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旭,裴信麗
(1.南陽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000;2.南陽市骨科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約占死亡人數(shù)的9%。急性缺血性中風(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又稱急性腦梗死,是最常見的中風類型[1]。急性腦梗死是指腦動脈血流量中斷或嚴重減少,相應腦組織缺乏維持細胞基本功能的糖和氧,導致細胞代謝功能障礙,并產生細胞毒性物質損傷腦功能。顱腦CT、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以及血管造影等檢查是診斷急性腦梗死的客觀證據,但價格昂貴,不利于急性患者的快速診斷[2,3]。由于氧化應激和血小板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血小板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中不僅是血栓形成的介質,而且也是炎癥的誘導劑[2,3]。平均血小板體積(MPV)是測量血小板大小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MPV與預后的關系。
南陽市第九人民醫(yī)院2016年2月~2019年9月收治急性腦梗死患者160例,男80例,女80例,平均年齡(67.27±9.48)歲,其中高血壓史104例,糖尿病史21例。根據預后情況將患者分為預后良好組(n=137)和預后不良組(n=23)。兩組一般臨床特征見表1。本研究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收集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高血壓史、糖尿病史。所有受試者在入院后3 d內接受多普勒超聲檢查,采用線性陣列探頭(Malvern,PA,USA)的Acuson128XP10進行檢查。使用四級評價指標量化頸動脈狹窄程度,分為:0%~29%(頸動脈斑塊)、30%~49%(晚期斑塊)、50%~69%(中度狹窄)和70%~100%(高度狹窄至閉塞)。直接抽取和分析患者肘前靜脈血樣本,無需冷凍,采樣后1 h內測量。MPV采用 SysmexXE-2100自動細胞計數(shù)器進行測定;其他指標采用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eckman)檢測。
表1 患者臨床特征情況
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表明,梗死面積、MPV是急性腦梗塞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P<0.05)。
表2 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MPV與頸動脈狹窄程度呈正相關(r=0.53,P<0.05),MPV與腦梗死面積呈正相關(r=0.79,P<0.05)。
根據AUROC分析,MPV(AUROC= 0.89;95%置信區(qū)間0.787~0.949,P<0.05),最佳臨界值為12.65,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6.2%和87.6%。
腦梗死發(fā)病因素很多,在各種腦血管疾病中均可以發(fā)現(xiàn)活化的血小板,這可能會導致MPV的增高[3,4]。此外,炎癥與腦梗塞的發(fā)病機制密切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炎癥在缺血性腦損傷的早期階段便已出現(xiàn)[5]。先前有研究證明了血小板在頸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并發(fā)現(xiàn)儲存在血小板分泌顆粒中的P-選擇素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至關重要[1-3]。粥樣斑塊的成熟程度取決于血小板活化程度,即血小板活化產物P-選擇素水平。而反映血小板激活的其他標志物同樣也被報道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有關,其中MPV是一種易于獲得的標志物,其能夠有效評估中風患者早期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并與頸動脈IMT存在關系[2]。因此,MPV可能是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潛在標志物。本研究發(fā)現(xiàn),急性腦梗死患者MPV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呈正相關,提示高MPV與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MPV作為一種簡單的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血清標志物,一定程度提示了血小板表面GPIIb/IIIa凝血因子的表達程度。MPV增高意味著血小板活化并表達更多的GPIIb/IIIa,進而通過血小板-纖維蛋白原相互作用加劇血凝塊形成,參與腦梗死的發(fā)病機制和臨床進展。活化的血小板不僅與凝血有關,并且被證明可以反映炎癥狀態(tài)。炎癥細胞因子例如白細胞介素6增加巨核細胞增殖活性,產生體積更大和更活躍的血小板。而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危重,MPV增加可能意味著更嚴重的炎癥狀態(tài),這種狀況可能歸與血小板過度聚集和外周損傷所導致的血小板過度消耗有關。此外,本研究還表明入院時MPV水平較高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其預后較差。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高MPV水平是急性腦梗死患者功能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ROC曲線顯示,MPV預測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不良的曲線下面積為0.868。以上結果均表明入院時MPV水平可以預測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本研究認為,血小板在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斑塊穩(wěn)定性等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體積較大且高反應性的血小板促進動脈內血栓形成并導致一系列臨床不良事件,例如肺栓塞、心肌梗死和猝死,但上述具體機制尚需更多基礎實驗進行驗證。
綜上所述,MPV可以反映急性腦梗死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預測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短期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