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兵 張芳芳 劉 榴
(1.合肥市第三十中學淮合花園校區(qū) 安徽合肥 230000)(2.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學中鐵國際城校區(qū) 安徽合肥 230000)(3.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工業(yè)區(qū)分校 安徽合肥 230000)
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展德育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有助于踐行教育中“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目標,有著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通過分析當下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相關策略,為今后開展體育教學提供參考,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課堂氛圍較為枯燥,師生之間溝通交流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而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們的身體健康,更要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這需要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體育課程是一門技巧性和公平性極強的課程,體育精神中不畏艱險、奮力拼搏的精神與德育中持之以恒、克服困難等理念有著共通之處,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在體育項目中出現(xiàn)的不和諧行為及時進行制止,培養(yǎng)學生公平公正的體育精神,并在溝通與交流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一堂完整的體育課,運動技能教學不是唯一,我們還要在運動技能教學中滲透德育。然而將德育單獨拎出來顯得有些刻意,且不符合教學規(guī)律,所以選擇正確的教育時機是非常重要的。體育是一門鍛煉人意志的學科,在學生感到困難、心理防線最脆弱、意志力開始動搖的關鍵時刻,給學生以語言和行動上的鼓勵,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幫助他們克服眼下遇到的困難,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在某項運動技能的學習上始終沒能掌握運動技能,在中長跑項目上出現(xiàn)“極點”,許多學生對此感覺無比辛苦甚至想放棄。那么這時教師就要適時進行語言、行動鼓勵,如“你要相信自己可以的”“快看我們已經(jīng)堅持這么久了,成功就快來了”,或者陪著學生跑一小段距離等,誘導和鼓勵他們,讓學生在自己的堅持不懈下克服困難。下次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學生就會知道自己有能力完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不斷地給自己心理暗示,相信自己是可以的。久而久之,堅韌不拔、不輕易放棄的品質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yǎng)。
隨著體育中考分數(shù)的不斷增加,各個學校都重視起體育教學,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體育學科地位。但是,中考體育的測試內容和方法相對單一,很大程度上導致中考體育考什么,體育課堂教什么、學生練什么的局面。學生在體育課中缺乏興趣,參與度不高,長此以往將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學習壓力的釋放起到極大的阻礙作用??菰锓ξ兜挠柧氄n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更不用談立德樹人。
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家長過度關注成績,“唯分數(shù)”論,沒有認識到體育教學的真正意義。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只重視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該項目在考試中獲得多少分,而忽視了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較為單一的教學模式,課堂中常以簡單的跳繩、坐位體前屈、中長跑等訓練為主。重復性較高的教學內容,使得在開展教學時教師不注重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只是機械地沿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即我講你聽、我做你學,這就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體育教學效果不佳。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需明確體育教學目標和立德樹人教學目標,尋找二者共通之處,并合理設計融合教育目標?!读x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水平四”部分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如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行為并遷移到日常生活中、積極應對挫折和失敗并保持穩(wěn)定情緒等。盡管不能單靠幾堂體育課就培養(yǎng)出學生的這些品質,但是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非常有效的手段,所以每一堂體育課都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有了目標我們才有方向。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通常以提升學生體育技能為主,對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重視程度不足,更沒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教學中將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滲透到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重視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體育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體育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道德素養(yǎng)的共同提升。
將體育教學和立德樹人進行融合時,可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增加實踐類課程比重,提升教學質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合理設計教學內容。以排球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在課堂中播放有關我國女排的紀錄片,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奧運健兒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學習排球隊員在日常訓練中的要點及比賽戰(zhàn)術,提升學生排球水平的同時促使學生形成合作共贏精神。
由于體育課程自由度較高,學生的紀律意識相對較差,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還需加大對紀律的重視程度,從而促使學生形成紀律意識。例如,可在課上集合時嚴格要求集合時間,出現(xiàn)遲到情況進行嚴肅處理,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形成時間觀念和紀律意識,營造出良好的課堂紀律氛圍,促使學生逐漸形成不畏艱苦、嚴格要求自身的思想品德,在身體素質得到鍛煉的同時收到德育效果,全面踐行初中體育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為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可引入趣味教學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從而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需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合理設計教學內容。例如,女生力氣較小,耐力較差,可設計一些舞蹈類內容,也可設計一些氣排球等簡單球類項目;男生力氣較大、耐力較好且勝負心更重,可設計一些競技類項目,如籃球、足球等,提升鍛煉效果。這些趣味活動使得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提升,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以此落實素質教育的各項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初中學校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師需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優(yōu)化教學成果。教師可引入分層教學法,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并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對于體育水平較高的學生,關注其技能上的層次提升,培養(yǎng)其堅忍不拔的精神;而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以鞏固為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感受體育精神。
與此同時,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學校還需注重師資力量的強化,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僅要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更要注重教師德育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促使其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將德育融入其中,實現(xiàn)體育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時要把握方式方法。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在教學中選擇“言傳”,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講道理。我們會以說教的口吻告訴學生哪些事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我們很直接地讓學生知道大多數(shù)事情的利弊,但不可否認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受益于這一方式。一部分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對于別人的付出和關心覺得理所應當,沒有感恩和體諒之心。這樣的學生對于“講道理”式的教育多半是抵觸的,這時“身教”或許收效更快。例如在籃足排這種集體項目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適時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給學生傳球、擋拆等等,讓他們知道合作共贏,并在他們完成一次漂亮的配合后給予言語上的鼓勵和夸獎。學生在教師的身上看到合作與配合,在與同伴合作配合的配合中得到肯定和鼓勵,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集體榮譽感和合作精神。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最根本的教學目標。在立德樹人的理念之下,體育教師需重視其重要意義,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將立德樹人與體育教學工作相結合,明確教學目標,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并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使德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促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增強品德意識,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