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男
(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產二科,河南駐馬店 463000)
產后抑郁多發(fā)于產后6周內,其臨床癥狀與其 他時間抑郁發(fā)作無明顯區(qū)別,常伴有悶悶不樂、精力不足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悲觀厭世、自傷等傾向,需及時干預。認知療法是通過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協助患者重建及改善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進而提高對疾病的控制效果[1]。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是通過中等強度、大肌群、周期性等運動,來提高患者機體氧化代謝能力及耐力,緩解患者抑郁情緒[2]。將認知療法聯合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應用至產后抑郁患者中,或許對患者病情控制具有一定意義?;诖耍狙芯恐荚诜治稣J知療法聯合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在產后抑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采用認知療法干預的35例產后抑郁患者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另采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采用認知療法聯合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干預的35例產后抑郁患者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30.11±2.76)歲;孕周37~42周,平均(39.92±0.93)周;初產婦20例,經產婦1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及以上22例。觀察組年齡22~37歲,平均(29.94±2.78)歲;孕周38~41周,平均(39.72±0.87)周;初產婦22例,經產婦1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及以上24例。統(tǒng)計學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相關診斷標準[3];②均為單胎、足月、陰道分娩;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引發(fā)的抑郁癥;②參與本研究前6個月經歷重大應激事件,如喪偶、離婚等;③合并其他類型的精神疾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采取認知療法干預,方式如下: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后需詳細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如癥狀發(fā)生時間、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水平、患者自感情緒變化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鼓勵患者說出自身對疾病的看法并耐心傾聽,針對患者文化水平進行健康宣教,如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可采取視頻動畫、卡片等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宣教,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應深入淺出向其解釋,并采用簡單明了的方式向患者講解疾病干預方法、相關癥狀表現、病情控制等;與患者溝通時需注意面帶微笑、語氣輕柔且積極主動,在溝通過程中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變化趨勢,并深入性了解患者,分析其產后抑郁的原因,并結合具體原因進行針對性的疏導,如家庭不和諧引發(fā)的產后抑郁,需通過傾聽、安慰、指導等方式,引導患者意識到自身的情緒問題,鼓勵患者積極抒發(fā)自身不良情緒,并鼓勵其以嬰兒為核心,通過自身努力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庭氛圍;若患者難以適應角色轉換,需鼓勵并協助患者積極面對分娩后的角色轉化帶來的變化,告知患者需用平常心去對待角色轉化帶來的得失,協助其重建個人價值觀,并告知其可能存在的人際沖突;指導患者家屬學習有效溝通方式,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狀況,并叮囑患者家屬需給予患者安慰、鼓勵,主動分擔家務、照顧嬰兒等。鼓勵患者適當運動,如參加團體運動或自身感興趣的項目,可通過提問、交談或邀請既往產后抑郁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講述自身經驗等方式,幫助患者矯正自身對產后抑郁的錯誤認知。共干預3個月。
1.3.2 觀察組:采取認知療法聯合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干預,其中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干預方式如下:將患者分為5~7人小組,每組均配備1名康復治療師進行指導、監(jiān)督,有氧運動采用功率自行車,所有患者均在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進行5min熱身,熱身后進行30min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結束后,給予患者5min時間進行整理。3次/周,共干預3個月。所有患者在訓練時均佩戴心率表檢測心率,運動強度采用60%~80%的中等強度,采用心率儲備法確定運動強度,運動強度=(最大心率-靜息心率)×70%+靜息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其中認知療法與對照組保持一致。
1.4 評價指標:①抑郁程度:在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4]評估,該量表共10項條目,總分30分,評分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重;②睡眠質量:在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5]評估,共18項條目,總分21分,評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③自我效能:在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 scale,GSES)[6]評估,共10項條目,總分40分,評分越高,患者自我效能越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抑郁程度、睡眠質量、自我效能),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EDPS評分比較:干預3個月后,兩組EDP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EDPS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EDPS評分比較(±s)
組別 干預前 干預3個月 t值 P值觀察組(n=35) 18.49±4.11 9.24±1.83 12.164 <0.001對照組(n=35) 18.51±4.13 11.38±1.75 9.404 <0.001 t值 0.020 5.000 P值 0.984 <0.001
2.2 兩組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干預3個月后,兩組的PSQI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s)
組別 干預前 干預3個月 t值 P值觀察組(n=35) 14.71±2.59 7.52±1.67 13.803 <0.001對照組(n=35) 14.75±2.54 9.14±1.58 11.095 <0.001 t值 0.065 4.169 P值 0.948 <0.001
2.3 兩組干預前后GSES評分比較:干預3個月后,兩組的GSES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GSES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干預前后GSES評分比較(±s)
組別 干預前 干預3個月 t值 P值觀察組(n=35) 21.41±4.29 29.74±4.83 7.629 <0.001對照組(n=35) 21.37±4.31 26.63±4.76 4.846 <0.001 t值 0.039 2.713 P值 0.969 0.008
目前,臨床上關于產后抑郁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多認為其發(fā)生發(fā)展與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腦電生理變化等因素有關。產后抑郁患者隨病情發(fā)展,可喪失照顧自身及嬰兒的欲望及能力,甚至產生悲觀絕望、自傷自殺行為[7]。因此,如何減輕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對病情控制至關重要。
認知療法通過針對性的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并深入淺出的解答患者的疑問,鼓勵患者說出其對疾病的看法,讓患者積極適應角色轉化帶來的變化,并重視患者家屬的力量,為患者營造一種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及鼓勵,可以提高患者對后續(xù)干預措施的配合程度,提高對病情的控制效果,減輕患者抑郁程度[7-8]。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兩組EDP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認知療法聯合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減輕產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分析其原因,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通過中等強度、大肌群動力性運動,以提高患者機體氧化代謝能力,可以分散患者從周圍生活環(huán)境中獲得的壓力,中等強度的運動鍛煉可以讓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控制呼吸頻率及運動協調性上,利于患者分散轉移抑郁思維,減輕抑郁癥狀[9]。聯合認知療法,可以有效增強患者對角色變化的適應性,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減輕抑郁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兩組PSQI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認知療法聯合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分析其原因: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以加速患者機體氧化代謝,增加患者身體疲憊度,可以有效增加深度睡眠時間,進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10]。而認知療法中也鼓勵患者適當參加團體運動及自身感興趣的項目等,可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而良好的心態(tài)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兩組的GSES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提示認知療法聯合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利于病情控制。分析其原因為:認知療法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采取傾聽、鼓勵等交流方式,引導患者正視自身情緒問題,利于患者緩解情緒低落、悲傷等情感癥狀,進而改善應對不良情緒的能力,從而提高自身自我效能。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通過周期性的運動來調節(jié)患者的體能,利于患者釋放自身不良情緒,通過運動來放大其對自身的滿意程度,進而增強自信心,利于患者養(yǎng)成積極、正向的心態(tài),進而提高自我效能,加強對疾病的控制程度[11]。
綜上所述,認知療法聯合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減輕產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提高其睡眠質量,改善自我效能及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