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陰雨天,您在鄉(xiāng)間,為打發(fā)時間就隨手拿起一本書,就近的任意一本,就像讀公報,或是像瞅告示那樣看起來,滿腦子想著別的事情,心思全然不在書上,還打著哈欠。突然,您感到一陣悸動,您的思想仿佛不再受自己控制了,適才的心不在焉頓時被拋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全神貫注,繼而幾乎像是被征服了一般,坐臥行走完全不由自主。有人抓住了您。是誰?手里的這本書。
一本書是一個人。不可思議。
一本書就是一架齒輪傳動機。對于白紙上的黑字,您可得加倍小心,其間潛藏著無窮的力量。它們相互結(jié)合、分拆、重組,形成一個樣子,又形成另一個樣子,字里行間,相互糾纏,結(jié)對,咬合,發(fā)揮威力。這一行在撕咬,那一行在承壓,還有一行在拽扯,另外一行在牽制。思想就是一個齒輪。您被一本書給鉗制住了,在未留下它的思想烙印之前,您是不會輕易獲釋的。而當您走出來的那一刻,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已經(jīng)脫胎換骨了。
無論是那些最自以為是的人,最感性的人,最細膩的人,最淳樸的人,還是最偉大的人,都曾遭遇過書的這般魔力。莎士比亞曾對貝勒福雷如癡如醉。拉封丹到處喊叫:“您讀過《巴錄啟示錄》嗎?”高乃依比盧肯偉大,卻對盧肯著迷;但丁被維吉爾弄得神魂顛倒,而維吉爾比不上但丁。在您面對所有偉大的作品時,其魅力都是無法抗拒的。
人容易贊美和自己相似的東西。贊賞平庸是心懷嫉妒之人的特征,贊美偉大則是高尚之士的特征。為了能發(fā)現(xiàn)地平線上所有的絕對高度,自己首先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在贊賞一件杰作的同時,您也在不自覺地自我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種無法言說的東西激蕩人心,讓自己變得更加高尚純潔,讓自己變得更加才智非凡。激情就似強心針,引起共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打開一本書,身心愉悅地徜徉其間,或是迷惑不解,或是信其所言,無不樂哉!現(xiàn)實中所有的意想不到,都在書中被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接踵而來的是理想中的種種美好情形。
(摘自《活著為了飛翔》,雨果 著,梁李 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