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特殊教育學校 吳 丹
特殊教育是面向一部分特殊學生開展的,這些學生身心存在一定缺陷,這給他們學習知識造成了困擾,于是特殊教育應運而生。它既有助于滿足這些學生的需求,實現(xiàn)教育普及化,也有助于讓教育資源惠及更多的群體,實現(xiàn)教育公平。英語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都有要求,對于普通學生而言這樣的要求并不難,學習英語也較為容易,但對于特殊教育面向的學生群體而言,他們大多存在聽力障礙、表達不暢、理解能力較差等問題,這在客觀上加大了學習英語的難度,再加上初中英語的內(nèi)容難度不斷加深,這要求我們必須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探求新的教學方式,以滿足特殊教育的要求。對此,我通過剖析特殊教育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了具體的應對之法。
通過研讀相關(guān)著作和文獻資料,我發(fā)現(xiàn)特殊教育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面臨不少問題:一是有關(guān)這方面的研究不多,可供參考的資料較為匱乏,在搜索這一題目時顯示的論文和期刊都寥寥無幾,這既讓相關(guān)研究缺乏理論支撐,工作開展較為困難,也沒有太多直接的經(jīng)驗以供教學借鑒,導致教學開展不是很順利;二是距離生活較遠,沒有與實踐相結(jié)合,學習英語的目的是讓它成為交流的重要手段,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重要工具,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家長往往以成績高低作為衡量英語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導致學生在應試技巧上不斷提高,而忽視了對英語核心素養(yǎng)和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沒有把這門學科放入生活大背景下進行學習,造成學習與生活實踐的脫節(jié);三是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特殊教育中,學生的情況更加復雜,除了家庭環(huán)境、學習背景以及基礎知識等方面的不同外,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身體素質(zhì)以及待人接物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忽略這些差異性既不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影響學習效果,也違背了特殊教育的初衷,沒有將英語教育有的放矢地惠及給這些特殊學生,從而導致他們的英語水平?jīng)]有得到相應提高,也無法將其真正地應用于生活;四是教學方式較為傳統(tǒng),與生活的連接角度單一,沒有實現(xiàn)二者的交融發(fā)展,以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整節(jié)英語課堂的安排都按照固定的教學模式開展,以教師為主體,按部就班按照教材編排的內(nèi)容開展,沒有穿插相應的生活化知識,也沒有將相關(guān)英語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僅僅按照課本涉及的生活化場景開展教學,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熱情,也體會不到英語的實踐意義,單純地把它作為一門學科學習,不可避免地讓英語教學趨于機械化。
以上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解決方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不斷反思,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一一化解,才能發(fā)揮特殊教育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真正作用。
課本是我們教學的重要資料,包含了教學大綱要求的基本教學任務,也容納了初中階段英語學科的所有理論要點,因此我們必須好好利用教材內(nèi)容,挖掘書本中的生活化知識。比如:我們在學習“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內(nèi)容時,引導學生學習其他同類型的單詞,像apple、orange、carrots、hamburger 等,對這些生活化單詞進行系統(tǒng)掌握,之后讓大家進行深入交流,通過英語方式詢問大家的飲食喜好,并就此推薦自己喜歡的美食給其他同學以及教師,同時讓他們回憶在超市購物時看見的水果單詞是否是課本中的單詞,有沒有自己不認識的單詞,并將這些單詞記錄下來,讓他們下次購物時注意水果標識牌上的單詞,進行強化記憶。又如:我們在學習“I’m watching TV”這一內(nèi)容時,通過讓學生間互相詢問“What are you doing?”掌握一些常用的生活化表達,像“我在看電視”“我在洗衣服”以及“我在打游戲”等,之后進行延伸學習,讓學生回家后與父母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將英語知識與生活化情境結(jié)合起來,深挖課本中的生活化內(nèi)容,將有關(guān)單詞、句子盡可能地使用于生活。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全面地掌握課本內(nèi)容,發(fā)揮課本的最大價值,也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
在特殊教育背景下,學生的獨特性也很明顯,一些生理和心理的缺陷導致對于他們的教學有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把握學生的特殊性,針對他們的不同特征進行教學。對于聽力有障礙的學生,我們可以進行肢體語言教學或者板書教學,比如:我們在學習“It’s raining!”這一內(nèi)容時,可以在他們手心寫下每一個單詞,把它們連起來,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每個單詞的手寫方式,再把這句話寫在黑板上,把相應的中文意思寫在句子后面,以便學生可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接著讓學生在教師手上默寫這個句子,從而學會它的書寫。對于表達能力不清晰的學生,我們要引導他們多練習,比如:在學習“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一內(nèi)容時,先通過多媒體播放整節(jié)內(nèi)容的音頻,反復2—3次后,帶領(lǐng)同學們進行朗讀,對表達不清晰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教學,抓住他們有問題的地方反復帶領(lǐng)朗讀、示范以及播放錄音,盡可能地糾正他們的讀音。對于理解能力有問題的學生,我們要進行多次講解,反復強調(diào),比如:在學習“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這一內(nèi)容時,先逐個講解單詞,讓他們學會單詞的意思和讀法,然后將單詞串聯(lián)起來學習,循序漸進,按照學生的學習進度逐步進行。通過這些方式,不同類型的學生都可以按照適合自己特點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既可以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取得好的學習成績,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它可以為教學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也是開展教學的重要場所之一,我們必須抓準時機,利用生活化場景教學。比如:在學習“When is your birthday?”這一內(nèi)容時,正好是某個同學生日,我們可以適時地問這個問題,并引導其用英語進行回答,接著可以進行延伸,讓他們嘗試用英語問爸爸媽媽的生日以及其他家人的生日。又如:在學習“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這一內(nèi)容時,根據(jù)生活中發(fā)生的意外事件,抓準時機,傳授英語知識。當有學生在課堂上吃東西時,及時制止學生,并引入“Don’t eat in class”這一相關(guān)內(nèi)容。當天氣突然變化即將下雨時,引入“It’s raining!”章節(jié)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qū)W會變通,舉一反三。在這樣的情境下,特殊學生既能夠在偶然的事件中學習知識,積累一定的單詞量,學會表達生活事件,也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不自覺地參與到英語教學當中,加快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從而讓特殊教育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
特殊教育面向生活中的一部分特殊學生,對他們來說,學習的難度要遠遠大于普通學生,因此,我們必須尋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課堂上吸收知識,同時要注重與生活的銜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實用性。一方面,我們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在教授3 個單元之后,帶領(lǐng)學生進行一次綜合鞏固練習,比如:我們可以把單詞編成順口溜;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為不同的小組,各小組進行單詞讀寫對抗比賽;我們也可以讓男女生交替,一人看音標讀出英語單詞,另一人說出相應中文意思。通過這些方式,寓學于樂,學生既可以輕松地掌握英語單詞,也可以加深記憶,提高對單詞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把生活中的內(nèi)容引入英語課堂教學,比如天氣發(fā)生變化時,我們可以借由相關(guān)英語單詞表達;當借用別人的學習用品時,可以嘗試用英語表達;當上體育課時,用英語說出足球、籃球以及排球等單詞。這樣學生便可以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學習英語知識,從而實現(xiàn)特殊教育初中英語生活化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特殊教育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是一項較新的研究,也是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不斷努力的方向。我們必須從根據(jù)學生不同特性、進行針對性教學,挖掘課本內(nèi)容、與生活銜接,建立多樣化教學方式、拓展與生活的銜接面,善于抓準時機、利用生活化場景教學,從而解決當下特殊教育在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中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