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摘要: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把音樂和游戲融入幼兒學習的過程,引導幼兒在音樂游戲中與同伴進行互動。游戲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可以讓幼兒從中不斷地獲得各種能力,音樂游戲作為游戲的一種,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參與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這也是本文進行幼兒音樂游戲創(chuàng)編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幼兒;音樂;游戲
前言
幼兒具有好奇心重、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征,并且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差,如果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投其所好,則很難保證教學效果。
1正確認識幼兒音樂游戲的價值
教師要結合幼兒心理、生理發(fā)展情況,設計出幼兒喜歡的音樂游戲。幼兒的身體發(fā)育不成熟,身體機能比較弱,容易疲勞,平衡、控制能力較差,但他們的大腦發(fā)育比較快,興奮狀態(tài)持續(xù)較久。在進行音樂游戲的設計時,教師要結合幼兒的這些特點,采用幼兒容易掌握的動作。幼兒對外界有旺盛的好奇心,愛活動、愛模仿。教師在開展音樂游戲時可以融入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2做好音樂的選擇和剪輯
贊科夫認為,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該把發(fā)展、形成兒童的聽覺現(xiàn)象作為核心。所以教師在創(chuàng)編音樂游戲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保證選擇的音樂以及剪輯后的音樂能夠符合幼兒的聽覺特點。
比如,教師在為音樂游戲做準備的時候,可以選擇旋律略復雜的《山魔王的宮殿》作為游戲背景音樂,設置“公園散步”游戲,讓幼兒體會音樂中的不同節(jié)奏,隨著游戲的推進感受旋律的起伏變化,培養(yǎng)分辨樂句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進,待這些升入大班的幼兒已經(jīng)逐漸適應大班的學習節(jié)奏、學習安排以后,可以選擇諸如《匈牙利舞曲》《猴子學樣》等音樂,為學生設置“瓶子舞”“棒棒糖”等游戲。
3合理設置游戲情景
一個合理的游戲情景設置,是保證游戲效果的重要因素,大班教師在進行游戲設置的時候,需要結合游戲內(nèi)容進行游戲情景的合理設置。
比如,幼兒園剛剛舉辦過幼兒風采大賽,現(xiàn)在對兩人結伴為一組的游戲活動非常感興趣,那么教師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為幼兒組織“瓶子舞會”這個音樂游戲。在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利用手中的瓶子設置“王子和公主”的道具,選用《匈牙利舞曲》作為游戲音樂,設置王子和公主舞會表演的情景。隨著音樂的響起,教師讓幼兒根據(jù)音樂內(nèi)容不斷變換自己設計的舞步動作,讓扮演公主的幼兒結合自己舞伴的動作及時做出舞步調(diào)整。這樣,因為這個音樂游戲滿足了幼兒想繼續(xù)參與兩人一組游戲的需求,且具有挑戰(zhàn)性和自主性,所以能夠獲得較好的課程效果,有助于幼兒的學習和成長。
教師也可以選擇幼兒比較熟悉的、比較喜歡的音樂作為游戲情景。比如,大班的幼兒平時比較喜歡“老鷹捉小雞”這個活動,那么教師可以以此為游戲情境,選擇類似的音樂進行游戲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通過這樣的做法可以提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也能夠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4保證動作設計和游戲道具的合理性
在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的時候,如果能夠為幼兒設計出合理的游戲動作,提供適宜的游戲道具,則能夠讓幼兒的參與度更高,讓幼兒從游戲中獲得更好的成長。
比如,針對“猜一猜我在哪里”這個游戲,幼兒園教師可以一起研究該如何設計游戲動作,在做出初步的方案以后,大班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著重觀察一下幼兒的表現(xiàn)情況,針對幼兒的反應做出動作的調(diào)整,直至修改后的動作能夠讓幼兒更快地接受,能夠讓幼兒感受到樂趣為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動作和修改動作的時候,要保證動作能夠“卡點”游戲音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音樂的教育作用。
此外,在完成動作設計以后,教師需要為學生準備合適的游戲道具。比如,“猜一猜我在哪里”這個游戲中,教師可以準備不同顏色的小球,或者是毛絨玩具;在“雕塑家”這個游戲中,教師可以準備小鏟子、小榔頭,在“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個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進行折頁書手繪,并把這些手繪出來的折頁書作為游戲道具……
5優(yōu)化幼兒音樂游戲的設計
教師在開展音樂游戲時,要以提升幼兒參與度以及教學效果為目標。教師可圍繞幼兒喜歡的故事內(nèi)容設計音樂游戲,也可以在一些成熟的游戲中增加現(xiàn)代音樂元素。教師圍繞故事進行音樂游戲設計是目前幼兒教育中比較常見的方式,其形式多樣、玩法豐富。以“美在四季”音樂游戲的設計為例,我園教師主要進行了以下嘗試。
采用幼兒輪流唱歌的方式。我園教師以兒歌《春天來了》作為音樂游戲的曲目,并對歌詞進行了改編,改成了對歌的形式。演唱組的歌詞是:“春天來,春天到,什么花兒開?我來問,你來答,黃色的花兒是什么花?”對唱組的歌詞是:“春天來,春天到,黃色花兒開,黃色花是迎春花?!边@種游戲形式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參與感。
采用幼兒輪流舞蹈的方式。我園教師以兒歌《蘿卜蹲》為音樂游戲的曲目,引導幼兒以輪流舞蹈的方式表現(xiàn)秋天的豐收景象。前一名幼兒唱“蘿卜蹲,蘿卜蹲,蘿卜蹲完白菜蹲”,唱的同時以動作表現(xiàn)白菜的外形;后一名幼兒跟著唱“白菜蹲,白菜蹲,白菜蹲完黃瓜蹲”,后面的幼兒所唱的蔬菜名稱不能是前面的幼兒已經(jīng)唱過的蔬菜名稱。如果幼兒想不出新的蔬菜名稱,就要上臺表演節(jié)目。
第三,采用幼兒輪流表演的方式。我園教師以兒歌《狼和小兔》為音樂游戲的曲目,引導幼兒以多種表演方式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用極具創(chuàng)意的動作展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在游戲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狼和兔子行動的特點,并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它們的動作特點。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輪流表演不同小動物的動作,這有效激發(fā)了幼兒對音樂游戲的興趣。
結語
總之,幼兒園大班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奇和感興趣是促使他們學習的首要因素,教師在設計音樂游戲的時候,需要做好音樂的選擇與剪輯,讓音樂能夠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其設置合理的游戲情景,并做好游戲動作的設計與游戲道具的提供,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有更強的參與意愿,才能讓音樂游戲的積極作用有效地發(fā)揮出來,幫助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音樂的教育作用,獲得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顏萍.幼兒音樂游戲創(chuàng)編的指導策略[J].新課程,2021(52):35.
[2]劉聰越,任滿景.幼兒音樂游戲的實踐與思考[J].藝術評鑒,2021(21):176-178.
[3]劉劍.音樂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幸福家庭,2021(2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