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全民族抗戰(zhàn)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縣域青年運動的特點及啟示

        2022-07-04 02:31:04卯金濤
        青少年學刊 2022年3期

        卯金濤

        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是中國人民英勇抗擊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斗爭中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全國性勝利的重要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了新中國。這兩個時期,同屬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青團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用先進思想啟迪青年覺醒、凝聚青春力量,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踴躍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積極參加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在打倒軍閥、抗日救亡、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偉大斗爭中沖鋒陷陣,展現出不怕犧牲、浴血斗爭的精神風貌?!盵1]

        關于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青年運動,專家學者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批成果,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較好的基礎。這些研究成果,主要體現為三大類:第一是中共黨史和地方史志,一般都有關于青年群眾工作和共青團工作的整理和記錄:第二是共青團史,主要是指團中央及省級團委編纂的團史,以及部分地市級團委及個別縣(市、區(qū))團委編纂的團史,這些成果對共青團工作和青年工作的記述較為細致:第三是一些理論研究,這類成果的數量不多,但對黨的領導、青年運動、群眾工作、學生運動、區(qū)域青年工作等領域都有涉及。

        現有研究顯示,在全民族抗戰(zhàn)前夕,黨根據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對共青團實施改造,直至1949 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成立。此前雖然全國沒有統(tǒng)一的團組織,但在這兩個時期,黨領導下的青年運動一直在蓬勃發(fā)展。特別是山東,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作為基本以一省區(qū)為主體的抗日根據地,解放戰(zhàn)爭時期作為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的兩個解放區(qū)之一,各縣域青年在黨的領導下,廣泛開展抗日活動,積極支援解放戰(zhàn)爭,積累了開展青年運動的寶貴經驗。這些經驗目前尚未得到系統(tǒng)的梳理和總結。因此,筆者認為,在省區(qū)范圍內從縣域角度對這些經驗進行研究,發(fā)掘全民族抗戰(zhàn)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縣域青年運動的特點,可以對做好新時代的共青團工作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研究的動機、方法及原則

        研究的動機、方法及原則,是本研究得以展開的前提。

        (一)研究動機

        選擇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山東縣域青年運動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考慮。

        1.這兩個時期的中國青年運動處于特殊時期。1935 年12 月的瓦窯堡會議,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2],1936 年11 月中央決定把共青團改造為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青年組織,團中央開始了全面的改造[3],山東的團組織也隨之進行改造:此后一直到1949 年4 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成立之前,全國沒有統(tǒng)一的團組織,山東也沒有統(tǒng)一的團組織領導青年運動。

        2.這兩個時期山東縣域的青年運動幾乎覆蓋山東全境。作為重要的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qū),抗日救亡和支持解放的青年運動在齊魯大地風起云涌,除少數幾個縣(市、區(qū))外,幾乎覆蓋了全省各地,這在全國是比較少見的,具有深入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3.這兩個時期山東縣域的青年運動豐富多彩。縣域青年運動的組織形式多樣,活動內容豐富,能夠根據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開展工作。

        4.這兩個時期山東縣域的青年運動成效明顯。這兩個時期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從艱苦階段到最終走向全國性勝利的時期,山東作為重要的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qū),廣泛的縣域青年運動為山東乃至全國的革命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三種方法。

        1.文獻研究法。研究所需資料全部來自中共黨史、中共山東黨史、各級團史、山東省黨史資料庫、各縣市區(qū)史志等文獻。

        2.定量分析法。通過對不同青年組織或工作的統(tǒng)計分析,了解某類青年組織或工作在全省的開展情況。

        3.歸納分析法。根據史實概括歸納這兩個時期青年運動的共同屬性,從而得出相應的特點和啟示。

        (三)研究原則

        1.有關青年運動縣域的確定。依據《山東統(tǒng)計年鑒2021》[4],以當前的縣(市、區(qū))行政區(qū)劃為基礎,涉及歷史上區(qū)劃調整變化的,參照《全民族抗戰(zhàn)前山東省縣域團組織建設特點及啟示》[5]的處理辦法。只要當時的縣域曾經發(fā)生過某類青年活動,則包含當時區(qū)域的縣(市、區(qū))就被認定為發(fā)生過該類青年活動。這樣處理的方式,可能會與歷史上青年活動實際覆蓋的區(qū)域名稱不能準確契合,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類青年活動的區(qū)域覆蓋,有利于讀者了解相關情況。

        2.有關時間的確定。本研究涉及的兩個時期,按照中共黨史的時間劃分,以全民族抗戰(zhàn)的1937年7 月開始,至新中國成立前的1949 年9 月結束:個別活動或青年組織建立的時間超過這兩個時期的,為了研究的完整性,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向前或向后適當延伸。

        3.有關史料的選擇。時間和史實以中共黨史和中共山東黨史為基本依據,以團的史料為補充:上述資料不涉及的史實,采用有關縣(市、區(qū))黨史和地方志的記載:個別沒有歷史記載的,由當地團組織提供相關材料:極個別無法查證的材料,按照《全民族抗戰(zhàn)前山東省縣域團組織建設特點及啟示》的處理辦法,參考相關區(qū)域發(fā)生的史實。有關縣(市、區(qū))的史料記載,如無專門注明,即為引用縣(市、區(qū))史志資料,文末不再一一標注。

        4.有關青年組織名稱的確定。關于青年救國團、青年救國會、青年聯合會等青年組織,也有史料使用青年抗日救國團、青年抗日救國會、青年抗日聯合會、青年救國聯合會和民主青年聯合會等名稱,簡稱也不盡一致。為了體現歷史原貌,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引用時盡量尊重原有資料,不做統(tǒng)一的改動。

        二、兩個時期山東縣域青年運動的組織建設情況

        在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縣域青年運動面對變化的斗爭形勢經歷了不同的斗爭階段,青年運動的組織形式也隨之調整變化。

        (一)山東縣域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組織建設情況

        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性抗日救亡組織,簡稱“民先”。1936 年2 月1 日,中共北平市委在參加“一二·九”運動的學生中成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6]。1938 年11 月,解放區(qū)的民先組織合并到青年救國會[7]。

        1.全國及山東省的有關情況。1936 年11 月1日,黨中央發(fā)布了《關于青年工作的決定》,把共青團改造為青年的群眾性的抗日救亡組織,吸收廣大青年參加到抗日救國的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來,12 月20 日團中央發(fā)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各校學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聲明將共青團改造為抗日救國青年團,歡迎全國一切愛國青年加入,全國各地團組織隨后開始改變組織方針和工作方式[8]。在山東,自1936 年4、5 月份,濟南、煙臺、淄博、菏澤等地已開始建立民先組織。1937 年9 月,民先總隊部負責人從石家莊到濟南傳達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決定正式建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山東省隊部,此后山東各地紛紛成立民先分部[9]。

        2.山東縣域民先組織的建設概況。山東省是黨的活動開展較早和較好的省區(qū)之一,青年運動一向比較活躍。表1 是山東省各縣(市、區(qū))有關的青年組織建立時間統(tǒng)計,從中可以看出,在當前行政區(qū)劃的136 個縣(市、區(qū))中,有57 個縣(市、區(qū))曾經建立民先組織,約占全省的41.9%。雖然從總體上看,曾經建立民先組織的縣(市、區(qū))數量不多、比例不高,但分布比較均衡,每個地級市都有縣(市、區(qū))曾經建立民先組織。

        3.山東縣域民先組織建立的途徑。各縣(市、區(qū))建立的民先組織絕大部分是由當地的黨組織或上一級民先組織建立的。例如在萊西,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后,白色恐怖時期轉移到外地的本縣籍共產黨員紛紛返回家鄉(xiāng),與在縣內堅持斗爭的共產黨員組織起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于1938 年1月在孫受小學召開了全縣民先代表會議,成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萊陽縣隊部。有些地方民先組織是由黨中央和民先總部推動建立的。在蘭陵,1937年10 月中共中央派遣山東黨員從延安回到家鄉(xiāng)臨沂,到莊塢、涌泉一帶組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在淄博市博山區(qū),1937 年1 月北平民先隊總部派巡視員到博山巡視工作,同年8 月北平民先隊總部批準成立博山縣民先隊。有些地方積極籌備建立民先組織但沒有實現目標。在萊州,1936 年3 月中共掖縣縣委在驛道、朱由、郭家店等地小學建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組織,秘密發(fā)展進步青年教師為民先隊員,后因形勢變化而中斷。

        4.山東縣域民先組織使命的完成。1938 年之后山東抗日根據地各縣域的民先組織多數結束活動,大部分加入或參與組建了黨領導的其他青年抗日組織,許多民先隊員直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但也有一些地方的民先組織堅持了較長一段時間。例如在煙臺市福山區(qū),直到1942 年各界人民抗日救國會等群眾團體相繼建立后,民先福山縣隊部才合并到青年救國會。

        表1 山東各縣(市、區(qū))有關青年組織建立時間統(tǒng)計

        (二)山東縣域青年抗日救國團的組織建設情況

        青年救國團是全民族抗戰(zhàn)初期中共中央長江局和湖北省委領導下的青年抗日救亡群眾組織,簡稱“青救團”。青救團于1937 年12 月8 日在武昌成立,成員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江蘇、四川等省,1938 年8 月17 日青救團被國民黨當局強令解散[10]。

        1.山東省的有關情況。全面抗戰(zhàn)開始后不久,中共蘇魯豫皖邊區(qū)特委在徐州組建第五戰(zhàn)區(qū)青年救國團。從此開始,山東南部地區(qū)的臨郯、費縣、金鄉(xiāng)、莒縣、萊蕪、沂水等地紛紛成立青救團。在這些地方成為抗日民主根據地后,青救團統(tǒng)一改名為青年救國會①。根據目前收集的資料,尚未發(fā)現武昌青救團與山東青救團直接聯系的記載,是否有聯系需要進一步的史料證實。

        2.山東縣域青年抗日救國團的組織建設概況。從表1 可以看出,按照目前的行政區(qū)劃,山東有11個縣(市、區(qū))曾經建立青年抗日救國團。雖然建立青救團的縣(市、區(qū))大部分都在現今的臨沂市及其周邊,但是濟南市長清區(qū)以及距臨沂較遠的東平縣、單縣、鄆城縣也建立了青救團,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盡管建立青年抗日救國團的縣(市、區(qū))數量比較少,但在一些縣域的抗日活動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三)山東縣域青年抗日救國會的組織建設情況

        青年救國會是各抗日根據地建立的群眾性的青年統(tǒng)一戰(zhàn)線抗戰(zhàn)組織,簡稱“青救會”??箲?zhàn)期間,青救會積極動員青年參軍參戰(zhàn),協助抗日民主政府開展生產運動,為鞏固和建設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1947 年各解放區(qū)開始試建青年團后,青救會逐漸被取代[11]。

        1.全國有關情況。1936 年11 月黨中央《關于青年工作的決定》發(fā)布后,團中央機關組建了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簡稱“西青救”)籌委會,省、縣兩級團組織也隨之建立青年救國聯合會(簡稱“青救會”)籌委會。1937 年2 月以后,根據地的團組織基本結束團的工作,轉而建立青救會組織和開展青救會工作[12]。1937 年4 月12 日,在延安召開了西北青年救國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在全國青年救國聯合會成立之前作為全國青年抗日救亡團體的最高領導機關[13]。

        2.魯蘇青年抗日救國會有關情況。1938 年9月,山東省委青年部下發(fā)《關于加強青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特委、縣委接通知后即刻組建青年部,在9 月底之前組織建立起諸如青年救國會、民族解放先鋒隊等青年團體[14]。1939 年4 月25 日至5月10 日,魯蘇戰(zhàn)區(qū)青年救國團體臨時代表大會在沂水縣夏蔚舉行,成立魯蘇戰(zhàn)區(qū)青年救國聯合會,這次大會是山東全省抗日群眾團體最早舉行的一次全省代表大會②。

        3.山東省青年救國聯合會有關情況。1940 年7 月26 日至8 月26 日,山東省各界救國聯合會在臨沂縣青駝寺村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山東省第一次青年代表大會,并于1940 年8 月6 日成立了山東省青年救國聯合會,青救會的宗旨是動員青年參戰(zhàn)、促成青年團結統(tǒng)一、領導青年學習與教育、謀得青年切身福利、爭取抗戰(zhàn)勝利、完成中華民族徹底解放[15]。

        4.山東縣域青救會的組織建設概況。根據表1的統(tǒng)計,按照目前的行政區(qū)劃,山東全省有103 個縣(市、區(qū))成立了青救會,占比達到75.74%??h域青救會的成立主要有四個來源:一是從民先發(fā)展而來,二是從青救團發(fā)展而來,三是從其他青年抗日組織發(fā)展而來,四是在黨的領導下新建。有的縣域并未建立單獨的青年組織,或青年組織并入其他組織,但其建立的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或工青婦抗日救國聯合會也具有組織發(fā)動青年參與抗日的作用,例如1942 年9 月鄄城縣青救會并入鄄城縣工農青婦抗日聯合會(簡稱抗聯)并保留青救會名稱。

        (四)山東縣域青年抗日先鋒隊的組織建設情況

        青年抗日先鋒隊是由青救會組織領導的半脫產性質的地方青年抗日武裝,簡稱“青抗先”,1938年至1940 年間先后成立于各個抗日民主根據地。青抗先引導青年直接參加抗日武裝斗爭,配合正規(guī)部隊作戰(zhàn),是抗日根據地富有戰(zhàn)斗性的青年組織。青抗先在抗戰(zhàn)勝利后逐漸解體。

        1.全國及山東省的有關情況。全民族抗戰(zhàn)初期,華北根據地遭受日寇的瘋狂“掃蕩”,根據地青救會在黨的領導下組織青年抗日先鋒隊開展武裝斗爭[16],1939 年4 月中央軍委和青委發(fā)出建立青年武裝的指示,決定建立普遍的青年軍事組織、半脫產的青年抗日先鋒隊和全脫產的青年連、營、團、支隊、縱隊、游擊隊[17]。1941 年9 月5 日山東省青年抗日先鋒隊臨時總隊部在沂南縣岱莊成立,1942年2 月中旬山東省在沂南縣常山莊舉行第二次青年代表大會并指出要成立青年基本武裝,大會之后各地集中力量發(fā)展青抗先,僅3 個月即發(fā)展“比較名副其實”的青抗先隊員15000 余人[18],全省掀起建設青年武裝的高潮。

        2.山東縣域青抗先的組織建設概況。根據表1的統(tǒng)計,山東省有22 個縣(市、區(qū))曾經建立過青抗先組織??h域建立青抗先的時間有早有晚,一些縣(市、區(qū))的青抗先組織建于臨時總隊成立之前,最早的可追溯到1937 年,無棣縣1937 年10 月后相繼建立武裝開展抗日活動,四區(qū)的武裝就稱為青年抗日先鋒隊。各地加入青抗先組織的都是青救會中的骨干和積極分子,例如1941 年2 月成立的萊西縣青年救國會,同時選拔青救會骨干會員組成青年抗日救國先鋒隊。

        (五)山東縣域民主青年聯合會的組織建設情況

        1944 年后抗日戰(zhàn)爭形勢呈現了中國軍民局部反攻的態(tài)勢,各方面形勢開始好轉。1945 年5 月解放區(qū)青聯常委會根據黨中央的指示,開始籌備解放區(qū)青年代表大會,各解放區(qū)青救會相繼更名為青年聯合會,簡稱“青聯”。一些地方的青年聯合會,后隨著籌備青年團而逐漸取消。

        1.全國及山東的有關情況。1945 年4 月6 日黨中央發(fā)出準備成立解放區(qū)青年聯合會的指示,1945 年5 月3 日解放區(qū)青年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在延安召開成立大會,各解放區(qū)青救會先后更名為青年聯合會,后由于抗日戰(zhàn)爭形勢發(fā)展較快,解放區(qū)青年代表大會延期[19]。1946 年3 月3 日,山東省青聯召開三屆二次常委會,決定將山東青年抗日救國聯合會改名為山東民主青年聯合會。

        2.山東縣域民主青年聯合會的組織建設概況。根據表1 的統(tǒng)計,山東省成立民主青年聯合會的縣(市、區(qū))有60 個。關于縣域民主青年聯合會的建設情況,由于各地差異較大,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更名為民主青年聯合會,簡稱“青聯”,例如1945 年12 月當時的日照縣各級青救會改稱民主青年聯合會。第二種情況,青年抗日救國會改稱青年救國會,仍然簡稱為“青救會”,例如棗莊市臺兒莊區(qū)的嶧縣青救會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改稱青年救國會。第三種情況,革命形勢取得較大進展,新成立青年民主聯合會等青年組織,例如高密1945 年10 月新成立膠高、高密縣青救會。第四種情況,因敵情復雜、斗爭艱巨而重建甚至被迫停止活動,例如濟寧1946 年3 月成立的青年聯合會,當年9 月因國民黨軍占領濟寧停止活動,1948 年12月濟寧縣和濟北縣又重建青年聯合會。第五種情況,改名比較晚,例如定陶縣青年抗日救國聯合會1948 年12 月改為民主青年聯合會。第六種情況,一直未改名稱,直至后來取消,例如牟平縣1949 年2 月才取消青救會。第七種情況,因形勢需要撤銷青救會,例如泗水縣1945 年10 月撤銷縣青救會。

        (六)山東縣域籌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情況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1949 年4 月11 日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其前身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于1922 年5 月成立,1925 年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1957 年5月召開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決定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并將改名后的全國代表大會和過去召開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相續(xù)。

        1.黨中央的戰(zhàn)略決策。1946 年11 月中共中央發(fā)布關于建立民主青年團的提議[20]。1948 年9 月8 日至13 日,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在1949 年上半年召開全國青年大會、成立全國青年聯合會和正式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21]。1949 年1 月1 日,中共中央決定在全國普遍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組織。1949 年4 月11 日至18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22]。

        2.山東省的積極部署。1946 年12 月24 日,山東省在莒南縣的金溝官莊進行建團試點,建立了全省第一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支部[23],這也是全國第二個團支部③。1947 年1 月,中共華東中央局召開青年工作會議,決定全省普遍試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5 月17 日中共華東中央局要求自下而上地建立團的支部、區(qū)委和縣委[24]。1948 年3 月,中共華東中央局發(fā)出《關于青年工作的意見》,決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組織[25]。1949 年3 月30 日,青年團山東省籌備委員會在濟南正式成立,9 月22 日改為青年團山東省工作委員會[26]。1952 年9 月10 日至18 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山東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濟南召開[27]。

        3.山東縣域籌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概況。到1947 年底,山東解放區(qū)有42 個市縣開展了建團工作[28]。根據表1 的統(tǒng)計,在目前全省的136 個縣(市、區(qū))中,有70 個縣(市、區(qū))曾經成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籌備機構,其中在新中國成立前的籌備機構有50 個。這些籌備機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成立籌委會,例如1949 年3 月中共齊河縣委領導組成齊河縣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籌備委員會,在全縣各區(qū)先后配備了專職團干部:二是成立團工委,例如1949 年5 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歷城縣工作委員會成立,1949 年10 月即墨、即東兩縣分別成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工作委員會:三是成立或發(fā)揮青委作用,例如1949 年3 月成立的中共無棣縣委青年工作委員會,作為縣委領導青年工作的部門也是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籌備機構。在136 個縣(市、區(qū))中,有的是在第一次代表大會之前就成立了團的委員會,有的是在第一次代表大會之后成立團的委員會,只有個別的沒有具體的記載從團工委轉為團委的時間,有37 個縣(市、區(qū))在1949 年10 月1 日之前成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委員會。

        三、兩個時期山東縣域青年運動的特點

        在全民族抗戰(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省幾乎是全省域參加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山東各縣的廣大青年勇敢站立在斗爭的最前沿,因而山東的縣域青年運動呈現出自己鮮明的特點。

        (一)山東縣域青年運動始終全面貫徹黨的領導

        一方面,黨建立了山東青年運動的組織。截至1937 年底,山東省委恢復和建立了魯西北特委、魯北特委、膠東特委共3 個特委,還有魯中工委、魯東工委、魯西南工委、淄博礦區(qū)工委和濟南市工委共5 個工委,以及部分縣委或縣工委。蘇魯豫皖邊區(qū)的中共地方組織也進一步健全和發(fā)展,魯南中心縣委在棗莊成立。各地黨組織恢復和建立后,積極發(fā)展黨員,建立青年抗日組織,領導青年運動。中共煙臺膠東特委先后建立青委和民先、青年救國會等組織。1938 年底,魯中區(qū)建立健全蒙陰、沂水、新泰等縣的黨組織,相繼建立青救會等群眾抗日團體。至1940 年初,魯西有30 多個縣建立了抗日民族政權,各地抗日救國會先后成立[29]。到1940 年12 月,山東已有79 個縣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和擴大,促進了縣域青年運動的開展,山東縣域的青年也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41 年10 月10 日,中共山東分局作出《加強黨對青年工作領導的決定》,隨后,黨政軍主要領導人組成中共山東分局青年工作委員會,進一步推動了山東的青年運動[30]。

        另一方面,黨領導了山東的青年運動。1939年4 月25 日至5 月10 日召開的蘇魯戰(zhàn)區(qū)青年團體臨時代表大會,是由民先山東省隊部、《青年戰(zhàn)線》社和臨郯、萊蕪、沂水、莒縣、蒙陰的青救團等7個青年團體發(fā)起的。在參會的40 多個青年團體中,有膠東青年抗日救國總會、魯西北民先總隊部、蘇魯豫邊區(qū)青年抗敵救亡協會、八路軍山東縱隊青年部、第五戰(zhàn)區(qū)職工抗日聯合總會青工部等團體,還有山東抗日軍政干校和《前哨》婦女社,以及江蘇省北部幾個縣的青救團。在參會的150 余名代表中,有共產黨員、民先隊員、青救團員,也有國民黨員、三青團員和其他愛國青年。這次大會是共產黨同國民黨爭奪山東青年運動領導地位的一場斗爭。7 個青年團體于會前、會中,幾次派人到國民黨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請他們“蒞會致訓并監(jiān)選”,但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等拒絕到會,只派下級官員到會應付。而中共山東分局書記,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政委幾次到會講話,大力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和各項政策,受到了與會代表的熱烈擁護。大會選舉成立全省青年組織的統(tǒng)一領導機構——蘇魯戰(zhàn)區(qū)青年抗日救國聯合會。大會接受共產黨的建議,確定青年運動的首要任務是:廣泛發(fā)動青年參加青救會,把大多數青年組織起來,有組織地積極發(fā)動青年參加軍隊。這次大會是山東青年運動貫徹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盛會,奠定了共產黨對于山東青年運動的領導權[31]。山東縣域的青年運動,也在黨的領導下更加興旺地發(fā)展起來。此后,1943 年8 月國民黨的山東省政府隨國民黨主力部隊撤離山東,敵后山東抗戰(zhàn)的重任全部落在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軍民身上[32]。從此山東縣域的歷次青年運動,更是由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

        (二)山東縣域青年運動緊緊圍繞農村開展工作

        1939 年蘇魯戰(zhàn)區(qū)青年團體臨時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山東青年運動的中心已經由城市轉移到了農村,青年運動的主體已經從青年學生轉變?yōu)榍嗄贽r民。表1 也清楚地表明,抗戰(zhàn)時期,尤其是抗日戰(zhàn)爭最艱難的階段,廣大農村紛紛建立了青年抗日組織,而一些大城市的城區(qū),直到抗戰(zhàn)勝利后才開始逐漸建立青年救國組織。發(fā)動青年農民武裝抗日,成了青年運動的首要任務。大會之前,1937年11 月上旬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在菏澤、曹縣邊緣區(qū)成立[33],1939 年1 月7 日蘇魯豫皖邊區(qū)青年抗敵救亡協會成立[34]:大會之后,1939 年7 月膠東區(qū)青年抗日救國聯合會成立,1940 年4 月魯西青年抗日救國會成立、魯東南青年救國會和清河區(qū)青年抗日救國會成立[35],膠東、魯中、魯南等地相繼成立辦事處或分會。1939 年6 月,日本侵略軍對魯南發(fā)動第一次大規(guī)?!皰呤帯?,國民黨軍隊一觸即潰,剛恢復的國民黨縣區(qū)政權土崩瓦解,而共產黨、八路軍則發(fā)動群眾武裝起來,保衛(wèi)自己的生命財產和田園土地,與敵人頑強搏斗,廣大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投身敵后游擊戰(zhàn)爭[36]。

        1944 年4 月24 日,山東分局發(fā)出《關于加強青年工作的指示》,指出當年青運的任務是將各根據地的大多數青年組織起來,及時由上而下地建立健全縣、區(qū)青年領導機構,大量培養(yǎng)與提拔青年戰(zhàn)斗英雄、勞動模范、學習模范參加各級青年領導機關。1945 年9 月30 日,山東省第三屆青年救國會等山東各群眾團體在臨沂召開聯席會議,會議確定了迅速組織、發(fā)動和武裝群眾,進行減租減息,為保衛(wèi)勝利果實而斗爭的任務。會后,一些解放區(qū)的農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減租減息和反奸訴苦運動,擴大了群眾組織,建立了村政權[37]。截至1940 年上半年,青救會員中,80%以上是農民[38]。這一時期的青年工作,基本是圍繞農村的廣大抗日根據地開展的。

        (三)山東縣域青年運動廣泛團結凝聚青年

        入侵山東的日軍一踏上山東的土地,就對山東人民實施持續(xù)不斷的、極端殘忍的血腥暴行。僅在濟陽縣,1937 年11 月13 日,日軍攻下濟陽城后,不到半小時就屠殺守城官兵及城內居民2000 余人。進城后,日軍指揮官下達了“大殺七天”的命令,7 天之內,日軍兇殘殺害無辜平民402 人,將4戶全家殺光,奸淫婦女100 多人,放火燒毀房屋550 余間[39]。日軍的暴行,不斷激起廣大人民的怒火,抗擊侵略、保衛(wèi)家園成為全體人民最大的決心和呼聲。共產黨、八路軍真心抗日,英勇無畏,不怕犧牲,而且紀律嚴明,心向勞動人民,因此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在反日軍的“掃蕩”中,包括青救會在內的抗日隊伍不僅沒有被打散,反而得到了較大發(fā)展。到1940 年上半年,全省青救會員達27萬人,兒童團員25 萬人。魯南、膠東、清河、湖西、魯西等行政區(qū)及14 個專區(qū)、64 個縣、277 個區(qū),層層建立了青救會[40]。

        山東的青救會充分調動知識分子的愛國熱情,從兩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開辦青年知識分子訓練班為抗日培養(yǎng)骨干,二是與敵人展開爭奪青年的斗爭。如國民黨漢奸分子在日軍扶植下,在齊河、濟陽兩縣接壤地區(qū),以學校為陣地,欺騙不明真相的青年及學生加入“三青團”,還動員一些青年學生去安徽阜陽參加國民黨李仙洲的部隊。針對上述情況,青救會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共產黨員中的青年知識分子派進學校,組織青年聯合會,向學生們宣傳抗日,揭露日、偽、頑的真面目,動員學生們參加抗日武裝。青救會先后在回河、垛石橋等學校組織了青年聯合會,影響、教育了大批青年??谷瘴溲b每拔掉一個據點、收復一塊地盤,青救會就立即配合抗日政權進行工作,使大批青年走向抗日前線。

        山東的青年抗日組織注意積極爭取國民黨中的抗日分子。在萊蕪,時任國民黨縣長贊成聯共抗日,在中共萊蕪縣委領導下,1938 年7 月成立萊蕪縣三民主義青年救國團,實際上是共產黨領導的青年抗日組織[41],最大程度地團結了抗日青年力量。

        山東青年組織大力加強對少年兒童的教育引導,使之成為抗日救國隊伍中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1939 年5 月成立的蘇魯戰(zhàn)區(qū)青年救國聯合會設立兒童部,地區(qū)以上青救會設少年兒童部,縣區(qū)鄉(xiāng)村層層有兒童團部,并在區(qū)以上設置專職的兒童工作干部。為加強兒童團工作,一些地方舉辦兒童團干部訓練班,一些縣召開少年兒童代表大會。兒童團的任務主要是宣傳抗日、擁軍優(yōu)屬、募捐慰問、站崗放哨、偵察敵情、傳遞情報等。在歷城,南高而的抗日兒童劇團曾多次到外地演出,1945 年在泰安范鎮(zhèn)演出時還被授予一面“勝利先聲”的錦旗??谷諔?zhàn)爭勝利前夕,兒童團在根據地得到廣泛發(fā)展,博興80%的村莊建立了兒童團,寧津95%的學校建立了兒童團,至1940 年上半年全省兒童團員發(fā)展到25 萬人,到1945 年全省的兒童團員達到81 萬人[42]。

        (四)山東縣域青年運動奮力貢獻青春力量

        抗戰(zhàn)時期,1938 年5 月徐州失守后,山東全境也很快淪為敵后,1943 年8 月山東省政府隨國民黨主力部隊撤離山東,敵后山東抗戰(zhàn)的重任全部落在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軍民身上[43]。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7 年3 月國民黨軍隊放棄全面進攻計劃,把陜北和山東作為重點進攻地區(qū)[44]。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一直是重點和關鍵地區(qū)。

        山東縣域的青年組織在抗日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地青救會積極組織廣大青年支援戰(zhàn)斗和參軍。僅在1940 年4 月,山東根據地的廣大青救會員就為前線部隊募捐法幣21210 元、雞蛋116400 個、鞋268200 雙④。在沂源縣,1946 年10月的“大動參”中,全縣有3000 多名青年報名參軍,小村參軍1 個班、大村參軍1 個排、個別村參軍1 個連,《大眾日報》以《沂源十天參軍兩千多》為題報道了沂源縣的參軍情況。

        全民族抗戰(zhàn)8 年,山東20 多萬青年參加八路軍,上百萬青年參加自衛(wèi)團。8 年里,為抗日犧牲的烈士5.9 萬人,其中青少年占71%。解放戰(zhàn)爭期間,1945 年至1949 年3 月,山東全省共有95.7 萬青年參加解放軍,其中25 歲以下的占80%⑤。在這中間,山東縣域的各級青救會發(fā)揮了積極的重要作用。

        (五)山東縣域青年運動充分體現山東智慧

        山東縣域青年運動覆蓋廣泛。在全民族抗戰(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兩個時期內,除去籌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和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委員會的工作外,全省136 個縣(市、區(qū))中,只有9 個沒有青年運動的史料記載。遍布齊魯大地的青年運動,為黨領導的革命事業(yè)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作為一個省區(qū)范圍廣泛開展青年運動,在當時是少有的。圖1 列出了山東省的縣(市、區(qū))在全民族抗戰(zhàn)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曾經成立過的青年組織數量占全省縣(市、區(qū))的百分比:有57 個縣(市、區(qū))曾經成立民先組織,占全省的41.9%:有103 個曾經成立青救會,占全省的75.74%:有60 個曾經成立民主青年聯合會,占全省的44.12%:有50 個在新中國建國前曾經成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籌備機構,占全省的36.76%:有37 個在建國前就成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委員會,占全省的27.2%。在9 個沒有青年運動的史料記載的縣(市、區(qū))中,大部分還是當時的重要的城市區(qū)域,這既說明了當時山東青年運動的廣泛,也說明了當時山東青年運動的中心在農村。

        山東青年運動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組織形式不下50 種。如膠東有青年抗日救國會、青年抗敵救國團、青年抗日先鋒隊、青年工作團、青年救國會及小學教師救國會等:魯西有青年救國團、青年救國會、青年讀書會、青年鋤奸團等:魯南有青年救國團等:清河有青年救國會:湖西有青年救國團、學生會、讀書會等[45]。例如在單縣:1933 年3 月成立義憤團,不久改名抗日義憤團:1935 年4 月建立青年讀書會,次年底改名為青年抗日讀書會:1936 年夏成立東關社,又名身心改造團:1937 年“七七”事變后,在外地的單縣籍學生組織“旅外學友會”進行抗日宣傳:1937 年10 月成立抗日青年救國會:1938 年2 月建立青年抗日救國團:1938 年單縣南部成立青年抗日救國會:1939 年5 月成立單縣青年抗日救國會:1943 年成立青年抗日先鋒隊:1945年9 月青年抗日救國會改稱青年救國會。

        圖1 全民族抗戰(zhàn)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成立青年組織縣(市、區(qū))的百分比

        山東縣域青年運動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成立做出了積極貢獻。1946 年初,黨中央指示中央青委調華東地區(qū)的部分青年干部到延安匯報青年工作,這幾位年輕人都是山東的青年工作干部。1946 年8 月26 日,中央召開書記處座談會,這是中央召開的第一次討論建立共青團的會議,山東等地的青救會和青聯負責人作了匯報。兩次討論建團的中央會議結束后,中央青委把山東匯報青年工作的人員留下兩位,參與延安地區(qū)的試建青年團工作[46]。

        值得說明的是,在籌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期間,山東縣域的青年運動并未減弱,繼續(xù)為解放戰(zhàn)爭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發(fā)揮重要作用。隨著1949 年4 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成立,山東縣域的青年組織陸續(xù)改為或并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山東縣域的青年運動也伴隨著中國青年運動,開啟了一個新的歷史篇章。

        四、兩個時期山東縣域青年運動對新時代共青團工作的啟示

        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已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順利邁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是時代的主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共青團工作,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山東縣域青年運動,仍然可以給予我們具有時代價值的啟示。

        (一)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共青團工作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共青團從誕生之日起,就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把堅持黨的領導深深融入血脈之中,形成了區(qū)別于其他青年組織的根本特質和鮮明優(yōu)勢?!盵47]在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是黨作為中流砥柱,領導了山東全省的抗戰(zhàn)工作,領導了山東全省的青年抗戰(zhàn)活動,建立幾乎覆蓋全省所有縣域的青年抗日組織,有力地匯聚了山東青年的抗戰(zhàn)熱情: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是黨維護人民利益,帶領人民推翻壓迫人民、剝削人民的反動統(tǒng)治,有力地激發(fā)了山東青年投身解放戰(zhàn)爭的革命豪情。山東縣域的青年運動表明,是黨領導了青年運動,是黨建立了山東青年運動的組織,是黨指明了青年運動的方向。正是在黨的領導下,山東的縣域青年運動才朝氣蓬勃,彰顯了青春的特色,做出了青春的貢獻。進入新時代,共青團更要始終堅持這一歷史經驗,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始終做到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確保團的工作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二)始終堅持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是共青團工作的職責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chuàng)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48]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強調:“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動員起來,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和青年工作必須回答的重大課題。”[49]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率先舉起武裝抗日的旗幟,堅持全面抗戰(zhàn),山東全境幾乎全民抗戰(zhàn),山東各縣域青年浴血斗爭,直至取得最后勝利: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軍民全力支持人民軍隊,戰(zhàn)勝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山東青年積極參軍參戰(zhàn)、支援前線,為奪取新民主主義最后勝利做出貢獻。在這兩個時期,山東縣域青年運動在黨的領導下,緊緊圍繞黨面臨的主要任務,適應時代的需要,不怕犧牲,浴血奮戰(zhàn),用艱苦卓絕的奮斗推動革命走向成功,創(chuàng)造了無愧于時代的青春業(yè)績。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共青團更要牢牢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題,不斷增強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奮力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讓青春為祖國和人民綻放絢麗之花。

        (三)始終堅持團結凝聚青年是共青團工作的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強調:“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盵50]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強調:“歷史充分證明,只有不斷從廣大青年這片沃土中汲取養(yǎng)分、獲取力量,共青團才能成為廣大青年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貼心人。”[51]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黨對共青團實行改造,用共同抗日的最大公約數團結凝聚青年,山東各縣域青年組織在黨的領導下紛紛成立,團結各界青年共同開展抗日斗爭,保衛(wèi)生命財產和田園土地: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山東各縣域青年組織在黨的領導下,開展減租減息,改善人民生活,進行反奸訴苦,促進民主平等,贏得了青年的信任和支持。正是因為山東縣域青年組織深深扎根青年,用共同的理想和利益團結凝聚青年,才能夠有效地動員青年參軍參戰(zhàn)、鋤奸破路、站崗放哨、捐款捐物、參加戰(zhàn)時服務。進入新時代,鞏固和擴大黨執(zhí)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就是共青團的政治責任,共青團更要成為黨聯系青年最為牢固的橋梁紐帶,深入基層一線,扎根普通青年,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扎扎實實為青年辦實事、解難事,把黨的溫暖充分傳遞給青年,從而更加緊密地團結青年,把青年緊密地凝聚在黨的周圍。

        (四)始終堅持不斷自我革命是保持共青團先進性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自我革命精神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h歷經百年滄桑更加充滿活力,其奧秘就在于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52]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強調:“共青團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時代前進、青年發(fā)展、實踐創(chuàng)新的步伐?!盵53]抗戰(zhàn)時期,黨對共青團實行改造,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要求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都是根據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對青年運動提出的要求。山東縣域的青年運動認真貫徹黨的要求,及時適應形勢的變化,積極實行改造,迅速建立民先、青救會、青抗先、民主青年聯合會等組織,籌備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圍繞黨的主要任務,勇于斗爭,敢于犧牲,為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改造和變化,是黨領導的結果,是青年運動適應形勢的結果,是青年組織自我革命的結果。只有這樣,青年運動才能保持自己的先進性,才能帶領青年不斷前進。進入新時代,共青團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自覺對標全面從嚴治黨的經驗做法,全面從嚴治團,加強自身建設,嚴格團干部和團員管理,深化共青團改革,協同推進青聯、學聯、少先隊改革,把共青團建設成為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的先進組織。

        注釋:

        ①②③④⑤見共青團山東省委組編《山東共青團90 年(1922-2012)》:55,56,66,56,49、63.

        国产性感丝袜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97人人超碰国产精品最新o|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av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 国产 韩国 欧美 在线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少妇被粗大猛进进出出| 国产三级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四季极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一二三四区中文字幕| 国产七十六+老熟妇|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色丁香在线观看| 自拍视频在线观看成人|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av一区二区蜜桃av| 老女老肥熟女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禽zozzo性伦交|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女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每天色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av高潮呻吟| 在线视频观看国产色网|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亲子乱aⅴ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精品国产18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白浆| 高清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蜜柚m| 中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在线点播影院|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