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梅
摘要:在社會經濟水平和國民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時代背景下,群眾對于教育體制改革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得到了實踐和應用.其中問題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我國高中物理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該方法能夠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課堂熱情.本文結合高中物理教學中《力的分解》一課,簡要分析應用問題教學法的方法和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物理;力的分解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2)18-0103-03
高中物理課程與初中階段的知識相比難度明顯提升,學生需要學習和理解更加抽象的物理概念與公式,許多高中生都會因為物理課程理解難度較高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導致教師在開展物理課堂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困難.問題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在比較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理解物理抽象概念,有效解決學生掌握知識難、課堂氛圍不融洽等問題.
1 問題教學法概述
問題教學法是指教師以提問的方式為學生講解知識點,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點的內涵,同時靈活地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對理論知識產生更深的理解,有能力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釋自然現(xiàn)象或者解決實際問題.問題教學法與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相比,所凸顯的優(yōu)勢是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物理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能夠得到綜合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問題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所需要承擔的主要責任是設計和提出問題,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主動參與到課堂之中并且積極的思考問題.
2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2.1 緊密結合物理教學知識點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的重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和教學流程的過程中應當緊緊圍繞知識點進行,如果脫離教學重難點設置問題,將會產生浪費課堂時間和不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嚴重后果.
2.2 重視問題的預設和生成
問題的預設一般在教師的備課環(huán)節(jié)需要完成,而問題的生成則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和討論,在此過程中會產生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教師的預設問題有利于學生把握學習重難點和指引學習的方向,同時學生自主探討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也十分重要,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共同解決課堂生成的問題,使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可以更深一層.以往許多物理教師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設計合理的問題,但是卻忽視了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和生成問題,在問題教學模式中問題的預設和生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2.3 重視問題的開放性
探究環(huán)節(jié)十分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提高其學科綜合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當盡可能設計出開放性強的問題.物理教師需要借助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設計的問題盡量做到不限制學生的思考空間,使學生能夠自由地進行探索和思考.開放性問題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2.4 突出學生為主體
而教師采用問題教學法,一改過去以教案為主要教學文本的模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學生特點來設計教學.問題教學法的基本原則便是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自主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在其中扮演引導的地位,學生緊密圍繞問題情境開展自主學習.
2.5 強調學生合作
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需遵守合作性原則.問題教學法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來實現(xiàn),如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以問題為中心,借助導學案開展預習.但導學案不僅僅是學生單獨用來預習和自學的載體,導學案也可以用來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和學習,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學模式下,獨學與群學的結合.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與其他同伴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最終再由教師根據學生導學案完成結果,實現(xiàn)問題教學法成效.
2.6 重視創(chuàng)新探究
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為核心展開的邏輯性引導教學文本,其體現(xiàn)“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問題探究化、問題情境化”,這其中又是以問題探究為核心對導學案進行具體實踐.教師在問題教學法中要遵循創(chuàng)新探究的原則,要創(chuàng)設性地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問題情境,自行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問題教學法中,教師要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有效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考探究.
3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
3.1 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問題教學法就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導入作用,因此它更有利于提升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興趣,當學生有了興趣,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便能達到更好的效果.當學生產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也就有利于對物理有更加深刻的學習熱情,畢竟,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
3.2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前,需要根據物理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思考,主動分析問題存在哪里?如何去解決?在這個過程中,無形的就使學生加深了對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探究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有助于學生在物理學習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物理課堂的過程中,我們要合理運用問題解決法.
4 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情況
首先在現(xiàn)階段教學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是教師提出的問題缺乏科學性,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和升學壓力影響,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會更加注重提出和解決該問題后能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問題教學法中問題的作用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和提升綜合能力.然后教學中還存在提問程序不合理的問題,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將很有可能導致教學無法順利開展.
5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高中物理教師十分有必要全面理解問題教學法的內容和具體應用方法,盡可能降低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難度和提高教學質量.以下將結合人教版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章節(jié)的內容分析問題教學法的應用.
5.1 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
教師首先設計合理的課堂導入內容和形式,結合《力的分解》章節(jié)的內容和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安排導入環(huán)節(jié).例如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三個相同的拉力計,然后在課堂上安排兩位學生站在相對的位置拉動拉力計,確保兩位同學的施力處于同一水平線且拉力計相對靜止.學生結合自身掌握的知識和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知兩個拉力計的數值是相同的.而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拋出問題:如果三個同學控制三個拉力計相互形成一定角度,當拉力計相對靜止時其度數和顯示的數值是否相同?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數量充足的拉力器進行實踐和操作,對實驗小組所提出來的假設進行驗證.該課程導入緩解能夠使學生對力的分解形成初步理解.
5.2 建立力的分解定義
在開始講解《力的分解》章節(jié)的內容時,高中物理教師首先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力的合成章節(jié)的理論知識,然后就可以逐步引出新內容--力的分解.教師可以借助實驗幫助學生建立力的分解概念,例如利用兩根相同的拉力計提起物理教材,如果改變兩根拉力計與課本之間形成的夾角,那么拉力計的數值也會不斷的發(fā)生改變.因為被提起的課本受到了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為了使課本保持平衡狀態(tài)和受力均勻,那么拉力計必將對其施加豎直向上的力.
5.3 深入學習力的分解
通過課堂導入和簡單的小實驗,學生已經對力的分解形成了初步認識,此時教師可以順勢拋出問題:那么力該如何分解呢?學習了力的合成后,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利用平行四邊形進行力的合成的方法,通過逆向思維和聯(lián)想學生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認識到,在進行力的分解時也可以靈活地利用平行四邊形.基于該思維學生可以嘗試對某一方向的力進行分解,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該對角線能夠分解成無數條相鄰的兩條線,那么學生可能會產生問題:那么在實際問題中該如何進行力的分解呢?高中物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回憶一下兩個拉力計提起課本的實驗,無論拉力計與課本之間的夾角如何變化,課本的重力始終是豎直向下且不變的,所以兩個拉力計在豎直方向分力的合力一定與課本的重力數值相同.
5.4 幫助學生鞏固力的分解知識
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力的分解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高中物理教師在介紹完里的分解概念和分解方法之后,可以為學生展示幾個典型的實際案例.例如斧頭劈木柴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斧頭劈木柴時作用于斧頭上的力產生了怎樣的效果?請畫出作用于斧頭上的力F的分解圖.學生在深入理解力的分解知識的基礎上可以比較簡單的繪制出力的分解圖,并且得出結論:F產生的作用效果分別是擠壓兩邊的木材.
5.5 問題要有啟發(fā)性和靈活性
例如老師在講解“力的分解”時,針對不同的學生需要提出不同的問題,老師在講解該課時,會產生難易不同的問題,通過對課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平時的學習成績,將難度不一回答的問題交給成績不同的同學進行回答,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都有能力回答老師的問題,提高課堂整體的活躍性,提升講課效率.老師的提問也需要具有啟發(fā)性,老師在講解完該課程時,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個適度超綱的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提升.
高中物理教師在應用問題分析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問題設計不合理和提問流程不恰當的問題,所以物理教師很有必要對問題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則等等進行全面地了解,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出問題教學法的開放性和探索性,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逐漸深入的理解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 何克亮.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1(18):113-115.
[2] 毛萬貴.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幾點體會[J].高考,2021(23):29-30.
[3] 馮曉娟.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巧用[J].學周刊,2021(25):115-116.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