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回顧兒童題材工筆人物畫的發(fā)展,整理周雪的繪畫歷程,重點研究了周雪的“游·夢”系列作品呈現(xiàn)的獨特表現(xiàn)風格。通過網(wǎng)絡查找大量的文獻以及圖像資料研究,發(fā)現(xiàn)她的獨特審美體現(xiàn)在純粹的構圖、個性的造型以及奇幻的主題敘事上。她以兒童視角看待客觀世界,挖掘內心情感,體現(xiàn)對兒童的關愛,對童年的追憶。“游·夢”系列作品運用想象與夸張的手法,編織出溫柔而又美好的遐想。其獨特的構思與呈現(xiàn)方式為當代兒童題材工筆繪畫注入了鮮活的血液,極具審美研究價值。
關鍵詞:工筆畫;兒童;童年;夢境
工筆畫在中國畫藝術史上一直占據(jù)重要地位,其中,人物畫成就突出。古代的工筆人物畫一般以道釋和仕女題材為主,兒童題材的工筆繪畫相對較少,直到宋朝才出現(xiàn)了專門描繪兒童主題的工筆畫,稱為“嬰戲圖”。此后嬰戲圖便在宋畫的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將兒童作為畫面主體,表現(xiàn)兒童的活潑與童真,同時也表達人們對生命不息的追求。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工筆人物畫的審美價值。當代的工筆人物畫融合傳統(tǒng)的作畫方式,同時借鑒外國藝術的繪畫語言,呈現(xiàn)不一樣的形式和審美趣味。藝術家們通過描繪夢境和想象的場景來訴說個體的情感以及對當代社會的思考。[1]展現(xiàn)獨特個性,重視精神情感世界。如今,兒童題材的工筆繪畫蓬勃發(fā)展,除了體現(xiàn)時代特征外,還代表一種社會責任感,呼吁人們關心兒童群體的身心健康成長。同時,畫家通過刻畫兒童抒發(fā)對赤子童心的追求,對美好童年的追思。
一、周雪的繪畫之路
周雪,當代工筆人物女畫家,生于安徽宣城,成長于書香門第,其父周清源為當代資深的中國畫家。兒時起,她深受父親的耳濡目染和言傳身教,對畫畫有著熾熱的感情,在父親的啟迪下,她學會以畫者的眼睛觀察世界。幼時的生活環(huán)境和童年經歷對其繪畫創(chuàng)作之路提供多姿多彩的回憶與素材積累,文化館大院的熱鬧繁華時常令她流連忘返,有趣的馬戲團動物表演、精彩的唱戲雜耍、神秘的魔術表演等讓她興趣盎然,打彈弓、爬樹、角色扮演等游戲皆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中學時期她沉迷于工筆重彩人物繪畫,并以此為方向進行探索,畢業(yè)于安徽教育學院后她便前去北京,進修于中國重彩畫高研班,拜師于當代工筆重彩畫大家蔣采萍先生。在繪畫技巧與理論上得到大幅提升后,她逐漸摸索出一種具有個人特色的繪畫風格,先后創(chuàng)作出多個系列作品。最初,她主要描繪古典仕女,即“美人”系列,內容風格以戲曲和漢服文化為主,擺脫傳統(tǒng)仕女畫的程式化特征,深受人們喜歡?!懊廊恕毕盗腥〉靡欢ǔ晒?,她又構思并陸續(xù)創(chuàng)作以童年經歷和夢境為主題的“游·夢”系列。
二、“游·夢”系列作品欣賞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童年經驗與藝術創(chuàng)作有著重要關聯(lián)的思想,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可以為他的整個人生定下基調,并規(guī)范以后的發(fā)展方向和程度,是人類個體發(fā)展的宿因,在個體發(fā)展史上打下不可磨滅的烙印。[2]周雪的“游·夢”系列作品便是她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童年記憶是其創(chuàng)作源泉。賞周雪的畫,總能讓人在嘈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得到一絲慰藉,值得細細品味,“游·夢”系列的作品能引發(fā)人對童年的無限追思,仿佛在品讀一本童話故事書,觸動著心靈的柔軟。
(一)構圖中的純粹
中國畫歷來講究“經營位置”,主觀取舍。在畫作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于畫面的營造,并不需要將其完全呈現(xiàn)出來。尤其是一些本身就不具備具體形象的事物,也很難通過具體的形象來進行描述。這時,以留白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能給觀者留下想象空間。[3]周雪的“游·夢”系列作品如一種簡潔式的童話,構圖上大膽取舍,主要刻畫人物,背景留白,給人無盡想象。構圖上雖借鑒西畫攝影取景的方式,但整體比較循規(guī)蹈矩,不過分追求形式和構成,安靜而舒適。畫作中大部分為兒童肖像畫,將人置于近景描繪,為畫到胸腹部位左右的半身像,少部分為全身像,稍微拉遠鏡頭。不論是近景式的肖像畫還是遠景的全身像,都沒有繁細的大場景,眾多肖像畫中單獨將兒童作為畫面的主要視覺對象,使背景留白,沒有較多穿插與層次,人與物像相融為一個整體。《游夢·你看不到的世界》和《游夢·我想去看?!分校瑑蓚€小男孩一左一右側身,為半身胸像的形式構圖,側身狀態(tài)自然輕柔,不刻意為之,頭上的小動物與男孩們融合成一個共同體,不帶任何背景,觀者也在這留白的背景中,隨他們的目光展開遐想。這種純粹的構圖,就如同孩子般純凈的內心世界,使人心曠神怡。
(二)造型中的個性
周雪創(chuàng)作時完全將自己代入一個天真、充滿好奇心的兒童視角去看待客觀世界,融入自己趣味的童年記憶。林格倫在表達兒童文學的感悟時這樣說:“孩子們在作品中看到他們自己?!盵4]這一系列作品便能看出她童年時期的自己,畫面中兒童造型極具個性,人物寫實而生動,她無意于嘗試人物造型的夸張表現(xiàn),只是在五官相貌、眉羽鬢發(fā)間去探尋一種新的美的構成法則。[5]他們好似童話故事中的角色,而這與眾不同的個性則體現(xiàn)在服飾、發(fā)飾、妝容以及五官表情上。首先,服飾與發(fā)飾帶有濃郁的童話風格。《游夢·身中魔咒》中,女孩身穿開領的歐式復古微褶裙,裙子細密平鋪重復的植物紋樣,脖子戴著透明的白色百褶圈環(huán),頭發(fā)挽起,梳著多股小辮,頂著嵌有珍珠的復古圈紋禮帽,帽子上的透明網(wǎng)紗遮掩著女孩的上半部分臉,整體的裝扮如同一位優(yōu)雅的小公主。其次,兒童的面部妝容充滿趣味,《游夢·在那個夜晚,想念你1》中,純粹的黑色背景中,一頭向上蓬起的白色長發(fā)下,是一張可愛而又美麗的臉蛋,小女孩微閉雙眼,眼角畫著拉長的紅色眼線,下嘴唇唇瓣中點有一個紅色小圓點,在復層百褶荷葉領的映襯下,顯得清秀靜美。再者,人物五官的刻畫上,尤其是眉眼,展現(xiàn)了周雪獨特的觀察視角和處理手段,其中短促的眉毛是周雪人物畫中最具個性的標志。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眉毛便是窗簾,靈動的眉眼則傳遞出人物的情感。《游夢·迷迭香》中,短發(fā)小女孩脖子斜扭向一旁,雙眸直直地望著前方,眼白較多,若即若離,如同貓的眼睛般深邃而迷人,她的小嘴微噘,若有所思,欲言又止,仿佛站在身旁向人表露著心中憂愁的小情緒。
(三)敘事中的奇幻
兒童總會有著各種奇思妙想、天馬行空,夢境則是豐富腦洞的延伸。梅特林克說道:“每個夢都是這永恒當下的某些情景或事端的部分意識,這些事可能是過去的,現(xiàn)在的,或未來的?!眽魧⒅黧w記憶、幻想的不同事件、意象、符號組織成一次別樣的敘事和表現(xiàn)。[6]“游·夢”系列則是夢境與現(xiàn)實的交織而展開的豐富想象,構成敘事。故事敘述感除了依靠奇趣的服飾穿搭和生動的五官表情刻畫外,關鍵的一點便是畫面中元素的運用,色彩的氛圍烘托。
1.夸張與擬人的元素
夸張與比擬是文學作品常用的修辭手法,夸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對客觀物象的特征進行夸大或縮小;擬人,則是把客觀物象人格化,它把非人的生物、無生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等比擬成人,賦予它們以人的思想感情、行為動作、說話的能力,等等。[7]在繪畫作品中這些手法同樣也適用?!坝巍簟毕盗凶髌凡贿^分夸張人物形象,而是喜歡將動物、玩具賦予生命。它們有著豐富的內心情感,表情生動,與兒童和諧相處,他們彼此眼神交匯、心靈契合?!队螇簟て婀值闹e言》中,被夸張放大的鳥兒,超過了女孩身形。它頭頂趣味蕾絲小帽,瞪大雙眼,帶著一絲好奇,身著兔子睡衣的女孩抬頭望向鳥兒,似乎想向這個朋友訴說內心小秘密,一旁的蜥蜴緊挨著鳥兒,嘴角上揚,目光凝聚,準備洗耳恭聽?!队螇簟?號公園》中,女孩騎于大蜥蜴之背,雙手向前比劃,大蜥蜴眼神望向背后的女孩,目光堅定,一切聽從女孩指揮。這些動物的形象被夸張放大,同時也被人格化,超出了客觀規(guī)律,雖然怪誕,卻充滿奇幻效果,增強了故事感,它既存在于現(xiàn)實,又在夢的旅途中被加以改造。
2.雅致與靚麗的色彩
馬蒂斯曾說:“如果線條是訴諸于心靈的,色彩則是訴諸于感覺的。那你就應該先定線條,等到心靈得到磨煉后,它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條合乎理性的道路?!盵8]周雪的用色十分舒適,線條勻細,與暈染的色彩融為一體,形成色塊。畫面中既有雅致色,也有歡快的明亮色,這些不同的色營造不一樣的故事氛圍,或歡快或黯淡,或神秘或純粹。《游夢·幸福在哪里》中,女孩穿著一身朱紅色斗篷,在沒有任何場景的畫面中,周雪直接將背景處理成平整黑色,靚麗的紅與沉穩(wěn)的黑形成強烈的對比,凸顯女孩形象,紅與黑的配色中,營造一種撼動人心的氛圍,如同童話故事中的小紅帽,在一片黑暗之中尋找幸福的光,堅韌而深邃。《游夢·我不是天使》中,男孩頭戴紅色魔法帽,肩上長著一雙白翼,頭部面向藍色墻壁,背對正面,整體為藍色冷調,墻壁的湖藍和翅膀的冷白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而朱砂色的小帽子則成為冷色調中的唯一暖色,強烈的對比和顏色面積的占比烘托出男孩內心深處的低落,他似乎在逃避一些現(xiàn)實而黯然傷神。這些色彩的運用如同身處童話夢境,向觀者細細敘述著奇幻的故事,引人深思。
三、結語
總的來說,“游·夢”系列作品作為兒童題材的工筆畫,具有明顯的周雪式個人風格,尤其是她對人物和物象的選擇以及形象處理,反映時代特征而又個性鮮明。畫面運用想象和夸張的手法,略帶一點超現(xiàn)實主義的傾向,卻沒有過分的荒誕怪異,真實與奇幻并存,反常而又合道,是一種柔和的童話式美學的工筆繪畫。藝術是感情的集中體現(xiàn),繪畫作品被創(chuàng)造出來除了反映時代特點和鮮明個性之外,往往極具濃厚的情感內涵?!坝巍簟毕盗凶髌飞羁痰乇磉_了周雪對童年的無限追思和對赤子童心的追求。她以孩子的視角和真摯的童心去看待世界,做著奇幻童夢,在童話般的夢境中盡情徜徉,敘述青春往事。同時,從她對兒童的細膩描繪能夠看出她對兒童的關懷和愛護,兒童的一個皺眉、一個眼神、一個笑容皆看在心里,與之共情,從而表現(xiàn)于畫面??傊?,周雪的“游·夢”系列對當下的工筆人物畫,尤其是兒童題材的工筆畫發(fā)展產生了不可小覷的影響,是對工筆人物畫題材與審美表現(xiàn)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價值,值得細細品味和挖掘。
作者簡介:李璐(1998—),女,漢族,湖南湘鄉(xiāng)人,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1級研究生在讀。
參考文獻:
〔1〕李佳寧.超現(xiàn)實表現(xiàn)形式在童話題材工筆畫中的再探索[D].保定:河北農業(yè)大學,2020.
〔2〕劉孟遠.游走于夢境與回憶之中從童年記憶談藝術創(chuàng)作[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2.
〔3〕白金鳳.中國畫留白藝術的內涵解析[J].大眾文藝,2021(18):44-45.
〔4〕丁金妤.中國現(xiàn)當代童話審美探究[D].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大學,2014.
〔5〕周雪.仙·蹤——周雪新古典美人畫集[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21.
〔6〕占躍海.從“夢境敘事”到“夢境制造”[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8(02):77-86;210.
〔7〕劉劍平.淺析現(xiàn)代童話幻想美的藝術特征[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0(17):69-71.
〔8〕劉玉.當代新工筆色彩語言形式解析[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8(0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