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江西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西南昌 330095)
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的子系統(tǒng),高職體育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舉措,是健全學生心理素質的科學途徑,是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措施。體育教師需要深刻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各種有效途徑,積極探索提高體育教學實效性的舉措,認真分析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的高效策略,以便能夠促使體育教學的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形成良好的熏陶,使高職學生戰(zhàn)勝畏難情緒,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體育學習過程中,以實現(xiàn)個人體育項目技巧能力的提升。
學生是促進國家和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心理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發(fā)展的進程。心理素質相對較好,就能夠正確地看待生活與學習中的各種問題,這對于抵制不良思想的影響是很有幫助的。反之,如果心理素質相對較差,在現(xiàn)實面前就很容易走極端,嚴重時,甚至會給自身的健康發(fā)展造成影響,從而制約個人全面發(fā)展的進程。因此,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幫助他們應對生活與學習中的難題,是一件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事情。
體育教學能夠在很大限度上幫助高職學院完成這一目標。體育鍛煉是枯燥的,需要學生就某個動作進行多次練習,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等,讓他們在情緒出現(xiàn)波動時,依然保持應有的理智與冷靜,最終取得個人的勝利。體育鍛煉是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結果,有些體育項目需要多名學生的參與,在練習的過程中,他們會逐漸掌握與人交往等能力,這對于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在這種情況下,探求學生體育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途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它會在很大限度上提高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效果,為日后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體育教學對于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此前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體育課堂上,教師更注重對學生體育技巧的鞏固與強化,而忽視了其心理素質的發(fā)展,由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沒有得到凸顯,導致部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有所下降,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自素質教育實施以來,高職學院致力于通過各種途徑,解決傳統(tǒng)體育教育中的弊端,以便所有學生都能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意識到心理素質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在教師科學的指導下,學生獲得體育心理素質的有效提升。與過去相比,體育教學的效果有了明顯提升,但就現(xiàn)階段而言,依然無法滿足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需要。如果不進行積極改進,那么勢必會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的效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才提出了素質教師觀,要求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既要注重學生對于體育技巧的學習,以便能夠獲得有效的強化與鞏固。為實現(xiàn)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基礎,要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等方面的關注,以便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與信心,促進其成為一個健全的人。
體育教師要想使體育教學的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從而推動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如果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并且主動配合體育教師的教學,那么他們的身體素質必定會獲得有效的提高。反之,如果學生拒絕參加體育活動,并在體育課堂上一再抵制體育教師的教學,那么其心理素質很難得到提升。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之初,體育教師就需要根據(jù)教學目標,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以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fā)揮,促使他們戰(zhàn)勝畏難情緒,形成堅毅品格,為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想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對于一些情況相對特殊且身體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單獨輔導,挑選一些相對簡單的項目練習,加強對基礎動作的訓練,提升學生學習體育項目的自信心?;A動作相對容易,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必定會有所提高,如此一來,學生有信心學習更加高深的體育技巧。此外,促使學生體會到堅持的價值。不只是體育課程,所有課程想要有所收獲,就必須保持堅持的態(tài)度。學生在加強基礎動作練習時,會明顯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這對于他們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大有裨益。對于有一定基礎且身體素質相對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具有一定難度與復雜性的運動,如跨欄、跳高等,幫助他們擺脫體育學習中所產(chǎn)生的枯燥情緒,強化他們的成就感,促使他們對體育項目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科學的評價制度,對于學生學習體育的效果,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在科學的評價制度下,學生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nèi),意識到自身在體育活動訓練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教師科學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從而獲得鍛煉質量的有效提升,這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堅毅的良好品質非常有幫助。體育教師需要深刻意識到科學評價制度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各種有效措施,積極探索完善評價制度的舉措,以便能夠促使評價制度具備科學性、實效性等特征,從而對高職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采用極具感染力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充分肯定,以便他們能夠意識到教師對于自身的關心,從而將對教師的喜愛之情轉化成學習的動力,為提升個人的體育心理素質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其次,將學生學習體育的態(tài)度納入評價體系中。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關注課堂上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懂得運用科學的指導方式,強化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促使他們對體育鍛煉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要關注進步非常明顯的學生,與優(yōu)秀的學生相比,這些學生的進步可能不值一提,但是與自身比較,他們的進步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對于進步明顯的學生,體育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以此來增加他們面對困難的信心,最終實現(xiàn)個人體育心理素質的有效提升。最后,將考核評價滲透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育學習的評價,應是體育教學的全過程。對于教學前、教學后學生的態(tài)度與做法,也要納入評價體系中,以便能夠給予學生最為全面的指導,幫助他們逐漸戰(zhàn)勝自身的不足,朝著良好、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高職體育教師更多是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具體情況與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導致高職體育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作用始終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當然,這不能將責任歸咎于體育教師,畢竟對學生體育運動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查,要遠遠易于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考查。然而,體育教師需要認識到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那就是它不能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在很大限度上影響了學生積極性的有效發(fā)揮。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做出某些方面的嘗試,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關注。
競技類體育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激發(fā)他們的競爭與求勝心理,促使他們以積極自覺的態(tài)度參與體育課程學習;另一方面,能夠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在體育項目中,有許多活動需要多名學生共同開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由于價值觀等不同,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矛盾。然而,這些矛盾必須得到化解,才能提高自身小組的戰(zhàn)斗力。而化解矛盾的過程,則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同他人相處與交流,這對于其團隊意識的形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體育教師在把握學生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競技類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漸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從而為形成終身鍛煉意識,創(chuàng)造體育鍛煉的有利條件。
在具體教學中,不管面對怎樣的情況,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耐心,保持對學生個性化表現(xiàn)的尊重,保持“以人為本”的良好準則,保持對學生的信心。體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最后一道防護墻,如果連體育教師都放棄對學生心理素質進行培養(yǎng),學生的未來將非??皯n。誠然,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但這不是教師放棄的理由,不論面對什么情況,教師都要積極探索解決之策,而非一再逃避或者拖延應付。為人師者,不僅需要具備牢固的專業(yè)知識,而且需要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都能堅持不懈地尋找改進的途徑。
體育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實現(xiàn)個人全面發(fā)展的動力,對于學生取得事業(yè)成功與設置科學目標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同時符合現(xiàn)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因此,在體育過程中,高職教師一定要提高重視,并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體育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以便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早日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