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之
讓孩子感受人間煙火氣,接受來自生活的真實,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終身受益。
現(xiàn)住江蘇無錫的10歲女孩孫佳瑞因“特別會炒菜”沖上熱搜。她一邊炒菜一邊跳舞,顛勺、轉(zhuǎn)鍋的動作輕松又利落,大家紛紛稱她為現(xiàn)實版的“中華小當家”。
讓孩子與煙火氣相伴
2022年5月,教育部發(fā)布《義務(wù)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今年9月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要求中小學生要學煮飯、打掃、洗衣等,而從小在飯店中長大的孫佳瑞早就掌握這些技能了。
孫佳瑞的爸爸孫亞東是黑龍江人,16歲離家來到無錫打工,跟隨師父學廚藝,成為飯店的廚子,并與一同來江蘇務(wù)工的屈丹丹相知相戀,步入婚姻殿堂。孫佳瑞出生后,為了給她更好的生活,兩人在無錫創(chuàng)業(yè)開飯店。
在孫佳瑞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在廚房掌廚,媽媽在前廳忙碌,爺爺奶奶也在幫忙”是常見的場景。由于是家庭生意,一家人都很忙,有時候生意好,晚上9點多才能吃上飯,次日天蒙蒙亮,又要開始新的忙碌。
孫佳瑞看著家里大人辛苦,便自己主動學著做家務(wù)。起初她幫著媽媽奶奶掃地、擦桌子,后來到廚房看爸爸做菜、幫他收拾東西、打下手。孫亞東和妻子都是農(nóng)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不僅要做家務(wù),還要喂養(yǎng)家禽,所以雖然孫佳瑞是獨生女,但沒有因此被嬌慣。孫亞東說:“只要沒有危險、不耽誤學習,她想做家務(wù)就隨她去,掌握生活技能不是壞事?!?/p>
記得有一次,店里客人很多,廚房里的碗筷積攢了一大堆,大人們沒來得及清洗,孫佳瑞寫完作業(yè)后見了,主動過去刷。那年她7歲,小小的她,賣力刷著碗筷,一個多小時才忙完。她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問她累不累,她搖搖頭說:“沒事兒,你們辛苦了?!笨粗碌呐畠?,孫亞東欣慰又心疼。
給孩子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
8歲那年,孫佳瑞忽然對孫亞東說:“爸,你可以教我做番茄炒雞蛋嗎?”孫亞東好奇:“你學這個干什么?”她仰著頭說:“我愛吃,也想做給您吃!”
孫亞東愣了愣,思考一陣后拒絕了—孩子身高1.4米出頭,體重80多斤,炒鍋凈重三斤八兩,別說甩鍋了,端起來都困難。孫佳瑞向來比較乖巧,被拒絕后也不多說什么,但第二天逮著機會,又提出同樣的“小心愿”,一來二去,孫亞東終于答應(yīng),心里想,孩子大概是想玩玩罷了,興致過去就不折騰了。
如孫亞東所言,鍋很沉,孫佳瑞端不起來,只能根據(jù)孫亞東的提示,放雞蛋、放番茄,拿著勺子翻炒。她滿懷期待端出來給家人們吃,得到的卻是父母的苦笑:菜炒咸了。
孫佳瑞不服氣,第二天還要嘗試,還堅決地說道:“我一定要學會!”
孫亞東被女兒的認真與執(zhí)著打動,開始用心教她做菜,還和她“約法三章”,“炒菜可以,但被油燙著了,要堅強,不許哭,也不要找爸爸媽媽,趕緊用布擦擦就不燙了。”這是孫亞東當學徒時,師父教的小秘訣。但孫亞東更希望女兒從中懂得:相比于生活中的很多困難和痛苦,被油濺到只是很小的一件事。
為了方便她炒菜,孫亞東給她買了一個“專用小鍋”,每天完成作業(yè)后,孫佳瑞就會纏著爸爸教她做菜。她學得很認真,選食材、切菜、炒菜,她都要學,每一道菜的學習,都仔細聽著、認真看著,她說:“不掌握這一道菜,決不開始學下一道!”有的菜肴很難,她做了七八次才勉強掌握,但她不叫苦,也不喊累,從未說過要放棄。
經(jīng)過兩年多的努力,她學會了五六十道菜的烹飪方法,并熟練掌握了顛勺、轉(zhuǎn)鍋的技巧。加之從小學習舞蹈和打鼓,炒菜的同時,她還會有節(jié)奏地扭動起來,讓炒菜變得更加有趣好玩。她說:“做飯時一家人在一起有說有笑,是最幸福和開心的事情?!?/p>
孫亞東把女兒做菜的模樣錄制成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luò),網(wǎng)友們看到她嫻熟的技術(shù)和做菜的認真,紛紛給她點贊。
除了“下廚房”,孫佳瑞還有很多興趣愛好,她的周末很忙,要學習民族舞、爵士舞、架子鼓,這些興趣班都是她主動要求報名的。
孫亞東記得有一回,看完幼兒園的“六一”兒童節(jié)表演,女兒回來說想學架子鼓,只因看到別的小朋友打鼓很帥氣。于是,孫亞東和女兒約定:“三分鐘熱度可不行,你得真喜歡。最好還有點兒天賦,才不會半途而廢。我們先去上幾節(jié)課,適合再繼續(xù)學,好不好?”孫佳瑞覺著爸爸說得有道理,點頭答應(yīng)了。
最近,孫佳瑞會在家里“大展歌喉”,但唱到一半就會被大人們打斷,她有點兒郁悶:“是我唱得太大聲了嗎?”孫亞東不想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笑了笑:“還好還好,你繼續(xù)。”他暗自下決心:如果孩子對唱歌感興趣,他會努力為她創(chuàng)造學習的條件,給她報聲樂班,畢竟這唱歌水平確實有待提高。
學會真誠地與他人交流
東北漢子的熱情和豪爽在孫亞東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有的客人來得次數(shù)多了,成為熟客,也成為孫亞東的哥們兒。
孫佳瑞小時候很害羞,孫亞東記得有一段時間,看面生的客人來了,她就往后廚跑,與熟客打招呼也扭扭捏捏的。有的客人會拉著她,逗她說話,她要么不吱聲,要么躲在媽媽身后。孫亞東覺得這樣不行,客人離開之后,他就對女兒說:“害怕啥子?別人又不會吃了你,大方點兒!試著給叔叔阿姨問聲好?!?/p>
起初,孫佳瑞害怕又害羞,打招呼時,聲音如同蚊子哼哼一般,但隨著練習次數(shù)的增加,便也開始熱情起來,有時候還給客人點菜、結(jié)算,跟他們嘮嗑。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孫亞東對她說:“在學校也要大方點兒,你真心和別人處朋友,別人也會用真心對待你?!?/p>
有了年幼時在飯店里的“訓練”,孫佳瑞在學校里開朗又大方,很多小朋友喜歡和她玩。學會炒菜后,她起初是帶上自己做的飯菜到學校,給要好的朋友們品嘗,有同學請教她做菜的秘訣,她也認真?zhèn)魇凇V?,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勞動技能,學校為孫佳瑞開設(shè)了工作室,讓她成為教大家做菜的“小老師”。
最讓孫亞東欣喜的是,有一次,一位家長對他說:“吃過你家孩子做的飯菜后,我家寶貝回來說‘媽媽,你做的飯菜都沒有孫佳瑞做的好吃!’”說罷,兩位家長都笑了起來。
在父母的教養(yǎng)下,孫佳瑞的性格慢慢變得豪爽俠氣、仗義執(zhí)言。平日里,同學們之間有爭吵,她會幫助分析問題所在,解決矛盾;而在家里,她更有“俠客氣”。有時飯店忙起來,孫亞東和父母、妻子難免產(chǎn)生一些口角,但無論孫亞東和誰爭吵,孫佳瑞看到了,都會跑過去阻止他:“爺爺(奶奶)這么好,怎么生了你這樣的兒子呢?”“不許說我媽,錯的肯定是你!”聽到孩子稚嫩的理由,大人們樂了。倒是孫亞東有點兒小委屈:“她也不看看是什么事情,反正錯的都是我?!痹谂畠嚎磥恚职诌@個大男人作為一家之主,一定要對父母和妻子好。
這些年來,長輩們工作的辛苦和對她的疼愛,孫佳瑞都看在眼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也在努力減輕長輩的負擔,并好好愛他們。
對于未來,孫亞東不敢給孩子做太多的規(guī)劃。孫佳瑞喜歡做菜,沒準會把飯店做大做強;但她也喜歡跳舞和打鼓,心里裝著與音樂有關(guān)的小目標。她的發(fā)展會有很多可能性,作為家長,孫亞東只希望成為她成長路上的見證者和陪伴者,伴她健康快樂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