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遠
當年比賽中的譚雪。
2002年8月19日,中國運動員譚雪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世界擊劍錦標賽女子佩劍個人決賽中,戰(zhàn)勝阿塞拜疆選手?,斠镣迠Z冠,成為世界劍壇的一顆新星。
那一年譚雪才18歲,以她當時的水平是難以奪冠的,進入前8就算完成任務。然而,她愈戰(zhàn)愈勇,1/4決賽淘汰了法國一號種子選手,半決賽又輕松淘汰俄羅斯選手。這時她想:“不僅實現(xiàn)了目標,還進入了決賽,我賺了!”
面對?,斠镣?,譚雪沒有退縮,以7比0領(lǐng)先。?,斠镣抟豢葱蝿莶粚?,憑借多年的經(jīng)驗,先后4次把比分追平直至反超,牢牢控制著場面。休息時,教練茅祎勛提醒譚雪:“對方是擊劍老手,經(jīng)驗相當豐富,你不能掉以輕心,要發(fā)揮自己進攻特長,打亂她的節(jié)奏。”再次上場時,中國的啦啦隊唱起了歌曲《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為譚雪加油鼓勁。她連續(xù)三次進攻,最后以15比14戰(zhàn)勝對手,摘得桂冠。
茅祎勛評價:“譚雪年輕,處理被追平反超的幾劍不夠冷靜,出現(xiàn)心理波動,但她是位優(yōu)秀運動員,調(diào)整很快。”中國佩劍隊當時很年輕,沒想到能在世錦賽上奪冠。譚雪的崛起提升了中國隊在世界擊劍上的地位,讓隊伍看到了希望。
譚雪是天津人,小時候在塘沽體校練過跨欄。1998年年底,天津準備成立女子佩劍隊,教練李紹春等走進體校選材,發(fā)現(xiàn)譚雪的爆發(fā)力、柔韌性都十分突出,就選中了她。譚雪小時候看過法國和意大利合拍的電影《佐羅》。片中主角佐羅身穿黑色披風,戴著面具,拿著刺劍,四處仗義行俠,為百姓鏟除惡霸的片段令她印象深刻。她很佩服佐羅,經(jīng)常在家比劃擊劍姿勢,覺得很威風。訓練時間一久,譚雪發(fā)現(xiàn)了擊劍的樂趣,立志一定要練出成績。
運動生涯有輝煌,也有遺憾。世錦賽一戰(zhàn)成名后,譚雪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不敵對手,獲得第二名。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上,她無緣十六強,就此退役。
譚雪的丈夫王敬之也是國家擊劍隊隊員。剛退役時,有朋友建議:“你們成績優(yōu)秀,擊劍又是天津的強項,可以開辦俱樂部,讓更多人參與這項運動?!弊T雪覺得有道理,說:“我奮斗了這么多年,對擊劍有不舍的感情。我希望能通過努力,讓更多人愛上擊劍。再說我也喜歡挑戰(zhàn),給自己更多的可能?!?/p>
譚雪說:“老板的身份,聽上去很牛,但行動起來不容易,需要投入很多,用心經(jīng)營?!背醮巍霸囁鄙虉?,夫婦倆一切從零開始。他們請了專業(yè)營銷團隊講解培訓。有些合同他們不了解,看的時候一個勁兒地點頭,幸好有朋友提醒才避免了陷阱。生意場上的人形形色色,他們學會了像比賽一樣保護自己。
和擊劍俱樂部的孩子們在一起。后排右三為譚雪。
俱樂部在塘沽,占地900平方米,6條劍道,以青少年培訓為主,最多時達400人。譚雪坦言,創(chuàng)業(yè)困難重重,尤其是開拓市場,非常難。擊劍是小眾項目,很多家長對此不了解,譚雪想方設法走進學校宣講,告訴教師和家長,擊劍對強身健體以及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很有幫助。慢慢的,市場打開了,她在其中看到很多成功案例。有位男生被媽媽送進俱樂部,最初不喜歡擊劍,每天哭鼻子。一段時間下來,他發(fā)現(xiàn)拿起手中這把劍時居然有了樂趣,成績也不錯。現(xiàn)在擊劍成了他的特長,媽媽也很高興,覺得堅持沒有白費力。
在場地建設上,譚雪夫婦親力親為,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甚至一天才吃一頓飯。為了保證青少年安全,他們要對墻體和劍道做好保護措施,一顆螺絲釘都要自己上街購買。譚雪開玩笑說,比裝修婚房還要仔細、勞累,“之前以為很簡單,但做起來才發(fā)現(xiàn)很麻煩,經(jīng)常有漏買的物品”。她還覺得,裝修資金用得特別快。
譚雪每天都是第一個進俱樂部,最后一個離開,忙于招生,安排課表和訓練內(nèi)容。俱樂部里的青少年最小的5歲,為了拓寬視線,她帶領(lǐng)他們走進天津擊劍隊,參觀高手間的決斗,讓他們對比自己的訓練去體會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
俱樂部里有一支由企業(yè)家組成的擊劍隊,他們跟著教練學習重劍,釋放壓力。譚雪為他們組織一些比賽,給獲勝者頒發(fā)小獎品。俱樂部還有一些從外地慕名而來的成年人,學習擊劍,以劍會友。俱樂部成了社交平臺。
回頭看看7年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譚雪感嘆自己最大的變化是在心態(tài)上。當運動員時因成績出色,很多人圍著她轉(zhuǎn),退役后光環(huán)隱退,受到的關(guān)注少了,很多事情還要去尋求別人幫助。不過,譚雪夫婦性格隨和,能以平常心對待。員工提的要求,他們都盡量滿足。
2020年年初,譚雪打算赴美國處理一些事情,計劃關(guān)停俱樂部。很多青少年已經(jīng)在這里學習多年,很有感情,家長也依依不舍,詢問她是否遇到了困難,可以提供幫助。不巧的是疫情爆發(fā),俱樂部就此關(guān)閉了。
來到美國洛杉磯,就遭遇美國疫情。譚雪夫婦為了安全,暫時留下。她已是3個孩子的母親,在那里仍然忙碌。
老大、老二在中國出生,老三在美國出生?,F(xiàn)在,姐姐10歲,上四年級,妹妹 6歲,上學前班,弟弟才1歲。雖然疫情嚴重,但姐妹倆正常上學。譚雪發(fā)現(xiàn),美國孩子童年快樂、自由,壓力也小。學校不僅注重學生文化課成績,也要他們有專項技能,以培養(yǎng)興趣愛好為主,注重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學校提倡鼓勵式教育,期末為有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學生頒獎,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在美國,有特長的學生升學時錄取機會也大一些。
譚雪一家人
譚雪一家人在第二屆青運會上當裁判,左二為譚雪。
說到上學,由于語言不通,姐姐、妹妹和同學溝通困難,一說去學校就鬧情緒。好在學校有免費的語言培訓班,專為來自世界各地學習英語困難的學生免費開設,讓他們跟上同學的腳步。姐妹倆補上了語言短板,3個多月后就和同學打成一片了。譚雪笑稱自己的英語也不過關(guān),幸虧周邊華人多,可以用漢語交流。
美國運動員是自己花錢去俱樂部學習,當?shù)鼐毩晸魟Φ娜撕芏?,賽事熱情高漲。美國的學校有很多運動隊。姐妹倆繼承了父母的基因,也愛運動。姐姐身材修長,適合擊劍,練習了一段時間,參加過比賽,也獲過獎?,F(xiàn)在她沉浸在自己熱愛的拉丁舞中,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為譚雪展示。妹妹有點胖,但是個子高,喜歡跆拳道,譚雪特意購買了立式沙包,供她在家訓練。
至于弟弟,譚雪經(jīng)常得半夜起床喂奶。他不會走路,只會爬行,會說爸爸、媽媽等簡單稱呼。忙的時候,姐姐、妹妹也來搭把手。生孩子后,在美國的月子中心,工作人員問譚雪要吃雪糕、喝冰水還是熱水。
譚雪吃驚,居然還有冰的。她選擇了熱水。譚雪覺得,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習慣。每當姐姐做錯事時,她會耐心教導。妹妹會看臉色行事,姐姐受教育時,她經(jīng)常在一邊聽著,聽多了,自己也知道該怎么做了。
疫情期間,外出減少。家中有菜園子,譚雪動手種植了番茄、白菜和草莓,每天澆水施肥。當?shù)仃柟獬渥?,她就為這些植物搭棚。家中有個泳池,譚雪空閑時就去暢游,放松心情。她關(guān)注國內(nèi)新聞,也追劇,最近她看完了熱播的《人世間》。譚雪說:“這部劇很接地氣,周家的變化反映了時代變遷,很多生活細節(jié)抓人心思。雷佳音扮演周秉昆也很到位?!?/p>
久在異國他鄉(xiāng),譚雪說:“我們很想回國,但要看疫情發(fā)展?!?/p>
責編 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