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亞東(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畜牧獸醫(yī)中心)
寧陜縣地處陜西省南部秦嶺中段南坡、安康地區(qū)北部,境內海拔從400多米到2000多米,由于山地阻隔,受季風和地形影響,縣內光熱資源不足,冬季漫長,可從前一年的10月至次年4月。冬季氣溫低,晝夜溫差很大,極易誘發(fā)群體性豬病,引起豬場較大損失,因此做好冬季豬場疫病防控顯得格外重要。
進入冬季,養(yǎng)殖場要提前對豬舍墻體、電線線路、供水管道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及時修好門窗及豬舍漏風處,以免賊風侵襲引起豬群受凍。更換老化電線線路,由于冬季夜間溫度低,為防止供水管道凍裂,室外水管最好進行防凍處理。及時檢修鍋爐、地暖等設備,準備好保溫燈、保溫傘、保溫箱等設備,以備氣溫降低需要,豬場簡陋、條件較差的場所,要將門窗地方用塑料膜封上,保證豬舍溫度。修建在山頂?shù)冉煌ú皇翘貏e便利的養(yǎng)殖場,為避免出現(xiàn)冬季大雪封山車輛無法進出導致豬群斷糧情況,需提前多準備些飼料。
生豬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是15℃~25℃,冬季氣溫低,為了確保豬群正常生長,降低疫病風險,保暖工作十分重要。
1.仔豬的保暖工作。仔豬作為整個養(yǎng)殖場生產的基石,其存活率直接關系著養(yǎng)殖場的效益和發(fā)展,仔豬皮下脂肪少,抗寒能力差,很容易感染各類疾病甚至死亡,因此仔豬的保暖工作尤其重要。仔豬出生前三天產房里的溫度要保持在22℃,需提前檢查好保溫燈,保證其正常使用,可同時在保溫箱的底部設置大小配套的保溫地板。仔豬出生第一周保溫箱里的溫度需保持在34~36℃,以后每兩天降1℃,至28天斷奶保溫箱里的溫度控制在26~28℃。仔豬斷奶后留在原圈或產床飼養(yǎng)過度7~10天,保溫箱里的溫度要維持在26~28℃,圈舍的環(huán)境溫度保持22℃,減少溫差的應激因素。10天后轉入保育舍,保育舍的環(huán)境溫度不可低于22℃~26℃,建議在保育床上準備好保溫板讓仔豬睡臥,若是圈舍鋪上墊草,必須每日更換,保證墊草干燥。
2.調整豬群飼養(yǎng)密度。夏季由于外界環(huán)境溫度高,要降低豬群密度,增加豬群自身散熱,秋冬季節(jié)可通過增加豬群密度,讓豬挨著睡互相取暖,提高欄舍溫度,但密度也不宜過大,否則會適得其反,引發(fā)豬群呼吸道疾病。
3.控制豬圈濕度??諝馐且环N導熱物質,而且越潮濕其導熱性越強。濕度越大,豬群越容易感覺寒冷受涼,豬體發(fā)冷不僅會引起豬群扎堆擠傷壓傷甚至出現(xiàn)死亡,更易引起豬群呼吸道病、消化道疾病、傳染病、寄生蟲病及皮膚病。因此要保持豬舍的干燥,降低欄舍地面的濕度,欄舍內要減少及避免帶豬沖欄操作,以免水弄濕地面引起欄舍濕度過大。豬群進欄要做好調教,做到采食、睡覺、排糞三定位,保持欄舍的干凈,糞便最好做到干濕分離,如果沒有條件盡可能利用鐵鍬清除糞便,減少欄舍內用水。
降低豬舍濕度、改善豬舍空氣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風換氣,但是通風也很有講究,通風過度容易引起溫度過低,導致豬群受涼感冒,通風不足又會使圈舍內有毒有害氣體聚集,進一步誘發(fā)豬呼吸道疾病如喘氣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發(fā)生。通風一般選擇在中午進行,時間一般在30~40分鐘,有條件的豬場可安裝風機、水簾等通風系統(tǒng),這樣既能將豬舍的潮氣和不良氣體排出,換入新鮮的空氣,又能避免穿堂風直吹豬體。敞開式的欄舍主要通過調整兩邊卷簾的高低來控制通風量的大小,但無論是哪種通風手段,都要綜合氣溫高低,風速的大小及時進行調整。
要根據(jù)豬群各階段營養(yǎng)需求合理配備日糧,可在飼料中增加一些蛋白質、微量元素等供給營養(yǎng)全面且均衡的飼料。冬天生豬的新陳代謝加快,熱量消耗增大,可在配料時適當增加能量飼料,保證生豬的新陳代謝能跟上,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補飼。在飼喂時減少濕拌料,確實需要拌入少量水時水溫也要在25℃左右,生食干喂最好,并且少給勤添、防冷防凍。飲用水方面,保證豬舍中飲用水充足,不要給生豬低溫涼水,盡量提供溫水,避免刺激腸胃引起疾病。
及時閹割、剪齒、斷尾,防止打斗。仔豬斷奶后留在原圈或產床飼養(yǎng)過度7~10天,降低斷奶應激。避免突然換料,確需更換飼料的,應在舊飼料中緩慢添加進行過渡。按照強弱、大小及時調整豬群,減少轉欄和混群次數(shù)以減少應激因素。
1.減少引種,避免隱形感染。自繁自養(yǎng)一方面能降低瘦肉型豬因市場豬苗價格不穩(wěn)定而增加成本,減少養(yǎng)豬的經(jīng)濟收入,另一方面能防止購買豬苗時將豬病帶入生產者的養(yǎng)豬場,從而大大減少本場豬病的發(fā)生。確實需要引種時,應到無疫區(qū)的種豬場選購,經(jīng)當?shù)貦z疫部門的嚴格檢疫,并嚴格按程序進行免疫,引進后隔離觀察飼養(yǎng)1個月以上,方可進場飼養(yǎng)。
2.消毒工作不能放松。冬季的低溫會影響消毒劑的消毒效果,消毒也會增大圈舍內的濕度,這都給消毒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但作為豬場防疫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即使在寒冷冬季也仍然不能放松。寧陜冬天室外氣溫很低,豬舍門外的火堿消毒池經(jīng)常會凍成冰塊無法發(fā)揮消毒作用,可以通過加大火堿濃度或使用鹽等防凍劑使消毒水一直保持液體狀態(tài)。豬舍內消毒時由于冬天要防止舍內過度潮濕,確需帶豬消毒的,應盡量選擇在天氣溫暖晴好的日子進行,濕度本來就大的豬舍,消毒時可以考慮提高消毒劑濃度而減少用水量,并在消毒后根據(jù)舍內情況及時開啟風機等通風換氣設備來降低舍內濕度。
3.做實無害化處理工作。發(fā)病豬和病死豬帶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經(jīng)排泄物可以排毒而污染環(huán)境,從而引起疫病在豬場內的傳播和進一步蔓延。對于確診傳染病的發(fā)病豬和病死豬,及時進行標準化、無害化處理,避免病菌擴散。
4.推行全進全出飼養(yǎng)方式。全進全出飼養(yǎng)方式,不僅有利于對同一日齡的豬群進行統(tǒng)一飼養(yǎng)管理,更能有效控制豬病在不同日齡豬群中傳播,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從而提高豬群的成活率和出欄率。條件不允許的養(yǎng)殖場,也至少做到產房和保育兩個階段豬群全進全出。
5嚴格日常管理。嚴格豬場日常管理,嚴禁外來人員和車輛隨意出入。確需進入豬場的車輛和人員,要對其進行仔細全面消毒處理,謹防場外致病菌進入養(yǎng)豬場。
養(yǎng)殖場可以在母豬產仔前后、哺乳仔豬、保育豬、育肥豬4個階段選擇在飼料中添加抗菌素藥物和提高免疫力的藥物作為預防性給藥。
1.呼吸道病的預防。冬季因為圈舍密閉,舍內有毒有害氣體聚集,呼吸道疾病如豬流感、豬喘氣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高發(fā),除了注射疫苗,豬舍內部環(huán)境很重要。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及時清理糞便。注意通風,根據(jù)氣候的變化及時通過窗戶開關調整風量,讓豬群慢慢習慣從夏季自由大窗戶通風過渡到秋冬季封閉舍微弱的通風環(huán)境。
2.口蹄疫的預防。豬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主要癥狀為豬的蹄冠、趾間、蹄踵和口腔黏膜和鼻盤皮膚出現(xiàn)水泡和爛斑,嚴重的蹄甲甚至會整個脫落。病豬可因蹄甲脫落臥地不起無法吃料和飲水,進而消瘦死亡。秋冬季是口蹄疫疾病高暴發(fā)季節(jié),因口蹄疫病毒耐低溫,溫度越低病毒越強,此時口蹄疫病毒最為活躍。入秋后應加大疫苗免疫,增加注射次數(shù),使用高效口蹄疫疫苗。日常增加消毒次數(shù),利用偏酸性消毒劑進行消毒(過氧乙酸,冰醋酸等),酸性環(huán)境能抑制口蹄疫病毒的暴發(fā)。
3.做好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預防。該病也是秋冬季最常暴發(fā)疾病之一,尤其是對產房哺乳仔豬危害甚大,新生一周內小豬感染后,嚴重的會出現(xiàn)90%甚至100%的死亡率。在導致發(fā)病的外界因素中,低溫是重要誘因,除了做好疫苗免疫、保溫是防止該病的關鍵。