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高翔,黃海年,朱秋璇,朱飛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整形外科,安徽合肥 230022)
歪鼻畸形指鼻從面部垂直線上偏離,常因鼻部受外力打擊后處理不及時或不當所導致,依據(jù)其病因可分為先天性歪鼻和外傷性歪鼻[1-2]。鼻子位于面部正中,有面部之王的美稱,外傷性歪鼻嚴重影響面部容貌,近年來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逐漸提升和美容整形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對鼻子外形不滿意者選擇鼻整形手術進行治療,其中也包含了由于外傷所導致的鼻部畸形者[3-4]。歪鼻畸形不僅影響面部容貌形態(tài),同時還會伴有鼻腔引流和通氣功能障礙,臨床多表現(xiàn)為鼻塞、流涕、頭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對其采取手術治療非常必要[5]。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與鼻中隔偏曲結合歪鼻同期矯正術是目前臨床治療歪鼻畸形的常用綜合手術方式,兩者均可有效恢復患者的鼻形態(tài)及功能[6-7],但何種方式治療效果更優(yōu)尚不可知。本研究通過對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外傷性歪鼻患者進行對比研究,探討兩種手術方式對外傷性歪鼻美學的改善效果。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外傷性歪鼻患者108 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整形組(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矯正組(鼻中隔偏曲結合歪鼻同期矯正術),每組54 例。納入標準:①均為外傷性歪鼻者[8],且均為陳舊性外傷;②年齡> 18 歲;③首次進行修復手術治療者;④符合手術指征,且均擬行手術治療。排除標準:①先天性鼻畸形或單純對鼻形態(tài)不滿意的求美者;②合并唇腭裂畸形或面部畸形者;③有鼻部手術史者;④合并血液系統(tǒng)或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⑤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歪鼻分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54)
整形組:采用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選取乳房下皺襞第6 或第7 肋合適的肋骨,對取材位置進行麻醉,沿肋骨走向?qū)⑵つw、皮下組織依次切開,分離肋軟骨、胸大肌,切取4 cm 肋軟骨和整段肋軟骨(放置于鹽水中)后,逐層縫合;鼻部浸潤麻醉,掀起鼻小柱皮瓣,松解黏連軟骨、瘢痕組織,分離鼻翼軟骨表層于外側腳,鼻中隔分離、打開,向下分離鼻中隔軟骨表層;假體放置于鹽水中,并雕為柳葉形,肋軟骨修剪為鼻中隔延長移植物、鼻小柱支撐移動植物,搭建成三角支架形成鼻尖,縫合固定;鼻背筋膜采用剝離器剝離出適當假體腔間隙,植入假體;適量取出肋軟管修整為帽狀,放置于鼻尖支架位置、鼻背移植物兩側,縫合固定;腔隙中放置引流管,用膨脹海綿填塞鼻腔,對鼻部進行加壓包扎。
矯正組:采用鼻中隔偏曲結合歪鼻同期矯正術。取仰臥位,麻醉后于鼻小柱、兩側鼻前行切口,分離暴露鼻骨骨膜與鼻背部軟骨面,并縱行切開,于鼻內(nèi)鏡(型號:AQ-100,上海聚慕醫(yī)療有限公司)下分離上頜骨額突與鼻骨,暴露矯正骨質(zhì),鑿骨截骨后對偏歪鼻骨進行復位,使骨錐兩側對稱;鼻中隔軟骨、側鼻軟骨交界處切開,分離黏軟骨膜,鼻內(nèi)鏡下分離鼻中隔軟骨、篩骨垂直板,偏曲回位篩骨垂直板、犁骨骨質(zhì)及鼻中隔軟骨部分;凹面劃痕減張C 形偏曲軟骨,止血后恢復鼻中隔黏軟骨膜;去除偏曲軟骨、骨,保留部分鼻背側軟骨以維持軟骨架完整;對鼻中隔矯正效果滿意后,沿切口處鼻中隔軟骨尾側端向下剝離,分離尾側端軟骨、前鼻棘附著部,游離鼻中隔軟骨后腳,根據(jù)鼻歪斜方向重新定位鼻中隔后角,對外鼻歪斜進行矯正縫合固定后關閉術腔;術后鼻腔填充膨脹海綿,術后7 d 拆除縫線。
①兩組患者手術前后鼻形態(tài)改善狀況[9]。分別于手術前后對指定側面(正位照、側位照)進行拍照,采用Adode Photoshop CC2018 對所拍攝的照片進行測量;測量指標主要包括鼻梁偏斜角度(正位照中下巴下點到眉心點直線距離與鼻尖點到眉心點直線距離的夾角)、鼻尖突出度(側位照中沿著上唇最突出的位置作垂線,將鼻尖點至垂線距離記為a,鼻翼-面頰連接點到鼻尖點距離記為b,鼻尖突出度為a/b)、鼻額角(鼻根點到額頭連線與鼻根點到鼻尖連線的夾角)。②兩組患者手術前后鼻通氣功能。分別于手術前后采用Al Acoustic Rhinometer 鼻聲反射儀(美國GM Instrument 公司)對鼻通氣功能進行分析,主要包括鼻腔容積、鼻腔最小橫截面積、鼻腔呼氣吸氣阻力[10]。③兩組患者術后6 個月滿意度。采用本院自編的《滿意度調(diào)查量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估,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3 個級別,總滿意度=(總例數(shù)-不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④兩組患者術后6 個月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整形組、矯正組兩組患者手術前后鼻梁偏斜角度、鼻尖突出度及鼻額角差值比較,經(jīng)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整形組大于矯正組。見表2。兩組患者手術前后鼻形態(tài)見圖1。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鼻形態(tài)改善狀況比較[n=54,(。),±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鼻形態(tài)改善狀況比較[n=54,(。),±s]
組別整形組矯正組t 值P 值鼻梁偏斜角度差值2.46±0.34 2.08±0.27 6.432 0.000鼻尖突出度差值0.16±0.03 0.11±0.02 10.190 0.00鼻額角差值11.77±2.17 4.70±0.98 21.820 0.000
圖1 患者手術前后對比圖
整形組、矯正組兩組患者手術前后鼻腔容積、鼻腔最小橫截面積及鼻腔呼氣吸氣阻力差值比較,經(jīng)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整形組手術前后鼻腔容積、鼻腔最小橫截面積的差值大于矯正組,鼻腔呼氣吸氣阻力的差值小于矯正組。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鼻通氣功能比較 (n=54,±s)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鼻通氣功能比較 (n=54,±s)
組別整形組矯正組t 值P 值鼻腔容積差值/cm3 6.17±1.24 3.12±0.87 14.796 0.000鼻腔最小橫截面積差值/cm2 0.19±0.05 0.07±0.01 17.294 0.000鼻腔呼氣吸氣阻力差值/[Pa/(cm3·s)]1.42±0.21 1.53±0.16 3.062 0.003
兩組患者術后總滿意度的比較,經(jīng)χ2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38,P=0.308)。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滿意度比較 [n=54,例(%)]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的比較,經(jīng)χ2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87,P=0.169)。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n=54,例(%)]
外傷性歪鼻多由打架、翻車等原因?qū)е?,多?shù)患者存在骨性、軟骨性鼻錐歪斜,進而導致歪鼻畸形、鼻腔通氣不暢等,前期可通過保守手法進行復位,但若在前期未及時有效地處理,在后期的治療中多需采取手術治療,將破碎、長歪的軟骨、骨重新打開,并重新進行復位、固定,使其重新進行愈合[11-12]。目前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與鼻中隔偏曲結合歪鼻同期矯正術用于治療歪鼻畸形在治療效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爭議[13-14]。通過對比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與鼻中隔偏曲結合歪鼻同期矯正術對外傷性歪鼻美學改善效果,對指導臨床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整形組鼻梁偏斜角度低于矯正組,鼻尖突出度、鼻額角則高于矯正組,提示整形組在改善鼻形態(tài)方面優(yōu)于鼻中隔偏曲結合歪鼻同期矯正術。分析原因可能為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通過采用肋軟骨搭建鼻尖三角支架,依據(jù)三腳架理論,整個鼻尖部位的支撐為下外側軟骨的外側角、內(nèi)側角共同產(chǎn)生,有助于穩(wěn)定鼻尖支架,可獲得良好的鼻尖提升效果,術后患者的鼻尖突出度改善效果明顯,進而可改善患者的鼻形態(tài)[15-16];同時肋軟骨骨量大、支撐力較強,雕刻簡單,在手術中對鼻尖支架的搭建更為簡單、方便[17]。通過對手術前后鼻腔容積、鼻腔最小橫截面積和鼻腔呼氣吸氣阻力進行測量,可對鼻通氣功能進行客觀評估[18]。本研究結果表明,整形組在改善鼻腔容積、鼻腔最小橫截面積及鼻腔呼氣吸氣阻力方面優(yōu)于矯正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對改善患者鼻形態(tài)的效果更優(yōu),鼻尖的提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擴大鼻腔容積和鼻腔最小橫截面積,有利于減少鼻腔呼氣吸氣阻力。本研究發(fā)現(xiàn),整形組、矯正組術后總滿意度接近。外傷性歪鼻患者經(jīng)矯正治療后在鼻通氣功能改善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部的外觀;相比矯正組,整形組采用自體軟骨對鼻尖部的支架進行搭建,可與自身組織緊密結合,同時還可能降低移位、感染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風險。本研究結果還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接近,提示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與鼻中隔偏曲結合歪鼻同期矯正術治療外傷性歪鼻均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與鼻中隔偏曲結合歪鼻同期矯正術治療外傷性歪鼻在術后滿意度和并發(fā)癥方面無差異;但采用自體肋軟骨結合硅膠假體整形術在改善鼻形態(tài)、鼻腔容積方面優(yōu)于鼻中隔偏曲結合歪鼻同期矯正術,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所納入的病例數(shù)較少,后續(xù)還需要擴大樣本容量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