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婉媚,陳嘉琦,陳翠儀
(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廣東 東莞 523300)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是指同時具有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相關臨床特征的肺部疾病,據(jù)調(diào)查顯示,ACOS患病率高,在慢性氣道阻塞性疾病中約占20%[1]。ACOS患者通常比單純哮喘及COPD患者癥狀更嚴重,肺功能進行性減退速率更快,急性加重發(fā)作頻率更為頻繁,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且ACOS急性加重患者預后較差[2]。早期評估ACOS急性加重風險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因此,尋找可早期判斷ACOS急性加重風險的有效指標成為臨床研究熱點[3]。黏蛋白-5AC(MUC5AC)、黏蛋白-5B(MUC5B)及黏蛋白-1(MUC1)為氣道黏液中的重要黏蛋白,與多種肺疾病的病理生理改變密切相關,炎癥反應對肺部疾病病情嚴重程度具有重要影響[4]。本研究擬分析MUC5AC、MUC5B、MUC1及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10(IL-10)水平在判斷ACOS急性加重風險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yī)院收治的58例ACOS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齡24~69歲,平均年齡(53.57±9.35)歲;肺功能分級:Ⅰ級15例,Ⅱ級21例,Ⅲ級18例,Ⅳ級4例。本研究經(jīng)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指南解讀》[5]中ACOS的診斷標準;②試驗前24 h以上未使用β2-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藥物、茶堿、吸入性糖皮質激素,72 h以上未使用口服糖皮質激素;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活動性肺膿腫、肺結核等其他呼吸道疾病或呼吸道感染;②合并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病變;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 研究方法 比較不同病情情況患者MUC5AC、MUC5B、MUC1及IL-10水平,分析MUC5AC、MUC5B、MUC1及IL-10水平與ACOS急性加重期的相關性。①ACOS急性加重期判斷標準[5]:氣喘、咳嗽、胸悶等癥狀突然發(fā)生或加?。怀0橛泻粑щy,以呼氣流量降低為主要特征;常因接觸變應原等刺激或治療不當所致。符合上述任意1條標準即可診斷為ACOS急性加重期。根據(jù)診斷結果的不同將58例ACOS患者分為急性加重組(28例)和穩(wěn)定組(30例)。②實驗室指標:所有患者入院后即采集其肘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并保存于-80 ℃冰箱待用。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血清MUC5AC、MUC5B、MUC1及IL-10水平,試劑盒均購自廈門侖昌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血清MUC5AC、MUC5B、MUC1及IL-10水平。②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儀(麥邦,京械注準20182210193,型號:MSA99)檢測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呼氣流量(PEF)。③分析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黏蛋白、白細胞介素與肺功能的相關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清MUC5AC、MUC5B、MUC1及IL-10水平比較 急性加重組患者血清MUC5AC、MUC5B、MUC1水平顯著高于穩(wěn)定組,IL-10水平顯著低于穩(wěn)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MUC5AC、MUC5B、MUC1及IL-10水平比較(x)
2.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急性加重組患者FEV1、FEV1/FVC、PEF水平顯著低于穩(wěn)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x)
2.3 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黏蛋白、白細胞介素與肺功能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IL-10水平與FEV1、FEV1/FVC、PEF呈正相關(P<0.05),MUC5AC、MUC5B、MUC1水平與FEV1、FEV1/FVC、PEF呈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黏蛋白、白細胞介素與肺功能的相關性分析
哮喘是一種易反復發(fā)作的由多種炎性細胞和氣道結構細胞參與的變態(tài)反應性氣道疾病,而COPD是以氣道持續(xù)性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研究發(fā)現(xiàn),存在相當比例的患者同時伴有哮喘及COPD兩種疾病的部分癥狀特征,這兩者癥狀共存的疾病即ACOS[6]。ACOS易急性加重發(fā)作,肺功能下降快,病死率高,早期評估ACOS急性加重發(fā)作風險有助于及時給予有效的防治措施,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而由于ACOS臨床表現(xiàn)的特殊性,臨床對其鑒別及病情評估難度較大[7]。研究顯示,ACOS患者氣道阻塞的可能性較COPD增加,而MUC5AC、MUC5B及MUC1是氣道黏液中的重要黏蛋白,其水平對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肺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8]。另外,也有研究表示,ACOS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均與炎癥相關,而黏蛋白與炎癥因子的關系極為密切,或是降低肺功能、引起ACOS急性發(fā)作的主要因素[9]。
MUC5AC、MUC5B、MUC1屬糖蛋白,是氣道黏液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黏蛋白在杯狀細胞內(nèi)質網(wǎng)合成,形成的二聚體被轉運至高爾基復合體,經(jīng)過一系列糖基化、硫酸鹽化作用形成聚合體顆粒后,通過胞吐的方式分泌至氣道表面,其分泌受腎上腺素、類膽堿或嘌呤拮抗劑、細菌產(chǎn)物、細胞因子、蛋白酶及炎癥因子等刺激作用的影響[10]。IL-10是重要的抗炎因子,針對呼吸道病毒過度促炎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激活免疫細胞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11]。ACOS、COPD等肺部疾病發(fā)病后氣道黏液高分泌顯著,ACOS患者通常比COPD患者癥狀更嚴重。ACOS患者氣道內(nèi)杯狀細胞和黏液腺增生,黏液分泌增多,MUC5AC呈現(xiàn)高表達,并增強機體炎癥反應。
本研究結果顯示,ACOS急性加重組患者血清MUC5AC、MUC5B、MUC1水平顯著高于穩(wěn)定組,IL-10水平顯著低于穩(wěn)定組,提示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MUC5AC、MUC5B、MUC1水平顯著增加,而IL-10水平明顯降低。MUC5AC、MUC5B、MUC1在呼吸道炎癥反應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并參與氣流受限的形成,在正常情況下,呼吸道少量黏液分泌可維持和促進呼吸道纖毛清除功能;而當黏液分泌過多會增加黏蛋白含量,影響呼吸道纖毛防御功能,導致氣道阻塞,肺功能降低,并加劇咳喘、胸悶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增加ACOS急性加重發(fā)作風險。IL-10的活性由特定的細胞表面受體復合物介導,可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當IL-10水平降低時,可加重ACOS患者氣道炎癥,增加肺功能和基本結構損傷程度,上調(diào)氣道上皮中15-脂氧合酶-1,增多黏蛋白表達;而黏蛋白含量增加又可促使炎癥因子水平升高,加重炎癥反應,進一步損傷肺功能,引起ACOS急性加重發(fā)作。研究顯示,氣道黏蛋白與呼吸道纖毛繁育機制變化密切相關[12]。本研究中,急性加重組患者FEV1、FEV1/FVC、PEF顯著低于穩(wěn)定組,提示ACOS急性加重患者的肺功能顯著降低,提示MUC5AC、MUC5B、MUC1、IL-10水平的異常變化可反映ACOS患者病情進展程度,用于評估ACOS急性加重風險具有較好的評估效能。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血清IL-10水平與FEV1、FEV1/FVC、PEF呈正相關,MUC5AC、MUC5B、MUC1水 平 與FEV1、FEV1/FVC、PEF呈負相關。究其原因,IL-10作為常見抗炎因子,其水平降低可誘發(fā)TNF-α、IL-6等促炎因子分泌,會加重氣道、肺部損傷,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而黏蛋白具有高黏滯特性,其異常表達是氣道阻塞的重要原因,又可進一步誘發(fā)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兩者相互作用,可加重ACOS患者肺功能損傷程度,增加ACOS急性加重發(fā)作風險。
綜上所述,MUC5AC、MUC5B、MUC1及IL-10在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和穩(wěn)定期患者機體內(nèi)水平存在差異,可用于臨床評估ACOS急性加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