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會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紅川鎮(zhèn)紅川小學,甘肅 隴南 742500)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是比較活躍的,因此大腦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也會比較快速.在數學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這樣能夠使他們個人的基本認知在一定層面上有所提升,還能夠使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有進一步的增長.數學本來就是一門十分考驗個人思維的學科,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想使得整體的教學效果有相當大程度的提升,就一定要采用各種各樣先進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可以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思考.本文主要對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且得出相應的策略來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
簡單來說,數學思維實際上就是一種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能夠運用的一種特定的思維方式,它主要強調學生在學習數學并且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能夠形象化地進行相應運算.數學思維在一定層面上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解決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不僅能夠對其之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還能夠更好地掌握新學習的知識,而他們自身的思維也能夠得到更好的拓展.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著重利用提問法和引導法,使學生獨立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如此一來,當他們遇到相應數學問題時,可以更加從容地去應對.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的學習能力下降.對于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相應數學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是較為薄弱的,因此其在學習一些新的知識點時很難快速地將其消化.而對于另一部分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他們在遇到新的知識點后,只要經過教師的相應引導,就能夠很好地學以致用.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針對每名學生不同的特點來進行,這樣能夠使每名學生的思維都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給予更多思考問題的時間,讓他們將自己學過的知識聯(lián)系到數學問題上,這樣能夠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他們在今后遇到相應問題時,可以更加沉著、冷靜地去面對.而對于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給予他們一些更加考驗邏輯思維的題目,這樣他們在做有關的數學問題時,可以快速地搜索自己思維當中所存在的一些知識點,并將其聯(lián)系起來,這種方式對他們來說能夠很好地提高自身學以致用的能力.
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將自己學習的知識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相結合,從而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一般來說,數學思維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他們解決問題時的判斷能力,使得他們在解題的時候可以更好地將自身學習到的知識綜合起來.如此一來,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從而使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和質量能夠有進一步的提高.
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一定的教學設計來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由于小學數學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知識點之間都存在相應的聯(lián)系,教師一定要選擇好合適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知識連續(xù)性的思維培養(yǎng)方法,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學生在遇到相應數學問題時,應用知識連續(xù)性思維能夠更加輕松、方便地將其解決出來,從而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并且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教師要以知識點為依據培養(yǎng)學生層次性思維,也就是根據學習內容分層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簡單來說,就是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小學階段學生能力有限,思維深度也有限,其在剛接觸數學知識時,對知識的理解也是有限的.教師需要分層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在進行分數運算的時候.第一層思維培養(yǎng)需要讓學生掌握分數運算的運算法則,如“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這是需要學生最初掌握的運算思維.第二層思維培養(yǎng)需要隨著知識點的深入讓學生了解更多分數運算當中的變化規(guī)則,如分數運算當中較為復雜的“整數與分數相加減”或“異分母分數相加減”.不同的分數式需要不同的分數運算法則,學生需要利用最初的數學計算思維逐步深入思考運算方法.教師對學生進行層次性的思維培養(yǎng),既能保證學生的思維得到穩(wěn)步發(fā)展和加強,又能注重學習內容的銜接性,不會讓學生形成學習斷層.
學生的年級不同,其所接觸到的學習內容也不同,其能力自然也不平衡.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年級特點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思維培養(yǎng),這樣才能循序漸進,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系統(tǒng)且全面的培養(yǎng).比如,在數字認知的知識內容上,對于低段年級的學生而言,要求學生對數字有一個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這個階段培養(yǎng)好學生的思維開端,才能為其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那么對于高段年級的學生而言,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字思維,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字運用思維.認知只能算基礎,要讓學生切實運用數字才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用的過程就是思維的實踐過程,學生將自己的思維完全運用在實踐當中,既能運用思維,也能加強思維.因此,結合學生的特性,讓學生在不同階段加強不同的思維,才能保證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全面培養(yǎng).
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制訂不同的思維目標,實現目標性思維培養(yǎng),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思維培養(yǎng).比如,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把其思維目標設置得高一點.基礎性思維只是開端,要讓學生針對所學內容開啟深度思維.這樣不但能挖掘學生的潛能,也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提升.而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把思維目標設置得相對低一點.加強學生的基礎性思維是現階段的思維目標.教師可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穩(wěn)步加強.按照學生的能力制訂不同的思維目標,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完善自身思維,既能加強學生的信心,又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數學學習.只有學生的思維得到加強和完善,才能夠使整體能力得到提高.
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一定要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來輔助教學,使每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思維能力,并且在遇到相應數學問題時,可以快速地將其解決.
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時候,可以選擇數形結合的方式,這樣能夠使學生在掌握各種各樣知識點的時候更加容易.實際上,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習到的大部分知識點都存在各種各樣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將學過的知識點進行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當中,學生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地展示出來,從而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在運用數形結合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一些較為直觀的圖片將知識進行轉化,使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刻的認識,并在遇到有關問題時,可以快速地將其解決.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時候,可能部分教師會讓學生將相應的知識點記憶下來,這時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學習停留在了淺層認知上,并沒有進行深度學習,一旦遇到一些經過變化的問題時,他們就不會靈活地轉化公式,這對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師來說,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公式的含義,這樣會使學生在使用公式的時候可以更加靈活,即使題目有一些變化,他們仍舊可以十分靈活地將其解決出來.教師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可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對知識點有更好地掌握,并且利用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從而促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從而學習更多的知識,促使他們數學思維能力可以有進一步的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相關的情境,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將問題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是需要一定的情境作為依托的,這樣能夠增強他們個人的認知能力,從而使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他們去實踐,這樣當他們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可以主動進行實踐解決問題.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知識時,就一定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如果教師只是純粹地講解一些理論知識,那么數學課堂會過于枯燥、無味,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難將注意力集中起來.但是,如果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如小明早上去上學快要遲到了,這時一共有三條路可以走,那么他走哪條路最近?為什么?請你們幫助他選擇一條最短的路能夠準時到達學校.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解決這樣的數學問題特別感興趣,因此他們會快速地轉動自己的大腦去思考這些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告訴他們有關的知識點.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實際上,數學中涵蓋的大部分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因此其與生活實際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將所教授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充分的聯(lián)系起來,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并且可以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刻板印象,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抱有抵觸的心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進行主動學習,還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良好效果.教師在講解相應理論知識時,可以舉一些生活當中存在的事實案例,讓學生進行思考,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去解決問題,從而使得他們的數學學習水平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將其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聯(lián)系,通過二者之間的共性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并在思考的過程中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教師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事物相聯(lián)系,可以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數學思維對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端正自身對數學教育的觀念,以正確的教學觀念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授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意識到培養(yǎng)自身數學思維的重要性,還要通過研究各種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思維在學習中產生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要認識到每名學生的不同特性,從而對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方式進行優(yōu)化.教師應當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通過科學的方法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有效培養(yǎng),讓其具備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使其在之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加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