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蕊
《政府改革的新愿景》一書是由美國知名的研究政府改革與治理問題的專家邁克爾·巴澤雷編著的,它在克林頓“重塑政府運動”時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本書以明尼蘇達州政府的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為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析突破官僚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緊迫性,提出了應通過強調顧客服務、授權、在政府內部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而非一味強調規(guī)則、約束、控制等官僚制原則,來降低政府運行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激發(fā)政府工作人員的創(chuàng)造性以及協調行政責任等事關官僚制改革的關鍵問題。這本書的很多數據,雖然年代有些久,但其中提出的一些做法,對我們思考優(yōu)化行政組織公共服務能力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作用。
關于服務型政府的理念,這是我國改革的方向之一。服務型政府的本質要求,是要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出發(f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針對某些公民履行義務方面的政府管理,也可以采用戰(zhàn)略性服務來優(yōu)化,就拿稅收為例。在我國,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征稅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也很多,納稅人會想盡辦法合理避稅,甚至不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此時稅收部門可以從服務視角看問題,采取把納稅人和納稅企業(yè)看做是自己的服務對象,在具體納稅環(huán)節(jié)調整結構,簡化稅單,及時對納稅人提供幫助服務,提高退稅處理效率等一些列服務手段,從而使人們在納稅時更容易也更有主動性。這種做法,就是把服務管理的兩個主要原則應用到了實際稅收工作中去。第一,客戶參與服務提供的過程;第二,當客戶明白政府希望他們怎樣做,并且感覺到政府和服務提供者為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做出適當的努力后,這種服務提供過程就會進行得更加順利。
關于書中提到的政府勤儉、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我國政府也在逐漸轉變中,正如我們在基層政府工作中所親身經歷的,精簡機構,減少不必要的崗位,優(yōu)化工作中人員結構,反對鋪張浪費,縮小辦公面積并制定出嚴格標準,不得隨意超出標準,減少政府用車,減少不必要的政府開支,縮短開會及培訓時間,無紙化電子辦公等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減少了財政經費的過度浪費,更為重要的是提高政府的工作質量及效率。
此外,本書中還提出,要想達到提高公共管理的目的,就必須全神貫注并勇于創(chuàng)新。它強調,我們不能固守于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固步自封,必須從實踐中逐步探索出更為先進、有效的管理模式。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清楚地闡明,要深化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從而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真正成為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總體來看,這本書是結合美國當時的政府管理現狀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闡述了現行制度的弊端及改革的迫切性,提出了相應的改革辦法和目標。但美國政府運行模式跟中國確實存在著較大差別,故不能完全照搬書中的所有做法,應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從實際出發(f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走出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政府行政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