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珍妮
捷克作曲家萊奧什·雅納切克(Leo?Janá?ek)常給家鄉(xiāng)布阿諾(Brno)的主要報紙《人民日報》(Lidovénoviny)投稿。1920年,他讀到報上連載的魯?shù)婪颉そ菟怪Z利德克(RudolfTěsnohlídek)一部配有生動漫畫的中篇小說時,想象力被激發(fā),并決定把它改編為歌劇。故事講述了一只聰明的狐貍和一些野生動物以及人類的生活與冒險,是一部包含嚴肅主題的喜劇。1921年雅納切克與作者會面后開始研究動物。他憑借對故事中角色的理解、自己70年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對比自己年輕許多并已婚的卡米拉·斯托斯洛娃(KamilaSt?sslová)燃燒的單相思開始寫腳本??桌琴x予作曲家晚年三部歌劇和一些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靈感的繆斯。作品以狐貍之死為結(jié)尾,使最初漫畫性的喜劇色彩變?yōu)閷ιh(huán)的深刻哲學反思。創(chuàng)作于1921至1923年的歌劇《狡猾的小狐貍》(TheCunningLittleVixen),又稱《尖耳狐貍的故事》(TalesofVixenSharp-Ears),于1924年11月6日在布爾諾國家劇院(NationalTheatreBrno)首演。
捷克猶太人作家麥克斯·布羅德(MaxBrod)后來又將歌劇的故事情節(jié)作了許多改編,稱其為“對自然和愛情的永恒之夢”,但1927年首次在捷克境外德國的美因茨(Mainz)上演的這一版本并不成功。雖然1956年奧地利戲劇與歌劇導演沃爾特·費爾森斯坦(WalterFelsenstein)更接近原作的版本在柏林喜歌劇院(KomischeOper)上演獲得成功,但在捷克和德國以外,這部歌劇鮮為人知。直至1958年歌劇在斯卡拉歌劇院首演之后,《狡猾的小狐貍》才開始在世界上其他的一些歌劇院上演。1961年,歌劇首演于倫敦薩德勒的威爾斯歌劇院(SadlersWellsOperaCompany,英國國家歌劇院前身)。
《狡猾的小狐貍》講述的是,守林人在回家路上停下睡著時,來了一只小狐貍。守林人被青蛙吵醒后看到她,抓住了她并將她帶回家去。漸漸長大的小狐貍遭到守林人妻子的厭惡、狗的騷擾和孩子們的虐待。在她報復一個孩子時,守林人屈從妻子把小狐貍捆起來放在屋外。狐貍驚恐地目睹了母雞們在大男子主義公雞的欲望下的順從屈服。她試圖煽動革命但無果后,裝死欺騙公雞后咬死了公雞,并在守林人試圖打死她時逃脫了。她在森林里發(fā)現(xiàn)獾的家很合口味,將獾逐出后住下。守林人在鄉(xiāng)村客棧喝酒時取笑校長的愛情生活,校長嘲弄小狐貍作為回擊,牧師則猛烈抨擊所有的女性。醉醺醺的校長回家路上看到小狐貍時,把她當成自己所愛的吉卜賽女人泰倫卡傾訴心聲,牧師在見到小狐貍時則想起了自己年輕時不幸的愛情。
仍在追捕小狐貍的守林人發(fā)現(xiàn)她后向她開槍,她再次逃脫后遇到了一只公狐貍,二者墜入愛河。次日清晨小狐貍吃驚地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后,啄木鳥為他們舉辦了婚禮。守林人遇到的一個偷獵者對他說將自己與泰倫卡結(jié)婚,守林人感到十分惱怒。他看到一只死兔子時意識到小狐貍就在附近,便準備了一個陷阱。狐貍夫婦與一群幼崽在林中嬉戲看到陷阱后一笑置之。偷獵者開槍打死了小狐貍,準備用她的皮作為結(jié)婚禮物送給泰倫卡。守林人又來到鄉(xiāng)村客棧,從校長和老板妻子的談?wù)撝械弥﹤惪▽⒃诮Y(jié)婚時戴上新的狐貍毛圍巾。守林人離開客棧后來到林中,贊美大自然的美麗并回憶自己的青春、生活和婚姻,思考生死輪回的循環(huán)。當見到一只與他原有的極為相似的小狐貍時,不知是否要抓住她帶回家……
國家歌劇院2001年上演了由捷克聲樂與語言指導和作家伊薇塔·塞內(nèi)克·格拉夫(YvetaSynekGraff)與英國翻譯家羅伯特·瓊斯(RobertT.Jones)合作翻譯的英文版本。
生動有趣的新版本與出色的表演
英國國家歌劇院2022年2月上演了杰米·曼頓(JamieManton)的新版本。曼頓是倫敦一家戲劇與電影制作公司“角逐制作”(DuellingProductions)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和聯(lián)合藝術(shù)總監(jiān),是一位當紅的年輕才俊。作為導演、聯(lián)合導演及助理導演,曼頓迄今為止執(zhí)導了包括英國皇家歌劇院、英國國家歌劇院以及英國老維克劇院(TheOldVic,倫敦一家成立于1818年的非營利劇院)等劇院的一些規(guī)模并非很大的歌劇和戲劇作品,但未曾執(zhí)導過歌劇院主要舞臺上演的作品。當接到導演《狡猾的小狐貍》的邀請時,他感到意外和興奮。他從沒看過這部歌劇,但認為“這是一部可以無限解讀的作品”。在聽過一些不同版本的錄音后,曼頓構(gòu)思并制定了自己的導演意圖,試圖以作品探討表現(xiàn)人類如何與動物共享和占有世界上的空間。
小狐貍飾演者為女高音莎莉·馬修斯(SallyMatthews)。馬修斯畢業(yè)于著名的倫敦市政廳音樂與戲劇學院(GuildhallSchoolofMusicandDrama),2001年首次在英國皇家歌劇院威爾第的《法爾斯塔夫》中飾演南內(nèi)塔后,活躍于英國國內(nèi)的一些音樂會,并曾在世界幾個大歌劇院舞臺亮相。
馬修斯既強勁明亮又活潑抒情的聲音非常適合這個角色,她以出色的演唱和十分吸引人的動作與表情,表現(xiàn)出小狐貍旺盛的生命力與活力,完美地詮釋出角色復雜特殊的性格特性:幼時的活潑開朗與調(diào)皮、逐漸長大時被囚禁的無聊與痛苦……從最初的單純到后來的辛辣狡猾、憤世嫉俗,她惡毒的笑聲取代了曾經(jīng)無邪的歡樂;從羞怯膽小到無所畏懼,她大搖大擺、動輒咆哮。但在與公狐貍互相示愛時,小狐貍?cè)粤髀冻鰷厝崤c天真無邪的迷人一面。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小狐貍。馬修斯與飾演公狐貍的馬什凱薩溫暖飽滿的嗓音相得益彰,二人天作之合的重唱是劇中的亮點。
南非女高音普梅薩·馬什凱薩(PumezaMatshikiza)飾演公狐貍,這是她在英國國家歌劇院的首秀。馬什凱薩曾就讀于開普敦大學音樂學院(UniversityofCapeTownCollegeofMusic),之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后進入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CollegeofMusic)深造。她是皇家歌劇院青年藝術(shù)家項目2007-2009年的演員,并在瓦格納的《帕西法爾》中首秀花童(flowermaiden)之一。她后來加入斯圖加特歌劇院,在世界一些音樂節(jié)上與樂團合作演出并灌制了唱片。馬什凱薩嗓音豐潤醇厚、充滿活力,她光彩甜美的聲音、極具風騷氣質(zhì)的肢體動作與富有魅力的面部表情,十分迷人而性感,與馬修斯是完美而令人愉悅的恩愛一對,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首秀。
守林人由美國男中音萊斯特·林奇(LesterLynch)飾演。林奇畢業(yè)于茱莉亞音樂學院(TheJuilliardSchool),曾在世界一些著名歌劇院舞臺上出演過主角或重要角色。林奇的嗓音強勁厚重圓潤、共鳴豐富,既威風凜凜又抒情溫柔,對音調(diào)和音色的控制十分有力,不同音域中樂句的融合也相當出色。最后一幕里守林人以抒情而熱烈的感情頌贊大自然,并因想到在沒有了自己的世界里生活依然在繼續(xù)而傷感時,林奇完美捕捉到了生活在褪色記憶中守林人的感受。聽他的演唱是非常美妙的享受。粗獷又富柔情的守林人模棱兩可,高興時親切溫柔,不如意和醉酒時手足無措甚至瘋狂。林奇以富有魅力的表演為這一厭世的角色賦予生命,個性鮮明而令人同情,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劇中的其他角色都很出色。因劇中角色較多,有的演員擔任兩個角色。飾演牧師和獾的是男低音克萊夫·貝利(CliveBayley),他感人地表現(xiàn)了牧師回憶失戀時痛苦憂郁。男高音艾倫·奧克(AlanOke)飾演的鄉(xiāng)村校長與蚊子十分生動。兩位經(jīng)驗豐富的演員完美搭檔,巧妙而諷刺性地抓住了牧師的悶悶不樂和校長的遺憾哀怨。女高音格溫妮絲·安·蘭德(GwenethAnnRand)飾演的冷漠旅店老板娘與自滿的母雞首領(lǐng),女中音克萊爾·巴內(nèi)特-瓊斯(ClaireBarnett-Jones)飾演的笨拙肥胖、精力充沛的狗,約翰·芬頓(JohnFindon)飾演的酒吧老板與驕傲的公雞,都充滿個性且富娛樂性。年輕的優(yōu)秀低男中音奧西恩·赫斯金森(OssianHuskinson)飾演偷獵者哈拉斯塔,他以悅耳的演唱和出色的表演,表現(xiàn)了偷獵者的惡意與油滑?,?shù)铝铡ばぃ∕adeleineShaw)飾演的守林人妻子亦很生動。
20多位兒童演員參加了此次演出,他們是導演通過歌劇院與本區(qū)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兩所小學的“參與英國國家歌劇院”(ENOEngage)項目中選拔出的。小演員的角色豐富多彩,包括有些結(jié)巴但有哲學思維的青蛙、林中的昆蟲、鳥類、蘑菇等,還飾演了狐貍幼崽們。他們生動地表現(xiàn)出動物們時而快樂、時而辛酸的冒險生活,為舞臺增添了巨大的魅力和歡樂。歌劇院通過邀請孩子們參與舞臺表演,把他們帶入歌劇世界的計劃,非常有價值。
新穎異樣的舞臺設(shè)計
湯姆·舒特(TomSchutt)的舞臺與服裝設(shè)計和露西·卡特(LucyCarter)的燈光,在舞臺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不斷變化的多元世界。
傳統(tǒng)的森林場景應(yīng)展現(xiàn)自然景觀,但舒特全無自然氣息與氛圍的設(shè)計令人意外。舞臺上是被砍光了樹木的林地,堆放著一些粗笨的原木、儲物箱與手推車,并設(shè)有消防出口標志。帶滾輪的壁板組合成守林人的家,里面有沙發(fā)和電視機。劇情在幾個高大盒子狀的、能在舞臺上移動旋轉(zhuǎn)公寓中展開(公寓還能根據(jù)需要出現(xiàn)或消失)。奇特的設(shè)計還包括守林人、牧師和校長在簡陋的鄉(xiāng)村客棧里借酒澆愁時,用的不是酒杯,而是從酒桶上接引出的管子里吸吮啤酒;一些“螞蟻”不斷移動,在需要時用手推車快速變換舞臺裝置。舞臺后方的一扇門開啟時會閃出一道刺目白光,或許在暗示在視覺之外存在著一個全新的未知領(lǐng)域?
舒特的自舞臺上方垂落展開的巨大背景卷軸的設(shè)計,巧妙而富于創(chuàng)意。卷軸上年輕作家與藝術(shù)家安雅·阿林(AnyaAllin)精美的抽象藝術(shù)作品,以絢爛的橙色為基調(diào),富含寓言般的詩意。卷軸隨著劇中人和動物的生命在時間流逝中的變化,展現(xiàn)著樹葉從春天的勃發(fā)到秋天的敗落。日出與日落和代表人的年齡的數(shù)字,帶領(lǐng)人們踏上從胎兒開始,到如正午太陽般充滿活力的青年,最后步入暮年的生命旅程。最終死亡降臨時,卷軸畫面上陽光和更新隨之到來,開啟了又一個生命輪回。
故事在平淡、單調(diào)的人類世界和充滿活力的自然世界之間穿梭,昆蟲腳踏滑板車、蘑菇手持望遠鏡,各種動物生動和漫畫化的服裝色彩豐富迷人。狐貍們穿著富有其特征的紅色服裝,主角狐貍穿著時髦的肥大土耳其褲、戴黑色長手套,母雞們穿著白色婚紗和黃色漆皮鞋,公雞華麗而金燦燦的服裝令人眼花繚亂,狗像一個巨大的灰色絨線球,藍綠色的蜻蜓閃閃發(fā)光……第二幕充滿喜慶的狐貍婚禮色彩斑斕,仿佛一場視覺盛宴。而人類身著單調(diào)的棕或灰色服裝,顯示他們消失了熱情和希望的生活沉悶無聊,也與忙碌多彩的動物世界形成鮮明對比。
指揮棒下充滿魔力的音樂
在雅納切克摩拉維亞民歌風格的音樂里,可以聽到來自森林的聲音和鄉(xiāng)村的喧囂。音樂旋律在生與死和四季輪回中縈繞動蕩,為觀眾反思和場景變化提供了絕妙的空間,自始至終充滿魔力。
馬丁·布拉賓斯(MartynBrabbins)指揮的樂團在表現(xiàn)廣闊自然界的演奏時,融合了活力、色彩和抒情,在表現(xiàn)角色的不安悲傷的高潮時或細膩柔和,或強如雷鳴。優(yōu)美的弦樂,尤其是小提琴,與表現(xiàn)憂傷時加入的木管樂和表現(xiàn)快樂時的打擊樂器一起,組成扣人心弦的摩拉維亞風格的交響樂。樂團以對作品音樂敏銳領(lǐng)悟的演奏,準確完美地詮釋了雅納切克美與復雜的音樂故事的兩部分:在戲劇性的漫畫情節(jié)中充滿生氣而活躍,在含哲學意味或令人不安的情節(jié)時陰郁而低沉。
雅納切克在構(gòu)思時便排除了把這部作品作為簡單故事的想法,并想“以一個悲傷的結(jié)局為結(jié)束”。作品微妙地混合了人與自然互動的快樂與痛苦,充滿歡樂又有著嚴肅的哲理。狐貍通常被認為是掠食性動物,但雅納切克把她變成生動迷人的凄美女主角,并讓她在新婚并有了一群幼崽的幸福時刻被槍殺(原故事里沒有幼崽),確屬一種驚人的顛覆性思維?;蛟S這是因為暮年時的作曲家被死亡與更新的思緒癡纏:動物們盡可以無憂無慮地度過時光,但痛苦和死亡永遠不會遙遠。
歌劇首演近四年后的1928年8月,74歲的雅納切克病逝。哀悼者們在大型葬禮上唱了由他為自己選出的歌劇最后一幕中的歌曲“人們將在神圣的寂靜中低頭鞠躬……天上的神將展現(xiàn)所有的歡樂,以榮耀將他們覆蓋”。
曼頓的版本在喜劇和悲劇之間尋找謹慎的平衡,賦予作品以生動的生命和節(jié)奏韻律,既歡快輕松、豐富多彩,又有政治與現(xiàn)代化演繹。他意在用作品“探討我們?nèi)绾闻c動物共享領(lǐng)土并占據(jù)相同的空間。因為所有的生物都是動物,但作為人類我們移動得慢,而具有高度協(xié)調(diào)的視覺和極其敏銳的聽覺嗅覺的動物,行動更快,更具活力。劇中的人物多入晚年,他們有遺憾、渴望和幻想,但被深深壓抑并與現(xiàn)實和他人脫節(jié),成為迷失的靈魂,失去了青春的活力”。
曼頓以光禿禿的舞臺,表現(xiàn)人類對生態(tài)的無視和破壞,著意強調(diào)人與自然界有缺陷的關(guān)系。他的另一新穎創(chuàng)意是以三個不同年齡段的演員來飾演主要角色,讓老年與兒童或青少年時的自己互動。
現(xiàn)在的世界與雅納切克在近百年前創(chuàng)作歌劇時完全不同了。人們已經(jīng)深刻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界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很大程度上的人工智能的生產(chǎn)方式在這種有缺陷環(huán)境中突顯的短期收益和將帶來的長期損失。
這一版本的制作雖然沒有田園風味,但雅納切克的音樂和奇幻多彩的動物服裝帶來一場聽覺和視覺的盛宴。有些怪異但有積極意義的創(chuàng)意設(shè)計,引發(fā)了人們對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和生命循環(huán)的思考,是使人回味思考的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