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平,吳欣禹,吳金國,董松員,李 娜
(1.沈陽建筑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2.遼寧省建設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168;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究院工程設計研究所沈陽工程設計室,遼寧 沈陽 110168)
隨著建筑工業(yè)化的高速發(fā)展,裝配式建筑因具有施工效率高、節(jié)能低碳、勞動力需求少等優(yōu)點而得到國家高度重視。全預制板作為裝配式建筑體系中的水平構件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文就不同時期全預制板的種類和連接形式對國內(nèi)外的文獻和專利加以歸納總結,為推動我國建筑工業(yè)化建設提供有利參考。
查閱國內(nèi)外文獻與專利,按使用功能分為以下幾種常見的全預制板。
普通全預制板是指在工廠用模具將普通鋼筋固定,然后澆筑普通等級的混凝土形成的板。
1912 年,John.E.Cozelmann 發(fā)明了普通全預制板, 并為此申請專利。1940 年前后,普通全預制板被大量用到軍工需要的場所。20 世紀50 年代和60 年代,在戰(zhàn)后的東德地區(qū)和西德工業(yè)區(qū)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到了21 世紀,普通全預制板才真正意義上得到發(fā)展,
2015 年,陳星等[1]在前人的基礎上發(fā)明一種建筑用全預制砼樓板,由板面、板內(nèi)的鋼筋和混凝土組成,板面鋼筋彎入錨固在U 型梁內(nèi),板內(nèi)的自身構造與剪力墻連接,幾者在澆筑混凝土后形成較穩(wěn)定的樓蓋體系。
新型材料全預制板是指在普通全預制板材料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用新型材料使全預制板強度和耐久性提高。
2016 年,吳紹林[2]發(fā)明一種高強度輕質混凝土預制板,板的材料主要由碳纖維和混凝土組成(圖1)。通過試驗與普通板進行強度和耐久性對比,碳纖維材料有效的改善了新舊混凝土層界面變形不協(xié)調的問題,并且使板吸能效果好,并且能夠提高結構構件的抗震性能,增強預制板的強度和耐久性。
圖1 高強度輕質混凝土預制板
方便預埋全預制板是指于在全預制板制作時板內(nèi)設置預留孔洞,便于預埋管線,施工安裝方便。
2016 年,李藏柱[3]發(fā)明了一種裝配式建筑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由混凝土結構層、鋼筋網(wǎng)架和錨栓組成,鋼筋網(wǎng)架內(nèi)設置鋼筋籠,外側套設有套子筋,內(nèi)側設有多個錨栓,兩端分別連接鋼板,鋼板和混凝土結構層上開設有對應的吊裝定位孔和支撐架安裝孔。此板有效地解決了預埋管線不便的問題。
2017 年,姜紹杰等[4]發(fā)明一種新型預制空心板,由混凝土、鋼絞線組成,板內(nèi)設置有板體的長度方向一致的通孔,通孔沿板體的寬度方向間隔設置,同時,板內(nèi)還預埋有一行貫穿板體的鋼絞線,長度與板體的長度方向相一致,鋼絞線沿板體的寬度方向間隔設置,鋼絞線位于通孔的孔芯線下側。通過實際應用證明了此板預埋管線的可行性。
2018 年,褚亞慧等[5]在姜紹杰的基礎上改進,發(fā)明了一種水滴孔狀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由鋼筋和混凝土組成,通孔按板的寬度間隔排列,通孔長度與板的長度方向一致。現(xiàn)已在工程上廣泛使用,從側面印證了此板具有施工安裝方便,便于預埋管線的優(yōu)點。
此類板,雖然方便在板中預埋管線,但只適用于小跨度的建筑,類似于廠房大跨度的結構并無法適用。
易搭接類全預制板是指使用連接件或根據(jù)自身構造使全預制板便于與其他構件進行搭接。
2013 年,初明進[6]發(fā)明一種主要由鋼筋肋條和混凝土組成的槽型狀預制混凝土板,預制槽形板的縱肋內(nèi)開有與表面平行的縱向貫穿孔洞,縱肋外側設置的橫向凹槽與外側縱向貫穿孔洞相交。此板從設計上滿足了方便搭接的要求,主要用于梁與板的連接。
2018 年,郁有升等[7]提出一種由預制混凝土板,連接鋼板組成的全預制板,其板頂部預留預埋吊鉤鋼筋,板的四周中心位置預埋外伸的連接鋼板,并在連接鋼板焊接抗剪鋼筋,制作完成后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采用四點吊起的方式就位,最后用螺栓連接固定在H型鋼梁上,梁與板拼縫空隙用混凝土填充,易于搭接。
2019 年,李明等[8]提出一種新型暗梁式連接全預制樓板,包括預制板、U 型筋、抗剪鋼條組成。采用縱向受力鋼筋向上彎折并預留在板側一定長度的U 形筋,兩塊全預制板通過板側預留的U 形筋相互搭接形成雙肢的封閉箍,再配合連接鋼筋綁扎在連接處形成暗梁結構,最后在連接處澆筑混凝土,便于板與板、板與梁的搭接。
裝配式全預制板按用途分類主要為板與板連接、板與梁連接。本文就主要連接形式進行介紹,具體如下。
李藏柱[8]發(fā)明一種預制板連接組件及預制板連接結構,由板、連接件、螺栓組成(圖2)。連接件成對設置于預制板的上下表面;每個連接件包括一體成型的一塊連接板和兩個凸塊;預制板的上下表面靠近邊緣位置設置有與凸塊匹配的第一凹槽;連接件的兩個凸塊分別嵌入兩塊預制板的第一凹槽,螺栓穿過兩個連接件的凸塊,螺母旋擰在螺栓上將兩個連接件夾緊固定,進一步實現(xiàn)兩塊預制板的連接。它的優(yōu)點是加強了螺栓與預制板連接處的抗拉強度,同時,連接組件和預制板形成的連接結構整齊、美觀,便于對預制板進一步施工。
圖2 板-板螺栓連接
李明等[9]發(fā)明暗梁式全預制板—板結構連接是由預制板、U 型筋、抗剪鋼條組成,如圖3 所示。采用縱向受力鋼筋向上彎折并預留在板側一定長度的 U 形筋,兩塊全預制板通過板側預留的 U 形筋相互搭接形成雙肢的封閉箍,再配合連接鋼筋綁扎在連接處形成暗梁結構,最后在連接處澆筑混凝土。此鏈接具有連接處傳力連續(xù)、整體性好,減少了大量的濕作業(yè),在保證承載力的同時還具有施工便捷、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特點。
圖3 暗梁式全預制板—板連接
2018 年,南曉東等[10]發(fā)明一種下沉式預制板與H 型鋼梁連接節(jié)點構造。如圖4 所示,梁板連接處的板頂預埋有連接件,連接件由連接鋼板與W 型鋼筋組成,連接鋼板在外伸段預留單排螺栓孔,W 型鋼筋焊于連接鋼板底;H 型鋼梁上翼緣預留單排螺栓孔,螺栓依次穿過鋼梁上翼緣、連接鋼板,螺栓下端與鋼梁上翼緣底焊牢,螺栓上端通過螺帽固定。預制板上的荷載通過W 型鋼筋與連接鋼板傳遞到鋼梁上,傳力路徑明確。此連接具有強度高、剛度高,安全可靠、裝配效率。
圖4 暗梁式全預制板—板連接
2020 年,馬千里等[11]發(fā)明一種新型結構梁與全預制板連接節(jié)點的鋼筋構造,由結構梁和預制板組成(圖5)。結構梁包括若干呈環(huán)形的梁封閉箍筋和若干直條狀的梁腰筋,預制板包括呈U 形的兩種筋條,其中,筋條位于結構梁一側且其U 形底部處扣合在梁封閉箍筋上;另一筋條位于結構梁另一側且其U 形底部處扣合在上述梁封閉箍筋上。此連接具有穩(wěn)定性高的優(yōu)點。
圖5 暗梁式全預制板—板連接
全預制板種類。從普通全預制板、新型材料全預制板、方便預埋全預制板、免支撐全預制板、易搭接全預制板這五類,總結了國內(nèi)外研究和應用的裝配式全預制板的構造形式及其特點,歸納國內(nèi)外學者對其設計理念的思考對其基本性能的認識。
全預制板連接方式。從板與板連接、板與梁、板與柱的連接方式,總結裝全預制板與其他構件連接方式,指出了連接方式的特點與不足。
新材料、新技術、新方法為裝配式全預制板領域帶來了新一輪技術變革和機遇。加強技術層面的研究和應用層面的研究的推廣,對于提高我國裝配式建筑工業(yè)化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裝配式全預制板連接方式難題,是當前裝配式全預制板應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采用連接件連接可為我國裝配式結構實現(xiàn)規(guī)?;咝б?,節(jié)能環(huán)保,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