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園杰
摘要:新一輪新課改后,對小學美術教育的關注日益增加。當前,我國小學美術教育面臨著新的發(fā)展契機,對其自身素質的提高也越來越迫切。美術教師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各種教學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多種形式的美術教學,保證了小學美術教育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多媒體
前言
美術對于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一代教學理念下,學校對美術課程的重視也日益突出。初等教育是兒童成長的初級階段,能為兒童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yǎng)孩子高尚的情操。
信息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已為許多學校所采用。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用新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能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資訊科技能處理及編輯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資訊?;优c整合是多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美術課的設置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強化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保護自然的責任感。
一、信息技術對小學生美術能力的培養(yǎng)
1.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
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是藝術教學的核心。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尚處于初級階段。所以,在這一時期,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啟發(fā),可以激發(fā)學生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對今后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藝術鑒賞能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難以在傳統(tǒng)教學中實現。資訊科技的應用,使學生可以透過多種媒介,輕松地將藝術作品帶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藝術作品,培養(yǎng)自己的藝術欣賞能力。
此外,在拍攝某一題材的時候,教師不僅可以通現場過課本上的圖片進行教學,也可以用視頻作品的聲音和動作來呈現。教師還可放大或突出某一位置進行詳細解釋。比如在講解角色的時候,教師可以放大表情進行講解,或將一些人物的身體動作放大,與學生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做。通過詳細講解,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2.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思維活動是美術教學的關鍵,是學生學習新內容的前提。資訊科技將文字、聲音、圖象、色彩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到新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比如“小刷子童話”課,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課件,在課堂上進行多媒體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3.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初等教育中的美術教育是美術學習的初級階段。孩子們的智力發(fā)育較快,理解能力較差。初級藝術教學很難達到藝術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是如果你記住老師所說的話,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它的意義。老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美術教學,能使學生更直觀的認識知識點,逐個突破重點難點。比如在教學有關動物的課程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各種動物的特點,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對策,通過把握獅子的特點,創(chuàng)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
4.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要注重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感受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日常生活中搜集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藝術課過去是教師組織的,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
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以課堂教學為導向,以信息技術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處于輕松活躍的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和潛能。舉例來說,在“我的玩具介紹”課上,教師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玩具的種類,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所擁有的玩具和玩具,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進行繪畫。
5.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基礎課是一門與其它學科緊密聯(lián)系的綜合學科。它能加深學生對藝術的認識和理解,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信息技術使得教學方式日趨多樣化,美術教育更加生動具體,充分體現教材的藝術美,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和豐富學生的審美能力。教育內容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新方法。比如在“我的祖國”課上,老師可以用多媒體大屏幕播放祖國的風光,如天安門廣場、長城、故宮、古河源、黃河、長江等等。通過對祖國美的了解,讓學生感受祖國的美麗。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美術學習效率
當前,在教室里使用的是信息化技術,它包括多種教育手段,在小學藝術教育中,繪畫器具就是這樣一種形式,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正確使用繪圖器具,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美術水平。因此,老師可以把同學們帶入電腦教室,讓他們使用電腦來進行教學,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不過要小心,并非所有的小學教育都適用于電腦教學,比如注重于學生的畫技,則不宜讓他們使用電腦,而在某些理論知識方面,則可以運用信息科技進行,這種方法既能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較好的了解,又能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初等教育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但生活經驗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強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外知識水平,開闊眼界,創(chuàng)造條件,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教師讓學生創(chuàng)作“我們班的logo”,學生看不懂,沒有靈感。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許多班級的徽章,激發(fā)學生的豐富聯(lián)想和想象。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培養(yǎng)出了自己的班級特色,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結語
目前,教育中的信息化技術已經越來越完善。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學習,使課堂更加有趣,更有吸引力。所以,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育中,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參照當前的教育發(fā)展趨勢,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以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為視角,對當前的課堂教育進行了變革。在現有的基礎上引入了新的多媒體技術,實現了對美術課程的創(chuàng)造性和擴展,讓同學們在一個具有一定的藝術環(huán)境中進行探索和實踐。老師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條件,為他們提供一套全面的美術教學,鼓勵同學積極參與,勇于實踐。它既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又可以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為全面提高美術核心素養(yǎng),全面開展美術教育信息化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參考文獻:
[1]羅卓美.如何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2).
[2]吳家龍,李建華,朱春生,運用信息化技術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益——貴州省興義市湖南路小學開展作息技術教育課題實驗的途徑與思考.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5(3).
[3]劉珍香,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優(yōu)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5).
[4]吳雅文.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美術教學的策略研究[]].家長,2020,No.358(36):146+148.
[5]張若然.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策略探析[]].美術教有研究,2020,(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