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萍
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需對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要求和理念進行正確認識,并且將游戲等教學方式積極地引用到實際課堂中,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科學、合理地組織游戲內容,將學生的思維觀點、認知與教學內容進行緊密融合。如此,才能有針對性地對教學進行引導。
一、小學音樂游戲的重要性分析
(一)豐富音樂教學課堂
音樂游戲的引入能使課堂有質的提升,在以學生為主體的音樂課堂上,不再只是充滿著以往教師的說教,學生探求知識的好奇心被激發(fā),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課堂內容開始變得豐富多彩。
(二)改革傳統(tǒng)教學內容
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在應用音樂游戲后開始變得多樣化,同時作為新的教學模式,寓教于樂,學生天性愛玩,如果把學生愛玩的游戲和刻板的課堂聯(lián)系起來,相信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能被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起來。把新的教育和學習理念融入新型課堂對新課改的音樂課堂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只是關注家長的意見和領導的期待,更加考慮學生的心理需要,利用多媒體開展豐富的活動,原本沉悶的音樂課堂也隨之變得靈動起來。
二、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角色扮演對學生提高表現(xiàn)力有著明顯的作用,舉例來講,在《小燕子》中讓學生模仿小燕子的聲音和形態(tài),通過聲音和動作表現(xiàn)讓其余同學進行猜測,表演者借此讓其他同學評價表現(xiàn)者本身對這首歌的理解程度。通過動作表演和神態(tài)模仿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既能激發(fā)學生探索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真實情感,又能提高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積極性。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
在音準練習的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顯得尤為必要,傳統(tǒng)的教學說教最多讓學生了解到什么是音準,對其實質的把握少之又少。在教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裝有不同容積水的水瓶,讓每個同學隨機分到一瓶水,提前分好組并規(guī)定好規(guī)則,在游戲進行時教師喊出不同的口令,讓學生分別按不同人數(shù)同時敲擊,感受不同容量水帶來的聲音的變化,這樣的一個游戲進程對學生相互配合營造集體聲音有著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小學生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游戲式教學正是滿足了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特點而科學設計的教學形式,在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將游戲融入音樂教學或音樂鑒賞環(huán)節(jié)中,都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結合音樂的基本內容提高對音樂的創(chuàng)設的情境、情感表達的想象,豐富學生通過音樂的路徑,完成對事物、情感的合理認知和表達,進一步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增強學生的音樂鑒賞品味,獲得音樂學習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四)提升學生參與的體驗
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游戲式教學能充分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真切的音樂體驗,感受到音樂的美妙,調節(jié)學生文化學習的枯燥、乏味的心情,在游戲中獲得放松心情,激發(fā)學生獲得課堂學習的快樂的體驗。
三、目前小學音樂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音樂學科的重視
現(xiàn)在社會壓力不斷增大,對學生而言,能否考取一所知名的大學是其學習的目標及動力,音樂學科不是學?;A教育階段的考試學科,因此并沒有引起教師及學生的重視,音樂學科的課時甚至無法得到基本的保證,在這種情況下,部分音樂教師對音樂教學也缺乏積極性,從而忽視了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導致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二)教師缺乏生動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落后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多數(shù)音樂教師教學方式較為落后,只是進行彈唱教學,即教師伴奏學生合唱,這種教學方式方便教師執(zhí)行,但是音樂并非簡單的唱歌,而是要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知識,從而建構自身音樂體系,這樣落后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四、小學音樂游戲教學原則
(一)音樂游戲教學需生活化
小學音樂活動的開展都是通過音樂作為基本方式,從而完成鍛煉學生基礎素質的教育活動,目的是促成他們全面發(fā)展。最適宜他們的教育,必須符合其身心特點的生活化教學,遵循自然規(guī)律,回到生活本身,唯有看重生活化的學生音樂教育和音樂活動,才可以給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好基礎。要把音樂課堂內容變得生活化,教師可以在活動中滲透一些生活化元素加以展示;多選擇情境內容增加音樂活動豐富性。
(二)游戲活動的完整性
小學時期的學生由于年齡特殊性有好奇心強烈、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據(jù)此,教師在設計音樂活動中可以創(chuàng)設能引起他們興趣的情境,每個教學活動都經過特殊的思考和設計,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其在積極主動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從而獲得有效的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學生音樂活動情境教學,適合整個小學階段。在活動前調動他們興趣;活動中,承上啟下,營造新的音樂審美情境,協(xié)助學生進入活動狀態(tài),在藝術作品中尋找對藝術品的內涵的追求;活動結束后加以總結,提升情感。在一節(jié)音樂活動中,將原有的內容加以豐富,讓音樂作品變得更加感人,更能吸引人。
五、音樂游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從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來看,愛玩、注意力難以集中,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特點,所以小學教師需克服的最為艱難的一點就是打破無聊,積極創(chuàng)新,營造活潑靈動的課堂氣氛,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音樂游戲的引進就能很好地做到這點,快樂和諧積極的課堂氛圍,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形式讓課堂變得輕松愉悅,學生也會因此而感到開心快樂,學習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在我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經過漫長的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上構建的課程內容單調乏味,難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在上課時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無法集中,很容易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上充分建立與音樂相關的游戲活動,能將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從而促使小學生在豐富的游戲活動中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在音樂課堂,更加積極地參與日常的課程,從而對音樂課堂上的內容能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小學生因為精力有限,在傳統(tǒng)樂理上的學習不夠深入,難以理解樂理的內涵,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在課堂中構建情景教學游戲能快速讓小學生進入課程,借助情景中的情節(jié)演繹進一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促使小學生消除情感認識上的壁壘,最終強化記憶樂理的知識。而正是基于這一原因,在小學音樂課本上大多數(shù)的音樂樂曲都是附帶各種各樣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jié)的,為教師在音樂課堂上構建情景教學游戲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因此,教師需積極運用這些在音樂中的故事情節(jié),將教學的音樂內容基于小學生能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改編,讓班級中的學生進行角色演繹,在建設的情景故事中充分融合音樂教學的元素與知識,從而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加深自身對音樂的記憶,在大腦中形成良好的記憶點,便于日后進行回憶。比如,在音樂課程中《動物狂歡曲》這一樂章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童話故事的興趣,將整體的樂章改編成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在森林中百獸之王老虎過生日,并且在家里舉辦了一個生日聚會,邀請了森林里的全體動物參加它的生日聚會,有大象、狐貍、松鼠、兔子、黃鸝鳥等各種各樣的動物祝賀老虎的生日,并且每個動物都為老虎準備了生日禮物,大家一起為老虎唱生日歌,一起跳舞慶祝生日。教師可以指揮學生扮演故事中的各種小動物,并根據(jù)角色的分配模仿相對應的動物的叫聲動作等特征,結合學生的自我聯(lián)想,完成一場小型的舞臺劇,在學生唱歌跳舞中學習音樂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生日歌的背景音樂,生動活化教學場景。
(二)利用游戲的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
小學音樂課堂的教育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把握基本樂理知識,在此基礎上挖掘學生表現(xiàn)力,讓學生不再囿于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模式,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游戲的活動性特點,適度開展互動活動,讓學生積極鍛煉,敢于表現(xiàn),勇于展示自己的長處。小學生在學習階段中受到的限制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來源于其自身的限制。一般來講,人們在年齡較小的階段中對知識以及各種事物的理解能力不佳,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低齡背景下邏輯性思維發(fā)展不成熟,從而在思考問題時大多數(shù)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面,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很難對音樂理念進行充分的理解與認知,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教師的教學難度。教師需結合學生的特性,在音樂教學中充分融入游戲的元素,降低樂理知識的理解難度,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促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樂理知識。在音樂課堂上構建音樂游戲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促使學生自身處在音樂的海洋中對音樂產生強大的熱情,并且在這種熱情的氛圍中滲透樂理知識,加深切身體會的印象,促使學生能在較強的音樂自信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構建的游戲活動。在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關于音準的訓練,這對小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音準訓練其具備較強的理論性,直接對學生進行教學難以讓學生理解接受,因此,教師需將聲音的音準學習充分建立在游戲上,轉換為學生易懂的內容,幫助學生構建與音樂之間的橋梁,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三)利用游戲的競爭性加深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
學生的好勝心是很強的,所以適時地引入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和競爭性的音樂游戲,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很有意義的。比如,在學習《拔蘿卜》時,組織學生開展表演比賽,看看哪組表現(xiàn)最為生動,聲音最為乖巧可愛,當然這個評選過程要公開透明,提前制定好規(guī)則,評選出最優(yōu)秀的前三組,并分別為其頒發(fā)小獎品。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比賽競選,學生對音樂游戲以及音樂課堂的重視程度自然提升,同時對這首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未來也會有更加活躍的音樂思維。音樂教學中構建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是針對獨立的學生進行參與的,更是構建在學生群體之間的,在游戲活動中需要學生共同參與完成,因此能在學生之間培養(yǎng)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促使學生在音樂教學游戲中能秉持統(tǒng)一的目標完成整體的游戲。在音樂課堂上團隊音樂游戲是針對學生的團隊意識培養(yǎng)最佳的選擇,其能貫穿在音樂教學的整體過程,促使學生意識到整體的音樂知識在個體的力量中是無法全面進行認知的,需要借助團體的力量,不但積累了知識,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比如,教師可以根據(jù)音樂教學課程的實際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演繹的模式學會唱新歌曲,在根據(jù)這一環(huán)節(jié)建設音樂知識競答游戲,通過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在既定的時間中回答教師提出的關于剛剛學唱的歌曲中涉及的知識的問題,在規(guī)定時間中回答問題最多的小組獲勝,給予獲勝者一定的獎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音樂課堂的游戲中獲取豐富的知識。
六、開展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音樂游戲必須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雖然游戲的有趣性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也要講究適度性原則,過多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會弱化教育價值,除了學生的心理,還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jù)實際授課情況和課堂氣氛進行靈活調整。
(二)音樂游戲要結合音樂教學內容
音樂游戲的應用有諸多好處,但是教師也不要因噎廢食,不要過分追求游戲效果而忽略了引入游戲的最終目的。開展游戲是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寓教于樂,達到新時代教學的目標。所以選擇游戲也并非隨意選擇就可以,要依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對應的游戲,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要將音樂游戲教學應用得更為自如,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時日常也要吸納各方面的資源支持自身教學,要集思廣益,不能故步自封。尤其是網(wǎng)絡化的開放,讓各種音樂教學模式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獲取有關教學資源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要充分運用時代資源。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