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典籍,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本形態(tài)。同時,《論語》被選入要求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文化經(jīng)典著作。如何提高學生關于“整本書閱讀”的閱讀興趣,成為廣大教師、學生、家長關注的一大難題。
《讀懂<論語>的六堂課——李小龍講<論語>》一書將《論語》作為“整本書文化經(jīng)典著作”進行精講,幫助師生了解《論語》中反映出孔子的思想體系以及話語體系。
李小龍教授把《論語》的理論框架比作一棵樹,將“仁德”“學習”“政治”“孝悌”“禮樂”“君子”六個方面與樹的不同部位相對應,從而把《論語》一書中四百八十余章零散的內(nèi)容條分縷析地歸納在不同的邏輯框架之下,在每一個大的框架之下,再根據(jù)其內(nèi)在的邏輯分列小的層次。利用思想背景解讀文本,利用文化背景提升思辨能力,讓《論語》不再“難讀”“難背”“難講”,提升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提升師生國學素養(yǎng)。
圖書特色
打亂《論語》原書順序,以樹的結(jié)構(gòu)為經(jīng)線,按專題輯選相關篇章。
以“德”為根基,縱讀《論語》,加強對孔子思想的體系化認識。
通過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方法正確理解文意,樹立正確的典籍觀。
作者介紹
李小龍,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北京高校優(yōu)秀本科育人團隊帶頭人,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