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江,劉尚嬋,彭科燕,馮玉婷,黃亞玲,譚曉梅,戴曉靈,馮泳濤,譚雪梅,張德春,晏 濤
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茖W校附屬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重慶 404100
膿毒癥是指由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病情嚴重時能夠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礙。有調(diào)查顯示,重癥監(jiān)護室(ICU)患者首要死因為膿毒癥,膿毒癥院內(nèi)病死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2]。膿毒癥患者病情進展十分迅速,具有較高救治難度,對其進行早期識別和及時預后預測,對預防膿毒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雖然臨床尚未完全明確膿毒癥具體病理機制,但普遍認為,炎性反應過度引起“瀑布”反應為其產(chǎn)生及發(fā)展主要機制[3]。相關(guān)報道指出,膿毒癥早期感染病情程度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升高程度密切相關(guān)[4]。細菌感染性疾病中,白細胞介素6(IL-6)屬于最重要炎癥因子。肝素結(jié)合蛋白(HBP)屬于感染性疾病新型標志物[5]。有研究表明,肝素結(jié)合蛋白(HBP)能夠提高細胞炎性反應水平,影響血管屏障功能,導致器官功能受損,在膿毒癥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6]。當前,尚無關(guān)于CRP、IL-6、HBP聯(lián)合用于膿毒癥臨床評估的報道?;诖耍疚奶接懷錍RP、IL-6、血漿HBP檢測對膿毒癥患者預后評估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ICU 40例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符合膿毒癥診斷標準[7];(2)年齡≥18歲;(3)首次住ICU;(4)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1)24 h內(nèi)因病死亡;(2)需要大量輸血;(3)血液系統(tǒng)疾??;(4)腫瘤晚期;(5)嚴重臟器功能障礙及免疫缺陷。本研究膿毒癥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區(qū)醫(yī)倫審(2018)第7號]。
1.2儀器與試劑 Jet-iStar3000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配套的CRP、IL-6、HBP檢測試劑盒均由中翰盛泰生物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方法 研究對象入院24 h內(nèi),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抽取研究對象外周靜脈血3 mL,將其靜置30 min后,以3 500 r/min速率離心10 min,進行血清樣本的分離,放入-80 ℃冰箱保存待測,枸櫞酸鈉抗凝管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3 mL,將其靜置30 min后,以1 500 r/min速率離心10 min,進行血漿樣本分離。采用免疫熒光干式定量法檢測血清CRP、IL-6、血漿HBP水平;同時,評估研究對象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APACHE Ⅱ),涉及慢性健康狀況、急性生理指標及年齡3項,總共71分,評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8]。記錄研究對象治療后28 d的預后情況,并且將其分為生存組與死亡組。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BMI)、原發(fā)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存組ICU住院時間明顯短于死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2兩組CRP、IL-6、HBP、APACHEⅡ評分比較 生存組CRP、IL-6、HBP水平及APACHEⅡ評分明顯低于死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CRP、IL-6、HBP、APACHEⅡ評分比較
2.3相關(guān)性分析 膿毒癥患者APACHEⅡ評分與CRP、IL-6、HBP水平呈正相關(guān)(P<0.05)。見表3。
表3 相關(guān)性分析
2.4CRP、IL-6、HBP對膿毒癥患者預后預測價值 CRP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的靈敏度為54.5%,特異度為78.6%;IL-6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的靈敏度為78.4%,特異度為60.2%;HBP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的靈敏度為72.7%,特異度為72.4%;三項聯(lián)合檢測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的靈敏度為72.7%,特異度為80.3%。見圖1、表4。
圖1 CRP、IL-6、HBP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的ROC曲線
表4 各指標ROC曲線下面積比較
膿毒癥發(fā)病的影響因素復雜,其臨床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屬于ICU難題?,F(xiàn)階段,盡管關(guān)于膿毒癥機制與臨床治療手段的研究有一定進展,然而其發(fā)病率與致死率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膿毒癥風險及預后評估為臨床研究熱點,準確評估患者病情及預后有利于指導其更好治療。
以往報道稱,多種炎性因子均與膿毒癥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包括IL-1、IL-6、CRP、正五聚蛋白3及HBP等[9-10]。IL-6合成細胞主要包括B細胞、T細胞及巨噬細胞等,具有調(diào)節(jié)造血功能、細胞增殖分化、急性期反應與機體免疫應答等作用,同時參與抗感染免疫[11]。CRP主要為IL-6作用下,肝臟分泌的一種急性時相蛋白。人體健康狀態(tài)下,HBP水平極低,但若發(fā)生感染,激活中性粒細胞,將使血漿HBP水平出現(xiàn)升高變化[12]。本研究生存組CRP、IL-6、HBP水平較對死亡組明顯更低,且膿毒癥患者APACHEⅡ評分與這些指標均呈正相關(guān),與李曉慧等[13]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證實CRP、IL-6、HBP與膿毒癥患者病情密切相關(guān)。健康人血液內(nèi)只有微量CRP,僅在機體感染時,導致其合成量明顯增加,因此CRP可以較好反映膿毒癥患者組織損傷與感染情況。有研究表明,嚴重感染患者如果預后不佳,血清CRP將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狀態(tài),因此對其進行監(jiān)測,有利于醫(yī)師了解患者病情,采取更合適治療手段,改善預后[14]。健康人機體IL-6水平較低,會隨著炎性反應的發(fā)生其水平呈升高趨勢,考慮到IL-6水平變化比急性時相蛋白更早,故其更利于急性感染臨床早期診斷,同時反映其病情狀態(tài)。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CRP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的曲線下面積(AUC)較小,可能因為膿毒癥患者發(fā)病時CRP水平已經(jīng)升至較高水平,隨著其病情加重,CRP水平進一步升高幅度有限。以往報道稱,HBP可以提高血管內(nèi)皮通透性,主要由于其附著較強正電荷,通過接觸內(nèi)皮細胞,快速激活內(nèi)皮細胞中鈣離子,促進肌動蛋白纖維產(chǎn)生,造成細胞旁通路滲漏,而且機體處于高水平HBP狀態(tài)時,可引起嚴重血管滲漏,增加低血壓或休克風險[15-16]。有報道稱,HBP單獨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AUC達0.82[17]。本研究中HBP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的AUC稍小于上述研究數(shù)據(jù),可能與其研究樣本差異有關(guān),本研究樣本數(shù)較少,個體因素影響較大。本研究分析對比發(fā)現(xiàn),CRP、IL-6、HBP三項聯(lián)合檢測預測膿毒癥患者預后的AUC最大,為0.803,表明三項聯(lián)合檢測對膿毒癥患者預后具有較高預測效能,可更好協(xié)助醫(yī)師進行預后評估,指導治療。
膿毒癥患者血清CRP、IL-6、血漿HBP檢測水平與其病情密切相關(guān),相較于單項評估,各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膿毒癥患者預后具有較高預測效能,可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指導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