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億
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發(fā)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這是我國首次公布健康領域中長期的規(guī)劃,明確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zhàn)略主題和根本目的。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2019年6月24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從國家層面出臺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這一中長期行動聚焦當前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緊密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國務院在《意見》中明確提出了15項行動目標、指標、任務等,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共建共享健康生活。本刊開設“健康中國”欄目,關注相關健康中國重大行動,傳播科學的健康理念,助力國家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說,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個生長高峰,這個時期生長發(fā)育較快,身體對各種營養(yǎng)素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且由于學習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運動量不足,易出現(xiàn)缺鈣、貧血、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種狀況。營養(yǎng)需求的增加,并不意味著吃得越多越好、越精越好,而應做到全面、適量、均衡,保證熱量、蛋白質、維生素、鈣和各種微量元素的均衡攝入。在生活中,青少年可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節(jié),預防這個階段出現(xiàn)的各種不良癥狀。
平衡膳食、合理營養(yǎng)是青少年生長發(fā)育和維持健康的基礎。因此,在加強營養(yǎng)攝入方面,家長應注意合理安排飲食,選擇食物多樣化,避免孩子挑食、厭食、暴食和不規(guī)律飲食,講究食物的搭配,盡量少吃油炸食品和西式快餐,減少對碳酸類飲料的攝入,對富含蛋白質、鈣和磷的牛奶、雞蛋、瘦肉、海帶、魚類以及骨頭湯保證供應,如條件允許,應堅持做到肉蛋奶均衡,確保人體對蛋白質、鈣和磷的合理攝入。
鈣和磷是骨骼組成的主要成分,充分的攝入能夠保障青少年骨骼正常發(fā)育。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一方面它在體內(nèi)不能儲存,不能全部由脂肪、糖類等其他物質轉化而成;另一方面組成人體的蛋白質每天都在不斷更新與分解,要產(chǎn)生更多的新細胞就必須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魚肝油這種保健產(chǎn)品應用價值比較高,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比較適合青少年在生長時期服用。青少年如果營養(yǎng)缺乏,會給健康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若條件允許,適當服用一些魚肝油,可以有效地補充營養(yǎng)物質,尤其是維生素D及鈣物質的補充,可以促進骨骼發(fā)育。不過,魚肝油并非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維生素D及鈣的唯一來源。為更好地滿足孩子正常發(fā)育的需要,家長和孩子可從日常飲食中尋找魚肝油替代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營養(yǎng)的多樣化,維生素A、維生素D缺乏癥已比較少見。因為維生素A和維生素D均是脂溶性維生素,在常見的食物中,維生素A存在于動物的肝臟,尤其是魚肝中,其次是存在于乳類和蛋類中。此外,維生素A以胡蘿卜素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如胡蘿卜、番茄、豆類和綠葉蔬菜等,通過食用,在人體內(nèi)可轉變?yōu)榫S生素A。維生素D則主要存在于動物的肝臟。
除了應建立健康理念,注意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外,青少年還應該多參加體育活動,主動增強骨骼之間的摩擦,刺激骺軟骨的生長。在眾多活動中,應優(yōu)先選擇戶外活動,通過多曬太陽,將人體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作用下轉變成維生素D,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被人體吸收。
(作者系高級健康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