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劉惠娟 通訊員 干國宇
走進陳一剛的辦公室,整潔的辦公桌上,服務承諾卡格外引人注目。上邊寫著:對老干部服務工作要做到“四必、四心”?!啊谋亍怯星蟊貞?、有訪必接、有問必答、有困必助,‘四心’是誠心、熱心、耐心、關心。”陳一剛說,“這不僅是對老干部工作的承諾,也是我服務老干部的初心?!?/p>
陳一剛現(xiàn)任淮安市清江浦區(qū)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離退休干部工委書記。從事老干部工作之前,他擔任淮安市原清浦區(qū)鹽河鎮(zhèn)黨委副書記。2004 年12 月,他被組織任命為原清浦區(qū)委老干部局副局長。
“這個崗位也大有可為,要找準定位,服務好老干部……”當時組織的談話讓陳一剛至今銘記于心。
18 年來,他將一腔熱情熔鑄于黨的老干部事業(yè),贏得離退休干部及家屬高度贊譽。2017 年,陳一剛被省委組織部、省委老干部局、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全省優(yōu)秀老干部工作者”。2021 年12 月他被表彰為“全國先進老干部工作者”。
談及陳一剛獲得的榮譽,淮安市清江浦區(qū)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朱濤豎起大拇指:“當之無愧?!痹谒劾?,陳一剛對待老干部真心真情都體現(xiàn)在細微處。
18 年來,陳一剛有個習慣,每周都要翻一遍老干部名冊,做好日程表,或電話或上門一一拜訪老干部。家長里短、看病就醫(yī)、養(yǎng)生保健,甚至是單純聽老干部回憶往昔,只要和老干部聊一聊,陳一剛的心就踏實。
清江浦區(qū)老年人體育協(xié)會主席秦其龍和陳一剛在一幢樓辦公12 年?!瓣愐粍傋鍪轮艿秸J真、注重細節(jié)?!鼻仄潺埥榻B,“每次組織老干部活動,陳一剛事前總是反復研究活動方案,實地查看活動場地,過細排查安全隱患,了解當天的天氣等,自己全程服務,直到活動圓滿結束,他才舒一口氣?!?/p>
陳一剛(左)為離休干部馬建萍發(fā)放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離休干部劉永源93 歲去世,去世前10年時間里,每年體檢,陳一剛都是自己掏錢雇人力三輪車將劉永源慢慢轉移到大路上再乘車去醫(yī)院體檢,臨走時還不忘將劉永源的便壺帶在身邊以備急用。
每當有老干部去世,陳一剛經常是顧不上吃飯睡覺,與逝者家人一起做好善后工作?!拔掖斫M織送每位老干部最后一程,不僅是對逝者的告慰,也是對逝者家人的撫慰和關懷,更是一名老干部工作者的職責所在?!标愐粍傉f。
“讓黨委放心,讓老干部滿意”是陳一剛一直秉承的準則。工作中,經常遇到有些老干部因家庭瑣事導致心情不快而找陳一剛“談談”,他總是待之以誠、“腿嘴并用”,當一名傾聽者和開導者,聽老干部吐出心中不快,再及時幫助解決。陳一剛常說:“老小老小,老人年歲大了,有時就像個‘老小孩’,難免上火發(fā)脾氣,發(fā)生這種情況,我就要做好‘消火’工作?!?/p>
每到夏天,家中院子里的一棵大樹就成了離休干部老徐的心病,“夏天雷暴天氣多,樹又高又大,就怕哪天樹枝斷了砸到鄰居家的屋頂?!标愐粍偟弥?,聯(lián)系專業(yè)人員修剪了樹冠,老徐終于不用擔心了。
老薛夫婦經常因瑣事起口角,甚至到了對簿公堂鬧離婚的地步。陳一剛數(shù)次上門調解,還請來老薛夫人原單位的領導一起做工作,最終使老薛夫婦間矛盾得以化解,夫妻重歸于好。
92 歲的離休干部老劉,性格比較強勢,有時和子女關系處理不好,導致家庭矛盾時有發(fā)生。每次老劉有情緒,陳一剛第一時間勸解她。她的子女向陳一剛道謝:“母親就聽您的話,只有您能寬慰她的心?!?/p>
工作中,每有老干部因房改遺留問題、臨床用藥、護理、植入器械(具)核報等問題提出超政策要求,陳一剛都能依據政策細心解釋、耐心解答,直到老干部及家屬理解為止。個別部門把握政策不準,導致老干部相關待遇落實不及時或打折扣時,他依據政策,曉以利害,促其整改。
有個別老干部咨詢房改時有關政策執(zhí)行落實情況,由于時間久遠,情況復雜,調查起來很困難。但陳一剛堅持搞清楚來龍去脈,用近一個月的時間深入細致調查,跑了近十個相關部門查找當時的政策文件資料,最終化解了老干部心中的疑惑。
“工作再苦、再累,也沒聽他抱怨過。陳一剛是讓黨放心、讓老干部滿意的好同志?!蓖诵荻嗄甑脑迤謪^(qū)委老干部局局長郁柏泉說。
“他不空談、不搞花架子,是做實事的好干部?!?5 歲的離休干部岳克強這樣評價陳一剛。
2014 年7 月,陳一剛牽頭建立區(qū)“老干部居家養(yǎng)老服務超市”,為老干部提供緊急救助、家政、情感陪護、代辦事務等服務,深受老干部的歡迎。行政區(qū)劃調整后,陳一剛積極向區(qū)委、區(qū)政府爭取資金,升級“超市”新套餐,讓老干部享受更便捷的服務。
精細化做好老干部醫(yī)療服務工作是陳一剛放在心坎的事。清江浦區(qū)緊緊圍繞“精心、精準、精細”的要求開展離休干部看病就醫(yī)“三有一落實”工作。全區(qū)10 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全部為離休干部開通就醫(yī)綠色通道,全區(qū)65 名離休干部以及180 余名市級離休干部與家庭醫(yī)生簽約。
走訪慰問原區(qū)人大副主任王兆金
同時,陳一剛還加強與醫(yī)保、醫(yī)療部門的聯(lián)系,及時了解老干部的身體狀況,將離休干部醫(yī)保納入市醫(yī)保“金保工程”,擴大醫(yī)療定點醫(yī)院,方便離休干部醫(yī)療。他還重視老干部家庭病床建設,幫助醫(yī)療單位解決在老干部家庭病床運轉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做好醫(yī)療單位與老干部之間的溝通,使得老干部家庭病床順暢運轉。
“工作是跑出來的,也是干出來的?!标愐粍傂ΨQ自己是“泥腿子上來的干部”。2015年開始,陳一剛積極探索建立夏季走訪離休干部模式,每年7 月至9 月,實地走訪離休干部,為他們帶去政治上的關愛和精神上的慰藉。每次走訪,離休干部都會拉著陳一剛的手,回憶他們年輕時的日子?!澳銈儊硪惶耍蠣斪泳蜁吲d好幾天。”一位離休干部的女兒說。
從事老干部工作18年,陳一剛事越做越多,與老干部的感情也愈發(fā)深厚。他說:“做老干部工作不難,做好老干部工作卻不容易。我將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新時代老干部工作,用心用情、精準服務,為老干部辦更多的好事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