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文潮 周青萍 余淑賢 容愛娜 黃碧紅
(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廣東臺山 529200)
肺結核是常見的肺部疾病,在早期進行準確預判,可使患者能盡早采取有效治療,有效降低該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危害[1]。本研究1871例肺結核檢查人群進行痰標本、痰涂片、CPA檢測,探討CPA對肺結核診斷的臨床價值。
1.1 研究對象:2019年1月至12月在本院門診接受肺結核早期篩查的人群有1871例,對所有人群進行痰培養(yǎng)、痰涂片、CPA檢查,其中臨床診斷結果確診肺結核患者320例。女性患者100例,男性患者220例;年齡20~60(33.64±7.01)歲。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允許。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參加篩查群眾年齡在18~60歲;②篩查群眾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樣本不合格者;②基礎資料不全者;③不配合檢查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1.3 檢測方法:①痰培養(yǎng)檢查法:采集患者晨起后漱口之后的痰液,并采用羅氏培養(yǎng)法進行菌株培養(yǎng),陽性樣本需培養(yǎng)2~3周,陰性樣本需培養(yǎng)2個月;并用對硝基苯甲酸(PNB)鑒別培養(yǎng)基區(qū)分結核菌和非結核分枝桿菌型;②痰液涂片檢測[6]:采集受檢者清晨、夜間、就診時的痰液3~5mL,要求痰標本以干酪樣或濃樣為準,對于痰液較少的患者可用高滲鹽水進行導痰;③CPA檢測:完成MTBDNA擴增和雜交然后用核酸試紙條檢測。首先將采集的患者的痰液中加入4%NaOH溶液進行常溫消化,后用離心機離心(12000r/min、5min),生理鹽水清洗后取出沉淀物,加入DNA提取液繼續(xù)溶解、離心取上層清液,然后加入復溶緩沖劑等放置63℃環(huán)境下進行MTBDNA擴增和雜交60min,最后使用結核分枝桿菌核酸檢驗試劑盒(優(yōu)思達)進行檢測,要在15~30min內觀察試紙顯示的結果;④二次痰涂片檢測,對痰涂片首次檢測的陰性樣本進行再次檢測,以提高痰涂片的檢出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運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種檢測方法檢出率的比較:在接受檢查的1871門診群眾中痰培養(yǎng)的陽性檢出率為16.09%、痰涂片檢測率為10.74%,痰涂片二次檢出率為15.34%,CPA檢出率為15.45%,詳見表1。
表1 三種檢測方法檢出率的比較 [n(%)]
2.2 CPA和痰培養(yǎng)診斷結果的比較:以痰培養(yǎng)檢測法為參照,CPA的敏感度為94.02%,特異度為99.62%,其中結合分枝桿菌275例,非結核分枝桿菌8例,其余6例陰性樣本中4例為CPA污染,2例培養(yǎng)陰性,詳見表2。
表2 CPA和痰培養(yǎng)診斷結果的比較 [n(%)]
2.3 CPA和痰涂片診斷結果的比較:以兩次痰涂片檢測結果為參照,CPA的敏感度為97.56%,特異度為99.43%,詳見表3。
表3 CPA和痰涂片診斷結果的比較 [n(%)]
肺結核診斷的金標準是痰培養(yǎng)和痰涂片顯示陽性,無論影像學結果是否顯示陰影,只要痰培養(yǎng)或痰涂片顯示陽性均能判定受檢者患有肺結核[1],但由于欠發(fā)達地區(qū)無法提供足夠的高質量檢測環(huán)境,導致肺結核的檢出率較低,尋找快速、且檢出率較高的肺結核檢測方法能幫助患者早期接受治療,降低對患者家庭以及社會的危害[2]。
痰培養(yǎng)檢查法可以直接獲得菌落,區(qū)分結核菌和非結核分枝桿菌,靈敏度高于痰液涂片法,但是耗時較長,需要兩個月[3];痰液涂片檢測簡單方便、快速,但陽性檢出率較低,同時無法區(qū)分結核菌和非結核分枝桿菌,但是我國非結核分枝桿菌病例較少,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在肺結核檢測上具有一定作用;而CPA則合并了高靈敏度和快捷方便的優(yōu)點[4]。另外在運輸時,玻璃化技術能夠保證擴增劑在常溫下運輸,運輸成本低,從而降低了CPA的使用成本[5]。同時本研究結果表明,CPA的陽性檢出率和痰培養(yǎng)高度吻合,并顯著高于首次痰涂片檢測;以痰培養(yǎng)檢測法和兩次痰涂片檢測為參照,CPA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較高,說明CPA檢測具有較高的檢測效能,可證明以上觀點[6]。
綜上所述,CPA是一種方便、快捷、成本較低,且對結核分枝桿菌檢測具有一定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有助于全面推廣肺結核的全面普查,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