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佳瑾
摘 要:當今社會幼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兒的身體特征與其他階段的學生不同,所以對于他們的行為而言,就會成為老師著重研究的一個重點。在觀察幼兒的過程中,教師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不明白一些幼兒的行為信息或者幼兒的行為所反映出的幼兒發(fā)展階段。因而,教師無意間就會忽略一些細節(jié),那么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掌握更多的觀察方式和吸取相關的經驗,對幼兒更加了解和掌握。幼兒的行為觀察與分析對教師來說有很大意義,圖式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嘗試讀懂幼兒,這可以大大提高教師的教育有效性。
關鍵詞:圖式理論? ?觀察幼兒? ?行為研究
教師可以根據對幼兒在活動時的一些不斷重復的習慣和言行運用圖式理論進行觀察分析,支持幼兒的行為,從而進一步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很多有關于讀懂幼兒思維的書中都寫到了辨別幼兒圖式行為的方式,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就能夠辨認出幼兒不同的行為圖式,根據每種圖式的特征去讀懂幼兒的行為。本文將詳細介紹教師該如何運用圖式理論來觀察幼兒的行為。
一、教師利用圖式觀察幼兒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會組織一些活動,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詳細觀察幼兒的行為和習慣,去發(fā)現(xiàn)幼兒的圖式特點。在教師的日常工作中,教師對幼兒活動指導存在的問題是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行為的敏感力要提高,支持與需求不一致,教師就不能與幼兒同行。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嘗試運用圖式理論觀察幼兒,這樣就能夠更加客觀的解讀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去理解幼兒,給予他們更好、更知心的教育。
教師在使用圖式理論的過程中要將理論性的學習和觀察工具的使用融為一體,這樣才可以將圖式理論使用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好的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慢慢讀懂幼兒在游戲中存在的不同情緒和行為習慣。教師如果能讀懂幼兒在一些活動中不同的行為舉止,就能夠更加了解幼兒,給予他們更好的教育,這也能夠讓教師的經驗更加豐富。比如在幼兒活動或游戲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投放豐富的活動材料,供幼兒選擇,有利于幼兒展現(xiàn)自己的圖式,讓幼兒在基礎和起點中受到更好的教育。
在教師利用圖式理論的觀察過程中,教師和幼兒的互動狀態(tài)要有所變化,教師要相信幼兒,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意識,教師在追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就能夠發(fā)現(xiàn)幼兒行為的本質,教師也應該通過分析,引導幼兒積極的行為,讓教師和幼兒共同學習,相互進步。
二、教師利用圖式理論讓幼兒回顧活動過程
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的去觀察并解讀幼兒的圖式,這樣就能夠捕捉到幼兒在游戲中到各種疑惑和問題的表現(xiàn)。比如幼兒在踢球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球過不去,并反復嘗試,這樣的現(xiàn)象和問題教師可以在活動結束后詢問幼兒,和幼兒共同回顧在活動中所發(fā)生的事情。在教師與幼兒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多種支架,讓幼兒適應交流的環(huán)境,并在下次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游戲器材,讓幼兒體會到活動的娛樂性,這樣也能促進幼兒圖式的拓展。
教師還可以基于圖式讓幼兒談談游戲的故事。教師在觀察幼兒活動時可能會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幼兒都有“圍合”圖式,教師就可以通過這一特點從活動材料上對幼兒進行支持,例如幼兒進行手工制作時,教師就可以進一步為幼兒提供一些多彩紙片和大紙箱以及多種低結構輔助材料,讓幼兒更好的去制作,發(fā)展其圍合圖式。在幼兒制作手工后,教師也可以詢問幼兒每一步制作的想法,進一步了解幼兒的思維,這樣就能夠更加掌握幼兒的一些行為特點和思維特征。
三、教師通過圖式理論更加了解幼兒行為
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圖式的意義和怎樣讓這樣的理論運用到對幼兒的觀察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學習,通過多種方式、途徑學習圖式理論,這樣就能夠進一步理解圖式,在教師了解后就會發(fā)現(xiàn)各種“圖式”是非常鮮活的存在于幼兒的行為中和活動中的。教師在幼兒游戲或活動時,總有一些幼兒參與度不高,表現(xiàn)得無所事事,那么教師就應當適時改變環(huán)境,根據幼兒的優(yōu)勢圖式引導幼兒嘗試另一個活動。比如有的幼兒就比較好動,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多參與一些活動量較大的活動;有的幼兒喜歡動手或搭建,就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積木或一些手工制作材料,讓他們進行游戲。教師因材施教,才能夠更正確地了解兒童,發(fā)展他們的圖式。
結束語
教師一定要重視以圖式為出發(fā)點的觀察,相比書面知識和教學材料的教學方式,這樣的觀察方式更適用于教師幫助幼兒,支持幼兒發(fā)展。幼兒的思維特點和行為特征都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所以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只有動態(tài)觀察幼兒的行為,分析其圖式水平,才能夠運用相關支持,讓幼兒更加自由愉快地進行活動,從而能夠展現(xiàn)自己的圖式,探索自己的圖式,發(fā)展自己的圖式,教師也能夠對幼兒的發(fā)展作出恰當?shù)脑u估及下一步發(fā)展計劃。
參考文獻
[1]農彩霞. 基于幼兒學習行為分析提升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行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1.
[2]徐溯. 不同活動情境中教師數(shù)學語言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