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意侗,謝秋芳,梁 暉,解紀惠,魏鵬洲,李 倩,王冠軍,王大偉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51)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種中老年人高發(fā)的關節(jié)疾病,是世界范圍內慢性疼痛和殘疾的主要原因[1]。有癥狀的KOA患者存在多種關節(jié)內結構的病理變化,包括軟骨丟失、半月板損傷、骨髓病變和滑膜炎[2]。其中滑膜炎最為常見,其嚴重程度與疼痛有關[3]。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炎癥在KOA的發(fā)病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6]。臨床上主要以口服NSAIDs藥物止痛抗感染治療,但療效有限,且長期應用可能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內服中藥治療KOA有著較少的不良反應和不錯的效果,但服用療程較長,患者依從性較差。外敷中藥不僅可以使藥效直達患處,而且可避免口服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有著簡便廉驗的特點。本研究外敷四妙雙柏散對濕熱阻絡型KOA合并滑膜炎的患者進行治療,觀察并分析此法對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血清及關節(jié)液中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我院符合納入標準的濕熱阻絡型膝骨關節(jié)炎合并滑膜炎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①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診斷標準參照《骨關節(jié)炎診治指南(2018年版)》[7];②滑膜炎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2016年制定的《成人膝關節(jié)滑膜炎診斷與臨床療效評價專家共識》[8];③中醫(yī)濕熱阻絡型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9]
①同時滿足上述診斷標準;②年齡50歲~75歲;③近期內未采取任何治療措施,并同意在本研究期間放棄其他治療;④簽署知情同意書。
①有免疫、循環(huán)、呼吸、消化、泌尿、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fā)性疾??;②膝骨關節(jié)炎晚期患者及酒精依賴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對布洛芬緩釋膠囊或試驗用藥中某味中藥過敏者。
①試驗過程中外敷中藥局部皮膚出現過敏情況;②治療2周后關節(jié)內無法抽出積液。
本試驗應用研究者與受試者雙盲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束并完成數據分析后,才可揭盲,研究期間由石家莊市中醫(yī)院制劑室制備外敷中藥與安慰劑各1袋,分別標記為1、2。試驗期間如出現需要破盲的特殊情況,由研究者決定是否進行提前揭盲。研究期間所需藥物由醫(yī)院藥房統一發(fā)放。治療療程為2周。本研究通過了石家莊市中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均囑其以臥床休息為主,適當股四頭肌肌力鍛煉等。
①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中美天津史克,規(guī)格:300 mg×20粒,國藥準字H10900089),300 mg/次,2次/d(早晚飯后半小時)。②外敷四妙雙柏散由側柏葉、大黃、黃柏、川牛膝、澤蘭、赤芍、白術、薏苡仁、薄荷組成,將上述藥物采用2∶2∶2∶1∶1∶1∶1∶1∶1的比例研成粉狀(由石家莊市中醫(yī)院制劑室統一配制),用溫水沖開,調成糊狀,溫度適宜后,直接涂于患處,面積要稍大于關節(jié)部位,厚度約3 mm,外覆保鮮膜固定,保留時間2 h,每日1次。
①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300 mg/次,2次/d(早晚飯后半小時)。②外敷安慰劑,制作方法[10]:將治療組10 %藥量的涼血活血中藥與適當深黃色顏料混合,使之外觀顏色與治療組外敷中藥無異,用法與治療組相同。
①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關節(jié)液,檢測關節(jié)液中炎癥因子的含量。具體方法:以髕骨中上方、股四頭肌腱外側作為穿刺點,患者取平臥位,患肢伸直位,穿刺點周圍常規(guī)消毒,2 mL 2 %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潤麻醉,用5 mL無菌注射器穿刺進入關節(jié)腔內抽取關節(jié)液1.5 mL,避免帶有血液,無菌離心管中離心,吸取上清液,保存于-20 ℃待檢,采用ELISA法檢測關節(jié)液中IL-1β、IL-6、IL-8、TNF-α的含量。②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后清晨空腹采肘部靜脈血3 mL,離心后取血清,-20 ℃待檢,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的含量。③分別于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SF-36評分、HSS評分。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版)》[9]判定。
3.4.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3.4.2 兩組關節(jié)液IL-1β、IL-6、IL-8、TNF-α比較
治療前兩組關節(jié)液中IL-1β、IL-6、IL-8、TNF-α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IL-1β、IL-6、IL-8、TNF-α均下降(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IL-1β、IL-6、IL-8、TNF-α均下降(P<0.05),說明兩組對IL-1β、IL-6、IL-8、TNF-α均有所改善,治療組改善更明顯。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關節(jié)液IL-1β、IL-6、IL-8、TNF-α比較
3.4.3 兩組血清IL-1β、IL-6、IL-8、TNF-α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IL-1β、IL-6、IL-8、TNF-α均下降(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IL-1β、IL-6、IL-8、TNF-α均下降(P<0.05),說明兩組對IL-1β、IL-6、IL-8、TNF-α均有所改善,治療組改善更明顯。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清IL-1β、IL-6、IL-8、TNF-α比較
3.4.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SF-36評分、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SF-36評分、HSS評分均升高(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SF-36評分、HSS評分均升高(P<0.05),說明兩組對SF-36評分、HSS評分均有所改善,治療組改善更明顯。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SF-36評分、HSS評分比較分)
骨關節(jié)炎(Osteoarthritis,OA)是關節(jié)炎最常見的類型之一,也是導致關節(jié)疼痛和殘疾的主要原因[11]。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對OA的滑膜組織進行病理學分析,發(fā)現大多數OA患者存在豐富的炎癥。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12~13],滑膜炎和由此產生的促炎介質在關節(jié)軟骨的發(fā)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并且伴隨著KOA發(fā)病的全過程。IL-1β可引起軟骨功能細胞的衰退[14];IL-6可加劇軟骨退變與關節(jié)內炎癥反應[15];TNF-α對關節(jié)軟骨有分解代謝的作用,同時又可以誘導軟骨細胞產生其他的炎癥遞質,如IL-6、IL-8、NO等[16];IL-8可以通過誘導白細胞及其他體細胞,進行定向遷移和活化,從而在急慢性炎癥中起主要作用[17]。由此可見,IL-1β、IL-6、IL-8、TNF-α在KOA的發(fā)病和發(fā)展過程中均起著重要作用。KOA合并滑膜炎表現為“紅腫熱痛”,中醫(yī)學認為,此屬“熱痹”范疇,以濕熱阻絡的證型最為多見,本應以清熱利濕通絡為主要治療方法,但臨床收效甚微,所以本研究組成員認為應另辟蹊徑,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督饏T要略》中提出“血不利則為水”,正氣不足,外感風寒濕邪侵襲,痹阻于膝,日久化熱,損傷血絡,迫血妄行,溢出成瘀,同時損傷脈道,津液溢出而形成腫脹,繼而出現紅腫熱痛之癥。筆者在關注“熱”“濕”的同時,更重視對“瘀”的治療,故在治療濕熱阻絡型KOA合并滑膜炎的患者時,提出了“涼血活血為主,清熱利濕為輔”的治療大法。
中醫(yī)外治法近年來廣泛應用于KOA的治療中,其機制主要是通過對軟骨基質、炎癥介質及軟骨細胞的影響而起到作用[18~19]。本研究所用方是以雙柏散及四妙丸加減化裁而來。雙柏散是國家名老中醫(yī)黃耀燊教授的經驗方[20],有很好的涼血活血之功用,被廣泛用于肢體腫脹類的疾患[21~22]。四妙丸出自清·張秉成的《成方便讀》,具有清熱利濕之功效,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痹病。本研究所用中藥是在雙柏散和四妙丸基礎上去蒼術,加赤芍、白術而成,組成為側柏葉、大黃、澤蘭、黃柏、薄荷、川牛膝、赤芍、白術、薏苡仁。蒼術性溫,故將其去除,改為赤芍、白術以增強清熱、活血、健脾的效果,同時兼顧了對于瘀、熱、濕的治療,諸藥合用共奏涼血活血、清熱利濕之功?,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23],雙柏散可以有效提高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癥介質及慢性肉芽腫形成,促進局部腫脹消退,抑制局部創(chuàng)傷性無菌性炎癥反應,促進創(chuàng)傷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局部缺氧和代謝狀態(tài)。川牛膝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可以改善局部循環(huán),發(fā)揮治療KOA的作用[24];赤芍主要通過芍藥苷成分抑制腫瘤壞死因子、IL-1β發(fā)揮抑制炎癥作用,抑制成纖維樣滑膜增生[25];白術內酯Ⅰ能有效改善小鼠血管通透性,抑制肉芽腫增殖及急慢性的炎癥[26];薏苡仁油具有止痛、抗炎的作用[27]。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后,兩組炎癥指標與治療前相經均有所下降;治療組較對照組患者SF-36評分、HSS評分、血清及關節(jié)液炎癥因子指標有明顯改善。外敷四妙雙柏散對于濕熱阻絡型膝骨關節(jié)炎療效確切,或與通過降低血清、關節(jié)液中的炎癥因子有關。另外,通過研究結果發(fā)現,關節(jié)液中炎癥因子含量要高于血清中的含量,說明本病是以局部病變?yōu)橹?,故局部應用藥物治療可取得很好的療效。本方法簡便易行,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廣應用于濕熱阻絡膝骨關節(jié)炎合并滑膜炎的患者。由于本研究樣本較小,可能影響實驗的結果;觀察時間短,缺乏后期隨訪,對于更長期的患者受益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