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鋒
任務闡釋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為“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人文主題是“青春的價值”,除選編了毛澤東等五位中外詩人的詩作外,還選了茹志鵑、鐵凝的兩篇短篇小說。雖然同一個單元所選課文的文體不同,但學習的任務不是零散無序的,而是在情境的統領下形成了一個任務鏈,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任務的能力指向也不是單一的,而是以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并將語言建構、思維發(fā)展、文化傳承等其他層面的要求融入,體現出綜合性。
下面,我們就通過閱讀《追風箏的人》這部作品,來將抽象的學習任務,轉化為具體的、與真實的語言運用相聯系的學習任務。
作品選讀
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于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今年夏季的某天,朋友拉辛汗打來電話,要我回去探望他。我站在廚房里,聽筒貼在耳朵上,我知道電話線連著的,并不只是拉辛汗,還有我過去那些未曾贖還的罪行。
掛了電話,我離開家門,到金門公園北邊的斯普瑞柯湖邊散步。我抬起頭,望見兩只紅色的風箏,帶著長長的藍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它們舞動著,飛越公園西邊的樹林,飛越風車,并排飄浮著,如同一雙眼睛俯視著舊金山,這個我現在當成家園的城市。突然間,哈桑的聲音在我腦中響起: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那個兔唇的哈桑,那個追風箏的人。
生活在喀布爾的孩子
小時候,爸爸的房子有條車道,邊上種著白楊樹,哈桑和我經常爬上去,用一塊鏡子的碎片把陽光反照進鄰居家里,惹得他們很惱火。在那高高的枝丫上,我們相對而坐,沒穿鞋子的腳丫晃來蕩去,褲兜里滿是桑葚干和胡桃。我們換著玩那破鏡子,邊吃桑葚干,邊用它們扔對方,忽而吃吃逗樂,忽而開懷大笑。
每年冬天,喀布爾的各個城區(qū)會舉辦風箏比賽。如果你是生活在喀布爾的孩子,那么比賽那天,無疑是這個寒冷季節(jié)最令人振奮的時候。對追風箏的人來說,最大的獎勵是在冬天的比賽中撿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風箏。那是無上的榮耀,人們會將其掛在壁爐架之下,供客人歡欣贊嘆。
多年過去,我曾見到無數家伙參與追風箏,但哈桑是我見過的人中最精于此道的高手。十分奇怪的是,在風箏跌落之前,他總是等在那個它將要跌落的地方,似乎他體內有某種指南針。
廢墟和乞丐,觸目皆是這種景象
“我小時候常常路過這兒,前往雅德梅灣?!蔽亦f,“過去這兒商店賓館林立,遍地食肆和霓虹燈。我經常向一個叫做塞弗的老人買風箏。他在舊警察局旁邊開了間小小的風箏鋪。”
“警察局還在那兒。”法里德說,“這座城市不缺警察。但你在雅德梅灣,或者喀布爾任何地方,再也找不到風箏或者風箏鋪了。那樣的日子已經結束。”
一陣悲哀向我襲來。重返喀布爾,猶如去拜訪一個多年未遇的老朋友,卻發(fā)現他潦倒凄戚,發(fā)現他無家可歸、身無分文。
為你,千千萬萬遍
如果今天有人問起哈桑、索拉博(哈桑的兒子)和我的故事結局是否圓滿,我不知道該怎么說。有人能回答嗎?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那個問題。
在我們后面,孩子們在飛奔,追風箏的人不斷尖叫,亂成一團,追逐那只在樹頂高高之上飄搖的斷線風箏。
“你想要我追那只風箏給你嗎?”他(索拉博)的喉結吞咽著上下蠕動。風掠起他的頭發(fā)。我想我看到他點頭。
“為你,千千萬萬遍?!蔽衣犚娮约赫f。
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唇上掛著一個像潘杰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
(節(jié)選自《追風箏的人》)
閱讀體驗
孫一淼:這不是我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我看這本書的心路歷程,從生氣到惋惜,然后釋懷,最后是治愈。放風箏、追風箏,兩個男孩的友情由這里開始,也在這里結束。風箏的脆弱好似兩人關系的寫照,一主一仆,永遠有著身份地位高低的區(qū)分。盡管小說的敘述如同流水一般,將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徐徐展開,但作者內心卻如同奔騰的潮水,想卷席一切不公正的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正反兩面。這一冷一熱,甚至能讓人聽到書頁里的血脈的流動和心跳,最后沖破作者的身軀和思想,變成寬廣的河流,沉靜而包容。
李周辰:大家都喜歡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我卻喜歡“我們有什么權利指責別人的過去”。懦弱自私是人性使然,選擇逃避,躲得了一時的羞愧,卻躲不了一世的自我折磨。勇氣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軟弱足以毀滅一切。阿米爾的救贖表面看起來是為了別人,其實是拯救了自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我們要勇敢去追。
陸宇飛:這本書深深地震撼了我。原本的阿米爾是懦弱的,無法保護、也無法面對自己的伙伴。好在他還是找回了失去的心,可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傷害都可以彌補的,有的風箏是再也找尋不到的。所以說,阿米爾也是幸運的。這也使我聯想到了平時的學習,當我們遇到難題時,有時也會選擇逃避,選擇懦弱地遠離。難題于我們而言,難道不是一次好的鍛煉機會嗎?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迎難而上,抓住成長的機會,抓住即將遠走高飛的“風箏”。細細想來,我們似乎比阿米爾更幸運,他與哈桑再也回不去了,他的“風箏”是殘缺的,而在這“風箏”的背后,展現的是人的誠實、勇敢、善良等品質。
【江蘇無錫先鋒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