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番禺區(qū)新造職業(yè)技術學校 吳錫堅 陳麗霞 廖小丹 柯奕強 許鳳萍 張遠平
國際國內財經素養(yǎng)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各個學段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財經素養(yǎng)教育活動。我校地處粵港澳大灣區(qū)的中心城市、素稱“千年商都”的廣州,歷來注重通過社團活動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和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
課題組進行此次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深入調查本校學生在收入與消費、儲蓄與投資、財富與人生、風險與保險、制度與環(huán)境五個維度的素養(yǎng)的現有情況,整合過往分散、零散、未成體系的財經素養(yǎng)教育,結合學生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三項目標,從社團實際出發(fā)設計制定相應的、系統化的規(guī)范的教學實施方案等,切實將社團活動與財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
問卷面向全體學生發(fā)放,采用問卷星于2020年6月9日-23日進行。主要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生現有的財經素養(yǎng)意識、學生家庭對學生財經素養(yǎng)的影響、學生接受財經素養(yǎng)教育的態(tài)度、學校社團與財經素養(yǎng)融合五方面進行。
問卷涉及三個年級八大專業(yè)學生共1970人。其中一年級952人,二年級530人,三年級488人。其中女生1063人,男生907人。八大專業(yè)的學生具體調查人數比例見表1。
表1 各專業(yè)問卷調查人數表
問卷調查的對象參加的社團人數多的59人,少的10人,其中主要調查的四個社團跆拳道33人、街舞社28人、模特隊15人、禮儀隊42人、其它社團1852人。分布情況見圖1。從柱狀圖中可看出學生興趣廣泛,符合學生成長的階段性特點。中職學生沒有高中生的升學壓力,興趣廣泛,喜歡與人打交道,渴望自我成長并得到家長、教師、同學的認可,社團成為他們成長或展示的一個良好平臺。因此,我校種類繁多的社團成為學生自我成長、自我實現的舞臺和空間。
圖1 參加社團人數柱狀圖
1.大多數中職生消費適度,經濟來源基本上靠父母,自食其力的意識不足
調查樣本平時的消費62.38%來自父母給的生活費,大多數的學生會考慮家庭的承受能力,平時基本上可以控制自己的消費,只用于必要的生活開支,從不亂花;多數學生會節(jié)約,不會浪費。費用不足時,大多數學生會延遲滿足消費,等有足夠的錢再消費;如果爸媽給自己每周的生活費有結余,75.08%會留著用作下周生活費。
學生日常開支較多先用于日常餐飲開支、交通費、專業(yè)學習開支。但部分學生受家庭、社會等環(huán)境的影響,認為學生在學校就是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自食其力是踏入社會后的事。14.18%的學生消費超過父母給的生活費,消費費用不足時還會跟父母索要。有的學生總是感覺沒錢花,會使用花唄、京東白條等互聯網金融,有錢時再還;有的學生會向朋友借,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2.96%的學生的衣服鞋子甚至穿幾天后就扔到一邊,現階段沒有強烈的自食其力的意識。
2.大多數學生以消費為主,儲蓄和投資的意識不足
學生日常開支按多少順序排列是日常餐飲開支、交通費、專業(yè)學習開支(學費、書費、文具)、旅游、娛樂開支、人際交往開支(生日、聚會、送禮、宴請等)、社團愛好(學費、活動費、服裝等)。多數中職生吃穿用度都是來自父母,幾乎沒有花錢的煩惱。
如果爸媽給自己每周的生活費有結余,75.08%的學生留著用作下周生活費,有的學生會花掉,有的學生會存起來給爸媽買禮物,有的學生存在零錢包或余額寶等,但也是隨用隨取,還是以消費為主。
41.98%的學生每周都有詳細的消費規(guī)劃,已經形成習慣,只用于必要的生活開支,從不亂花;少部分學生從不進行規(guī)劃,沒錢就跟家長索要,有些沒有什么消費規(guī)劃,消費未完全形成習慣,有時會跟風消費。
不管是否有消費規(guī)劃,是否有生活節(jié)余,多數學生缺乏或極少有儲蓄和投資的主動意識。
3.學生保險意識不足,畏懼風險
關于保險,88.47%的學生認為保險是轉移風險,很有必要,只有11.52%的學生對保險的意識不足,認為保險都是騙人的,沒什么用。從比例上來看,學生是被動接受保險,比如在學校里接觸到的個人意外險和醫(yī)療保險,他們能接受這些保險,卻沒有主動購買或選擇保險的意識。
對于風險,多數學生畏懼風險,55.54%的學生認為穩(wěn)妥比較好;所以52.46%的學生選擇儲蓄這種穩(wěn)健型的投資方式。僅有極少數學生不怕風險,會選擇股票、基金、黃金等投資方式,他們認為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如果合適地規(guī)避風險,會考慮適當投資。由此,可以看出關于保險部分的財經素養(yǎng),學生是樂意接受的。
4.學生對營銷環(huán)境的關注及利用意識較強
買東西時85.18%的學生會盡量用到商品的打折和優(yōu)惠,會看質量看價格;有的會貨比三家,選價格高一點的,認為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只有少部分學生買東西從不跟商家講價,價格合適就買不合適就不買。有的會選質量一致,但價格便宜的。只有極少部分學生不會用到或沒注意到也不懂商品的優(yōu)惠和打折。少數學生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不會貨比三家,看到喜歡的就買。
學生對營銷環(huán)境的關注及利用意識較強,因此通過社團活動融入財經素養(yǎng)教育會引起學生的共鳴。
5.部分社團對學生未來財富的積累與人生的規(guī)劃有著積極的影響力
62.74%的學生未來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自食其力獲取更多的財富,從而做到財務自由 。同時26.33%的學生表示除了找份理想的工作外,還會將自己現在參加的社團的愛好發(fā)展為特長,并自己創(chuàng)業(yè)??梢姴糠稚鐖F對學生未來財富的積累與人生的規(guī)劃有著積極的影響力。
關于財富的取得,32.45%的學生希望畢業(yè)后找份工資高點的工作,成為自己全部的收入來源,部分學生表達除了找份理想的工作外,還要進行理財,讓錢生出更多的錢。但也有極少數學生表達了想盡辦法利用一切手段賺錢,想靠賭球、買彩票等方式一夜暴富。可見,樹立學生“取之有道,形成合法的財富觀”的財經素養(yǎng)教育非常必要。
從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出,51.47%的學生父母有固定的工作,不愁正常的生活用度,也有少部分經營自己家的商店、公司、家族產業(yè),有的是有房(店鋪)出租。學生計劃能力、財務擔當以及財經意識最直接來自于父母關于理財方面的教育影響。但多數家庭理財方式單一,比較傾向穩(wěn)健和傳統的風險偏小的投資,比如79.09%的學生家庭的理財就是銀行儲蓄,而且多數家庭比較少和學生討論家庭的資金安排、財務收支計劃。26.65%的學生從未接觸過專業(yè)的指導,只有少部分學生自己看過理財的書籍。
可見,通過社團活動融入財經素養(yǎng)教育可以彌補學生家庭教育的欠缺。
1.學生樂于接受社團活動與財經素養(yǎng)教育的融合
26.65%的學生從未接觸過財經素養(yǎng)方面的教育,23.60%的學生曾自己看過理財的書籍,極少學生接受過專業(yè)的指導。社團學生希望學校進行收入與消費、儲蓄與投資、財富與人生、風險與保險、制度與環(huán)境以及其它諸如人際交往與溝通等方面的教育,比例分別是27.23%、20.91%、18.22%、17.34%、14.29%、2.15%。
從學生對財經素養(yǎng)教育的態(tài)度上看,學生樂于通過社團活動接受財經素養(yǎng)教育。23.05%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56.95%的認為學校有必要進行教育,而20%認為沒必要或非常沒必要。樂于接受社團活動與財經素養(yǎng)教育的融合保證了學生的積極性。
2.通過社團活動進行財經素養(yǎng)教育,內容和形式上較為豐富和多樣
如果社團進行財經素養(yǎng)教育,學生喜歡的內容按高低順序分別是個人日常理財教育、個人財富成長(財務規(guī)劃)教育、消費心理學教育、經濟學原理、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財富榜名人故事、經商心理學、合理規(guī)劃個人財產等其它。
3.通過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財經素養(yǎng),成為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起點
52.64%的學生現在或將來會用自己的社團所學賺錢。也有38.17%表示現在或將來不會用自己的社團所學賺錢。多數學生沒有明晰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因此,將財經素養(yǎng)教育滲透到社團活動中來,讓財經素養(yǎng)與學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愛好聯系起來,意義重大。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多數學生在財經素養(yǎng)方面的意識及教育比較薄弱,但他們有強烈地受財經素養(yǎng)教育的意愿,18.53%的學生認為社團活動不僅是自己的愛好,還想將來成為自己的特長,可以靠這個愛好賺錢。有的學生參加社團活動是愛好,想多為社會作貢獻,讓自己有更多的經驗、為學校爭光、對生活有幫助,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
有的社團如跆拳道、舞蹈隊、禮儀隊等社團的學生已經開始通過社團培養(yǎng)的特長來賺錢,這些成為社團與財經素養(yǎng)教育的成功例子。
學校每周下午第三節(jié)的社團活動為財經素養(yǎng)訓練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完善的社團組織架構和有序的活動組織給財經素養(yǎng)的開展提供了便利。學生樂于接受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這一平臺成為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起點和助力器。
1.自食其力,形成正確的勞動觀
針對學生自食其力的意識不足,開展“我的社團我的財富觀(金錢觀、勞動觀)辯論賽”“我的社團和我的生涯規(guī)劃”“我的社團和我的第一桶金”等活動,增強學生自食其力的意識,摒棄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心理,形成正確的勞動觀。
2.取之有道,形成合法的財富觀
開展“財富知識大講堂”“學生老板講座”,用身邊的師兄師姐舉例子,讓學生看到身邊的榜樣,將社團活動與自己未來財富的積累與人生的規(guī)劃緊密聯系起來,特別鼓勵那些缺乏規(guī)劃意識、自我否定、自我懈怠的學生,通過增強財經素養(yǎng),讓自己人生的財富取之有道,得之合法。
3.量入為出,形成合理的消費觀
現階段大多數學生以消費為主,儲蓄和投資的意識不足,針對這種現狀開展“我的財富積累從我的社團開始”“我的社團和我的財富榜樣征文”等活動,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養(yǎng)成量入為出、合理消費、積累財富的習慣。
4.未雨綢繆,形成合適的風險觀
為轉變學生保險意識不強,畏懼風險的現狀,增強學生保險和風險意識,在“財商書籍和我的社團”活動中滲透保險、風險、投資等知識,豐富學生財經素養(yǎng)意識。
總之,結合調查情況,將財經素養(yǎng)教育滲透到社團活動中,學生既能按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參加社團活動,又能在社團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財經素養(yǎng)水平,甚至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結合,形成正確的勞動觀、財富觀、消費觀以及風險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