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林家健,林育成,寧麗潔,程愛珍
[廣東醫(y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yī)院(佛山市順德區(qū)婦幼保健院)放射科,廣東 佛山 528300]
在兒科中,兒童的骨齡與生活年齡的不同對監(jiān)測與診治兒童生長和內分泌紊亂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F(xiàn)階段,計分法、圖譜法均為臨床評測骨齡的常用方法,其中圖譜法的操作較為簡單,可將兒童手腕部作為骨齡評測的依據(jù),但一些疾病對其手腕部不同骨骼的影響也不同。計分法包括手腕骨、掌指骨骨齡計分法兩種[1]。目前,臨床已有研究指出對掌指骨骨齡進行評測的人工智能(AI)系統(tǒng),但鮮有研究涉及手腕骨骨齡,而手腕骨骨齡對于兒童生長緩慢、性早熟等診斷具有一定價值[2]。鑒于此,本研究分析了AI 在兒童左手骨骨齡X 線影像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20 年4 月至2021 年1 月期間廣東醫(y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yī)院兒童保健科提供的需要X 線骨齡診斷的120 例兒童左手骨齡片,其中男童20例,女童100 例;年齡5~12 歲,平均(8.69±2.10)歲。納入標準:①兒童年齡5~12 歲;②左手(包含左手指骨、腕骨、尺橈骨遠側骨干3~4 cm)正位骨齡數(shù)字化X 線攝影片;③手部位擺放正確,無骨骺缺失。排除標準:①嚴重骨畸形;②拍攝位置不佳。
1.2.1 攝片方法 采用放射科DR X 線機按下列要求拍攝左手后前位X 線片:①指導兒童將左手掌緊貼在平板上,將五指自然分開,拇指和食指保持30°角,中指和橈尺骨中軸保持在一條直線上;②將腕部充分暴露出來,同時橈骨和尺骨遠端暴露≥3 cm;③將骨齡片通過DICOM 格式導入PACS系統(tǒng)中。
1.2.2 標準組 采用X 線骨齡評測法,邀請放射科已接受Greulich-Pyle 手腕骨骨齡圖譜法(GP 圖譜法)培訓的2 名高年資、經驗豐富放射科診斷醫(yī)師,對120 例X 線骨齡片采用GP 圖譜法進行診斷,依據(jù)相關文獻參考以二者診斷結果的均值為參考標準,同時仔細記錄評測時間。
1.2.3 實驗組 采用AI 評測骨齡,即采用深瑞醫(yī)療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軟件分析同樣的120 例DICOM骨齡片,以評測的R 系骨齡作為診斷,同時仔細記錄評測時間。
比較兩組骨齡評測時間,兩組左手骨齡、左手骨成熟度分值及不同年齡段兒童左手骨齡的平均絕對誤差(MAE)、均方根誤差(RMSE),同時通過組內相關系數(shù)(ICC)評估兩組評測骨齡的一致性。AI、X 線骨齡診斷與參考標準的診斷相差≤6 個月可以認定為診斷符合。
采用SPSS 20.0 軟件或EXCEL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診斷結果,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骨齡評測時間為(0.35±0.12)s,較標準組[(140.35±12.10)s]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6.740,P=0.000)。
實驗組左手骨齡MAE、RMSE 均低于標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左手骨齡MAE、RMSE 比較(n=120,±s)
表1 兩組左手骨齡MAE、RMSE 比較(n=120,±s)
實驗組左手骨成熟度分值MAE、RMSE 均低于標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左手骨成熟度分值MAE、RMSE 比較(n=120,±s)
表2 兩組左手骨成熟度分值MAE、RMSE 比較(n=120,±s)
實驗組5~8 歲、9~12 歲年齡段左手骨齡MAE、RMSE 均低于標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年齡段左手骨齡MAE、RMSE 比較(±s)
表3 兩組不同年齡段左手骨齡MAE、RMSE 比較(±s)
兩組左手骨齡評測結果的ICC 為0.998,95%CI(0.996~0.998)。
兒童左手骨早期發(fā)育階段于X 線片上的表現(xiàn)為多個密集的點(手腕骨)與略分散的點(掌指骨),且隨著發(fā)育而持續(xù)增大,最終會增長到特定的形狀與最佳大?。?]。和長骨發(fā)育有所不同的是,左手骨于青春期前的發(fā)育速度較快,女孩發(fā)育較早,通常在11 歲左右便已接近成熟,而男孩則需在13 歲左右[4]。因左手骨發(fā)育階段及分期存在一定個體差異性,有專家不建議單純借助腕骨來評測兒童的骨齡,特別是年齡稍大的兒童,建議借助長骨來評測,所有結合掌指骨的發(fā)育情況來評測兒童骨齡的準確度更高[5-6]。
臨床上評測骨齡的方法包括圖譜法、計分法、骨化中心計數(shù)法以及骨骺出現(xiàn)和閉合年齡法4 種。圖譜法是將被測者骨齡片和標準圖譜相對照而得出骨齡,既涉及到骨化中心所出現(xiàn)的數(shù)量,也考慮到形態(tài)大小及各骨的發(fā)育狀態(tài),有著便捷、明確等特點,近年來在國際上的應用率較高。計分法是按各骨發(fā)育階段及所對應分值進行計分,然后按相應標準對骨齡進行計分,屬于現(xiàn)階段國際評測骨齡的最基本也是最準確的方法。骨化中心計數(shù)法是在觀察單或多部位繼發(fā)骨化中心所出現(xiàn)的時間、數(shù)量以及成熟度特征來評測骨骼發(fā)育情況,但存在適用年齡段小、誤差大等缺點,現(xiàn)已基本被臨床淘汰。骨骺出現(xiàn)和閉合年齡法主要通過查圖表獲得骨齡,具有省時、便捷等優(yōu)點,但也存在投照部位多、評測結果不精準等缺點[7]。所以,目前臨床上主要應用的骨齡評測方法僅為GP 圖譜法、TW3 法兩種。本研究就采用GP 圖譜法對120 例兒童左手骨齡片進行評測,并以此作為參考標準,分析AI 在兒童骨齡X 線影像中的應用效果。
AI 屬于一門基于多學科的新興技術,涉及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生物學、數(shù)學、哲學及心理學等,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水平的快速發(fā)展,AI 在醫(yī)學領域中的應用率逐漸上升,涉及AI 醫(yī)學影像學、AI 健康管理、AI 輔助診斷、AI 疾病預測以及AI 藥物研發(fā)等[8]。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組骨齡評測時間較標準組更短,提示對兒童骨齡X 線片采用AI 進行評測的速度更快。究其原因在于AI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自動化骨齡評測,加之臨床在評測手腕骨發(fā)育等級時需醫(yī)師人工來完成,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骨齡評測時間,所以AI 評測兒童骨齡的時間較短。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實驗組左手骨齡、左手骨成熟度分值及不同年齡段左手骨齡的MAE、RMSE均明顯低于標準組;兩組左手骨齡評測結果的ICC為0.998,95%CI(0.996~0.998)。提示對兒童骨齡X 線片采用AI 進行評測的準確度較高。這與康敏等[9]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在于AI 骨齡評測系統(tǒng)可有效地區(qū)分不同位置的手腕骨(也包含重疊位置),從而更準確地評測兒童左手骨齡、成熟度及不同年齡兒童骨齡的差異性,提高其與參考標準的一致性[10]。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之處:①僅拍攝左手骨齡X 線片,評測部位較為局限;②樣本數(shù)量較少;③左手骨齡數(shù)據(jù)基本為本地區(qū)兒童,地域來源相對單一。因此,還需臨床增加評測部位、增大樣本數(shù)量及擴大研究地域作進一步探討。
綜上所述,AI 可快速且準確地評測兒童左手骨齡,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