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猛,王瑋瑋
貴州林業(yè)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0
茶油不僅具有食用油的保健功能,而且廣泛應用于工業(yè)、醫(yī)藥、農業(yè)等領域。目前,怒江紅山茶在長江以南資源豐富,但并無人工種植、定向培育的意識,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油茶生產從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經營模式轉變?yōu)楫a業(yè)化經營模式,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而且解決了國家耕地資源剛性短缺的需要。該文對云南紅河州油茶主產區(qū)怒江紅山茶的果實含油率和果實經濟性狀進行研究,對怒江紅山茶的良種選育以及生產實踐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
怒江紅山茶(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又名怒江山茶,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多分枝小灌木,高1m~4m;幼枝疏生短柔毛,或脫落,一年生枝淡棕色,老枝灰褐色。種子球形或半球形,長1cm,褐色?;ㄆ? 月~3 月,果期9月~10 月。云南騰沖縣、四川南部和貴州西北部均有分布[1-2]。
試驗材料取自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油茶主產區(qū)實生林中30 株野生怒江紅山茶優(yōu)良單株的成熟果實,分布在建水縣怒江紅山茶主產區(qū)的6 個不同分布點,分別為溫塘、放羊沖、白露頭、李浩寨、干沖水庫、小礦野(均為小地名)。
2.2.1 外業(yè)實地調查方法
通過現(xiàn)場實地觀測,選取生長良好,果實大小均勻,且無病蟲害的優(yōu)良單株[3-4]。調查的指標包括:樹高、地徑、冠幅、土層厚度、經緯度以及海拔等。樹高、冠幅用皮尺測定,地徑采用自動讀數(shù)精確度在0.02mm 的游標卡尺測定;通過1m 深的土壤剖面來確定土壤質地、土層厚度;經緯度以及海拔用GPS 測定[5-6]。
2.2.2 果實經濟指標分析方法
選擇的主要經濟性狀指標及性狀分析的計算方法[7-10]如下:單果質量,用1/1000 電子天平稱量;果形,按直觀法觀察茶果新鮮果實總體形狀;果高,測量果基到果頂?shù)母叨?,取平均值;果徑,測量茶果橫徑,取平均值;心室,剝開果皮合計心室數(shù),取平均值;籽數(shù),單個果實種子個數(shù),取平均值。
2.2.3 油脂測定方法
主要以怒江紅山茶種仁油脂的含量作為選優(yōu)的指標。試驗主要是在實驗室內采用萃取的方法,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怒江紅山茶的油脂。
對試驗數(shù)據(jù)各個性狀指標進行整理、變異程度、各指標間的相關性分析采用SPSS 19.0 和Microsoft Excel 2003 軟件完成對數(shù)據(jù)的處理。
30 株野生怒江紅山茶生境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30 株怒江紅山茶生境情況Tab.1 Habitat Condition of 30 Strains Camellia saluenensis
由表l 可知:在取樣點中,野生怒江紅山茶分布最低海拔為1566m,海拔最高處為1746m;土層厚度范圍為18cm~80cm,分布在松叢下居多,但不同取樣點生境存在差異,通過計算得出海拔變異系數(shù)為4.3%,土層厚度變異系數(shù)為38.53%,說明怒江紅山茶生長的海拔相對穩(wěn)定在一定區(qū)間內,但土層厚度影響較大[11-12]。
(1)各取樣點的種仁含油率
6 個取樣點的30 株野生怒江紅山茶果實種仁含油率數(shù)據(jù)分析見表2。
表2 各個分布點的種仁含油率(%)Tab.2 The Kernel Oil Content of Each Distribution Point(%)
由表2 可知,種仁含油率存在一定的差異,分布區(qū)間在37.51%~64.69%。種仁含油率最低為37.51%(溫塘點WT3),種仁含油率最高為64.69%(白露頭點BLT17),經計算得出變異系數(shù)為12.57%,說明不同區(qū)域數(shù)值變化較大,產量變異十分豐富。
(2)不同分布點種仁含油率
6 個不同地點分布的野生怒江紅山茶種仁含油率數(shù)據(jù)分析見表3。
表3 不同分布點的種仁含油量分析(%)Tab.3 Analysis of Seed Oil Content in Different Distribution Points(%)
由表3 可知,溫塘點的數(shù)據(jù)結果分離較大,最高57.5%,最低37.5%,變異系數(shù)16.91%;其次是李浩寨點,變動幅度為40.25%~56.64%,變異系數(shù)15.17%;白露頭點變幅為46.21%~64.69%,變異系數(shù)13.45%;放羊沖點變幅為41.36%~53.25%,變異系數(shù)10.03%;干沖水庫點變幅為43.2%~54.13%,變異系數(shù)8.6%;而小曠野點則相對較為一致,變幅為45.38%~54.59%,變異系數(shù)8.1%。數(shù)據(jù)表明在溫塘點有較大的變異選擇空間,因此,選出合適當?shù)胤N植的良種,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怒江山茶的豐產潛力。
(1)均值及變異系數(shù)
怒江紅山茶果實主要經濟性狀均值及變異系數(shù)分析見表4。
表4 怒江紅山茶果實主要經濟性狀均值及變異系數(shù)Tab.4 Mean Value and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in Fruit of Camellia saluenensis
由表4 可知,果實質量種間變化幅度較大,最大值為36.73g(李浩寨點),最小值19.39g(干沖水庫點)。籽質量變化幅度也較大,最大值為4.81g(溫塘點),最小值為1.73g(干沖水庫點)。果形指數(shù)反映果實性狀,其變化幅度不大,最大值為1.02(干沖水庫點),最小值為0.73(放羊沖點)。白露頭點和李浩寨點的各項經濟性狀變異系數(shù)均較低,說明其果實差異性最小,果實產量穩(wěn)定;干沖水庫點的果實各項經濟性狀變異系數(shù)均較高,表明其經濟性狀和產量均不穩(wěn)定。
(2)相關關系
怒江紅山茶果實主要經濟性狀相關性分析(見表5)。
表5 怒江紅山茶果實主要經濟性狀相關性Tab.5 Correlation of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in Fruit of Camellia saluenensis
從表5 可知,與干籽含油率呈顯著正相關的指標有鮮果含油率、干出仁率;鮮果含油率與干出籽率和干出仁率顯著正相關;與鮮果含油率呈顯著負相關的指標為鮮籽含水量;干出籽率與鮮出籽率顯著正相關。說明影響干籽含油率的主要因素是鮮果含油率和干出籽率,而影響鮮果含油率的主要指標是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在不同的分布點間,除了果形指數(shù)和心室沒有顯著差異外,其余主要經濟性狀都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說明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里,果實經濟性狀具有顯著差異。
通過對云南省建水縣油茶主產區(qū)實生林中選取的30 株野生怒江紅山茶單株的果實主要經濟性狀和含油率等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怒江紅山茶的主要果實經濟性狀與干籽含油率的相關性大小為:干出仁率>鮮果含油率>干出籽率>鮮出籽率>種仁含油率>心室數(shù)>鮮籽含水率。白露頭點和李浩寨點的各項經濟性狀變異系數(shù)均較低,說明其果實差異性最小,果實產量穩(wěn)定,屬穩(wěn)產品種。
(2)調查的30 株建水野生怒江山茶果實的干籽含油率為9.31%~50.04%,差異較大。溫塘點BLT17等5 個單株是良好的選育材料。
(3)種仁含油率存在一定的差異,分布范圍在37.51%~64.69%,說明不同區(qū)域數(shù)值變化較大,產量變異十分豐富。溫塘點的數(shù)據(jù)結果分離較大,最高57.5%,最低37.5%,變異系數(shù)16.91%。在溫塘點有較大的變異選擇空間。
目前油茶含油率最常用的指標有鮮果含油率和干籽含油率,生產和科研上主要使用的是鮮果含油率,比較直觀和容易應用[13]。但鮮果含油率不是一個直接可測的指標,是有很多個指標綜合計算得出的。怒江山茶油在加工上主要采用干籽來進行統(tǒng)計,因此常用干籽含油率,這是一個可以直接測定的指標,具有比較好的可操作性。作為資源良種選育[14-15]和加工利用的一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