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李 丹,閆明月
(國網吉林供電公司,吉林 吉林 132001)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fā)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要求大力實施電能替代,促進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1-2],電力客戶增長將成必然趨勢。國網公司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電費自動發(fā)行率達99%以上”指標要求。電力體制不斷深化改革[3],電力市場化不斷推進,電費核算工作已經從傳統的分散式管理模式過渡到集約化管理模式,為了高質量完成國網公司既定目標,進一步提高電費審核的準確率,應加快開發(fā)并推進SGl86營銷管理信息系統高級電費審核模塊應用工作。
電費審核前置查錯單元是基于SG186營銷業(yè)務應用系統擴展的電費審核工具,分為量價費參數預審核模塊和電費模型試算模塊。量價費參數預審核模塊采用的預審核模式,將核算的審計、糾錯工作提前,縮短核算、發(fā)行周期,提高費用結算的及時性、有效性,降低電費回收的風險,加強抄核收全過程管理和監(jiān)控。實現電費計算前、計算中的實時糾錯,將事后差錯變?yōu)槭虑邦A防,確保核算環(huán)節(jié)檔案和示數的完整與準確。電費模型試算模塊,能夠跟隨電費算法實時更新,有效避免電費算法宣貫過程中因人員素質不齊帶來的理解不一致等情況,為管理效益長期、穩(wěn)定提升提供保障。
近年來,供電公司的電費管理模式逐漸從基層供電分公司為單位的閉環(huán)式管理模式轉變?yōu)榈貐^(qū)營銷部下設電費管理中心的集約化管理模式,實現對電量、電價、電費的全過程管控[4]。相比于傳統模式,集約化管理模式更能加快公司資金周轉速度,確保資金安全,從而更加有效保障供電公司的效益[5-6]。同時,由于抄表例日集中,造成短期內電費復核工作量劇增,而當前國網公司營銷業(yè)務系統的操作模式和電費核算工作方式,隨著客戶數量的不斷增長,電費核算考核目標完成的壓力日益增加[7-8]。
a.例日工作量過大。據統計,例日期間的電費審核工作量約是非例日期間的157倍,每條工單必須在24 h內完成現場核查工作,抄表員疲于現場往返,在完成時間上存在很大壓力,工作質量下降。
b.查錯失誤率增高。隨客戶體量增大,電費審核人員差錯率逐漸升高,對公司、電力客戶均造成一定經濟損失,影響優(yōu)質服務形象。
c.指標提升難度大。國網公司提出“電費自動發(fā)行率達99%以上”的指標要求,以現有的工作模式進行指標提升難度非常大。
電費審核前置查錯單元的總體目標為改變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提高例日期間發(fā)行的整體效率和正確性,對新裝、用電變更用戶、特殊電價政策、電價調整的用戶進行預計算、預審核。該單元由量價費參數預審核模塊和電費模型試算模塊兩部分組成。
該模塊將在用電客戶完成新裝、用電變更時衍生新的量價費參數預審核流程,實現電費前置審核查錯。量價費參數預審核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量價費參數預審核流程
將研判電價數據是否異常模塊由例日當天提前到新裝、變更工單歸檔后。用戶在新裝及變更結束后,立即向該平臺推送預計算、預審核等衍生工單,核算員提前對這些工單進行審核判斷,減少例日期間工單量。對無異常工單歸檔,異常工單發(fā)送到屬地公司。屬地公司根據平臺提示的錯誤信息進行現場核實,對錄入有誤的量、價、費等參數進行更正,正確后重新發(fā)起變更工單;而無異常的工單直接歸檔。通過該模塊的接入,將每月集中的電費審核、發(fā)行工作分解到若干個工作日中,減少了核算員例日當天集中發(fā)行的壓力,有助于提高電費審核的正確率和電費回收率。具體的審核路徑如圖2所示。
圖2 量價費參數預審核路徑
針對不同類別用電客戶建立電費模型,按需求抽取類別數據,及時迭代升級,進行電費試算??紤]到電價政策調整需要批量計算的情況,本單元設計了特殊用戶電價試算的模塊。單元內存儲了居民用戶、農業(yè)生產用戶、大工業(yè)用戶等不同電價類別的計算模型。實際工作中按照不同需求,抽取類型數據,進行典型電價模型的試算。通過試算不同類型的用戶(電壓等級、計量方式、計費方案等)在電價政策調整過程中電價執(zhí)行、電費收取是否正確,總結電價政策實施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對異常結果進行分析,最終實現政策的準確落地,減少政策實施過程中因考慮不全面而造成電費差錯的情況。電費模型試算路徑如圖3所示。
圖3 電費模型試算路徑
通過對2021年4、5月在某地區(qū)電費管理中心及其所轄屬地26個供電服務所(區(qū))進行項目初期測試工作,電費審核前置差錯單元取得較好成效,具體如下。
a.例日期間單人月均工量由原有的18 977條降至10 327條,減少了45.58%,大大降低了例日期間工作量。
b.屬地電費自動發(fā)行率由原有的99.32%提升至99.7%,大大提升電費自動發(fā)行率。
c.優(yōu)化電費審核人員工作時長及效率,中心及屬地電費審核人員126人、基層抄表員494人,合計620人的工量“削峰填谷”,節(jié)省人力成本。
d.電費退補數額由原有的月均148.49萬元降低至98.32萬元。
e.2020年電費審核查實計費差錯621個,其中檔案錯誤造成的計費差錯占比76.92%。電費審核前置查錯單元在部分屬地公司投入使用后,該占比降至23.35%,預期全地區(qū)推廣后,該占比將控制在10%以內。
電費計算錯誤往往是由檔案錯誤原因造成,最終體現在電費審核環(huán)節(jié),而到審核環(huán)節(jié)再行糾正,管理協同成本大增。利用電費審核前置查錯單元,可以大幅減少例日期間的工作量,電費審核工單可在例日期間壓縮至40%左右,緩解集中工作壓力,提高電費審核的質量和效率。通過電費審核智能糾錯單元的接入,提升核算智能化水平,預期電費自動發(fā)行率達99.96%以上,遠超于國網公司電費自動發(fā)行率指標。該單元的功效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a.率先應用電費審核前置查錯管理流程,顛覆傳統抄核工作模式,新建電費審核前置查錯管理流程,延伸管理抓手,將營銷抄核收業(yè)務的全被動工作模式轉化為主動工作模式。
b.建立電費試算模型,對不同類別用電客戶建立電費模型,按需求抽取類別數據,及時迭代升級,進行電費試算,減少電費差錯,避免大批量退補影響電費回收工作。
c.電費自動化發(fā)行率大幅提升,國內目前電費自動發(fā)行率99%指標達到后無法繼續(xù)大幅提升,該單元的應用將為自動發(fā)行率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從而實現電費自動發(fā)行率10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