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瑜來,謝楠,戴楊鑫,許寶青,林啟存,王宇希
(杭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異育銀鯽“中科3 號”(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ASⅢ”)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鯽品種,因其具有生長快、抗病力強、出肉率高、營養(yǎng)豐富、養(yǎng)殖效益好等特點,深受養(yǎng)殖者和消費者歡迎。但高密度、集約化養(yǎng)殖會增加其疾病發(fā)生的風險,研究發(fā)現(xiàn),苗種培育期是異育銀鯽“中科3號”的疾病易發(fā)期。目前,關于異育銀鯽“中科3 號”對于藥物敏感性方面的研究鮮見報道。現(xiàn)采用靜態(tài)急性毒性試驗法,開展了銅鐵合劑、敵百蟲、甲醛和聚維酮碘對異育銀鯽“中科3 號”的急性毒性試驗,分析異育銀鯽“中科3 號”對藥物的敏感性,旨在為異育銀鯽“中科3 號”苗種養(yǎng)殖期間的病害防治和科學用藥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所用異育銀鯽“中科3 號”(以下簡稱試驗魚)來自杭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水產研究所,體格健康,體表無損,體長為(3.2±0.16)cm,體質量為(0.8±0.22)g。
銅鐵合劑[純度99.0%,m(硫酸銅)∶m(硫酸亞鐵)=5∶2,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敵百蟲(含量≥90%,南通江山農業(y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維酮碘(有效含量10%,武漢九州神農藥業(yè)有限公司);甲醛(純度37.0%~40.0%,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每種藥物準備15 個玻璃缸(96.5 cm×47.5 cm×49 cm),另設一個對照缸,每個玻璃缸水體積均為150 L,試驗用水為經存放并曝氣處理24 h 的自來水,pH 值6.98~7.80,ρ(溶解氧)6.7~7.25 mg/L,水溫(25.5±0.5)℃,每個缸各設一個充氣頭,投放20 尾試驗魚。
試驗前,將試驗魚暫養(yǎng)于玻璃缸中1 周,正常投飼,待其適應實驗室的環(huán)境后,采用靜態(tài)急性毒性試驗法進行試驗。先進行預試驗,每個藥物分別設置5 個濃度梯度組(Ⅰ—Ⅴ)和1 個對照組(對照組為不含藥物的曝氣自來水,其他條件均相同),濃度梯度按照等對數(shù)間距設置,同時設2 個平行,見表1。
表1 試驗魚用藥濃度 mg/L
試驗藥物先配置成高濃度母液,現(xiàn)配現(xiàn)用。用藥后,8 h 內連續(xù)觀察試驗魚中毒癥狀和死亡情況,8 h 后按用藥后24,48,96 h 記錄試驗死亡魚數(shù)量,其間及時撈除死亡個體(以喪失游泳能力,觸碰無反應為準)。試驗期間不投飼,且以對照組不出現(xiàn)死魚為本試驗進行的必要條件。
根據(jù)24,48,96 h 不同藥物、濃度條件下受試魚的死亡率數(shù)據(jù),采用改進寇氏法計算24,48,96 h 的半致死濃度(LC。
標準誤差(S)=i(Σp(1-p)/n)1/2,
LC的95%置信區(qū)間=lg(lg LC±1.96S lg LC)。
式中:X——試驗組最大劑量的對數(shù);
i——相鄰組濃度對數(shù)之差;
p——各組的死亡率,%;
∑p——各組死亡率的總和,%;
n——每組受試魚數(shù)量,尾。
安全濃度(SC)根據(jù)24 h 和48 h 的半致死量濃度求得。
SC=48 h LC×0.3/(24 h LC/48 h LC)。
將銅鐵合劑母液按試驗濃度要求,稀釋后潑灑在養(yǎng)殖試驗魚的玻璃缸中。經觀察發(fā)現(xiàn),各缸中的試驗魚起初均未有明顯反應,1 h 后可見高濃度組(9.06 和15.00 mg/L)試驗魚的平衡能力明顯受到影響,游動無力。受藥物影響,魚體色變淺,體表黏液增多,并有白色絮狀黏附物,2 h 后死亡。銅鐵合劑對試驗魚的毒性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銅鐵合劑對試驗魚的毒性試驗結果
將敵百蟲母液按試驗濃度要求,稀釋后潑灑到養(yǎng)有試驗魚的玻璃缸中。2.5 h 后試驗魚出現(xiàn)異常,6 h 后死亡。受藥物影響,魚體扭曲,翻轉側游,死魚體表發(fā)白,魚體僵硬,鰓絲發(fā)紫。敵百蟲對試驗魚的毒性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敵百蟲對試驗魚的毒性試驗結果
續(xù)表
將甲醛母液按試驗濃度要求,稀釋后潑灑在養(yǎng)殖試驗魚的玻璃缸中。3 h 后試驗魚出現(xiàn)異常,8 h 后死亡。受藥物影響,試驗魚出現(xiàn)急速旋轉、焦躁不安、上下竄游、來回游動的現(xiàn)象,不久后沉入缸底,對刺激反應敏感。甲醛對試驗魚的毒性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甲醛對試驗魚的毒性試驗結果
將聚維酮碘母液按試驗濃度要求,潑灑到養(yǎng)有試驗魚的玻璃缸中。發(fā)現(xiàn)試驗魚最高濃度組(200.0 mg/L)在用藥后10 min 時,出現(xiàn)亂竄、打轉,不久后失去平衡,呼吸緩慢,浮于水面或沉入水底;在30 min 時,死亡。聚維酮碘對試驗魚的毒性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聚維酮碘對試驗魚的毒性試驗結果
藥物對試驗魚毒性的大小常用LC來衡量。本試驗結果表明,藥物對異育銀鯽“中科3 號”毒性由強到弱依次為:銅鐵合劑、敵百蟲、甲醛、聚維酮碘。參照《危險化學品魚類急性毒性分級試驗方法》(GB/T 21281—2007),96 h LC≤1 mg/L 時為急性毒性Ⅰ級,1 mg/L<96 h LC≤10 mg/L 為急性毒性Ⅱ級,10 mg/L<96 h LC≤100 mg/L 為急性毒性Ⅲ級。4 種藥物對試驗魚的毒性分類為:銅鐵合劑和敵百蟲為急性毒性Ⅱ級;甲醛為急性毒性Ⅲ級,而聚維酮碘則不在急性毒性Ⅰ級至Ⅲ級范圍內。
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在生產上主要用于殺滅中華鳋、車輪蟲、斜管蟲、舌杯蟲、水網藻和青苔等,其對魚類的毒性受水中溶解氧、pH 值、有機物含量、鹽度等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硫酸銅對試驗魚的SC 是0.68 mg/L,高于淇河鯽(0.16 mg/L),低于異育銀鯽“中科5 號”(0.94 mg/L),相比較銅鐵合劑常用濃度(0.7~1.0 mg/L)要低。因此,本規(guī)格試驗魚在使用銅鐵合劑時要注意藥物使用安全。
敵百蟲是一種廣譜性有機磷類殺蟲劑,主要用于殺滅體表的中華鳋、魚鲺、錨頭鳋、指環(huán)蟲和三代蟲等。本試驗中,敵百蟲對試驗魚幼魚的SC 是2.04 mg/L,遠高于異育銀鯽的SC(0.016 mg/L),高于敵百蟲的常用濃度(0.3~0.7 mg/L)。因此,敵百蟲對于本規(guī)格試驗魚而言是一種較為安全的藥物。
甲醛是一種有刺激性臭味的化學試劑,可凝固蛋白和溶解類脂,在氣態(tài)或液態(tài)下,均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是一類廣譜的殺菌劑。本研究中甲醛對于試驗魚的SC 是10.98 mg/L,低于彩鯽的SC(21 mg/L),也較甲醛的常用浸泡濃度(30~40 mg/L)要低,但從試驗魚試驗濃度(25 和39.13 mg/L)組的死亡情況,以及浸泡方法接觸藥物時間較短來分析,甲醛可安全用于該規(guī)格試驗魚的浸泡。而甲醛在生產上作為遍灑藥物因用量大而導致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聚維酮碘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與碘的絡合物,對大部分細菌、真菌、真菌孢子及部分病毒均有一定的殺滅作用。本試驗結果中,聚維酮碘的SC 為28.83 mg/L,高于異育銀鯽(7.48 mg/L),遠高于常用濃度(0.2~0.5 mg/L)。因此,聚維酮碘對于本研究規(guī)格的試驗魚是一種較為安全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