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儉,董思遠
(1.泰安市交通運輸局 港航鐵路機場服務中心,山東 泰安 271000;2.山東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1)
BIM 技術是指在工程全生命周期內,對其物理及功能特性進行數字化表達,并以此進行設計、施工、運營的過程。最初只應用在建筑專業(yè),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BIM 技術已經深入到各個工程領域。近幾年,BIM 技術在水運航道工程設計中逐漸得到應用。王飛等[1]將Civil 3D 應用到航道疏浚工程中,通過二次開發(fā)實現航道BIM 正向設計。袁麗莎等[2]結合長江南京下游12.5 m 深水航道工程,研究了BIM 技術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應用。關于BIM技術在航道工程中的研究相對單一,未解決多項工程內容的綜合應用問題。
京杭運河大清河航道位于泰安市東平縣境內,其東連大汶河,西接東平湖,是東平縣最大的排洪河道。大清河航道規(guī)劃等級三級,為山東省區(qū)域性重要航道。工程航道起點為彭集作業(yè)區(qū),依次經過G105 流澤大橋、G35 濟廣高速大橋、S250 王臺大橋后,大致沿正西向與東平湖湖區(qū)航道銜接,航道全長32.86 km。工程主要設計內容包括航道總體設計、疏浚工程、航標工程、配套工程、專項工程等[3]。
本工程BIM 主要用到Autodesk 平臺的Civil 3D、Infraworks、Revit 等軟件。主要設計內容:(1)建立工程范圍內實測地形模型(Civil 3D、Infraworks)。(2)航道橫斷面、縱斷面設計,護岸工程量、疏浚工程量統計,航道斷面圖批量出圖(Civil 3D)。(3)碼頭場地建模,場地土方工程量統計,港池開挖圖紙出圖(Civil 3D),碼頭建模,碼頭主要尺寸圖紙出圖(Revit)。(4)管理區(qū)房建(Revit、Infraworks)。(5)最終成果展示(Infraworks)。主要技術路線見圖1。
圖1 本工程設計技術路線
利用工程范圍內實測電子地形圖,通過Civil 3D 軟件生成地形曲面。Civil 3D 軟件對于線性工程,如道路工程、航道工程有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對曲面進行掃略及放坡,生成帶狀的設計斷面。通過Infraworks 與衛(wèi)星圖片無縫結合后,可以獲取整個工程范圍的地形地貌、高程及坐標,見圖2。
圖2 Infraworks 中的三維真實地形模型
疏浚工程是航道工程的重要內容,關系到是否能精確統計出土方量以及批量生成圖紙,是疏浚工程的核心內容。主要設計流程:(1)首先用Civil 3D 軟件將CAD 中繪制的航道中心線直接進行調用。(2)確定并繪制航道縱斷面。(3)根據橫斷面邊線與地形曲面的邏輯關系設計航道橫斷面。(4)沿航道中心線形成航道設計曲面。(5)土方量計算,Civil 3D 軟件可以識別不同曲面的直接關系,通過運算準確獲取航道土方的工程量,并且可以分析每一段航道土方疏浚情況。通過輸入不同的地層土質,軟件可以得到不同土體類型的開挖量。(6)航道出圖,Civil 3D 還支持用戶根據自身專業(yè)定制出圖格式,方便批量出圖,見圖3。
圖3 Civil 3D 生成的疏浚斷面/m
護岸工程的設計與灘地高程密切相關,在非規(guī)則斷面位置往往難以統計準確的工程量。利用Civil 3D 中的“部件”功能進行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安考敝傅氖墙M成橫斷面的基本設計元素,Civil 3D 自帶的Subassembly Composer(部件編輯器)功能,通過可視化的編程界面和交互方式,不需要專業(yè)的編程語言便可設計各種復雜的橫斷面,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設計人員不懂編程的難題。對于非規(guī)則斷面或灘地高程變化的航段設計,其優(yōu)勢尤其凸顯。護岸結構部件設計過程見圖4。
圖4 護岸設計流程
將設計好的部件導入到Civil 3D 中后,可以為護岸定義材質,從而準確得到護岸各分項工程量,也可以在Civil 3D 中進行批量出圖。
常規(guī)的碼頭設計存在方案可視化較差,多專業(yè)協調工作繁瑣,方案修改后帶來的圖紙變更工作量大等問題。利用Revit 開展碼頭正向設計可以有效解決上述設計問題。(1)Revit 采用三維建模的設計理念,所有設計工作在三維模型上開展,使得設計變得更加直觀,碼頭Revit 模型見圖5。(2)Revit 的核心是可以定義參數化的構件,當修改其中一個構件時,所有同類型的構件可以實現全部自動更新。(3)Revit 提供多專業(yè)協同設計平臺,所有專業(yè)可以在同一個模型上進行方案設計,方案修改及時高效、專業(yè)協調方便快捷。Revit 所創(chuàng)建的模型不僅是三維的幾何模型,還是有效的參數化信息載體,可以方便傳遞到工程全周期的施工及運維階段,模型建成后展示效果見圖6。
圖5 Revit 建立的碼頭模型
圖6 碼頭模型BIM 展示效果
本工程管理區(qū)需配建辦公樓、倉庫等建筑物,建筑采用Revit 建模。首先是建立建筑標高軸網,然后進行墻窗等系統族的建立,后面對細部結構采用可載入族建模,最后進行細表統計及出圖設置,管理區(qū)Revit 建模見圖7。模型建立完成后導入到Infraworks 軟件里進行三維展示。Infraworks 里自帶一些常規(guī)模型,例如植物、車輛、道路設施等,直接調用不需要再通過Revit 建模,提高了設計效率,并且有很好的展示效果,見圖8。
圖7 維護基地管理區(qū)Revit 建模
圖8 維護基地管理區(qū)效果
(1)結合京杭運河大清河航道工程對BIM 技術在航道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介紹,根據BIM 技術的可視化、參數化、協調化及一體化的特點,應用BIM 軟件在航道疏浚工程、護岸工程、碼頭工程及配套工程進行設計,解決了傳統設計中可視化較差、工程量統計易出錯、多專業(yè)協調工作繁瑣及方案出圖工作量大等問題,在設計階段可以提高設計效率及設計質量,有廣泛的工程應用價值。(2)BIM 技術在內河航道工程中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目前尚未有標準化的設計流程和應用規(guī)范,軟件及設計平臺在水運工程專業(yè)仍需優(yōu)化完善。(3)隨著BIM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在水運工程領域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最終實現水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BIM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