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晨捷 周東華 劉小燕 陳瑩 平靜 葛娟 潘育
目前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疾病,其中以宮頸鱗狀細胞癌為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我國每年新增宮頸癌人數(shù)約9.89 萬,占世界宮頸癌總?cè)藬?shù)的17.4%,每年死亡的人數(shù)達到3.05萬,有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及發(fā)病年齡日趨年輕化的跡象[1]。因此,提高宮頸癌的診治水平十分緊迫。人乳頭瘤病毒(HPV)已被證實是宮頸癌的首要致病因素[2],從感染到進展為癌需要8~10年。對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CIN)的患者早診斷、早治療以及系統(tǒng)隨訪是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的關鍵。但不是所有感染高危型HPV的女性都會發(fā)生CIN或?qū)m頸癌,說明在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中,還有除了病毒以外的因素發(fā)揮致病作用。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Cathepsin D參與了多種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3,4],是一類腫瘤侵襲、轉(zhuǎn)移相關的酶。但是,Cathepsin D在宮頸鱗癌中的表達情況鮮有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Cathepsin D在不同宮頸病變中的表達情況,分析其與高危型HPV感染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病理科2018年1月~2020年8月期間確診的40例子宮頸鱗狀細胞癌手術切除的患者組織標本(宮頸癌組)和58例CIN經(jīng)陰道鏡活檢、宮頸錐切及子宮全切術標本(CIN組);同時選取同期因子宮肌瘤和(或)子宮腺肌癥行子宮全切術的住院患者,術前常規(guī)行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未見異常,并通過病理證實為慢性宮頸炎(等同于本實驗的正常宮頸組織)標本28例(對照組)。其中CINⅠ21例,CINⅡ18例,CINⅢ19例?;颊吣挲g28~65歲,中位年齡45歲。所有患者在取材前都未做過任何特殊治療,也無特殊疾病史。
鼠抗人單克隆抗體Cathepsin D(D-7):sc-377299購自美國SANTA CRUZ BIOTECHNOLOGY,INC。免疫組織化學Power Vision二步法試劑盒(PV-9 000)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二抗DAB顯色試劑盒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Cobas 4800 HPV DNA檢測系統(tǒng)購自羅氏診斷公司。
1.2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方法 組織切片經(jīng)常規(guī)脫蠟、脫水后,用0.01mol/L的枸櫞酸緩沖液高壓修復10min,冷卻到室溫后,PBS沖洗3次,每次3min;3% H2O2室溫孵育10min,PBS沖 洗3次,每 次5min;滴加稀釋濃度為1:50的Cathepsin D一抗后,按Power Vision二步法免疫組織化學試劑盒(PV-9000)的說明書進行操作,二抗孵育30min后,DAB顯色劑顯色,蘇木素復染,返藍,脫水,透明,中性樹脂封片,顯微鏡下觀察。以Cathepsin D抗體試劑盒說明的涎腺組織作為陽性對照標本,同時采用PBS液取代一抗作為陰性對照標本。
1.3 高危型 HPV 檢測 基于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的Cobas 4800 HPV DNA檢測系統(tǒng)可檢測14種HPV高危亞型,即HPV16型、18型和其他12種高危HPV亞型匯總的結(jié)果。
1.4 結(jié)果判定 Cathepsin D陽性表達主要為細胞質(zhì)內(nèi)出現(xiàn)棕黃色或棕褐色顆粒,但要考慮到著色的強度及陽性細胞所占比例。本實驗建立了一個分值累加的系統(tǒng):①按著色強度打分:無著色0分,淡黃色顆粒1分,棕黃色顆粒2分,棕褐色顆粒3分;②在目鏡視場數(shù)為22的200倍顯微鏡下,隨機看5個視野,取平均值,按陽性細胞所占比例打分:<1%計為0分,1%~10%計為1分,10%<陽性細胞數(shù)≤50%計為2分,50%<陽性細胞數(shù)≤80%計為3分,>80%計為4分。將①、②兩項分值相加為免疫組化最終評分,陰性:0~1分,陽性:2~7分。全部實驗對象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切片由兩位病理醫(yī)師一致性雙盲觀察診斷。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兩組變量間的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檢驗采用雙側(c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athepsin D在對照組、CIN 組和宮頸癌組中的表達 Cathepsin D在各組宮頸組織中的表達水平不同,在對照組、CIN 組、宮頸癌組中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14.3%(4/28)、79.3%(46/58)、95.0%(38/40),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518,P<0.01)。宮頸病變逐漸加重,隨著Cathepsin D的陽性表達率逐漸升高,與宮頸病變程度呈正相關(r=0.608,P<0.01)。見圖1~5。
圖1 Cathepsin D在正常子宮頸組織中的表達
圖2 Cathepsin D在CINⅠ中的表達
圖3 Cathepsin D在CINⅡ中的表達
圖4 Cathepsin D在CINⅢ中的表達
圖5 Cathepsin D在宮頸鱗癌中的表達
2.2 Cathepsin D在CINⅠ、CINⅡ、CINⅢ組 內(nèi)的表達在CIN組內(nèi),CINⅠ、CINⅡ、CINⅢ中Cathepsin D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1.9%(13/21)、83.3%(15/18)、94.7%(18/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810,P<0.05)。
2.3 Cathepsin D在正常對照組、CINⅠ組、CINⅡ組、CINⅢ組及宮頸癌組各組之間的比較 CIN組Cathepsin D陽性表達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32.807,P<0.01),宮頸癌組Cathepsin D陽性表達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45.437,P<0.05),宮頸癌組Cathepsin D陽性表達率高于CIN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4.759,P<0.05)。CINⅠ組和CINⅡ組(χ2= 2.198,P>0.05)、CINⅡ組和CINⅢ組(χ2= 1.247,P>0.05)以及CINⅢ組和宮頸癌組(χ2= 0.002,P>0.05)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在CINⅠ組和CINⅢ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6.166,P<0.05)。
2.4 Cathepsin D和高危型HPV在宮頸病變組織中的相關性分析 通過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提示,在不同程度宮頸病變中,Cathepsin D的表達與高危型HPV的感染呈正相關(P<0.05)。見表1。
表1 Cathepsin D和高危型HPV的相關性分析(n)
宮頸鱗癌的發(fā)病是一個從組織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再到浸潤癌循序漸進的過程。發(fā)現(xiàn)高危型HPV病毒與宮頸癌發(fā)生有直接關系。在細胞惡性轉(zhuǎn)化過程中,E6、E7基因過度表達讓病毒基因整合,使宿主細胞的腫瘤抑制蛋白P53、Rb失活[5]。無疑持續(xù)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導致CIN及宮頸癌的首要因素。但感染高危型HPV并不完全造成必然發(fā)生宮頸癌,還需要其他方法的適當介入來提高宮頸癌篩查的準確率。近年來,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Cathepsins(組織蛋白酶)作為人體中重要的信號分子,有序地調(diào)節(jié)著人體的生命過程;一旦失調(diào),會導致腫瘤的發(fā)生。根據(jù)氨基酸活化部位的不同,Cathepsins家族有11個成員,分布于各種哺乳動物組織的細胞溶酶體內(nèi),是一組強效的溶酶體水解酶,與腫瘤侵襲、轉(zhuǎn)移相關[6]。Cathepsin D是Cathepsins家族中的一員,是一種天冬氨酸溶酶體蛋白水解酶。在腫瘤的酸性微環(huán)境中,Cathepsin D的高表達可作為一種絲裂原會引起有絲分裂時,有絲分裂原底物的調(diào)控失常,引起細胞分化的缺乏,并且刺激細胞不斷迅速分裂、生長,引起克隆性無限增殖[7]。本研究發(fā)現(xiàn)Cathepsin D在CIN和宮頸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均高于正常宮頸組織(P<0.05),在宮頸癌組織的陽性表達率高于CIN組織(P<0.05),在CINⅢ組織的陽性表達率高于CINⅠ組織(P<0.05),Cathepsin D的陽性表達率與宮頸病變程度呈正相關(r=0.608,P<0.05),符合宮頸鱗癌的進展過程,可提示Cathepsin D的表達上調(diào)促進了宮頸鱗癌的發(fā)生與發(fā)展。Cathepsin D一方面通過水解作用使細胞外基質(zhì)降解,讓腫瘤細胞順利快速轉(zhuǎn)移;另一方面通過使Cathepsin B、尿激酶原激活因子激活,并與尿激酶原激活因子受體結(jié)合,參與與腫瘤相關的分解作用[8]。Cathepsin D的過度表達還可激活溶酶體靶通道,讓Cathepsin D蛋白酶原及其它溶酶體酶不斷分泌和釋放[9],促進了周圍局部溶解區(qū)域的形成,為腫瘤細胞的侵襲轉(zhuǎn)移提供了通道,進而激發(fā)了腫瘤細胞侵襲轉(zhuǎn)移的潛能。通過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在不同程度宮頸病變中,Cathepsin D的表達與高危型HPV的感染呈正相關(r=0.242,P=0.006),提示Cathepsin D表達上調(diào)和高危型HPV感染在宮頸癌的發(fā)病機制中可能起著協(xié)同作用。
綜上所述,Cathepsin D在子宮頸鱗狀細胞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表達逐漸升高,說明Cathepsin D在宮頸癌的發(fā)病機制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可能參與宮頸鱗癌的侵襲轉(zhuǎn)移過程。Cathepsin D的高表達和高危型HPV的感染在宮頸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兩者在宮頸癌的發(fā)病機制中可能起著協(xié)同作用,為宮頸癌發(fā)病機制和治療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這一推測需要后續(xù)的實驗研究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