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燕興
一、課例名稱
《陽光總在風雨后——“珍愛生命”》主題班會
二、背景分析
生命是何等可貴,它就像噴泉一樣,多姿多彩;它就像晚霞一樣,是那么美好;它就像二月的鮮花一樣,是那么美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必須珍惜它,必須珍惜所擁有的美好時光,我們要學會生存,珍愛生命,讓我們在燦爛的陽光下沐浴一方平安,健康成長,愉快生活,讓生命的一泓清泉,永流一息。同時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困難和挫折,做個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努力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人?;谶@種理念,筆者設計了《陽光總在風雨后——“珍愛生命”》主題班會。
三、教學對象
六年級學生
四、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認識生命的來之不易,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認識生命的意義在于讓它充實,煥發(fā)光彩;
2. 情感目標:珍愛自己的生命。立志做一個有志向的人,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讓自己的生命煥發(fā)光彩;
3. 行為目標:增強應對挫折的勇氣,培養(yǎng)笑對困難、挑戰(zhàn)挫折的樂觀精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處世態(tài)度,不斷充實自己的生命,不斷增加生命的分量。
五、教學方法
小品表演、歌曲演唱、朗誦、集體討論。
六、教學準備
(一)利用各種渠道,搜集相關圖片或視頻:生命誕生的部分畫面;公園里孩子們自由歡樂的畫面;一家人團聚時的歡樂場景;
(二)朗誦稿《熱愛生命》《給生命一個笑臉》,演講稿《讓生命燦爛如花》,小品《不屈的生命》;
(三)笑臉圖片,各種資料。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明天會更好》。
七、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探索生命孕育、成長的過程中,了解生命成長的不易,理解生命的意義;
(二)教學難點:理解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成長承載著許多人的愛與期待,懂得生命的美好,學會珍愛生命。
八、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世界是美好的,美好在于有生命的存在。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無數(shù)的生命,而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生命。那么,我們關注過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生命嗎?(現(xiàn)場調(diào)查)今天,讓我們來關注自我,關注我們的生命。
【設計意圖】通過導入,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在于充實自我,煥發(fā)光彩。
(二)生命如花
1. 美圖欣賞:感受生命的美麗。
(1)課件展示:
a. 生命誕生的部分畫面;
b. 公園里孩子們自由歡樂的畫面;
c. 一家人團聚時的歡樂場景。
(2)看了圖片后,你有什么感想?
(3)小組討論交流。
(4)師小結:生命如花。如果說,人生如花開四季,那么,我們少年兒童就是春天。春天,是陽光明媚的季節(jié),是萬象更新的季節(jié),是傾聽花開的季節(jié),是青春綻放的季節(jié),更是孕育希望的季節(jié)!
2. 演講《讓生命燦爛如花》,用心感受如花的生命。
3. 朗誦抒情詩《熱愛生命》。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演講、朗誦、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認識到生命需要笑臉,有了笑臉,生命才擁有向命運抗爭、向困難招手的精神!
(三)笑對人生
1. 觀看小品《不屈的生命》。
(1)思考:看完小品,你們有何感想?
(2)學生討論后回答。
(3)師小結:給別人鼓勵,也要給自己鼓勵。讓我們永遠都用笑臉相迎每一天。
2. 朗誦《給生命一個笑臉》,接著投影出笑臉的圖片。
3. 師小結:生命如花。是花,就要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我們的人生道路也是荊棘叢生,困難重重。所以,我們也要經(jīng)得起考驗,笑對人生,做生命的強者。
【設計意圖】通過小品的演繹和詩歌的朗誦,使學生認識到生命需要笑臉,有了笑臉,生命才擁有向命運抗爭、向困難招手的精神。
(四)雨后陽光
1. 課件出示:海倫·凱勒和張海迪的故事。
2. 讀了這兩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 小組討論,結合自身事例談感受。
4. 師小結:同學們正當青春年華,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肯定會遇到一些挫折。希望大家學會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走向成功。只要你不失去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堅持奮斗,命運必將回報給你以幸福的微笑。
5. 全班同學合唱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和《明天會更好》。
【設計意圖】展示生活中遇到的諸多不如意的人或事,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的不如意,引導學生學會分享、分擔,懂得珍惜,學會放棄。
(五)課外延伸
1. 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活著真好》《輪椅上的夢》等書。
2. 以“珍愛生命”為主題做一份手抄報。
(六)總結升華
在生命的每一天,珍愛自己的生命。無論發(fā)生任何困難,永不放棄生的希望。在人生路上,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困難永不放棄,去奮斗!去拼搏!讓我們的生命因為挫折更加堅強!
【設計意圖】使學生更加明確本次班會的觀點: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寶貴的,要珍惜生命,努力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七)預設效果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學生感受到深刻的教育,也都明確觀點: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學會生存,珍愛生命,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困難和挫折,做個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努力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人,達到預期效果。
九、板書設計
陽光總在風雨后
——“珍愛生命”主題班會
十、教學反思
主題班會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以此對學生進行品德、安全教育,內(nèi)化、升華學生情感的綜合性活動。
課的開始,通過導入使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在于讓它充實,煥發(fā)光彩。整個活動過程,都是通過圖片展示、演講、朗誦、小品、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認識到生命需要笑臉,有了笑臉,生命才擁有向命運抗爭、向困難招手的精神。還通過展示生活中遇到的諸多不如意的人或事,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的不如意,引導學生學會分享、分擔,懂得珍惜,學會放棄。
但是,由于教師的指導水平和學生的朗誦素質(zhì)有限,雖然學生對詩朗誦《熱愛生命》《給生命一個笑臉》稿子已經(jīng)背得很熟練,但是感情演繹得還不是很到位,表現(xiàn)還不夠大氣。演小品的個別學生不夠放得開,還需要多歷練。
當然在此次班會課中,給筆者最深感受的是: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只是說教,要多利用班會課,精心設計班會,給學生搭建一個平臺,學生將會非常熱情地投入其中,在排練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得到鍛煉,感受到付出與體驗的快樂。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學生會受到深刻的教育,也都明確觀點: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學會生存,珍愛生命,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困難和挫折,做個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努力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