差,都不宜作為顆粒劑的稀釋劑[10]。經(jīng)實驗組篩選得出,以麥芽糊精和乳糖作為制劑輔料,藥物和輔料比為3∶1時,所得顆粒較好。
按照以上篩選結(jié)果,應用Desgin-Expert 12.0軟件以OD值為因變量,對各因素進行多元二次項擬合分析,得回歸方程為:OD值=69.12+8.43A+4.09B-6.76C-3.55AB-5.85A2-2.81B2-5.64C2。則OD值=-117.23+346.47A+558.86B+53.58C-319.87AB-210.61A2-633.06B2-111.48C2(r2=0.9407,P<0.01)。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4,可知失擬項P> 0.05,表明方程擬合度較好、模型具有極顯著差異、預測性高,各因素對綜合評分OD值的影響程度為A>C>B,其他因素AB、A2、B2、C2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表4 效應面二次模型的方差分析
通過Desgin-Expert 12.0軟件,得到輔料配比(A)、輔料用量(B)、乙醇濃度(C)各因素交互對OD值的等高線圖和效應面圖(圖1)。在A(50%~100%)、B(20%~30%)、C(0%~80%)的范圍內(nèi),應用Desgin-Expert 12.0軟件得到最佳成型工藝輔料配比60%、輔料用量28.8%、乙醇濃度24%,總評OD值為74.40??紤]實際生產(chǎn)合理性和操作可行性,將最佳成型工藝確定為輔料配比60%、輔料用量30%、乙醇濃度24%,總評OD值為74.37。
圖1 輔料比與藥輔比對OD值的等高線圖和效應面圖
3.4.1 川續(xù)斷皂苷Ⅵ與柚皮苷、新橙皮苷的薄層色譜鑒別 供試品薄層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結(jié)果見圖2~3。
圖2 續(xù)斷的薄層色譜圖
圖3 枳殼的薄層色譜圖
3.4.2 總黃酮與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的測定 以最佳工藝制備所得的顆粒劑中的總黃酮平均含量為78.16 mg/g,柚皮苷、新橙皮苷平均含量為41.03 mg/g,均符合要求。
3.4.3 檢查項 以最佳工藝制備所得的顆粒劑的水分、溶化性等指標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四部通則》[6]項下的相關(guān)規(guī)定。
泌尿系結(jié)石是外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11]。近年來,隨著人民工作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日?;顒恿康臏p少以及飲食結(jié)構(gòu)的重要轉(zhuǎn)變,我國泌尿系結(jié)石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12]。西醫(yī)主要以微創(chuàng)手術(shù)[13],術(shù)后予以解痙、抗炎、鎮(zhèn)痛藥物治療,但在碎石和排石的過程中仍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機體損傷,而中醫(yī)藥從整體觀念出發(fā),辨證施治,通過益腎、排石的方法,可彌補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的不足。研究表明[14],中醫(yī)藥在促進結(jié)石排出、減少血尿以及保護腎臟功能方面有獨特優(yōu)勢,能夠減少體外震波手術(shù)對腎臟的損傷,提高手術(shù)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
本研究主要探討通過水提工藝優(yōu)化、濕法制粒技術(shù),把臨床治療泌尿系結(jié)石的有效驗方制備為顆粒劑,方便患者服用,并且為動物藥效實驗解決了原料的制備工藝問題[15],同時為該復方顆粒劑處方和所需工藝的篩選、質(zhì)量標準研究、穩(wěn)定性考察等提供了前期研究數(shù)據(jù),為該復方后續(xù)的藥物開發(fā)提供了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