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菁
《紅樓》文化之三綱: 一曰玉,二曰紅,三曰情。
所有的閱讀都基于文字本身,基于“言”與“意”的轉(zhuǎn)換規(guī)律。本文從文字角度解讀《紅樓夢》題目中的“紅”字對全書情感即文化思想的表現(xiàn)。
能夠表示“紅”這個顏色的字,除了“紅”,還有——丹、赤、朱。
說“樓”,也有說“朱樓”的,孔尚任《桃花扇》中就有: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也有用“丹”的,王勃《尋道觀》“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中“丹洞”的意思,也是樓。還有“丹殿”“丹宮”“丹閣”都是宮殿,“丹陛” “丹墀”指宮殿的臺階。也有“赤霄”“赤軒”之說,這兩個詞用來指帝王居住的地方。
分析造字根源,探究這幾個“紅色”詞的物質(zhì)屬性。
1.丹
“丹”,是從礦井中開采出來的礦石。
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片,戰(zhàn)國時期的侯馬盟書,都有用朱色書寫的文字。朱色的原料,是從自然界石頭中采集的“丹”。質(zhì)感是硬的,溫度是冷的?!傲羧〉ば恼蘸骨唷敝暗ぁ彪m然用來修飾熾烈之“心”,但其重點在強調(diào)其意志的堅定,頗有堅若磐石之感。
2.朱
這個字和木頭有關(guān)。
《說文解字》:“朱,赤心木。松柏屬?!边@種紅心的木頭的顏色,實際上是帶點黃色的,這種顏色如同故宮的紅墻,溫暖,濃郁而純厚。有大地泥土的溫厚,也有陽光照射的溫暖。比如用之來形容美人的詞——“朱顏”,潤澤,明艷。
3.赤
“赤”,是帶“火”的紅色字。
《說文解字》:“赤,南方色也。從大從火。烾,古文從炎、土。”從炎,從土。赫赫炎炎,炎也是取火光上躥之意。這是火的顏色。因此,“赤”的溫度,是灼烈的。所以,一片忠心, “赤心”“赤膽”“赤誠”,皆包含熱烈燃燒生命奉獻之意。
4.紅
“紅”中的 “糸”(即“絲”)是它的表意符號,與紡織物有關(guān)。
《說文解字》:“紅,帛赤白色?!奔t,是布帛中赤色和白色的混合。即今天的粉紅、桃紅色。從溫度上來說,是溫暖的;從觸感上來說,是柔軟的;從視覺上來說,是朦朧的。
“紅”,是在紡織甚至是漂染技術(shù)出現(xiàn)后才出現(xiàn)的字。它是“丹、朱、赤、紅”中人類以最細膩、最溫和的方式獲取的顏色。
要而言之:丹,來自于石頭的顏色,堅硬,冰冷;朱,來自于樹木的顏色,敦厚,溫暖;赤,來自于火的顏色,灼熱,耀眼;紅,來自于布帛的顏色,溫暖,柔軟,朦朧。
“紅”,有溫暖、柔軟、朦朧的質(zhì)感特征,將附著于“樓”上。
《紅樓夢》中的建筑,一言以蔽之——紅樓。
對比一下這幾個與建筑相關(guān)的詞:
“丹殿”“丹宮”“丹閣”都是宮殿,有著來自石頭的本性——堅硬,冰冷?!八械け?,絲竹韻長廊”說的是皇宮朝堂,高貴富麗,可望不可即?!拔璧ぼ嗳赋3闭f的是破殿廢臺,荒蕪冰涼。總之,不溫暖不親近。
“赤霄”“赤軒”是天帝或皇帝的宮殿。是熱烈如火的權(quán)勢,高不可攀的地位。
“朱門”,是權(quán)貴之家,也指豪富之家?!爸鞓恰睘楦畸惾A美的樓閣,“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便是。比起“丹”的硬冷、“赤”的火熱,“朱”顯得親近多了,但無論如何,都與普通人隔著財富,隔著地位,隔著光彩。
“紅樓”則不然,從植物中提取又浸染在織物上的“紅”,沒有“丹”的冷硬、“赤”的灼熱。紅樓跟朱樓最接近,但比“朱”更柔軟,更親近。朱的字源“木”固然可以讓人倚靠,而織物卻是可以將人包裹、纏繞、覆蓋、牽系、修飾、裝扮……它的顏色和肌膚的顏色最接近。這是所有紅色中與我們的身體、生命最親近的顏色。
大觀園,是“紅樓”。不僅是賈府花團錦簇小姐的自在居所,也是離經(jīng)叛道公子的逍遙樂園,孤傲乖僻妙玉住得,粗陋鄙俗劉姥姥游得,貧寒孤苦岫煙投得,悲苦可憐香菱享得,多情戲子,落魄少爺,機靈丫鬟,都在里面各留愛恨。身份高低,家族升沉,財富多寡,容顏美丑,在大觀園里,都不成為界限,不造成隔閡,人人以自己最自在的狀態(tài)歡喜、悲傷,親近、疏離,高雅、低俗。這個摒棄了一切現(xiàn)實評價標(biāo)準(zhǔn)的世界,如同一個夢,也必須是一個夢。
它是倚仗國家最高權(quán)力(御賜)建立和經(jīng)由家族最高權(quán)力(賈母)庇護的,隔絕塵世的夢想。這層庇護,給大觀園披上了一層溫軟的紗衣。這層紗衣,借由賈母的手,化為“紅”色軟煙羅,“霞影紗”“做了帳子,糊了窗屜,遠遠地看著,就似煙霧一樣”,裝飾了林黛玉的窗。讓大觀園成了世外桃源,一個如同夢一般溫情的世界。
一群青春靚麗、花容月貌、蘭心蕙質(zhì)、詩情畫意的女子,和一個世間最懂得欣賞她們、憐惜她們、呵護她們的倜儻公子,在這個落英繽紛、芳草鮮美、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的大觀園里自在悲喜,宛如睡在軟煙羅茜紗窗里的一場午后輕夢。
這是“紅”才能傳遞出來的輕軟、朦朧、溫暖、美好。
當(dāng)大觀園因為無人打理而開始凋殘、荒蕪、破敗,屬于它的柔軟干枯了,屬于它的溫暖冷卻了,紅樓的“紅”消散了,紅樓的“夢”坍塌了。
《葬花吟》中,曹公借林黛玉之口唱出:“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將大觀園中女子稱為“紅顏”,也將女子比為“春花”。
作為織物顏色的“紅”,原本就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來,能表現(xiàn)植物之“紅”的,莫過于“花”。
“紅”,代表鮮花,代表少女?;橹参镏?,人為萬物之靈!人之中,女為美;女之中,少女為美。于是,“紅粉” “紅顏” “紅袖” “紅裙”“紅妝”……都用來指稱美好的女子。晏幾道在一首《臨江仙》中寫道:“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边@“紅”,除了肌膚的潤澤亮麗,更有情態(tài)的脈脈嬌羞。
“朱顏”是用來定義時間的,“只是朱顏改”表示青春消逝容顏暗淡;“紅顏”是用來定義感情的,“沖冠一怒為紅顏”“紅顏未老恩先斷”表示的則是深情女子。
“紅”還代表著生機、繁榮、熱鬧、歡悅、喜慶……“紅火” “紅榜” “花紅柳綠” “紫陌紅塵”等等,所有生命的勃發(fā)都在這個顏色里活潑潑地展現(xiàn)。
這,就是“紅”的文化內(nèi)涵。
而這,正體現(xiàn)了大觀園里一眾女子和那流連其間的翩翩公子的青春時光、燦爛容顏、活潑生機。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所以,為什么是“紅”樓夢?
晚唐韋莊的詩:長安春色本無主,古來盡屬紅樓女。美人情易傷,暗上紅樓立。
春色屬紅樓,紅樓立紅顏,紅顏情易傷。“紅顏”立“紅樓”,“紅樓”生“紅情”,“紅顏” 情易“傷”。
因為,只有“紅”,才能代表青春靚麗的生命,才能展現(xiàn)綿密深蘊的情感,才能暗藏溫軟香艷的私欲,才能輝映華貴尊榮的家族!
大觀園給賈府那些年輕的生命一個盛放的舞臺,大觀園的興盛一如春日艷麗的鮮花,大觀園的衰敗一如秋晚凋謝的落紅?!凹t樓”的“夢”,早在黛玉葬花時,即寫好了結(jié)局。
當(dāng)“紅”字的質(zhì)感準(zhǔn)確顯露,“紅”的文化內(nèi)涵清晰呈現(xiàn),我們就會明白,為什么“石頭記”“情僧錄”“風(fēng)月寶鑒”“金陵十二釵”“金玉緣”這些題目最終黯然退場,只有“紅樓夢”熠熠生輝。
“紅”就是《紅樓夢》整本書的一條核心線索,串起環(huán)境、人物、故事,表現(xiàn)整本書主題——世間所有美好都將于凡塵中歷劫,都將在凡俗中消散,也正因其歷經(jīng)劫難無所常駐而更值得珍惜和追求。
“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得意忘字”是閱讀的高境界,是熟練掌握了語言規(guī)律的人無意識地運用語言規(guī)律獲取文字信息的狀態(tài)。而由核心文字入手,清晰分析文字與其承載信息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掌握語言規(guī)律進而有意識地運用規(guī)律閱讀和寫作,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