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燕
(廣西平樂縣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廣西 平樂 542400)
膽汁返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其主要發(fā)病原因為患者幽門功能障礙,胃排空延遲、胃腸壓力梯度、幽門螺桿菌感染、胃腸激素分泌失調等多種原因導致其膽汁反向流通進入胃內,對患者胃黏膜造成破壞,導致胃黏膜水腫、充血,受炎性細胞浸潤導致固有腺體功能異?;蛭s,進而形成的慢性嚴重的臨床癥狀,具有病情緾綿,久治不愈的特點[1]。膽汁返流性胃炎屬中醫(yī)“胃脘痛”、“嘔吐”、“嘈雜”等范疇。致病原因有飲食或情志損傷脾臟,脾胃功能紊亂,氣血運行異常,體內瘀積濁氣邪氣,氣機凝結,導致胃脘疼痛、吞酸水、嘔吐,氣逆上犯,治療當調節(jié)肝膽功能,和胃降逆[2]。
共70例,均為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30~65歲,平均40.4歲;病程3個月~5年。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29~66歲,平均40.5歲;病程4個月~5.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消化內科學》中診斷膽汁返流性胃炎標準。主要表現(xiàn)為上腹部或劍突下有壓痛感或不適感,上腹痛、食欲下降、泛酸、嘔吐或合并黃綠色膽汁等,胃鏡檢查胃竇黏膜或胃黏膜出現(xiàn)糜爛、充血、水腫、變脆性,胃黏膜、胃黏液上有黃色或綠色膽汁染色,幽門口有膽汁返流。
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膽胃不和型的膽汁返流性胃炎臨床表現(xiàn)為胃脘疼痛,痞滿,口苦惡心,甚則嘔吐苦水,泛酸,噯氣,納呆,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或脈滑[3]。
兩組均用嗎叮啉片10mg,1日3次口服;硫糖鋁混懸凝膠5mL(1g),早空腹及晚間睡前各1次;奧美拉唑腸溶膠囊20mg,早、晚餐前各服1次。
觀察組加用旋覆溫膽湯加減治療。旋覆花10g,半夏10g,竹茹12g,枳實10g,陳皮12g,茯苓15g,代赭石10g,佛手12g,甘草5g。胃脘疼痛明顯者加延胡索20g、川楝子10g,泛酸、胸骨后灼熱明顯者加烏賊骨12g、黃連4g,嘔吐呃逆重者加柿蒂10g,納呆、時有飽脹感加山楂12g、谷芽12g,口苦胸脅脹甚加柴胡10g、梔子10g,疲倦乏力、時有便溏加黨參12g、白術15g,胃鏡下見明顯胃黏膜糜爛加烏賊骨12g、白及8g。水煎,日1劑,分2~3次溫服。
兩組均治療4周。
中醫(y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相關標準進行癥狀評分,主要觀察胃脘痛、泛酸,納差、惡心嘔吐。按癥狀嚴重程度分為無、輕、中、重度分別記0~3分,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痊愈:膽汁返流全部消失,胃黏膜充血、水腫等全部消失,有效:膽汁返流現(xiàn)象顯著減少,胃黏膜充血,水腫等癥狀有顯著改觀。無效:膽汁返流與胃黏膜癥狀無改善。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胃脘痛 泛酸 納差 惡心嘔吐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2.26±0.74 0.57±0.65* 2.03±0.71 0.51±0.56* 1.91±0.70 0.51±0.56* 1.23±0.69 0.37±0.49*對照組 35 2.37±0.65 1.29±0.67* 2.23±0.63 1.31±0.63* 2.06±0.59 1.34±0.64* 1.4±0.69 1.0±0.64*t 0.688 4.520 1.236 5.600 0.921 5.759 1.036 4.605 P 0.494 <0.05 0.221 <0.05 0.360 <0.05 0.304 <0.0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靈樞·四時氣》謂“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指出膽胃不和、升降失常而致膽汁上逆,切中膽汁返流性胃炎(BRG)基本病機,通降膽胃為根本治則。膽為肝之腑,膽屬木,為清凈之腑,喜溫和而升發(fā),失其常而木郁不達,胃氣因而不和,進而化熱生痰,痰熱內擾,胃失和降,逆氣上沖而發(fā)本病。溫膽湯雖名為溫膽,然溫膽之意實為清膽,可清化膽熱,降泄膽胃[4]?!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謂“有因膽倒而嘔吐不止者,嘔吐苦水,服用溫膽湯加代赭石、棗仁,以正其膽腑,一服即止”,指出溫膽湯加代赭石治療有很好療效。膽胃不和型的膽汁返流性胃炎主要從利膽和胃,降逆止嘔,清熱化痰入手。方中旋覆花下氣化痰,代赭石降氣去逆,兩藥并用重在通降,使胃氣行走順暢,改善膽汁返流狀態(tài)[5]。半夏降逆止嘔、和胃消痞、燥濕化痰,竹茹清熱化痰、止嘔除煩,枳實行氣化痰散痞、使痰隨氣下,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茯苓健脾滲濕,佛手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甘草益脾和胃、調和諸藥。全方有利膽和胃、降逆止嘔、清熱化痰、理氣止痛之功。
在常規(guī)西藥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嗎叮啉促胃動力、硫糖鋁混懸凝膠保護胃黏膜基礎上,加用旋覆溫膽湯加減治療膽胃不和型膽汁返流性胃炎能提高療效,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