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黃曉明,崔書德,邵秋香,肖 彬,常文麗,鞏苓苓
(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河北 滄州 061001)
潰瘍性直腸炎(ulcerative rectitis,UR)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病變之一,其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明確。此病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心理因素、免疫因素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早期UR 患者可出現(xiàn)血性腹瀉、嘔吐、腹痛等癥狀,病情嚴重者可發(fā)生肝功能障礙和皮膚病變。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UR 的發(fā)病率逐漸增高。目前,臨床上多采用5-ASA 制劑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UR。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近期療效,但也會造成一定的毒性作用,且遠期療效不夠理想。有研究指出,進行中藥灌腸可使藥物成分直接作用于病灶,不但可有效提高藥物利用率,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小藥物的副作用[1]。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是探究用自擬中藥灌腸方劑治療UR 對患者MPV 等指標的影響。
抽選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2019 年3 月至2020 年10 月收治的70 例UR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1)其本人及其家屬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2)病情符合UR 的診斷標準[2]。其排除標準是:1)存在重度UR。2)合并有直腸息肉或直腸腫瘤。3)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4)不適合進行灌腸治療。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35 例/ 組)。觀察組35 例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數(shù)分別為22 例、13 例;其年齡為32 ~67 歲,平均年齡為(46.78±5.64)歲;其平均病程為(2.20±0.4)年。對照組35 例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數(shù)分別為23 例、12 例;其年齡為33 ~68 歲,平均年齡為(47.52±5.78)歲;其平均病程為(2.20±0.4)年。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康復新液進行治療??祻托乱旱挠梅ㄊ牵嚎诜咳? 次,每次10mL,持續(xù)服用1 個月。為觀察組患者采用自擬中藥灌腸方劑進行治療。該方劑的藥方組成和用法是:取馬齒莧、敗醬草、蒲公英、白頭翁、野菊花、黃芩、黃柏,將其混勻熬制。指導患者排空大小便后,讓其取胸膝位。將熬制好的藥液混入50mL的生理鹽水中,然后使用輸液器將上述混合液緩慢滴注至患者的肛門內。灌腸結束后,指導患者保持左側臥位或平臥位(抬高臀部)休息1 h 左右,以充分吸收灌腸液。持續(xù)治療1 個月。在治療期間,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營養(yǎng)支持和飲食指導。
比較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PLT、MPV、D-D)、胃腸激素(CAS、MTL、VIP)的水平和不良反應(肛門墜脹、腹脹腹痛、排黏液膿血便)的發(fā)生情況。采用北京東亞免疫研究所提供的血清CAS、MTL 及VIP 放射免疫試劑盒(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CAS、MTL 及VIP 的水平。
采用SPSS21.0 軟件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PLT、MPV、D-D 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LT、MPV、D-D 的水平分別為(223.97±20.32)×109/L、(11.94±0.96)fL、(0.20±0.03)mg/L, 對 照 組 患 者PLT、MPV、D-D 的 水 平 分 別 為(254.24±22.19)×109/L、(7.55±0.57)fL、(0.31±0.04)mg/L ;兩組患者PLT、D-D 的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其MPV的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PLT、D-D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MPV 的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對比(± s)
組別PLT(×109/L) MPV(fL) D-D(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5) 315.75±25.64 223.97±20.32 7.42±0.63 11.94±0.96 0.35±0.05 0.20±0.03對照組(n=35) 315.59±25.39 254.24±22.19 7.55±0.57 8.38±0.39 0.37±0.06 0.31±0.04 t 值 0.026 5.952 0.905 20.326 1.515 13.015 P 值 0.979 0.000 0.368 0.000 0.134 0.000
治 療 前, 兩 組 患 者MTL、GAS、VIP 的 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MTL、GAS、VIP 的水平分別為(169.36±18.74)pg/mL、(139.23±92.65)pg/mL、(42.27±5.54)pg/mL,對照組患者MTL、GAS、VIP 的 水 平 分 別 為(212.24±20.15)pg/mL、(198.34±98.22)pg/mL、(50.22±8.65)pg/mL;兩組患者MTL、GAS、VIP 的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MTL、GAS、VIP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的對比(pg/mL,± 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的對比(pg/mL,± s)
組別MTL GAS VI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5) 264.64±20.44 169.36±18.74 246.57±104.25 139.23±92.65 57.67±13.24 42.27±5.54對照組(n=35) 263.35±21.16 212.24±20.15 245.42±103.45 198.34±98.22 56.74±12.64 50.22±8.65 t 值 0.259 9.219 0.046 2.590 0.301 4.579 P 值 0.796 0.000 0.963 0.012 0.765 0.000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2.86%)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1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對比
UR 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潰瘍性病變。此病主要是由腸功能紊亂、腸胃代謝異常、排便功能障礙所致。在UR 發(fā)病的早期,患者會出現(xiàn)直腸或小腸部位間歇性出血、便秘等表現(xiàn),如未及時治療,其病情會持續(xù)惡化。UR 是引起大腸癌的獨立危險因素,而大腸癌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3-4]。因此,積極地開展UR 的早期治療干預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臨床上尚未明確UR的發(fā)病原因和病理機制。但多數(shù)學者都認為,此病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環(huán)境因素、血液狀態(tài)及腸道菌群的分布具有緊密關聯(lián)。有研究表明,UR 引發(fā)的腹瀉會擾亂腸道菌落分布平衡,損傷腸道黏膜屏障,從而可加重腹瀉和結腸炎癥狀[5-7]。中醫(yī)認為,治療UR 應從健脾益氣、清熱祛濕等方面入手。有研究指出,對UR 患者進行中藥灌腸可使藥物成分直接作用于病灶,不但可有效提高藥物利用率,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小藥物的副作用。但在進行灌腸時需要注意避免使灌腸液的溫度過高或過低,以免損傷腸道黏膜,影響藥物的吸收。本研究所用中藥灌腸方劑中的蒲公英與敗醬草可行氣去熱、消腫祛邪,馬齒莧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當歸可補血活血,白頭翁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黃芪可補氣止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黃柏可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可共奏清熱祛濕、活血化瘀之功[8-9]。有研究表明,用中藥灌腸方劑治療UR 可迅速起效,能夠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消除其體內的炎性反應,提升其免疫機能,改善其預后[10]。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PLT、MPV、D-D 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LT、D-D 的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其MPV 的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PLT、D-D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MPV 的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MTL、GAS、VIP 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MTL、GAS、VIP 的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MTL、GAS、VIP 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用自擬中藥灌腸方劑治療UR 可顯著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胃腸激素的水平。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2.86%)低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1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用自擬中藥灌腸方劑治療UR 的安全性較高。但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小,且屬于單中心的研究,這可能會對研究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用自擬中藥灌腸方劑治療UR 可顯著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和胃腸激素的水平,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