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語文”與“語言”“文字”的概念內(nèi)涵及其關系

        2022-06-30 09:47:16周金聲戴汝潛
        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語文學語言學言語

        周金聲, 戴汝潛

        (1 湖北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68;2 武昌理工學院“一帶一路”文化研究院, 湖北 武漢 430064)

        任何學術交流和研討都必須建立在一致的概念認知基礎上,沒有共同的概念認識就會造成各執(zhí)一端、眾說紛紜的混亂。目前國內(nèi)語文學界就存在這樣的弊端。有必要就學界常涉及的“語言”“文字”“語文”“中文”等概念加以厘清。因為很多詞語或者只有中國才有,或者中西有異有同,不能盲目與世界接軌,有的還需要建立中國學術標準,才能真正與世界雙向通軌,從而形成中華文化世界話語權。

        1 對“語文”一詞的歷史回顧與反思

        張之洞在1887年所呈《創(chuàng)設水陸師學堂折》中首次使用“語文”一詞,其中有“挑選博學館舊生通曉外國語文算法者三十名為內(nèi)學生”“其水師則學英國語文”“其陸師則學德國語文”“語文但取粗通”等數(shù)句用到“語文”,雖然主要涉及外國語文,其“語文”二字的基本意思應該是指“語言文字”。[1]

        在近代知識分子群體中最早使用“語文”一詞也與“語言文字”緊密相連。1897年,梁啟超在《論中國之將強》談及赴美中國留學生學習外語情況時寫道:“當其初達美境,于彼中語文一無所識,二三年后則咸可以入中學校?!盵2]1903年鄧實先生在《雞鳴風雨樓獨立書·語言文字獨立第二》中指出:“一國既立,則必尊其國語國文,以致翹異而為標志。故一國有一國之語言文字,其語文亡者,則其國亡;其語文存者,則其國存。語言文字者,國界種界之鴻溝,而保國保種之金城湯池也?!盵3]這里明確將“語言文字”“國語國文”縮略為“語文”,并將語言文字視作“保國保種”的關鍵。據(jù)張毅考證, 20世紀上半葉直到1949年前,“語文”一詞在各種紙質(zhì)媒體上使用已經(jīng)十分普遍,魯迅、阮真、王力、葉圣陶等一線學者都使用過“語文”,既有《語文》《現(xiàn)代語文》期刊,各種期刊標題中出現(xiàn)“語文”的論文也非常多,如《中國語文研究》(《新科學》1939年第1卷第2期)、葉華的《古代語文體系之探討》(《國文月刊》1947年第61期),其中又以討論語言文字改革的居多,如黎錦熙的《大眾語文的工具——漢字問題》(《社會月報》1934年第1卷第5期)、《世界語與中國新語文運動》(《教育雜志》1937年第27卷第7期)等?!冬F(xiàn)代語文》1941年第9期上發(fā)表的《保衛(wèi)民族語文》中使用“語文”一詞達四十余次,該文指出“(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施行語文侵略和語文統(tǒng)治,反對民族語文發(fā)展”,提出要“保衛(wèi)各民族的獨特語文”。曹伯韓還對“語文”作了明確的概念界定:“語文是語言文字的合稱,分開來說,平常所謂語言是口頭的語言,而文字是書面的語言,后者以前者為基礎,而實質(zhì)是同一的[4]。可以說是最早對“語文”一詞的界定。

        “語文”第一次運用于教育領域,是在1904年張百熙、榮慶、張之洞所擬《奏定學堂章程》,其《學務綱要》規(guī)定“譯學館,意在通曉各國語文,俾能自讀外國之書,一以儲交涉之才,一以備各學校教習各國語文之選”?!蹲g學館章程》也有“令學外國語文者入焉,以譯外國之語文”。[5]“語文”首先用于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1905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后,開始辦新學堂。設國文科,教授歷代文言文。五四運動提倡白話文,國文課受到?jīng)_擊,小學改設“國語”課,教材主要選用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等,突出白話口語特點,而中學依然設國文課?!皣Z”“國文”課并存。40年代陜甘寧邊區(qū)教育廳編輯審定的《初中國文課程標準草案》規(guī)定:“提高學生對大眾語文和新社會一般應用文字的讀寫能力。掌握其基本規(guī)律與主要用途,獲得科學的讀、寫、說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說的習慣,這是本學科的基本目的?!彪m為“國文課”實際上明確強調(diào)“大眾語文”和“讀說寫”綜合性的目標[4]。 1964年葉圣陶先生在《答滕萬林》的信里解釋設定“語文課”的緣由時說:

        “語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選用中小學課本之時。前此中學叫“國文”,小學稱“國語”,至是乃統(tǒng)而一之。彼時同人之意,以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其后有人釋為“語言”“文字”,有人釋為“語言”“文學”,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種解釋與原意為近,唯“文”之含義較“文學”為廣,緣書面之“文”不盡屬于“文學”也。課本中有文學作品,有非文學之各體文章,可以證之。第一種解釋之“文字”,如理解為成篇之書面語,則亦與原意合矣[6]。

        這里所說的“語文”明顯與張之洞、鄧實、曹伯韓等所用“語文”的含義是一脈相承的,就是指“國語——口頭表達的語言”與“國文——書面表達的文字”統(tǒng)稱。他后來又進一步解釋說“為什么不叫‘語言’呢?口頭說的是‘語’,筆下寫的是‘文’,兩者手段不同,其實是一回事。功課不叫‘語言’而叫‘語文’表明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都要在這門功課里學習的意思。”[7]明確強調(diào)口頭表達為“語”,書面表達為“文”,“兩者手段不同”,其本質(zhì)都是表達思想,所以說“其實是一回事”。

        但是后來學界理解出現(xiàn)了泛化多義。

        首先,從西方語言學角度和引入中國翻譯來看,一般認為“1916年F . de . Saussure的《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 guistigue Generale)問世,它標志著現(xiàn)代語言學的誕生?!盵8]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第一章“語言學史一瞥”中把他之前的西方語言研究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古代希臘人所創(chuàng)建的“語法”研究時期。第二個時期是以文本研究為主要對象的19世紀比較語言學產(chǎn)生之前的文法研究,國內(nèi)翻譯稱之為“語文學”,又叫“傳統(tǒng)語言學”。第三個時期是“比較語法”時期。這里的“語文學”的含義大概是指以文法研究為主的學問。后來人們普遍認為十九世紀以后產(chǎn)生的現(xiàn)代語言學是真正的研究語言的學問,比如岑麒祥在《普通語言學》中說:“語言本來是自有人類社會以來就有的,但是運用科學的、歷史的方法去研究語言事實,使語言的研究能成為一種真正的完整的科學卻是19世紀頭二十五年的事情。在這以前,一般人所做的都是一些零散的語法工作和語文學工作,而不是真正有科學體系的語言學工作?!盵9]甚至有人認為“廣義的語言學包括傳統(tǒng)語言學和現(xiàn)代語言學。語文學就是語言學的一個部分。狹義的語言學指的是同語文學相對的現(xiàn)代語言學?!?見百度語言學詞條)

        現(xiàn)代西方也有劃分為前后期之說,以19世紀頭25年為分水嶺,把語言學劃分為“科學前時期”和“科學時期”。以所謂的“科學”為標準,大體認為“科學前時期”的語言學即語文學,而現(xiàn)代語言學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科學時期”的語言學。比如宋振華、劉伶在《語言理論》中說:“語言學界有一種通行的說法:19世紀才產(chǎn)生了語言學,或者說才有了真正的語言科學。我們不妨以蘇聯(lián)語言學就契科巴瓦的主張為代表。他在五十年代初的論著中認為:‘語言的科學,溯其起源,迄今不過一百五十年’。并把語言學史劃分為‘前科學’時期和‘科學’時期?!闭J為自古代起到19世紀是科學前的時期,自19世紀起以后是科學時期。[10]這基本上是承襲索緒爾的學說的。所謂科學的語言學主要指歷史比較語言學和普通語言學,岑麒祥也認為語言科學成立于19世紀初,由各種語言學的歷史比較研究的結(jié)果加以概況化系統(tǒng)化而成了普通語言學。[11]

        其次,從中國古代小學研究到現(xiàn)代引進西方語言學建構(gòu)現(xiàn)代漢語角度來看,王力說:“語文學(philology)和語言學(linguisitecs)是有區(qū)別的。前者是文字或署名語的研究,特別重在文獻資料的考證和故訓的尋求,這種研究比較零碎,缺乏系統(tǒng)性;后者的研究對象則是語言本身,研究的結(jié)果可以得出科學的、系統(tǒng)的、細致的、全面的語言理論。中國在‘五四’以前所作的語言研究,大致是屬于語文學范圍的。”“語文學在中國語言研究中占統(tǒng)治地位共歷兩千年,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這方面的學者?!盵12]這些引進西方現(xiàn)代語言學的學者認為語言學是把語言自身當作自己的唯一研究對象的科學,就是索緒爾所說的,為語言就語言而研究語言的學問,這是典型的西方科學邏輯觀。

        呂叔湘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專論《語言和語言研究》中以《走向語言學》為小標題寫道:“從語文學發(fā)展到語言學,有幾個方面的變化。1)研究重點從古代轉(zhuǎn)向現(xiàn)代,從文字轉(zhuǎn)向語言。2)研究的范圍從少數(shù)語言擴展到多種語言。3)零散的知識得到了系統(tǒng)化。4)語言的研究完全擺脫為文學、哲學、歷史研究服務的羈絆。中國的語言研究也不再是作為經(jīng)學的附庸的‘小學’了?!盵13]這些語言工作者所說的“語文學”的“語文”與葉圣陶先生們所主張的“語文”完全不是一回事。對后代語文教育界與語言學界的分化埋下了伏筆。

        引進西方的先進理念,對建構(gòu)深入探討語言文字本體規(guī)律的學科很有價值。馬學良等在《普通語言學》中設了《傳統(tǒng)語文學和現(xiàn)代語言學》進行比較的一節(jié),總結(jié)現(xiàn)代語言學的追求和價值:1)在研究對象和范圍上,開始從純語言的角度研究語言。2)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局限于描寫語言中的某些個別的、零散的問題,或某一方面的問題,而是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局部到整體、從語言實際到語言理論。把語言作為一個形式系統(tǒng)來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歸納法和演繹法,根據(jù)一般的邏輯定理做基礎性推論,再加以證實。4)在研究程序上,不是零星無序的經(jīng)驗主義,而是具有跟其他自然科學相同的特點,即觀察——假設——驗證,系統(tǒng)地進行研究,提出一整套理論,形成了語言學的典型研究程序[14]。但在如何看待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上,卻有失偏頗。比如他們將中國傳統(tǒng)的“小學”與西方“傳統(tǒng)語文學”同樣看待,并總結(jié)出5個共同特點:1)都局限于一種語言的研究,而且常常是本族語;2)都側(cè)重于對前人留下的哲學、宗教、歷史、文學等方面的古典文獻進行考證、詮釋和評注,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讀懂這些古典文獻;3)一般都不是從語言的角度為語言而研究語言,而是從屬于其他學科;4)都把口語看作不登大雅之堂的俗語,不予重視;5)在研究方法上多失之于零散、靜止和片面,缺乏系統(tǒng)的、全面的、發(fā)展的觀點。幾乎都是從否定的角度總結(jié),認為“那時的語言研究,還沒有發(fā)展成為獨立的學科,一般被稱作為‘語文學’”。[14]這樣的對照分析,用綜合性視野審視反而更說明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更符合語言文化的本質(zhì)。

        早在1906年, 著名學者章炳麟先生就認為中國傳統(tǒng)的小學研究不同于西方的“傳統(tǒng)語言學”,主張將文字、音韻、訓詁“合此三種乃成語言文字學。……方為確切?!盵15]

        傳統(tǒng)語言學和現(xiàn)代語言學當然是有區(qū)別的。但是將“傳統(tǒng)語言學”叫做“語文學”未必確切,又與“科學”掛勾,就忽視甚至貶低了古代語言文字學的成就和價值。按這一觀念,中國古代就沒有真正的語言研究了,中國古代的小學就不是語言科學。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也是造成現(xiàn)代漢語與古代漢語脫節(jié)的原因。由于這樣的斷裂和自信缺失,導致我國至今沒有完成“擺脫印歐語眼光”(沈家煊,2017)構(gòu)建起“基于漢語研究、符合漢語語言事實的語法框架與體系”(陸儉明,2018)的理想。早在1958年黃景欣在《論語言學史的研究》一文中就批評說:“第一,從歷史事實看,古代語言學的研究曾有驚人的蓬勃的發(fā)展”,“第二根據(jù)這樣的分期來衡量各個國家的語言學,特別是我國的語言學,必然會產(chǎn)生對這些語言學的成就的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盵16]其實中國古代的“小學”中的音韻學,并不是單純考察生理的、物理的語音的,而是從其社會功能和相互關系方面著手,把握語音的同一和對立,這與現(xiàn)代的音位學是相近的,是具有科學性的。怎能認為是不科學的,或者是非語言學的研究呢?照搬西方語言學理論觀點的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家,在強調(diào)西方現(xiàn)代語言的科學精神的同時,卻忽視了中國傳統(tǒng)語言文字研究的科學成就。宋振華、劉伶在《語言理論》中批評說:“在語言研究中,有人以十九世紀為線,把語言學的歷史區(qū)分為‘前科學時期’和‘科學’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這種區(qū)分實際上是不科學的?!盵17]認為這一說法重視的是語言自身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而忽視了語言的社會功能,忽視了語言是傳情達意、思想工具的本質(zhì)屬性,就像中醫(yī)與西醫(yī)是從局部出發(fā)還是從整體關系出發(fā)看問題一樣,如果從狹隘的“科學”觀看問題就會走向極端。

        綜上所述,西方所謂《普通語言學》傳入中國,引入了僅僅局限于研究“語言”的“科學的話語權”,導致漢文字研究的沖潰;中斷了此前我國原本就具有現(xiàn)代科學意味的、綜合“語言和文字”研究、符合中國實情的“語文學”研究傳統(tǒng)。所以,用“語文學”一詞翻譯西方認為是“科學前時期”的“傳統(tǒng)語言學”是值得商榷的。

        2 對“語”“文”及其“語文”正本清源的厘清正義

        這說明“語”和“文”都是傳情達意的信息系統(tǒng),但承載和表達的方式以及借助的載體顯然不同?!罢Z”的單純意義就是指“語言”或“言語”,即口頭表達形式;“文”的主要意義就是“文字”“文章”,即書面表達形式。這是兩個傳情達意的表達系統(tǒng)。張世祿在《語言學原理》中介紹用“語文學”翻譯philology這一詞時說:“從前‘philology’這個名辭,本原于希臘語‘philologos’,含有‘愛思辨’的意義,凡是對于往古流傳文學思想的研究,都可以概括的;所以‘philology’這個名辭和‘文獻學’容易相混,而對于現(xiàn)在的語言學,名實都不相稱,我們只好廢而不用。語言學,從前日本人曾譯為‘博言學’,似乎有博通世界上各種語言的意味,和研究語言的本旨不合,所以后來也就把他改正了?!盵19]但是國內(nèi)語言學界還是有很多人將索緒爾之前主要從少數(shù)幾種或者一種語言的書面表達為依據(jù)的研究學問翻譯為“語文學”,顯然是混淆或者忽視了“語”和“文”的區(qū)別,至少沒有反映出西方十九世紀前的語言研究的本質(zhì)特點,可以說是一種誤譯。也許因為此,幾乎所有的字詞典都沒有收錄“語文學”這個概念詞語。雖然索緒爾認為他之前的語言研究都是做的文本語言研究,但是西方文字主要是記錄語言的,因而分別用“傳統(tǒng)語言學”與“現(xiàn)代語言學”翻譯索緒爾前后的語言研究可能更為合理。

        任何語言文字和詞語都會隨著時代發(fā)展、思想文化的發(fā)展變化而發(fā)生擴大或者縮小的變化??疾臁罢Z”和“文”“字”的獨立本意,似乎變化不是很大,但含義的外延和擴展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對“語言”“文字”互譯概念的理解,因為涉及到西方和東方的文化就會產(chǎn)生很大的不同。東西方完全采取的是兩種不同的載體體系,雖然從人類共性看信息交流模式有許多共性,但不同的民族由于人文歷史地域的不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思維和生活習性,作為文化基因的語言文字就會產(chǎn)生特殊的個性特征。西方語言文字是一種表音體系,其文字就是記錄語音,索緒爾甚至認為“語言與文字是兩種不同的符號系統(tǒng),后者唯一存在的理由是表示前者?!盵20]而“中國文字本來是一種描繪姿態(tài)與形象的,并不代表語言。換言之,中國文字本來只是標意而不標音。但自形聲字發(fā)明以后,中國文字里面聲的部門亦占著重要地位,而由此遂使文字和語言常保著若即若離的關系?!盵21]西方的文字與語言都是通過音義關系建構(gòu)表達思想的單系統(tǒng)格局,而漢語言文字是通過音義和形義對應建構(gòu)起來的表達思想的雙系統(tǒng)格局,所以說西方拼音語言是單軌發(fā)展機制,漢語言文字是雙軌發(fā)展機制。[22]因而,西方語言研究的學問都屬于語音語言研究系統(tǒng),盡管19世紀以前是以文本書面語研究為主的,但也是基于音義關系的研究,所以都應該稱為語言學,只不過側(cè)重書面記錄的語言而已,后來索緒爾主張側(cè)重口頭語音語言研究建構(gòu)起“現(xiàn)代語言學”,相對來說,過去的語言學就自然應該稱作“傳統(tǒng)語言學”。而中國的語言文字迥然不同,所以章炳麟先生提出要將中國傳統(tǒng)的小學與現(xiàn)代語言學結(jié)合起來重新建構(gòu)“中國語言文字學”是非常明智的,也就是說這門學問既研究書面表達文字體系,也研究口頭表達的言語系統(tǒng),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gòu)成一門涉及語言和文字系統(tǒng)的學科,其內(nèi)容傳承古代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又借鑒西方語言學創(chuàng)新中國現(xiàn)代語文學,可以簡稱為“中國語文學”或者“中華語文學”。

        3 “語言”的本質(zhì)及其廣義語言與狹義語言

        綜上所論,應該十分肯定地形成共識,中華“語文”的本意或者說狹義就是“語言文字”的縮略?!罢Z”指“口頭表達”,即“借助音節(jié)聲調(diào)表達意義的聲頻系統(tǒng)”;“文”指“書面表達”,即“是用筆畫構(gòu)形表達意義的圖形符號系統(tǒng)”。

        但是“語言”的本質(zhì)存在于思維之中,它是一個與人類思想和情感對應相通的最高層面的概念。因此,這個詞具有更為廣義的內(nèi)涵,比如“旗語”“手語”,《辭海》解釋為:“指用以示意的動作或信號。”《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眳伪厮上壬治龅溃骸案鶕?jù)索緒爾關于區(qū)別‘語言’和‘言語’的理論,我們把‘語言’看作一種抽象的系統(tǒng),把‘言語’看作這種抽象系統(tǒng)的表現(xiàn)形式?!Z言’存在于‘言語’之中,是對‘言語’的抽象。人們只有通過‘言語’才能感知和學會‘語言’,因此,無論是研究語言,還是學習和教授語言,都必須以言語為對象。”[23]這說明“語言”還有一個廣義的含義,也就是說,廣義的“語言”應該指可以借助某種符號載體傳遞的信息系統(tǒng)。借助手勢表意就構(gòu)成“手語”,借助旗幟表意就構(gòu)成“旗語”,借助計算機數(shù)字程序表意就構(gòu)成了C語言,借助“肢體”表意的信號系統(tǒng)就是肢體語言,如此還有“舞蹈語言、繪畫語言、音樂語言”等。根據(jù)系統(tǒng)論原理,將其歸納如下:

        由此看來,“語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語言”指抽象的能夠表達思想信息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分為“內(nèi)部語言”和“外部語言”兩部分?!皟?nèi)部語言”既是思維活動的運行機制、也構(gòu)成思維內(nèi)容本身;“外部語言”則是“內(nèi)部語言”的外化了的物化形態(tài)。顯然,它們二者是對應于思維活動而言的。這種物化的形態(tài),可以運用人體的各種感官或肢體予以表達??梢?,借助口和聲帶發(fā)出的音節(jié)音位表達思想情感的聲頻系統(tǒng),只能是狹義的“語言”,即現(xiàn)代通常稱之為的“言語”。

        人的想法可以用口頭言語的形式表達出來,也可以通過體態(tài)動作表達,也可以借助道具等不同的符號形式表達。人們在還沒有弄清楚語言的本質(zhì)特性時,總是將“口頭言語”“體態(tài)動作”某種“符號形式”統(tǒng)稱為“語言”。顯然,無論是怎樣的物化狀態(tài),都屬于思維的“外部語言”范疇。這說明不同的符號系統(tǒng)既有共性、彼此之間又有著相互轉(zhuǎn)換的可能性。這其中既有口述語言也包括肢體語言范疇的“書面語言”(常人手寫輸出,盲文則完全手觸輸入輸出)。無論是口述的還是肢體的語言,都離不開視覺、觸覺等感官的綜合作用(比如,“會說話的眼睛”),一致的功能是表達思維內(nèi)核的“思想和情感”,它們只是各自表達的介質(zhì)和形態(tài)不同:比如,口述語言和肢體語言的輸入器官分別為耳朵和眼睛,其載體分別是語音聲頻和視覺符號,其本質(zhì)都是一種信息系統(tǒng)。

        4 對現(xiàn)行語言學的反思和對“中華語言文字學”的呼喚

        現(xiàn)行語言學是對言語系統(tǒng)規(guī)律性研究的理論(注意:語言是就整體而言,言語是指具體現(xiàn)象)。它產(chǎn)生在這樣一個西方語言環(huán)境之中,是用“特別創(chuàng)制的字母系統(tǒng)標注言語的音節(jié)序列”——因此界定了“文字記錄語言”之說。實際上,言語除音節(jié)可以憑借字母系統(tǒng)標注之外,它的聲調(diào)、節(jié)奏、韻味以及伴隨著的情感都沒有、也不可能通過字母系統(tǒng)準確地予以呈現(xiàn)。于是,才有配套的語法,作為補償,以便盡可能地接近“口述語言”本身(比如“疑問句式”“情態(tài)動詞”之類的概念)。可見,西方語言學被“音形對應”的假象所迷惑,誤以為音位就是語言(言語)本身,用“語言學”界定學科是不確切的。此外,語言學運用“語言”界定學科,完全忽視了豐富的廣義“語言概念”的存在,僅僅局限在“口述語言”是不完備的(說白了,其實質(zhì)僅只是研究“說話”)。了解了近代語言學中的“語言”概念的不確定與不完備性,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西方語言學實際上應當正名為“言語學”,也就是語言學的下位概念。

        從廣義的層面,種種專業(yè)性語言(旗語、啞語、藝術語言、計算機語言等)其實應統(tǒng)稱作“特殊語言學”,人類應用最廣泛、最基本、最貼切的就是“口述語言”——“言語”和“書面語言”——“文語”兩大類方可以統(tǒng)稱為“普通語言學”?!捌胀ā笔窍鄬τ凇疤厥狻倍缘模灰虼?,以思維為核心,研究這兩類語言及其關聯(lián)性才是廣義的、真正的“語言學”,而且應該正名為“語文學”,特別是對于中國語言文字文化來說更是如此。它與現(xiàn)行的語言學具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這樣稱謂也符合現(xiàn)實社會語言生活的實際,比如我們習慣說“英語”“法語”或是“滿語”等等,不僅僅是指“口述語言”,而且包括“書面語言”。二者同源于內(nèi)部語言、并歸于同宗的外部語言,但是,思想與情感交流的介質(zhì)和過程卻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一個是“聲訊”,一個是“形符”,各自有各自的內(nèi)在規(guī)律。簡明地表示如下:

        從上面的簡明關系的系統(tǒng)標識,可以看出,近代語言學的言語研究根本沒有包含漢文語研究,也沒有研究的能力,也就是說,現(xiàn)代漢語只做了漢言語研究,而不可能做漢字和漢文(中文)研究??梢?,用狹義的語言——實則僅僅是言語,解決不了“書面語言”的問題,基本概念是不適宜、也不合邏輯的。難怪著名現(xiàn)代語言學家陸儉明先生新近出版的《話說漢語走向世界》專門指出:“書面語是在口語基礎上經(jīng)過提煉加工的語言?!边€特別強調(diào):“漢語要走向世界必須加強漢語書面語教學?!盵24]反思近代慣稱的“語言學”將自己局限在“言語規(guī)律”的研究是偏頗的。因為“書面語言”與其他同一層面的各種狹義的“語言”一樣是表達思維的相對獨立的系統(tǒng),其豐富的內(nèi)涵遠遠超出了“記錄音節(jié)”的所謂“語言(實為‘言語’)”的范疇。從“語言對應著思維而言”,“口述語言”研究的對象是“言語”,是廣義語言的下位概念,學界卻將研究言語的學問誤作廣義的“語言”,并自命為“語言學”,這是以小度大。言語是具體的,從具體對象的研究中歸納出規(guī)律性,就只能得到理性認識的“言語學”。其實,這里所說的抽象的“語言”是與思維對應的廣義語言概念,因為至今我們沒有一個可以取代它的準確的、通用的概念——即能夠表達思維的內(nèi)部語言和外部語言的這個“語言”概念;而上面提到的“口頭語言、書面語言、肢體語言、旗語、啞語、計算機語言……”以及通常所說的英語、法語、俄語等等都屬于“外部語言”。所以,我們只能界定為廣義語言,以示與習慣上的語言學的狹義概念相區(qū)別。當然,莫如直截了當?shù)胤Q狹義語言為“言語”準確。這才更符合科學的系統(tǒng)邏輯。

        從上面廣義層面的分析來看,近代習慣稱用的語言學僅就應用最普遍、最基礎的部分在研究言語規(guī)律,然而,言語僅僅是“思維的外殼”,只是外部語言的一部分,而不是外部語言的全部;而且鮮有涉及內(nèi)部語言本身,也就是說遠沒有深入到“思維的內(nèi)核”:

        1)不具備思維層面上的語言本質(zhì)的研究(僅限于外在現(xiàn)象);

        2)沒有以研究整個語言系統(tǒng)為對象(內(nèi)容偏狹僅限于言語);

        3)沒有揭示出語言系統(tǒng)相關組成部分及其關系的能力(缺方法論)。

        所以,從思維的存在方式的角度來認識語言,才能夠準確定位“語言學”,才能夠深入了解近代慣稱的“語言學”的科學性、完整性的不足。

        由此,提示我們:語言學研究特別需要研究語言和思維的關系、研究認知心理機制和現(xiàn)代語言信息化、內(nèi)外語言轉(zhuǎn)化規(guī)律等,才算是真正的完整的“語言學”。因此,從科學分類的角度認識“語言學”,前面所說的語言學包括普通語言學和特殊語言學兩個子系統(tǒng),只是基于“語言應用學”的角度。而“語言學”的全科學系統(tǒng)的構(gòu)成應該是:

        可見,近代慣稱的所謂“語言學”的研究遠沒有涉及上述相關領域。語言學學科的科學內(nèi)涵與此相去甚遠,這是需要全面、深入地系統(tǒng)反思——一個并不完整的知識體系,缺乏系統(tǒng)架構(gòu)的知識群:1)沒有形成符合自身本質(zhì)特征的研究方法論體系;2)沒有或缺乏在實踐應用中形成文化傳承的機制。

        由于西方語言學的影響,我國慣稱的語言學也只做了漢語的言語研究,而漢言語的學習和研究并不等同于漢文語的學習和研究,也不具備相應的功能。當然,只運用文語(書面語料)來研究言語(口頭語言)也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不合邏輯。因此,現(xiàn)代漢語范疇的語言學從立論到內(nèi)容和方法、評價都存在許多缺憾,及至用“文字記錄語言”否認漢字與漢字文化的緊密關聯(lián),就更加離譜。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照搬西方語言學,將其嫁接到漢語、漢字、漢文研究的不當,必須從根本上扭轉(zhuǎn)誤導中國語文教育嚴重滯后的理論,使之返璞歸真,復歸本源,重上正軌,重建真正的“語言學”其實應該是“語文學”學科。

        從這個角度看,近代語言學研究,絕大多數(shù)人始終通過使用文語(書面語言)寫論文的方法,進行言語(口述語言)規(guī)律性的研究,顯然是不妥當?shù)?。而在實踐中又把文語混同于言語,甚至排斥對文語的全面深入的系統(tǒng)研究;猶如“用蒸汽機車規(guī)章解決高鐵運行問題,理由是瓦特發(fā)明了蒸汽機”,幾近荒唐。然而,這就是中國語言學的現(xiàn)狀?,F(xiàn)代中國語言學面對的是腦科學、思維科學、系統(tǒng)論、信息論和中國哲學、中國文化學和中國文字學等等,遠不是西方語言學之簡單的“言語規(guī)律研究”。因此,很難設想用這樣的研究成果拿來編制教材、教授學生、學術傳承、海外傳播,會有什么預期的成效、理想的成就?!按┭笱プ幼邍馈钡娜兆釉缭摻Y(jié)束了。

        漢文語的學習和研究根在漢字,漢字最初以象形示意,並且引申會意指事延伸示意的,即使后來出現(xiàn)的“形聲字”也不是簡單地“作為聲符示音”的,絕大部分字還是源自于形示意的。所以,正確地稱謂漢字應該是“以形示意的形意文字”,而現(xiàn)代西文字母是用來“記錄音節(jié)”,“以形示音”,並一以貫之,故曰“形音文字”。所以所有語言學稱‘西文為表音文字,漢字是表意文字’都是不準確的。哪一種文字不表音?不表音怎么讀?!哪一種文字不表意?不表意怎么懂?它們都具有表音、表意的功能。談文語——文字、文章都是“視覺用的形符號”,概念應當凸顯各自的本質(zhì)特征,雖然所有的文字都有表意和表音的功能,但從最主要的特質(zhì)來說,西文是形音文字,中文是形意文字,這才是合邏輯的科學稱謂。漢字作為形意文字,“意”較“音(外殼)”更貼近思維的內(nèi)核,因此,漢字與思維內(nèi)核的關系研究是解決中國語言文字學問題的關鍵,其價值是“言語學”(現(xiàn)代語言學)遠不可比擬的。[25]

        因此,建立在“以形示意的形意文字”基礎上的語文(漢語文),從理論上說就是漢言語和漢文語,也就是習慣上籠統(tǒng)說的“語言和文字”。其實,嚴格地、準確地說,漢文語不是可以簡單用“文字”概括的;一方面,“以形示意的形意文字”的漢字本身自成體系,表現(xiàn)為“形音義”三者的科學統(tǒng)一,具有專門的學科獨特性。而漢文(章)是漢字按照特定的組合關系,構(gòu)成語句、成文,并不是漢字本身,也是自成一系的。所以,語文嚴格地說,包括漢語、漢字、漢文三個部分。作為學術界和高等教育的中國語文學,目標在于研究漢言語學、漢字學和漢文學(實際是漢文章學,不能誤解為“文學”)的理論與應用。注意,它不同于“語言學”的學習和研究,前面已經(jīng)明確、簡要地做了說明。而語文課程在基礎教育領域,概括地講是學習言語和文語的基本規(guī)律的應用,以及應用言語和文語的基本規(guī)律,所謂“規(guī)律的應用和應用的規(guī)律”。總之,重點就是應用。比如,漢字的理據(jù)規(guī)律只需了解基礎知識就可以了,重在應用;掌握偏旁部首之類,并不需要對每個字的理據(jù)做深入學習和研究,這就是“基礎規(guī)律的應用”。但是,在認識漢字之后,使用漢字的過程中,又有應用的規(guī)律性,比如,書寫的工整、詞語的推敲、成文的技巧、融入感情的朗讀,進而應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的寫作等等。伴隨著“應用”的學習還包含教育、教養(yǎng)內(nèi)容。由于國內(nèi)普遍崇尚西方語言學理論,一些基本理念和概念混沌,造成基礎語文教育界存在重語輕字、過度看重拼音等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和努力厘清。

        立足于中國語言文字生活的土壤,要盡快建構(gòu)起“中華語文學”即“中華語言文字學”的理論體系,有了中國氣派的“中華語文學”才能最終解決中國語言文字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也才能徹底處理好中國母語語文和國際中文教育的根本問題。

        猜你喜歡
        語文學語言學言語
        訂中學生閱讀 當語文學霸
        訂中學生閱讀 當語文學霸
        訂中學生閱讀 當語文學霸
        訂中學生閱讀 當語文學霸
        言語思維在前,言語品質(zhì)在后
        呂魁:難以用言語表述的特定感受
        都市(2022年12期)2022-03-04 09:11:46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關于冬天
        中國詩歌(2013年3期)2013-08-15 00:54:22
        語言學與修辭學:關聯(lián)與互動
        當代修辭學(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關于言語行為的現(xiàn)象學思考
        外語學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4:49
        国产9 9在线 | 免费| 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大全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海角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糖心| 操出白浆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在线播放| 午夜熟女插插xx免费视频| 18分钟处破好疼哭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性啪啪无码AV天堂| 蜜桃色av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做天天躁天天躁|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99| 日本少妇熟女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午夜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密臀九色| 中文字幕欧美人妻精品一区| 日韩AV无码免费二三区| 91成人自拍视频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亚洲日本在线va中文字幕| 91蜜桃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69精品麻豆久久| 男人的天堂免费a级毛片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97国产精品麻豆性色| 日韩女优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日韩熟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大香蕉青青草视频在线| 男人的天堂免费a级毛片无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3| 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