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巧花,魯靈龍,張 志
(1. 河源市源城區(qū)上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全科診室,廣東 河源 517000 ;2.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廣東 廣州510000 ;3. 河源德康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河源 517000)
脂肪肝(FLD)是消化內(nèi)科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此病的發(fā)生多與肥胖、不良生活習慣、酗酒、糖尿病及部分藥物因素密切相關(guān)。研究表明,F(xiàn)LD 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多無明顯的臨床表現(xiàn),疾病發(fā)生進展后可能出現(xiàn)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的并發(fā)癥,從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相關(guān)的研究指出,脂肪性肝病的發(fā)展過程可逆,早期進行診療的效果較好[1]。既往臨床上在對FLD 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時多采用肝穿刺活檢。該檢查方式是臨床上公認的FLD 診斷的金標準,但其具有較大的創(chuàng)傷性[2]。研究發(fā)現(xiàn),超聲在FLD 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較高,但檢查結(jié)果可能會受到其他外界因素或患者自身因素的影響,故臨床推薦用其與其他檢查方法結(jié)合進行聯(lián)合診斷,以提高診斷結(jié)果的可信度[3]。本文主要是分析超聲結(jié)合體重指數(shù)(BMI)及血清鐵蛋白檢測在老年體檢者FLD 診斷和肝功能評估中的應用價值。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20 年5 月至2022 年5 月在我中心接受體檢并被診斷為FLD 的88 例老年患者(觀察組)和同期在我中心接受體檢的88 例健康老年居民(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53 例,女性35 例;其年齡為60 ~82 歲,平均年齡(71.52±6.89)歲。對照組體檢者中有男性55 例,女性33 例;其年齡為61 ~83 歲,平均年齡(71.23±6.92)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得我中心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批。
1.2.1 觀察組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 1)病情符合《非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4]中關(guān)于FLD 的診斷標準;2)年齡≥60 歲;3)臨床資料及影像學資料均完整;4)知曉本研究的實施方法,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1.2.2 觀察組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 1)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2)因其他各類原因而出現(xiàn)肝部疾??;3)合并有肝臟組織周圍器官的損傷;4)因并發(fā)急危重癥而需要立即進行治療。
對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體格檢查、肝臟超聲檢查與血清學檢測。進行肝臟脂肪含量(LFC)超聲檢查的方法是:協(xié)助受檢者取平臥位,選用LOGIQE9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 公司生產(chǎn))對其進行檢查,相關(guān)檢查參數(shù)設定為:頻率4.0MHz,增益40db,掃描深度15cm。檢查結(jié)束獲取圖像樣本后使用標準公式進行LFC 水平的計算。進行血清鐵蛋白檢測的方法是:囑咐受檢者在檢測前12h 禁食、禁水,取其晨間空腹肘靜脈血2mL,在3000r/min 的條件下進行15min 的常規(guī)離心處理,獲取血清樣本后進行鐵蛋白水平檢測。檢測方法為蛋白質(zhì)芯片-化學發(fā)光法,相關(guān)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對比兩組人員LFC、BMI 及血清鐵蛋白水平的差異。2)根據(jù)LFC、BMI 及血清鐵蛋白檢測結(jié)果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對比三項指標單獨診斷與聯(lián)合診斷FLD 效能的差異。3)根據(jù)脂肪肝浸潤程度將觀察組患者分為輕度組(38 例)、中度組(26 例)、重度組(24 例)。比較三組脂肪肝患者LFC、BMI、血清鐵蛋白、ALT 及GGT 水平的差異,ALT與GGT 的水平均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4)使用Pearson 法分析觀察組患者LFC、BMI、血清鐵蛋白的水平與其ALT 及GGT 水平的相關(guān)性。
使用SPSS21.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LFC、BMI及血清鐵蛋白三項指標單獨診斷與聯(lián)合診斷FLD 的效能采用ROC 曲線進行分析,采用Pearson 法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LFC、BMI 及血清鐵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體檢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體檢者臨床指標的對比(±s)
表1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體檢者臨床指標的對比(±s)
組別 LFC(%) BMI 血清鐵蛋白(μg/L)觀察組(n=88) 13.15±1.35 25.46±1.71 272.50±31.42對照組(n=88) 3.11±0.32 23.17±1.75 8.780 175.33±25.32 t 值 67.885 22.589 P 值 0.000 0.000 0.000
用LFC 檢測診斷FLD 的AUC、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0.725、69.43%、70.56%,用BMI 檢測診斷FLD的AUC、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0.593、70.02%、71.35%,用血清鐵蛋白檢測診斷FLD 的AUC、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0.718、68.94%、70.08%,用LFC+BMI+血清鐵蛋白聯(lián)合檢測診斷FLD 的AUC、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0.907、92.40%、92.78%。與采用LFC 檢測、BMI 檢測、血清鐵蛋白檢測相比,用LFC+BMI+ 血清鐵蛋白聯(lián)合檢測診斷FLD 的AUC、靈敏度、特異度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LFC、BMI 及血清鐵蛋白三項指標單獨診斷與聯(lián)合診斷FLD 效能的對比
重度組患者LFC、BMI、血清鐵蛋白、ALT 及GGT 的水平均高于中度組患者與輕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度組患者LFC、BMI、血清鐵蛋白、ALT 及GGT 的水平均高于輕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三組患者LFC、BMI、血清鐵蛋白、ALT 及GGT 水平的對比(±s)
表3 三組患者LFC、BMI、血清鐵蛋白、ALT 及GGT 水平的對比(±s)
注:* 與輕度組對比,P <0.05 ;# 與中度組對比,P <0.05。
組別 LFC(%) BMI 血清鐵蛋白(μg/L) ALT(U/L) GGT(U/L)輕度組(n=38) 10.94±1.18 24.69±2.73 243.11±30.04 31.17±3.43 42.61±4.48中度組(n=26) 13.07±1.36* 26.01±2.72* 275.69±31.28* 35.68±3.72* 49.65±5.26*重度組(n=24) 15.60±1.71*# 28.44±3.05*# 301.43±31.49*# 41.44±4.08*# 57.33±6.04*#F 值 82.770 13.050 27.330 56.830 60.200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進行Pearson 相關(guān)性分析的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ALT、GGT 的水平與其LFC、BMI、血清鐵蛋白的水平均呈明顯正相關(guān)。詳見表4。
表4 觀察組患者LFC、BMI、血清鐵蛋白水平與ALT、GGT 水平的相關(guān)性
早期FLD 患者的臨床癥狀通常無特異性,但部分患者的病情進展較快,若未及時進行干預,可導致病情加劇,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超聲檢查具有檢查費用低、檢查時間短、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傷等優(yōu)點,其在FLD 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受到了諸多學者的肯定[5]。但有研究指出,單獨應用超聲檢查診斷FLD時發(fā)生漏診與誤診的風險較高,用超聲聯(lián)合BMI 診斷FLD 的效果較好[6]。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非酒精性FLD患者在發(fā)病期間均會出現(xiàn)血清鐵蛋白水平升高的情況。鑒于此,本文對超聲結(jié)合BMI 及血清鐵蛋白檢測在老年體檢者FLD 診斷和肝功能評估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LFC、BMI 及血清鐵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體檢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F(xiàn)LD 患者會出現(xiàn)LFC、BMI 與血清鐵蛋白水平升高的情況,上述指標的水平對FLD 的篩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與采用LFC 檢測、BMI 檢測、血清鐵蛋白檢測相比,用LFC+BMI+血清鐵蛋白聯(lián)合檢測診斷FLD 的AUC、靈敏度、特異度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用LFC+BMI+血清鐵蛋白聯(lián)合檢測診斷FLD的效果顯著。有研究指出,LFC 可反映FLD 的分級情況,但易受血管清晰度、超聲衰竭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其單獨診斷的價值有限[7]。BMI 主要用于反映患者的肥胖程度。該指標易受其他肥胖類疾病的影響,因此單獨用其診斷FLD 的效能較低。血清鐵蛋白可通過一系列的反應降低機體對一氧化氮的利用率,進而可致使內(nèi)皮功能異常,其在肝臟炎性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中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8-9]。研究表明,F(xiàn)LD 患者在發(fā)病及病情進展的過程中,血清鐵蛋白的水平均可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異常變化,因此檢測該指標的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為FLD 的篩查提供參考依據(jù)[10]。但該指標也可能受患者機體營養(yǎng)狀態(tài)、貧血及其他疾病的影響,因此其在FLD 發(fā)生與進展預測中的應用價值并不高。有研究指出,用LFC+BMI+血清鐵蛋白聯(lián)合檢測診斷FLD 的效能較高,可有效避免漏診與誤診的發(fā)生。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重度組患者LFC、BMI、血清鐵蛋白、ALT 及GGT 的水平均高于中度組患者與輕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度組患者LFC、BMI、血清鐵蛋白、ALT 及GGT 的水平均高于輕度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FLD患者病情發(fā)展的過程中,其LFC、BMI、血清鐵蛋白的水平會逐漸升高。本研究中進行Pearson 相關(guān)性分析的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ALT、GGT 的水平與其LFC、BMI、血清鐵蛋白的水平均呈明顯正相關(guān)。ALT、GGT是臨床評估肝功能的重要指標,這兩項指標水平的升高表示患者肝功能受損的程度在加重。在FLD 患者病情進展的過程中,其LFC、BMI、血清鐵蛋白的水平會逐漸升高,其肝功能的損傷會逐漸加重,因此其ALT、GGT 的水平同樣也會逐漸升高。
綜上所述,F(xiàn)LD 患者發(fā)病后及病情進展時其LFC、BMI、血清鐵蛋白、ALT 及GGT 的水平均會明顯升高。LFC、BMI、血清鐵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老年體檢者FLD診斷和肝功能評估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