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林 裴 鵬 孔德中 吳桂義 劉 萍 汪永印
(貴州大學礦業(yè)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2001年,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提出本科教育要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雙語教學。 2005年和2007年教育部又相繼下文,要求提高雙語教學課程質量,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進一步明確了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中國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2015 版)“畢業(yè)要求”第10條中明確指出必須培養(yǎng)學生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同時,2018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發(fā)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也對礦業(yè)類人才國際視野的培養(yǎng)提出了具體要求。 因此,在上述要求下,當前各高校采礦工程專業(yè)必須重視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建設,加大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改革力度。
貴州大學采礦工程專業(yè)2017年、2020年相繼入選貴州本科高校一流專業(y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見圖1)。 在本專業(yè)制定的《一流專業(yè)建設規(guī)劃》中明確指出,未來3年,必須按照中國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和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等相關要求加大本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改革力度。因此,為適應新時期高校雙語課程的建設需求,筆者針對主講的采煤方法(THE COAL MINING METHOD) 雙語課程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研究與實踐,相關教改成果可供本專業(yè)其他課程及其他高校同類專業(yè)課程的雙語教學改革參考和借鑒。
圖1 貴州大學采礦工程專業(yè)近十五年發(fā)展歷程
改革前,采煤方法(THE COAL MINING METHOD)課程主要沿用“老師教、學生學”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其弊端日漸凸顯。 國內外研究表明,“翻轉課堂”現代教學理念倡導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鑒于此,項目研究過程中主要基于“翻轉課堂”理念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研究方案如圖2 所示。
圖2 采煤方法雙語教學方法改革研究方案
改革過程中通過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主動學習,推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四個轉變”,即從句號課堂向問號課堂轉變,從被動學習課堂向主動學習課堂轉變, 從封閉課堂向開放課堂轉變,從知識傳授課堂向能力培養(yǎng)課堂轉變。 學生通過課外學習任務、問題導向、查閱文獻、動手實踐等方式,改變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開展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基于此,本項目針對采煤方法雙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主要圍繞改革教學模式、優(yōu)化資源配置兩個方面進行展開,具體如下。
基于“翻轉課堂”現代教學理念,通過教學模式改革實現課堂上述“四個轉變”,變以往的“老師教、學生聽”教學模式為“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 基于此,本門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以“翻轉課堂”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同時結合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形成“翻轉課堂”雙語教學模式。 具體做法為:課前向學生明確下次課授課內容及布置自學任務,鼓勵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而課堂教學則以討論、答疑等為主,如圖3 所示。例如,在進行《ROADWAY SUPPORTING》教學之前,將相關的書籍、期刊文章、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發(fā)給學生,并布置自學任務(Assignment):要求學生分組后圍繞給定的Topic 如“A Method of Roadway Supporting”“Green mining”等進行口語對話訓練,然后在課堂上分小組展示,并視每小組及個人表現依據評分標準進行打分作為一次隨堂測試記入平時作業(yè)考核成績。
圖3 采煤方法“翻轉課堂”雙語教學模式
改革過程中,進一步整合了本專業(yè)現有雙語教學資源,優(yōu)化配置,確?!胺D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順利實施。 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教學團隊建設。 實踐表明,承擔雙語教學的任課教師最好具有國外留學或教育培訓的經歷,這樣有利于保障課堂教學效果。 2016年以來,本專業(yè)相繼從美國北達科他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等海內外高校引進了一批高層次人才,加之之前本學院聘請的一名捷克籍外教,這些新生資源為推進本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除人才引進外,改革過程中依托采礦工程專業(yè)國家及省一流專業(yè)建設經費資助, 選派相關教師進行雙語教學培訓、進修等,然后結合專業(yè)特長及教學經歷從中挑選3~4 人組建了一支結構合理的雙語教學團隊。
(2)教學資源優(yōu)化。 改革前,本門課程教材一直選用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采礦工程英語(English for Mining Engineering),教學資源及內容略顯單一。因此,教學改革中在教學內容選用方面,除了傳統(tǒng)的教材內容外,加大了教材以外授課內容比例,尤其是原版外文書籍、SCI、EI 收錄外文源刊、 外文視頻音頻等(見表1),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內容靈活多變,課堂教學充滿“驚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國際視野。 下一步,在一流專業(yè)建設經費資助下,將根據本次教學改革成果進一步整合上述教學資源,聯合國內相關礦業(yè)高校編寫出版一本更加符合改革后本專業(yè)雙語教學體系的教材。
表1 采煤方法課程增加的主要教學資源(部分舉例)
(3)口語強化訓練。 根據以往雙語教學經驗,受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 教學過程中最困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真正實現從“聽、讀、寫”到“說”的轉換,告別“啞巴外語”。而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及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明確要求,學生畢業(yè)時應達到實現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诖耍椖块_展期間,一是“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布置適量的分組口語討論練習作業(yè); 二是充分利用貴州大學舉辦的英語角(English corner)及本學院的“相約星期二”(Tuesday night)特色活動,結合本門課程特點,建立了適合采礦工程專業(yè)學生參與活動的合理方式及有效激勵機制。例如,在教改中嘗試了將課堂講授轉移到戶外課堂講授、 將分組口語討論練習與英語角活動相結合等,在提升學生參與度的同時,保證學生真正能夠有所收獲,起到鍛煉和強化口語能力的目的。
截止目前,采煤方法雙語教學方法改革研究過程中已從2017年開始在采礦工程專業(yè)14 級至18 級卓越班及非卓越班中進行了教學改革實踐。 改革過程中,通過隨堂問卷調查、課堂討論等形式與學生互動溝通,深入了解學生對雙語課程的想法,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中不斷發(fā)掘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及改革方向。 同時,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效果關注及相關信息反饋。 學校教務處每學期對每門課程組織實施教學質量學生網絡測評,學院每學期會組織各年級各專業(yè)各班級學生代表召開期中教學檢查座談會,聽取學生對任課教師及教學質量的意見及建議。 測評結果顯示, 改革后的采煤方法雙語課程教學滿意度接近100%,學生反響良好,采煤方法雙語教學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
(1)在中國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雙一流”建設背景下, 高校采礦工程專業(yè)必須加大雙語課程教學改革力度。
(2)基于“翻轉課堂”現代教學理念,主要從改革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資源配置兩個方面對采煤方法課程雙語教學體系進行了改革,建立了“翻轉課堂”雙語教學方法。
(3)相關教學改革研究成果已從2017年開始在采礦工程專業(yè)14 級至18 級卓越班及非卓越班中進行了實踐,課程教學質量測評結果表明,改革后的采煤方法雙語課程教學滿意度接近100%, 雙語教學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