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同沿線國家區(qū)域貨幣合作的博弈分析

        2022-07-22 00:29:03汪天倩朱小梅
        江淮論壇 2022年3期
        關鍵詞:納什均衡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

        汪天倩 朱小梅

        摘要:文章采用貨幣效用函數對中國同沿線國家的區(qū)域貨幣合作行為進行貨幣轉換決策分析,并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整體、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人民幣同沿線其他主要貨幣三個層面分別展開了區(qū)域貨幣合作的博弈策略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同沿線國家開展貨幣合作具有決策的必然性,但區(qū)域貨幣合作進展的順利取決于貨幣轉換中網絡外部性和貨幣轉換成本的比較。開展區(qū)域貨幣合作對于沿線國家整體是一個占優(yōu)策略,區(qū)域貨幣合作或將成為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共同選擇;在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博弈格局中,中國主動推動策略是支付矩陣的納什均衡;在人民幣同“一帶一路”沿線其他主要貨幣的博弈格局中,存在兩個納什均衡,未來人民幣若想成為沿線國家的主導貨幣還需要進一步增強競爭優(yōu)勢、力爭將“斗雞博弈”格局轉向“智豬博弈”格局。

        關鍵詞:“一帶一路”;貨幣合作;人民幣國際化;納什均衡

        中圖分類號:F8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22)03-0098-007

        一、引 言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進展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了很大機遇,但現階段,各項政策改革的紅利還未充分釋放,人民幣國際化進入到一個瓶頸期,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和中國現行的綜合實力并不相稱。縱觀全球主要貨幣的國際化進程可以發(fā)現,美元、英鎊的國際化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條件下完成,具有不可復制性,歐元和日元的國際化模式,哪一種更適合人民幣國際化,尚存在一定的爭議??紤]到人民幣國際化尚處于初級階段這一客觀事實,未來人民幣國際化還需要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推進手段。已有的相關研究并未在人民幣國際化推進方案上達成一致性結論,但基于歐元的國際化經驗,學者們逐漸關注到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區(qū)域貨幣合作對于人民幣國際化有平穩(wěn)性的推進作用,但對于“一帶一路”沿線中貨幣合作對象的選擇、貨幣合作進程中我國的角色地位和決策行為并未有一致的研究結論,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也在進行當中。

        因此,本文結合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網絡外部性理論和貨幣競爭成本轉換理論,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一個區(qū)域整體,參考Dowd and Greenaway[1](1993)的貨幣效用函數,闡述分析中國同沿線國家的貨幣轉換決策行為。在此基礎上,本文從三個層面展開貨幣合作的博弈分析,探討中國該如何在區(qū)域貨幣合作中進行貨幣合作對象的選擇、角色定位及決策行為的制定,以此更好地規(guī)避其他世界貨幣的持有慣性,爭取更大的貨幣競爭優(yōu)勢,擴大人民幣的網絡外部性,從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的平穩(wěn)快速上升。

        本文的主要貢獻在于:一是結合貨幣競爭成本轉換理論,創(chuàng)新性地利用貨幣效用函數對中國同沿線國家的貨幣競爭、貨幣合作、貨幣轉換等決策行為進行研究分析。本文的研究結論豐富了貨幣合作、人民幣國際化的相關研究,也進一步為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貨幣合作提供了理論支撐。二是在研究視角上,本文突破了傳統(tǒng)貨幣合作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方法,根據貨幣轉換決策的分析結果,創(chuàng)新性地對中國同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決策行為展開了博弈分析,進一步探討中國同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進程中,中國該如何制定相關的博弈策略。

        二、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幣合作概況

        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早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后就已經開始,早期的貨幣合作局限于東亞經濟圈,“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雖然為中國同沿線國家開展金融合作提供了平臺,但目前仍局限于國家宏觀層面的合作形式。本文對現階段中國同沿線國家貨幣合作的進展情況進行梳理,見表1。

        從貨幣合作的發(fā)展階段來看,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尚處于初級階段,缺少貨幣政策等協調機制的建設。從“一帶一路”沿線不同地區(qū)的合作情況來看,中國和沿線各個地區(qū)均有合作,但不同地區(qū)在貨幣合作的深度、廣度上有所差別,貨幣合作區(qū)域分布也不均衡。其中,貨幣合作開展比較深入的地區(qū)主要為東盟地區(qū);在國別上,主要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俄羅斯、匈牙利等國??紤]到“一帶一路”沿線涉及的國家數量眾多,覆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qū)、國家的資源要素稟賦差異較大,因此,中國在推進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中或將嘗試采用不同的推進方案。

        三、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貨幣

        合作的決策行為分析

        (一)網絡外部性理論及貨幣競爭成本轉換理論

        1.網絡外部性理論。網絡外部性的概念最早由Michael and Shapiro[2](1985)提出。Michael and Shapiro指出,無論是物理網絡還是虛擬網絡,都存在一定的網絡外部性效應:某一產品隨著消費者數量的增加,每個消費者會從該產品的消費或服務中獲得更大的效用滿足感。此后,以太網的發(fā)明人Metcalfe在1993年提出的梅特卡夫定律也再次驗證了該結論。該定律指出,互聯網的用戶數量和其網絡價值成正比,這說明在網絡消費行為中,存在著需求再次創(chuàng)造需求的現象。

        網絡外部性的路徑依賴和鎖定性可以更好地解釋為何其他主權貨幣很難真正撼動美元的國際地位。自20世紀90年代末,國內外學者開始將該理論運用于國際貨幣領域的研究分析,相關研究認為,國際貨幣體系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3-5]

        2.貨幣競爭成本轉換理論。貨幣競爭成本轉換理論是將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析法運用于國際貨幣競爭的研究中,貨幣交易商綜合考慮貨幣轉換成本、收益,并最終決定是否要進行貨幣轉換。貨幣轉換過程中會產生貨幣轉換的交易成本、新貨幣的學習成本、習慣改變成本及網絡外部效應的不確定性引發(fā)的其他成本。如果新貨幣的轉換者數量不足,則新貨幣的網絡外部性很難形成,轉換新貨幣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學者們利用該理論對國際貨幣轉換、貨幣替代、貨幣合作與貨幣競爭、國際貨幣體系的相對穩(wěn)定性進行應用分析,提出貨幣轉換成本的存在會使得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往往具有一定的慣性。[6-7]

        (二)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幣轉換決策分析

        結合網絡外部性理論和貨幣競爭成本轉換理論,參考Dowd and Greenaway[1](1993)的貨幣效用函數,本文對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貨幣轉換決策分析。

        假設在T時刻(T時刻為初始時刻),“一帶一路”沿線有N個貨幣交易商同時使用某個共同貨幣(比如美元)(將每個主權國看作獨立的貨幣交易商),該貨幣在使用一段時間以后,隨著使用者數量N的增加,貨幣的網絡外部性會逐漸形成,貨幣效用(貨幣收益)越來越大。假定在t時刻使用者N的數量足夠多(t?叟T),形成了網絡外部性的市場均衡,該貨幣給所有貨幣交易商帶來的效用為U(t)=α+βn[1],其中α表示使用該貨幣帶來的基礎效用(比如使用該貨幣可以滿足基本的商品支付結算、債務償還的需要),β表示使用該貨幣的邊際效用系數(貨幣的網絡外部性越強,β越大,β也和國家地區(qū)所處地理位置、政治制度等多個因素有關)。n=lnN,表示使用該貨幣的邊際效用。當N趨向于無窮大時,貨幣效用會持續(xù)翻倍增長達到一個極限值,也可以表示為limln N=+∞,可以將貨幣效用的翻倍持續(xù)增長看成是從T時刻到t時刻的連續(xù)復利,得到的最終效用U(t)=α+βn為連續(xù)復利的終值,貼現因子為e-r(t-T),其中r為貼現率(連續(xù)復利中,FV=PV*em,n為復利時間)。因此,可以得到所有貨幣交易商在初始時間T時刻的貨幣效用為U(t)=(α+βn)*e-r(t-T)。更進一步的,可以求出在T時刻每個貨幣交易商的貨幣效用為:

        u(t)=■(α+βn)*e-r(t-T)d(t)

        由于貨幣的網絡外部性市場均衡的形成通常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不僅需要該貨幣的發(fā)行國有較強的綜合實力,也需要合適的國際制度、歷史環(huán)境背景的推動。因此,從初始時刻T到貨幣的網絡外部性市場均衡t時刻通常會是一個不確定的漫長時間,即T?燮t?燮+∞。其中,T時刻貨幣交易商的貨幣效用函數可以整理為:

        u(T)=■(α+βn)*e-r(t-T)d(t)=(α+βn)■e-r(t-T)d(t) =(α+βn)*(-■)■e-r(t-T)d(-r(t-T))

        =(α+βn)*(-■)■de-r(t-T)

        =(α+βn)*(-■)e-r(t-T)■

        =(α+βn)*[0-(-■)]=■

        假設在T*時刻,出現了一個新的貨幣(比如人民幣),有N*個交易商使用該貨幣(0?燮N*?燮∞),n*=lnN*,limlnN*=+∞。和上文分析步驟相似,每個貨幣交易商在T*時刻獲得的貨幣效應為:

        u(T*)=■(λ+γn*)*e-r(t-T*)d(t)=■,其中λ為使用新貨幣的基礎效用,γ為使用該貨幣的邊際效用系數,T*?燮t?燮+∞。新舊兩種貨幣在未來形成網絡外部性市場均衡后的邊際效用在理論上是趨于一致的,即n=n*。則在T*時刻,每個貨幣交易商考慮是否需要將原貨幣轉換成新貨幣時,需要比較T*時刻兩種貨幣帶來的效用大小及貨幣的轉換成本c。

        如果■?叟c,對每個貨幣交易商來說,新貨幣的貨幣效用能夠覆蓋貨幣轉換成本,所有貨幣交易商都會從舊貨幣轉向新貨幣;如果■?燮c,對每個貨幣交易商來說,新貨幣的貨幣效用不能覆蓋貨幣的轉換成本,所有貨幣交易商都不會從舊貨幣轉向新貨幣。但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存在,每個貨幣交易商的個體理性可能會帶來集體的非理性??赡軙嬖诓糠重泿沤灰咨踢M行貨幣轉換,一部分不進行貨幣轉換,而每個貨幣交易商是否進行貨幣轉換還要取決于對其他交易商的預期,情況會比較復雜。

        如果沿線國家采用區(qū)域貨幣合作的形式,這種貨幣轉換問題會更好解決,也會帶來集體理性的結果。假設在T時刻,存在兩個貨幣區(qū)i=1,2,則每個貨幣交易商獲得的貨幣效用為:

        ui(T)=■(αi+βini)*e-r(t-T)d(t)=■,其中ni=lnNi

        假定在T時刻使用貨幣1的交易商數量為N1,使用貨幣2的交易商數量為N2,則初始T時刻的整體效用為:■。為了分析的方便,可以近似地認為在t時刻,兩種貨幣形成網絡外部性市場均衡后的基礎效用和邊際效用系數趨于一致,即α1=α2,β1=β2。雙方采用區(qū)域貨幣合作可以出現三種可能性:一是所有使用貨幣2的交易商轉向貨幣1,二是所有使用貨幣1的交易商轉向貨幣2,三是共同轉向一種新的貨幣。三種情況中,第一種情況是使用貨幣2的N2個交易商承擔貨幣轉換成本,第二種情況是使用貨幣1的N1個交易商承擔貨幣轉換成本,第三種情況是使用貨幣1和貨幣2的N1+N2個貨幣交易商都要承擔貨幣轉換成本。

        則三種情況下整體福利相對于區(qū)域貨幣合作之前的變化情況為:

        第一種情況:(N1+N2)?鄢(α+βln(N1+N2))/r-N2c

        第二種情況:(N1+N2)?鄢(α+βln(N1+N2))/r-N1c

        第三種情況:(N1+N2)?鄢(α+βln(N1+N2))/r-(N1+N2)c

        從上述三種情況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如果N1大于N2,則第一種情況整體福利增長最多,N2個交易商轉向貨幣1。如果N2大于N1,則第二種情況整體福利增長最多,N1個交易商轉向貨幣2。第三種情況整體需要承擔的成本是最大的,福利增長最小。

        上述分析結果可以說明:沿線國家開展區(qū)域貨幣合作能夠較好地解決個體理性和集體理性的矛盾,是否能夠完成區(qū)域貨幣合作,需要比較貨幣合作前后貨幣轉換收益和貨幣轉換成本的關系;在區(qū)域貨幣合作中多數貨幣交易商轉向哪種貨幣,或者說哪一種貨幣會成為貨幣區(qū)的主導貨幣,取決于各種貨幣交易商使用的數量,即各種貨幣現有的網絡外部性的對比情況。因此,本文認為:雖然中國同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具有貨幣轉換決策的必然性,但貨幣轉換的決策結果具有不確定性。

        四、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幣合作的博弈策略分析

        上文梳理并分析了中國同沿線國家貨幣合作的開展情況及這一決策行為的必然性。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探討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貨幣合作中各自應該發(fā)揮怎樣的角色,人民幣如何在沿線國家中獲得更大的競爭優(yōu)勢,這也是未來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從沿線國家整體、中國和沿線國家及人民幣和其他沿線主要貨幣三個層面展開貨幣合作行為的博弈策略分析。

        (一)沿線國家整體的貨幣合作博弈格局分析

        2013年以來,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中國進出口總額的增長速度,世界銀行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使得沿線潛在參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增加了4.1%。為了降低交易成本、規(guī)避匯率風險,在貿易結算、投資交易等領域,沿線國家對人民幣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美元、歐元仍然占據重要地位,相比而言,人民幣的使用比例仍然很低。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xù)沖擊導致全球政治經濟復雜多變,美元的貶值預期還會繼續(xù)存在。目前,多數沿線國家持有較多的美元、歐元等外匯資產,如果不進行貨幣轉換,繼續(xù)大量地持有美元等外匯儲備,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外匯資產貶值損失;如果進行部分或全部的貨幣轉換,雖然可以避免一部分儲備資產損失,獲得部分的新貨幣收益,但同時也有產生新貨幣的轉換成本。因此,對于沿線國家來說,需要對比貨幣轉換前后的收益和成本,來做出一個最終選擇。

        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將沿線國家簡化為A類和B類。兩類國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成本收益做出貨幣轉換和不轉換的選擇。假設國家A和國家B都選擇不進行貨幣轉換,繼續(xù)維持原有的舊貨幣資產儲備,就都會面臨美元等舊貨幣資產貶值的損失,假定各自面臨的損失為7個單位。假設國家A和國家B不進行貨幣合作,只有其中一個選擇貨幣轉換,而另外一個不進行貨幣轉換,則貨幣轉換的成本由貨幣轉換商獨立承擔,假定貨幣轉換成本為8個單位,新貨幣的交易使用會產生一定收益,且會產生一定的網絡外部效應。因此,新貨幣的轉換收益也會使得不進行貨幣轉換的另一方有所收益,假定貨幣轉換方獲得收益為4個單位,不進行貨幣轉換的另一方因為新貨幣的網絡外部效應獲得的收益為3個單位。如果雙方進行區(qū)域貨幣合作,就可以共同分享貨幣轉換收益,共同承擔貨幣轉換成本。新貨幣轉換的交易商越多,獲得的網絡外部效應就越明顯,獲得規(guī)模經濟的可能性越大。假設雙方獲得貨幣轉換的收益都為6個單位,貨幣轉換成本雙方平攤,各為4個單位。

        在表2支付矩陣中,國家A和國家B可能會出現雙方博弈的四種結果:①國家A和國家B都不選擇貨幣轉換,其收益分別為(-7,-7)。②國家A選擇轉換,國家B不選擇轉換,則國家A的收益為4,成本為貨幣轉換前的貶值損失+貨幣轉換成本(7+8),凈收益為-11(-7-8+4);國家B的收益為3,成本僅為不進行貨幣轉換承受的貶值損失7,凈收益為-4(-7+3)。③國家A不進行轉換,國家B選擇轉換,和②情況分析類似,收益分別為(-4,-11)。④國家A和國家B進行區(qū)域貨幣合作,共享收益,共擔成本,則雙方的收益各為6,成本為貨幣轉換前的貶值損失+貨幣轉換成本(7+4),則凈收益均為-5(-7-4+6)。

        上述支付矩陣說明:沿線國家如果不進行貨幣合作,雙方會陷入均不轉換的“囚徒困境”。貨幣合作可以改善整體的福利水平,增強整體的經濟效應,且參與貨幣合作的國家數量越多,新貨幣的網絡外部性才能發(fā)揮的更充分,貨幣轉換交易商才能分享更多收益,規(guī)模經濟效應也更大,實現更大的帕累托改進。由此可以看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參與貨幣合作對于沿線國家整體來說是一個占優(yōu)策略?!耙粠б宦贰背h的逐步推進增強了中國同沿線國家的經貿聯系,“五通”建設為沿線各國帶來了更多的共同利益,貨幣合作也終將成為沿線越來越多國家的共同選擇。

        (二)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幣合作的博弈格局分析

        相對于“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中國的綜合經濟實力更強,人民幣的競爭優(yōu)勢比較明顯。

        從表3可以看出,中國在GDP總量、進出口貿易總額、外匯儲備上都超過了沿線各地區(qū),顯示出明顯的經濟金融的競爭優(yōu)勢,中國最有可能成為沿線國家中貨幣合作的主要推動者。且中國持有較高的外匯儲備,通過貨幣合作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需求最為強烈,推進貨幣合作的動力最強。中國作為貨幣合作的主要推動國,通過和沿線國家開展貨幣合作,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也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貨幣合作收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fā)起者和推動者,我國也有責任和義務在貨幣合作中發(fā)揮核心國的推動作用。

        假設中國和沿線國家分別為博弈雙方,任何一方主動推行貨幣合作,都需要付出推進成本(政府高層為達成貨幣合作協議,洽談協商產生的談判成本等),假定推進成本為2個單位,等待的一方不需要付出成本;中國和沿線國家相比,我國的競爭優(yōu)勢明顯,貨幣合作需求更強烈,從貨幣合作中也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假定推行貨幣合作給中國和沿線國家分別帶來的收益為9個單位和1個單位。

        在表4的支付矩陣中,中國和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可能會面臨4種博弈結果:①中國和沿線國家都選擇主動推進,中國獲得收益為9,貨幣合作的推進成本為2,凈收益為7(9-2);沿線國家獲得收益為1,貨幣合作的推進成本為2,則凈收益為-1(1-2)。②中國選擇等待,不主動推進貨幣合作,沿線國家選擇主動推進貨幣合作,則中國獲得凈收益為9,沿線國家獲得收益為1,推進貨幣合作的成本為2,則凈收益還是為-1(1-2)。③中國選擇主動推進貨幣合作,沿線國家選擇等待,中國獲得收益為9,貨幣合作的推進成本為2,則凈收益為7(9-2),沿線國家獲得凈收益為1。④中國和沿線國家均選擇不主動推進,都在等待,則雙方都不產生推進成本,雙方的凈收益均為0。

        綜上可知,無論中國是否選擇主動推進貨幣合作,沿線國家都會選擇等待,而不會選擇主動推進。因此,在沿線國家選擇等待的策略下,中國選擇主動推進貨幣合作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因此,中國和沿線國家之間的貨幣合作呈現出“智豬博弈”的格局,中國選擇主動推進,沿線國家選擇等待,成為這個博弈的納什均衡。

        (三)人民幣和“一帶一路”沿線其他主要貨幣的博弈格局分析

        現階段,人民幣和美元、歐元等其他主要貨幣之間會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哪種貨幣成為區(qū)域內的主導錨貨幣,取決于其網絡外部效應的變化。目前,人民幣在東盟等周邊國家、地區(qū)的交易使用相對更多,但尚未在沿線所有區(qū)域實現廣泛使用。人民幣的網絡外部效應遠不及美元、歐元等傳統(tǒng)的強勢貨幣;和日元、盧布相比,人民幣區(qū)域化、國際化的時間尚短,其網絡外部效應的形成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在逐漸加快,在沿線國家中的認可程度也在逐漸提高。

        從表5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實力的競爭力強于金融實力。橫向對比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了德國、日本和俄羅斯,實際GDP僅次于美國。進出口貿易和美國基本相當。在金融實力上,我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還比較薄弱,相對于俄羅斯有一定優(yōu)勢,和美國、德國、日本還有一定的差距。綜合來看,中國和美國、歐元區(qū)、日本、俄羅斯之間的綜合競爭力比較均衡。假設中國和美國等沿線主要貨幣發(fā)行國分別為博弈雙方。

        在表6貨幣合作的支付矩陣中,中國和美國等沿線主要貨幣發(fā)行國之間可能會出現4種博弈結果:①中國和美國等主要貨幣發(fā)行國都選擇力爭將其主權貨幣推進為沿線國家的主導貨幣,由于雙方目前的綜合競爭實力相當,貨幣競爭的結果是兩者都無法實現全部替代,持續(xù)下去也可能會出現一種新的區(qū)域貨幣。根據成本轉換理論,成員國轉向一種新的貨幣比轉向一種已經存在的貨幣,其需要承擔的成本更高,獲得的凈收益更少。假定出現這種區(qū)域新貨幣給中國和主要貨幣發(fā)行國帶來的凈收益均為3。②中國選擇不主導,美國等主權國選擇力爭推進美元等貨幣成為沿線國家的主導貨幣,主導國將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益,中國從區(qū)域貨幣合作中獲得收益減少,假定貨幣主導國獲得凈收益為7,放棄貨幣主導的主權國獲得凈收益為4。③和第二種情況分析類似,中國選擇力爭推進人民幣成為沿線國家的主導國家,美國等主要貨幣發(fā)行國選擇放棄,則兩者獲得的凈收益分別為7和4。④中國和美國等主要貨幣發(fā)行國都選擇放棄,沒有大國、核心主導國推動的區(qū)域貨幣合作也不會順利開展,正如上一個“智豬博弈”的狀態(tài),其他國家都處于等待的狀態(tài),區(qū)域貨幣合作無法繼續(xù),雙方的凈收益均為0。

        在表6支付矩陣呈現出的“斗雞博弈”的四種結果來看,②和③一方主導、另一方等待都是這個博弈的納什均衡。

        五、結論與建議

        綜合上文的研究結果,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中國同沿線國家之間的貨幣合作具有貨幣轉換決策的必然性,但貨幣轉換的決策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進程中,轉向一種已經存在的、網絡外部性較大的主權貨幣,比轉向一種新的貨幣(比如亞元的出現)整體成本更小,整個經濟體能夠獲得更大的福利改進。這種主導貨幣的選擇需要綜合比較區(qū)域內已有的主要貨幣的競爭優(yōu)勢,獲得更大競爭優(yōu)勢的主權貨幣更有潛力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主導貨幣。

        2.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區(qū)域貨幣合作能夠較好地解決個體理性和集體理性的矛盾,是否能夠完成區(qū)域貨幣合作,需要對比貨幣合作前后的貨幣轉換收益和貨幣轉換成本。在貨幣合作的進程中,多數貨幣交易商選擇轉向哪種貨幣,或者說哪一種貨幣會成為沿線國家的主導貨幣,取決于各種貨幣的使用數量,即各種貨幣網絡外部性的變化情況。

        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參與貨幣合作對于區(qū)域經濟整體來說是一個占優(yōu)策略,貨幣合作或將成為沿線越來越多國家的共同選擇;中國和沿線國家貨幣合作呈現出“智豬博弈”的格局,中國選擇主動推進,沿線國家選擇等待,整體獲得的收益是最大的,成為這個博弈的納什均衡;中國和沿線其他主要貨幣發(fā)行國之間面臨著“斗雞博弈”的格局,人民幣和美元、歐元等主要貨幣之間哪一個會逐漸成為未來沿線國家的主導貨幣具有不確定性。

        綜上所述,雖然中國同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具有決策的必然性,但仍需要我們制定并實施積極的戰(zhàn)略對策,利用“一帶一路”倡議降低轉向人民幣的貨幣轉換成本,擴大人民幣在沿線國家中的網絡外部性,進一步增強人民幣的競爭優(yōu)勢,才能通過區(qū)域貨幣合作更好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的提升。據此,本文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

        1.基于中國同沿線國家開展貨幣合作是占優(yōu)策略這一基本事實,本文認為:中國應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提高中國和沿線國家之間政策一體化水平、金融一體化水平、經濟周期的對稱性、要素的流動性及經濟開放度,促進最優(yōu)貨幣區(qū)“事前”標準的達成,降低區(qū)域貨幣合作成本及轉向人民幣的貨幣轉換成本,從而為中國同沿線國家開展中高級階段的貨幣合作提供有利的支持。

        2.針對中國和沿線國家之間的“智豬博弈”格局,借鑒歐元國際化的成功經驗,本文認為:區(qū)域貨幣合作的推動需要“軸心國”的領導和推動,我國需要在保持經濟平穩(wěn)快速增長的同時增強經濟沖擊的應對能力,創(chuàng)新金融調控手段提高央行等監(jiān)管機構的調控效率,降低金融市場系統(tǒng)性風險的發(fā)生概率,力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發(fā)揮“區(qū)域穩(wěn)定器”的作用,提高人民幣的持幣信心,擴大人民幣在沿線國家中的網絡外部性,爭取在貨幣合作中發(fā)揮主要推動者的作用,實現貨幣合作階段的提升。

        3.針對人民幣和其他主要貨幣發(fā)行國之間的“斗雞博弈”格局,結合經典“斗雞博弈”的處理原則,本文認為: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fā)起和推行國,中國需要利用“五通”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沿線國家之間的區(qū)域合作關系,增強“命運共同體”的認同感,挖掘、培養(yǎng)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補齊短板,將中國的競爭優(yōu)勢進一步凸顯出來,才有機會使得人民幣成為未來沿線國家的主導貨幣之一。但這一過程是漸進式的,現階段,中國和美國、歐元區(qū)等沿線其他主要貨幣發(fā)行國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貨幣競爭將不可避免。未來,中國在開展同沿線國家的貨幣合作的進程中,需要謹慎處理和這些主要貨幣發(fā)行國之間的國際關系,逐漸將“斗雞博弈”轉向“智豬博弈”,力爭將人民幣推為沿線國家的主導貨幣之一,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化概率。

        參考文獻:

        [1]Dowd K,Greenaway D.Currency Competition,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Switching Costs:Towards an Alternative View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3,103(420):1180-1189.

        [2]Michael K,Shapiro C.On the Licensing of Innovation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5,16(4).

        [3]Cooper R N.Currency Convertibility in Transforming Economies:was it a Mistake? [M].New York:Lessons from the Economic Transition.Springer,1997:463-479.

        [4]McKinnon R I,Pill H.International Overborrowing:a Decomposition of Credit and Currency Risks[J].World Development,1998,26(7):1267-1282.

        [5]Kenen P B.The Euro Versus the Dollar:will there be a Struggle for Dominance? [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2,24(4):347-354.

        [6]Hartmann P,Philipp H.Currency Competition 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the Dollar,the Yen and the Eur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7]Cohen B J.Life at the Top: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in the 21st Century[J].Cuadernos de Economia,2000:9-34.

        (責任編輯 吳曉妹)

        猜你喜歡
        納什均衡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
        去產能政策的激勵相容安排與系統(tǒng)風險防范
        基于納什均衡的充電樁建設博弈分析
        滬港通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互動機制研究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36:54
        新常態(tài)視角下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及發(fā)展探討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35:27
        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
        囚徒困境、契約和懲罰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2:05:11
        人民幣匯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22:36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剧情| 蜜桃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区四区精品|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闺蜜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五月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乱亚洲乱妇|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 国产91九色视频在线播放| 偷拍视频网址一区二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电影| 伊人狼人激情综合影院|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4级全黄60分钟|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三级| 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精品| 欧美人与善在线com| 少妇spa推油被扣高潮| 欧美成人网视频| 男男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A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最新地址| 日本韩国男男作爱gaywww|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avtt一区| 男女做羞羞事的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综合中文字幕|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大陆国产乱人伦|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av|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