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
在眾多學科中,語文是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因此,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非常必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而,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就要抓好閱讀與寫作教學。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將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起來,能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得到啟迪,提升寫作能力;反過來,學生又能通過寫作領悟閱讀的知識點,提高閱讀能力。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密切相關,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一、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的意義
閱讀和寫作關系密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閱讀和寫作教學融合起來,提高教學效率??梢愿鶕懽餍枰寣W生帶著寫作任務有目的地閱讀,這不僅能使學生的閱讀更加高效,還能讓學生從閱讀的文本中總結寫作方法;精準閱讀能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寫作技巧;廣泛閱讀能使學生掌握大量素材,學習經典語句,積累格言警句,掌握典故,使作文更有文采;讀寫融合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學習寫作的相關理論知識,在寫作中加以運用;反過來,學生能借助寫作的有關原理和方法,加深對所讀文章的理解,使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閱讀與寫作相融合是學生從理論到閱讀,又從閱讀回溯到理論的過程,這一過程呈現出螺旋上升的特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領略閱讀的魅力,體會寫作的樂趣,促進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
語文教學分成幾個部分,而閱讀和寫作是其中最重要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表達方法和技巧。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用文字表達情感,鍛煉感悟和理解能力,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相融合,可以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寫出來的文章更加生動感人。
這種將寫作與閱讀相融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與閱讀能力。學生通過閱讀,獲得了相關知識和間接經驗,然后再寫作,將閱讀所得運用到寫作中,能夠將真實情感表達出來,提高文章的質量。除此之外,閱讀與寫作教學相融合,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初中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第一,師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閱讀的目的認識不足。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而是為了在考試中提高閱讀分數,閱讀訓練也集中訓練找得分點的能力。受這種觀念影響,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人為地把閱讀知識劃分成重點與非重點,對有助于學生拿到高分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而忽略那些自認為的非重點內容,這樣不利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第二,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閱讀的指導不足。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和領悟能力不強,教師的閱讀指導少,學生對文章就很難有深刻的感悟。
第三,閱讀的廣度不夠。大多數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小,閱讀范圍狹窄,僅限于閱讀教材的文章或者教學大綱所列的課外讀物。這些遠遠滿足不了閱讀多元化的需要,閱讀的廣度不足,導致學生的閱讀面較窄,知識量不豐富,寫作也受到局限。
第四,信息時代,網絡對學生產生了較大影響。網絡快餐讀物越來越多,使得經典名著越來越遠離學生的生活。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很難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使得閱讀質量不高,為了完成閱讀任務進行低效閱讀。
2.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并沒有采取更能吸引學生閱讀和寫作興趣的方式,導致學生對學習內容提不起興趣,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只在課堂上學習教師講授的知識,并未進行思考和閱讀,作文水平是很難得到提升的。除此之外,學生的閱讀積累少,作文素材就會不足,甚至陳舊,不能聯系現實,與生活實際脫離等,導致文章質量不高。
現階段,初中寫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學模式單一。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只對學生的文體做出要求,對寫作要點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自主寫作,使得課堂枯燥乏味,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第二,寫作教學涉及的范圍太窄。很多教師的寫作教學僅限于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不能靈活變通,很少讓學生即興寫作,導致學生自主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
第三,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脫節(jié)。教師沒有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融合,不能發(fā)揮閱讀對寫作的促進作用,沒有閱讀的“耕耘”,就沒有寫作的“收獲”,使得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
正因如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難以用準確的語言表達情感,經常套用模板,寫出來的文章沒有新意。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將寫作與閱讀相融合,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幫助學生提高作文水平。
三、閱讀與寫作融合的方法與實現途徑
1.根據寫作要求,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閱讀
教師要根據單元寫作的要求,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閱讀,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寫作知識。
以記敘文寫作為例,在寫作之前,筆者先給學生推薦了20篇記敘文,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閱讀,帶著問題閱讀其中5篇。提出的問題如下:人物有哪些個性特點?人物的心理描寫有哪些?文章的寫作順序是什么?環(huán)境描寫怎樣與事件相融合?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閱讀,不知不覺就掌握了人物特點、心理描寫、環(huán)境描寫、寫作順序等知識點,而且提高了閱讀能力。
2.精準閱讀,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寫作講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精準閱讀是指按照教學規(guī)定,由教師指導學生對精品文章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在精準閱讀的過程中,筆者同樣給出學生閱讀篇目,讓學生自行選擇喜歡的篇目閱讀,然后分組討論。
在每周日的晚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微信群進行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閱讀的精品文章中最喜歡的段落,并談談閱讀體會。在交流討論中,學生踴躍發(fā)言,激發(fā)了閱讀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寫讀后感的能力。
除此之外,在學生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摘抄好詞好句和優(yōu)美段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可以讓學生仿照這些好詞好句以及優(yōu)美段落寫作,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他們拓展寫作思維,提升語文素養(yǎng),從而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3.廣泛閱讀,讓學生積累更多素材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彼?,教師平時應多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豐富他們的寫作內容。有人把寫文章比作建高樓大廈,把語言比作磚瓦,磚瓦不夠或質量不好,就很難建成高樓大廈。廣泛閱讀就是積累磚瓦,就是找到合格的磚瓦,為建高樓大廈做準備。廣泛閱讀,學生能夠掌握更多寫作素材,能在寫作時有內容可寫,有素材可用。因此,在每個周三,筆者安排學生晨讀,讓學生閱讀札記中的經典段落和語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讀寫融合,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教師可以采用以讀促寫的方法,用閱讀助力寫作??梢龑W生大量閱讀來積累素材,并用于寫作中。筆者在采用讀寫融合的策略進行教學時,先帶領學生精讀經典作品,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框架結構、謀篇布局、經典語句及使用的寫作手法。然后讓學生仿寫,模仿作者的寫作特點和寫作技巧,寫與文章主題類似的人、事、物、景等。如此,能在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四、激發(fā)學生閱讀及寫作興趣
在初中寫作教學或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非常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同樣適用于初中生的語文學習,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感興趣的東西會深鉆細研。所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至關重要,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能力,也可以切實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許多問題。
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這樣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基于學生閱讀文章的類型,布置一些簡單的寫作任務。學生寫完,教師隨機點名,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其他同學點評,指出其中的亮點和不足,然后打分。這種學生相互點評打分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寫作的“戰(zhàn)斗力”,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影響,更能激發(fā)學生對寫作和閱讀的興趣。把閱讀與寫作相融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再逐漸加大閱讀和寫作的難度,逐步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并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困惑,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但在新時期的教育體系中,教師的“絕對權威”逐漸被弱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改變。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主學習,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這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核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簡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和定位發(fā)生了變化,并未只是單一的講授者,要積極和學生合作,推動學習共同體的形成。
此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并不斷反思,及時發(fā)現不足之處,采用合理的辦法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通過這種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布置寫作任務,教授學生寫作技巧、寫作格式,讓學生套用格式化的寫作模板寫作,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缺少學習的積極性,難以將所學知識熟練用于寫作或閱讀中,導致寫出來的文章死板、格式化,缺少真情實感;閱讀時也不能深入思考,對文章的理解淺薄,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
這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可有效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促使學生主動深入到課堂教學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同時,可以加大對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訓練力度,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和素材積累能力。運用這種方式,也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當然,想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教師與學生需共同努力。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學生要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積極配合教師,學習相關知識,盡最大努力提高寫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
五、閱讀與寫作融合需注意的問題
要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融合,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避免硬性拼接。要使閱讀與寫作充分融合,要找對方法。融合是無縫對接,而不是硬性拼接。閱讀的文字與寫作要求要有對接的渠道,不能硬性對接,會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
2.避免千篇一律。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相融合,不能采用同一種教學模式,要不斷創(chuàng)新,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教師要根據寫作要求和教學需要推薦閱讀篇目,不能單純根據自己的喜好開展閱讀教學。
4.要注意寫作教學對閱讀教學的反作用力,在學生寫作后,再重新進行閱讀指導,能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語文教學非常重要,能為學生的高中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深化學生對語文的認識,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并采用讀寫融合的策略,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開拓寫作思路,使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